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数字城堡 - 第04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尽管远诚友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还没有出生,但他却仔细研究关于“二战”的一切——特别是其中的重大事件,那场由原子弹引起的使他十万同胞化为灰烬的大爆炸。 广岛,1945年8月6日8点15分——一次下流的杀戮行动,一次由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的国家进行的一次威力的演示。友加已经接受了这一切。但他永远不能接受的是原子弹使他一出生就失去了母亲。母亲死于难产——由辐射毒素带来的并发症,这病已经折磨他多年了。1945年,友加出生之前,他的妈妈像许多朋友一样跑到广岛的烧伤中心做志愿者。就是在那个地方,她成了核爆炸的幸存者——辐射人。十九年后,她三十六岁那年,她躺在产房里,血流不止,她知道自己不行了。她不知道死亡会不会把她从最后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她最怕的就是自己的这个独子会是畸形。友加的父亲甚至连看都没看过自己的儿子。爱妻的死把他弄得手足无措,再加上护士告诉他那是个有缺陷的孩子,可能连那天晚上都活不过去,悲痛与羞愧之下,他从医院消失了,再也没有回来。远诚友加被寄养在别人家里,就这样成了螟蛉之子。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小友加就呆呆地凝视着自己那拿着达摩娃娃的扭曲的手指,发誓要报复——报复那个夺走了他母亲、羞辱了他父亲从而使他抛弃了自己的那个国家。但他不知道命运在暗中操纵着一切。友加十二岁那年的二月,一个计算机生产商打电话给友加的养父母,问他们是否愿意让这个残疾孩子参加他们新近为残疾儿童开发的键盘输入考查小组。养父母同意了。别看远诚友加以前从未见过计算机,但他好像天生就知道怎么去使用。计算机为他开辟了一片他永远也不可能想到的天地。不久,他就全身心地爱上了计算机。随着一天天长大,友加可以给人上课、可以给自己挣钱了,终于,他就赢得了同志社大学的奖学金。不久,友加的名字就传遍了东京,成了无人不晓的“残疾少年奇才”——残疾天才。友加后来还是了解到了珍珠港事件和日本发动战争的罪恶。他对美国的仇视慢慢地减弱了。他成了虔诚的佛教徒,忘记了自己幼小时候要报复的誓言。他认为宽恕是通向彼岸的惟一途径。到了二十岁的时候,远诚友加就差不多是电脑编程者们的崇拜对象了。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为他提供了工作签证和在得克萨斯的一份工作。友加对此自然是欣然接受。三年后,他离开了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到了纽约,开始独自编写软件。他加入到公钥加密的新潮流中,靠编程发了财。像许多顶尖的加密程序编写者一样,友加也被网罗到了国安局。命运再次嘲弄了他——这是一个在他曾发誓要报复的国家政府的心脏工作的机会。他决定去面试。与斯特拉斯莫尔局长见面后,他心中的那些疑虑消失了。他们就友加的身世、就他对美国可能怀有的憎恨以及他的未来进行了坦率的交谈。友加参加了测谎测试和为期五周的严格的心理特征勾画,他都一一通过了。对佛教的虔诚已经取代了他心中的仇恨。四个月后,远诚友加来到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密码破译部工作。尽管收入不菲,可友加还是骑机动自行车上班,中午就在办公桌上吃盒饭,而不是同其他人一道去餐厅享用上等牛排和维希冷汤。密码破译部的人都很尊敬他。他才气横溢,是他们所见过的最有创造力的人。他善良、诚实,沉默寡言,有着无可挑剔的行为准则。道德上的完善是他追求的最高目标。