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思无邪 - 和炎热无关的生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和炎热无关的生活
  和炎热无关的生活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很多人看到“七月流火”四个字,会很自然地认为是用来形容天气炎热的。据说有一位知名高校的中文系教授某年夏日在作演讲时,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感慨:“真是七月流火啊!”其实正好相反。所谓“流火”,《辞海》释义:“火,星名,即心宿。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另孔颖达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由此可见,“七月流火”虽与节气、气候有关,但绝不是形容暑热之词。余冠英《诗经选译》对此说得更为简洁明了:“秋季黄昏后大火星向西而下,就叫做‘流火’。”《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描写的是将近4000年前的景象,由于岁差,我们今天看到的天象与我们的前辈所看到的已经不一样了,那时的“七月”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公历8、9月。
  西周的太阳,或炽烈或柔亮,照在人身上是什么感觉呢?那时空气清甜,土地空旷,风在原野中来去自由,像飞鸟一样。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这是豳地的采诗官记录下来的《七月》的第一句。采诗官们驾着马车,走过豳地的田园山野,有农夫和奴隶在耕作,有男有女。不错。他们都很勤快,这当中还有些庄园主,国朝建立初期,他们不改朴素的本性,和农奴们一起工作。到了午饭的时间,庄园主的妻女们带着饭来了,他们非常守礼地把饭菜送到了田官面前。大家一起吃得其乐融融。采诗官们觉得既开心又自豪:这是他们繁荣兴盛的大周朝才有的景象啊,早在数十年前,残暴的子辛先生(商纣王)在位时,哪有这样温馨和睦的画面呢?那时候仿佛连太阳都是灰色的,大地了无生机,民不聊生啊!

  采诗官忙记下了:“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你瞧,这些温文有礼的百姓们都是有赖伟大的周公训导而成,这是必须让后世知道的功绩。
  孔子说,周公是除了周文王外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周公的名字叫姬旦,他的父亲就是周文王姬昌。他的哥哥叫姬发,也就是推翻商纣的周武王,而难得的是姬旦与姬发是同一个娘生的。周武王死时,继位的周成王姬诵还太小,于是,周公便责无旁贷地摄政天下。
  摄政后,伟大的周公又完成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便是大名鼎鼎的周公东征,平定了武庚领导的殷商遗民的大规模叛乱;第二件是营建东都,迁商的遗民于此便于监视,奠定周朝八百年的基业;第三件是分封制,与欧洲中世纪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自己封于鲁国,却终身不就国,尽心辅佐成王,成就了“成康盛世”的伟业。于是五百年后有一个鲁国的老人,坐在牛车上进行漫长的旅行,反复向他的学生们讲述着伟大的周公一生的丰功伟绩。
  毫无疑问。采诗也是繁复而浩大的周礼的一部分。它严格地要求着采诗官们记录下民间的一切,你的眼睛看见的,耳朵听到的,心也必须了解。
  于是,采诗官们继续往前走,他路过桑园。道路边没有手挎桑篮的女子,桑园里已经没有女奴在采桑,现在不是春日,可是她们的歌声好像还回旋在空中久久不散——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当时春昼时长,女子们可以慢慢地边采边歌,轻松采够白蒿子。采白蒿子是因为蚕子尚未孵化,煮白蒿水浇之容易出来。难得有采桑这样优雅的劳动,不急不缓地展示人世华丽深重的风光。
  采诗官回想起这些女子的风致,一时间亦有些迷醉,脑中晃过一些紧颦的眉,忧虑的回眸,那是他的马车经过时惊起的。那些女子如水上的鸥鹭,惊慌地望着他。
  他突然明白了,她们是担心他是领主的家臣,来带她们走的。采桑女们都很害怕那些到野外来打猎、祭祀,或者干脆就是寻欢作乐的贵族公子们突然坐着马车飞驰而来,将她们中的一个掳去,或者是被女公子选中,作了陪嫁。

