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随遇而安 - 第二十章 “人民公社”基布兹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以色列最大的收获之一是走访“基布兹”。关于基布兹我曾有耳闻,所以去之前我就认为,它会是我们拍摄内容中最特别的,也是上点儿年纪的中国人感觉最亲切的部分。
  1、物质按需分配
  基布兹是希伯来语“团体”的意思,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的话,基布兹就是以色列的人民公社。以色列政0府规定:基布兹是一个供人定居的组织,它是在所有物全体所有制基础上,将成员组织起来的集体社会,没有私人财产。它的宗旨是在生产、消费和教育等一切领域实行自己动手、平等与合作。简单地讲,基布兹就是一个公有社会,共同劳动,按需分配,实现内部民主和平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现在在以色列,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基布兹,每个城市也都有块区域归基布兹,大的基布兹甚至相当于一个小城市。它们已经逐渐演变成工农业结合的社区,里头有工厂、牧场等“人民公社”需要的部分。
  我们去的那个基布兹,是个高度发达的人民公社,那里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大学教授或者是清洁工,待遇都是一样的——房子按人头来分,都是在大食堂吃饭,也不需要货币,人们需要什么,比如游泳、健身、看电影、消费,等等,只要提出都能被满足。他们的小孩儿一生下来就有福利,医疗、保险等,从生到死,基布兹全都包。唯一的一点儿区别体现在人口上,人多的房子会大点儿,人少的房子也就相应地小点儿,孩子多的家庭,分到的东西相对多些,反之就少些。
  不仅如此,基布兹里还有很多车,比如说成员要去见一个距离基布兹很远的朋友,那么只需要在电脑上登记,就可以随便开走其中一辆,加油、维修什么的,根本不用操心。包括小孩儿,到了一定的年龄也都给配上自行车。到了吃饭的钟点,自行车往路边一放就行,根本不用锁,因为绝不会有人偷。
  这样的“人民公社”,物质也是极为丰富的,一般来说,基布兹里一个庄园的产值,有时候甚至能够抵上中国中西部好几个城市的产值总和。所以,基布兹里的人,日子过得好得很。
  2、全体大会做主
  在基布兹,每个周末的晚上都要开一次全体大会,除了公布上周“公社”的产量、销售以及结余等情况外,还要讨论前一周积累下来的要处理的事,比如,某人的孩子去特拉维夫上大学——基布兹里没有大学——需要一笔费用,全体大会就要表决,通过了才能上;而某人要出国旅游需要费用,同样需要全体大会表决决定。

  我们一行五人在“公社”拍摄期间,刚开始有人专门陪同、接待,但走着走着,到了饭点竟然没人提吃饭的事儿,我们又累又饿,还是在公社外解决了吃饭问题。后来才知道,这是事出匆忙,陪同人员并没有提前申请预算导致的。
  在基布兹里,谁都没有权力单独决定公共开支,公社成员来了朋友,只能用自己的配给请客招待,如果要从公社走账,则必须提前一个星期向全体大会申请。比如我们来了,就得提前问:“有拨儿中国人要来吃饭,请不请?”
  基布兹内部的一切事务,都以全体大会的形式讨论决定,包括选举领导。
  我走访的那个基布兹的负责人,就是全体大会表决出来的。他是个农民,平时也需要干活儿,不能脱产。我们在地里找到他的时候,他穿着绿色汗衫、土黄色短裤及一双旧兮兮的凉鞋,头发乱糟糟的。就是这个怎么看都是标准以色列农民形象的人,却管理了几万人,规模简直和我们的一个大型国企不相上下。在基布兹里,大家推选管理者,不看别的,只要能保证公开公平就行,对道德水平要求反而比较高。比如,房子已分完了,但“公社”又加盟进来几个人,这些人要有住处,问题怎么解决?找到了房子,但房子不可能一模一样,可能有大小或朝向的区别,又要如何体现公正?
  在基布兹里,能担任最高长官的机会只有一次,任期一到,不管干得有多好,哪怕是带领大家将产值翻了十番,都不能连任。和我们接触的这位基布兹的最高长官,很受大家好评,他手下有很多高级工程师,比他牛多了,但都很服他,他也乐于为大家服务。
  3、想进“公社”不易
  听基布兹的负责人说,“公社”里的人素质普遍都很高,高级知识分子、政治家、政客、律师等,不一而足。以色列有很多任总理,都是不同的基布兹的一员。所有基布兹里的人都不领工资,只领一定的配给,干活儿完全出于自觉。