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友加遭到国安局解雇并随后被驱逐出境才会引起轩然大波。像密码破译部的其他成员一样,友加也参与了万能解密机工程,他相信,这一工程成功后只会用于破解事先由司法部同意的电子邮件。国安局对万能解密机的使用要遵照联邦调查局在安装窃听器时所需的联邦法院命令。万能解密机要安装由联邦储备系统和司法部根据协议由第三者暂为保管的需要口令的编制程序,这样才能对文件进行破解。此举旨在避免国安局不分青红皂白地监听世界各地遵纪守法的公民们的正常通讯。然而,到了该输入这个程序的时候,万能解密机的工作者们却被告知计划发生了变化。由于与反恐有关的国安局的工作通常都很紧迫,万能解密机将是一个独立的破译密码的设备,其每日的运行将由国安局自行掌控。远诚友加被激怒了。这其实就意味着国安局可以阅读任何人的邮件然后再人不知鬼不觉地将之封上了事。斯特拉斯莫尔试图让远诚友加把万能解密机看作是强制执行法律的手段,但没起任何作用。友加坚信,这种做法是对人权的粗暴践踏。他当即辞职,不出几个钟头,就设法与电子新领域基金会取得联系,从而违反了国安局的保密规则。远诚友加泰然自若,他执意要向世人讲述这件事: 一个背信弃义的政府有一台能够随意窥探世界各地计算机用户隐私的秘密机器。国安局别无他法,只有制止他。远诚友加的被捕和被驱逐出境引起了在线新闻组的极大关注,也是令人感到遗憾的国耻。由于担心友加会设法向世人说明万能解密机的存在,国安局的损失控制专家背着斯特拉斯莫尔向外面散布谣言,诋毁友加的名誉。友加被在线新闻组这个全球计算机组织拒之门外——谁也不会相信一个被指控有间谍行为的瘸子,特别是当他要用美国有个解密机器的荒唐说法来赎买自由的时候。最奇怪的是,友加好像明白这一切,这只不过是情报游戏中的一部分。他似乎没有愤怒,只有决心。被安全保卫机构遣送出境的时候,友加极为冷静地对斯特拉斯莫尔说出了最后几句话。“我们都有权保守秘密。”他说,“我保证总有一天我们都能做到这一点。”苏珊的心在剧烈地跳动——远诚友加编写了一个能够产生无法破解的密码的程序!她简直难以接受这一想法。“数字城堡”,斯特拉斯莫尔说道。“远诚友加就是这么称呼它的。这是不可再分析的反情报情报。这个程序一旦进入市场,就会有三分之一的有调制解调器的分类机能够发送国安局破解不了的密码,我们的情报机关也就完蛋了。”但苏珊的思绪和“数字城堡”的政治意义却没有任何关联。她还在努力思考这一程序存在的可能性。她有生以来都在解密,决不相信有什么解不开的密码。每一个密码都是可以破解的——伯格夫斯基定律。她觉得自己像个面对着上帝的无神论者。“如果这个泄漏出去,”她轻声说道,“那么密码学就会成为一门无用的科学。”斯特拉斯莫尔点头道:“我们的麻烦可远不止这一点。”“我们能不能收买他?我知道他恨我们,但我们能不能给他几百万美金?能不能说服他不要出去乱讲?”斯特拉斯莫尔笑了:“几百万美金?你知道这值多少钱吗?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府都愿开出天价。你能跟我们的总统说我们还在有线窥探伊拉克人但再也无法破解截获的文件了吗?这不光关涉国安局,他还关系着整个情报系统。这一办法为所有的人都提供了便利,而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和缉毒局都变成了无头的苍蝇。贩毒团伙的货物将无从查找,大企业之间可以随意转移货币而将国内税收扔在一旁,恐怖分子可以肆无忌惮地密谈——一切都将乱成一锅粥。”“这回可乐坏了电子新领域基金会。”苏珊面无血色地说。“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电新会是一无所知。”斯特拉斯莫尔忿忿不平地说。“要是他们知道我们由于能够破解密码而阻止了多少恐怖袭击的话,他们就不会这副腔调了。”苏珊同意这一点,但她也知道事实不可能如此。电新会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万能解密机有多么重要。