  无论那种情况都不好。有道是人离乡贱,何况身为奴隶?她们情愿留在家里,即使每天需要不停的劳作,人在家里,心里总是塌实温暖些。
  采诗官吟着“春日迟迟,女心伤悲”渐渐地远去了。他仿佛窥到了什么,又窥不破,只得摇摇头,驾着他的马车走了。怪不得他,生于彼时,死于彼时的人,思想很难拔节而出超越那个时代。就是超越了,一己之力,又能起多大用处呢?太清醒的人,徒然自己痛苦而已。
  在采诗官的心里,还记下了这歌谣的另外一半。马车颠簸并没有颠散掉他鲜明的记忆。这些歌谣必须由他尽责地带回去,如实地唱给国君听,接着由史官刻在竹简上,这,伟大的周公交予的任务。再辛苦他也不敢忘。
  为了驱除疲劳加深记忆,他学着那些人唱起来,一会儿是女人们唱的内容,一会儿又是男人,这样交替扮演角色倒也自得其乐——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这些人是在唱:
  七月火星向西沉,八月苇秆好收成。三月里修桑条,拿起斧和斨,太长的枝儿都砍掉,拉着枝条采嫩桑。七月里伯劳还在嚷,八月里绩麻更要忙。染出丝来有黑也有黄,我染的红丝最漂亮,献给那公子做衣裳。
  四月里远志把子结,五月里知了叫不歇。八月里收谷,十月里落。冬月里打貉子,还得捉狐狸,就取那狐貉的细毛,去给公子做皮衣。腊月里大伙又聚齐,到野外去打猎,小兽儿归自己,大的野兽献公爷。
  劳动人民其实一直都是很安稳、挺好商量的,只要不压迫得太过分,别把人逼到走投无路,他们一般都习惯性地承受下来,就像鲁迅先生笔下闰土那样,安意如大地,内心并没有多少愤恨的心思。经常惹是生非不安于室的,反而是那些读饱了书,吃饱了饭没事干,想着在功名富贵上博一博,“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野心人士。
  西周的采诗官看见的是一些寻常生活的画面:露宿在场上的农夫一家在忙着熏鼠堵洞,塞窗糊门,这时快到年终了,天凉了,要搬到室内居住。这副情景正是歌里所唱的: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一年的食物,自然比不得君王或领主精致丰美,可是农家人自有农家乐,贫者有贫者的活法,顺应天命而活,倒也清新自在,有采诗官采到的诗为证: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那是在说:(我们)六月里吃郁李和山葡萄,七月里煮葵菜豆角。八月里打枣,十月里收稻,做些甜酒,为的是喝了健康长寿。七月里把瓜采,八月里把葫芦摘。九月里收麻子,掐些苦菜打些柴,农夫的日子照样过起来。
  农事,千年以来没有大的改变,如今的农夫依然是:九月垫好打谷场,十月谷上仓。早谷晚谷黄米高粱,芝麻豆麦满满装。咱们真可叹!地里庄稼才收起,城里差事又要当。白天割得茅草多,夜里打得草索长,赶紧盖好房,耕田撒种又要忙。
  除了不用为官家修理房屋服劳役外,其他的发自四千年前的感慨,怎么听怎么似曾相识!连做的事都差不多,连我这不通农事的人都知道。因为家里来了个在农村种田的亲戚,谈起来的,也说,哎哟,我们哪能跟你们比,一年到头哪得闲咯,趁着今年天托相,回去就要种稻子。
  ——有时候真觉得时间在跟我们开大玩笑,包皮裹着我们的时间和历史,是一条壮阔河流,上面滔滔逝水,急急流年,看得人眼花缭乱,下面的河床却是多年毫无变化。或者,万事总在有无间经历着巨大的析变,只是有意不让苍生觉察,以免不必要的惊动。必得要千百年过后,才蓦然发现沧海已三次变了桑田。
  我不喜欢将一首好的诗歌人为地定性,将《七月》看作是“农奴抗议奴隶主剥削,或是农奴凄惨生活的缩影”。这样除了无谓地在思想上套个箍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生活本就是忧乐并存的,像季节有寒有暖,任何时代亦然。烦恼与生俱来,忧苦随生而至。不是某天剥削制度消失了,世界大同了,人的痛苦根苗也就此连根拔除,然后全世界人民同登极乐了。
  《七月》的基调是平和的,描写是客观的,所以内容真实而博大,耐得住时间雕琢。这是它能够高于其他诗的关键。诗的最后:“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农人们完成了手边最后的一点工作:十二月打冰冲冲响,正月抬冰窖里藏,二月上祭去早朝,献上韭菜和羔羊。然后高高兴兴带着酒肉去参加祭祀活动,聚集在公堂上进行年终宴饮,举杯祝福彼此长寿健康。
  一年至此,一诗至此,都是非常善美的结束。
  -41-
  和炎热无关的生活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