  我问负责人:“公社里的人,能在外头兼职吗?比如说一个大学教授,在公社教中学生,但在外面的大学还有工作,怎么兼顾?”他想都不想,就像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一样,平淡地告诉我,进到基布兹以后,就成了基布兹的一员,至于还要不要在外头工作,全看成员自己的意思,反正他们在外的一切收入都要上缴,再按照一定的配给分配。
  为什么基布兹的人素质普遍比较高?首先是门槛问题,自私些的,谁愿意到基布兹里自讨苦吃,把自己的财产拿来和别人共同分配?并且,想进基布兹还需要事先申请,不是同意过按需分配的日子就可以,只有全心全意想为“公社”服务,又有一技之长,同时还愿意按照“公社”的游戏规则办事的,才有进入的资格,而且基布兹里的社会角色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会出现某一类别的人员,比如工程师过多的情况。
  基布兹的人数占到以色列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公社”里不配军队,也没有犯罪,可以说是以色列相当主流的“社区”,甚至中国还有很多考察队到以色列考察过。
  在世界上有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多少年来都追求着共产主义,到最后要么是走了样,要么就是另起炉灶,就连始终坚持公有制的古巴,现在也已经允许私有了。然而在以色列这个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公社”竟然顺利地运转了六十多年,到现在还红红火火,显然除了制度保证它存在的合法性之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公民的素质之高。
  不过,联系到在以色列的这几天,我们接触到的独特的宗教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也就能理解,生活可算寡淡的基布兹,深深扎根于以色列这样的国家,是有其合理性的。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事例:每个周六,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人都要过安息日,根据《圣经》所说,上帝创世纪六日后的第七日是休息的日子,从周五日落开始,到周六晚上结束,这一天,一切活动都被禁止,包括禁止生火做饭。
  大人们有信仰,可以坚持下来,而孩子们不懂事儿,很容易违反教义,那么怎么办呢?以色列人为了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就把最好吃的点心都留到安息日,在这一天,孩子们也从来不会被责骂,在高高兴兴的心情中,他们感受到了主的光芒。

  也许就是通过这个,我理解了以色列人的信仰。
  4、他们对我们的感情
  以色列有一项全球顶尖的沙漠滴灌技术,它使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受益,可以说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在一九四八年,那时以色列刚建国,几乎有一半国土都是荒漠。忧心的以色列人就把土壤样本送到美国,让世界上最权威的研究土壤的大学分析那样的土壤适合种什么。一个月之后,测试报告出来了,说来也好笑,居然是什么都不适合,因为那是荒漠。
  以色列人却不服输,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技术,愣是发明了沙漠滴灌技术。从一九六四年应用以来,这项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对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后三十年,以色列的农业用水总量一直稳定在十三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五番。
  在基布兹参观拍摄的时候,我就看到农田里面密布着用来滴灌的输水管线,当地人很自豪地说:“那些美国人说我们什么都种不出来,你看,我们还不是全都种出来了!”
  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如此先进,按道理说应当是绝对保密的,但他们并非如此,或者说起码他们对中国人是极为慷慨的——中国西北部的很多省份都采用了滴灌技术,那全是以色列无偿援助的,而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以色列人觉得中国人好,所以才这么帮中国人。
  至于以色列人为什么觉得中国人好,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儿:当年曾经有数万犹太人为了逃避纳粹的屠杀,最后流亡到了上海,在那里他们得到了中国人无私的帮助,所以以色列一直对中国抱有感激之情。这种传闻我本来半信半疑,去了以色列之后,我才知道那是真的。
  对于历史上帮助过他们的人,这个民族有着强烈的感恩之情,所有到以色列去的中国人,都能感受到当地人发自肺腑的友好。我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以色列要把滴灌技术无偿输出给中国。
  这是一个经历了太多苦难的古老民族的宝贵品质。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国富论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本书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NNATIONS作者:[英]亚当·斯密(AdamSmith,LL. [点击阅读]
夜行歌
作者:佚名
章节:126 人气:2
摘要:【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父教”能赋予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点击阅读]
把妹达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第1节谜男MeetMyStery屋子里一片狼藉。门板裂了开来,铰链也脱落了;墙上散布着串头、电话、花盆撞击的凹痕;贺柏为了逃命,躲到饭店去了;而谜男则哭着瘫倒在客厅地毯上。他已经整整哭了两天了,这不是那种正常的哭泣。正常的眼泪是可以理解的.但谜男已经超出常理,他失控丁。一星期以来,他游栘在极端愤怒与暴力,和一阵一阵间歇性,发泄式的呜咽之间。现在他威胁着要自杀。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输赢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引子一位老人带着爱犬行走在乡间小路,看着沿路的风景,突然间,老人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不知道这条路通往何方,只是茫然地向前走着。走了一段路程,只见前面高耸着大理石的围墙,围墙的中间是流光溢彩的拱门,上面装饰着各种珠宝,门前的道路由金砖铺就。老人兴奋不已,他想自己终于到了天堂。他带着狗走到门前,遇到了看门人。“请问,这里是天堂吗?”老人问道。“是的,先生。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九重紫
作者:佚名
章节:34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争执窦昭觉得自己可能活不长了。老一辈的人常说,梦死得生,梦生得死。她这些日子总梦见自己回到了小时候,坐在开满了紫藤花的花架子下摆动着两条肥肥的小腿,白白胖胖像馒头似的乳娘正喂她吃饭。有风吹过,垂落的紫藤花蔓挤在一起,累累迭迭的紫藤花籁籁作响,像群围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小姑娘。她觉得有趣,笑嘻嘻地跑了过去,抓住一根藤蔓,顺手就揪下了一朵盛放的紫藤花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