万能解密机帮助挫败了几十起恐怖袭击,但这些信息都高度保密,而且永远也不会泄露出去。保密的原因很简单: 政府忍受不了消息走漏之后造成的群众性的歇斯底里。去年,基地组织曾两次打电话说要对美国本土进行核袭击,谁也不知道公众若是获悉这种消息会作何反应。然而,核袭击并不是惟一威胁。就在上个月,万能解密机还成功挫败了国安局从未见过的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一个反政府组织曾密谋了一个方案,其密码名为舍伍德森林,目标直指纽约证券交易中心,其用意在于“重新分配财富”。在六天的时间里,这个组织的成员在交易中心周围的建筑里安放了27枚非爆炸性的磁发射器,这些发射器一旦引发,能产生一股强大的磁流。这些精心安放的发射器同时发射会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交易中心所有的磁性记载物都将被清洗干净——计算机硬盘、大批的只读存储库、磁盘备份,甚至软盘。哪些人拥有哪些东西的一切记录都将不复存在。由于发射器需要同时发射的时间控制,因此,这些磁发射器就通过互联网的电话线互相联结起来。在两天的最后倒计时阶段,发射器的内时钟相互间交换着无数的并发数据流。 国安局截获了这些网络异常中的信息脉冲,但却没有给予重视,以为它们是些无关紧要的胡诌。但当万能解密机破解了其数据之后,分析员立即认出了作为与网络同步的倒计时的序列。 他们离开前,花了整整三个小时找到和撤除发射器。苏珊清楚,没有了万能解密机,国安局在先进的电子恐怖主义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她看了看正在运行的监视器,上面还是写着十五个多钟头。即使远诚友加编写的程序现在能够破解,国安局也完蛋了。密码破译部也会降格到每天破解密码不超过两个。即使按现在每天破解一百五十个密码的速度来看,等待破解的密码也还会积压。“上个月友加给我打过电话。”斯特拉斯莫尔的话打断了苏珊的思绪。苏珊抬头看了看:“友加给您打过电话?”他点了点头说:“是警告我。”“警告您?他恨您。”“他在电话里跟我说他正在完善一个不能破解的密码的程序。我并不相信这一点。”“那他为什么会跟您说这事儿呢?”苏珊问道。“他是想让您买下来吗?”“不是。他写了一封恐吓信。”苏珊这才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当然了,”她有点震惊地说,“他是想让您为他恢复名誉。”“不是。”斯特拉斯莫尔皱着眉头说。“友加的注意力还是在万能解密机上。”“万能解密机?”“正是。他命令我向公众公开声明我们拥有万能解密机。他说,如果我们承认我们可以随意解读公众的邮件,他就毁掉‘数字城堡’。”苏珊有些不解。斯特拉斯莫尔耸了耸肩说:“总之,一切都太晚了。他在自己的网址上发送了一份免费赠送的‘数字城堡’的副本,谁都可以下载。”苏珊脸都白了。“他怎么这样!”“这其实是哗众取宠的花招而已,没什么可着急的。他发送的那个副本是加了密的,人们都能下载,但谁也打不开,真够足智多谋的。原来‘数字城堡’的原密码也加了密,锁得紧紧的。”苏珊很吃惊:“是呀!人手一份,但谁也打不开。”“没错。友加这是在吊我们的胃口。”“您看过这个程序吗?”斯特拉斯莫尔颇感困惑地说:“没看过,我刚说了,这个程序是加了密的。”苏珊感到同样困惑地说:“我们不是有万能解密机吗?为什么不解开密码呢?”苏珊看了看斯特拉斯莫尔的脸,才意识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天啊!”她倒吸了一口气,突然明白过来了。“‘数字城堡’本身又设了密。”斯特拉斯莫尔点头道:“真不容易!”苏珊确实震惊了。“数字城堡”所用的计算式已经用“数字城堡”加了密。友加发送了一个极其荒唐的数学游戏,但这个游戏的内容却被加了密,而且是用它自身加的密。“这是‘比尔曼保险柜’。”苏珊结结巴巴地充满敬畏地说。斯特拉斯莫尔点头称是。比尔曼保险柜是假想的密码方案,在这个方案中,保险柜的制造者绘制了一张打不开的保险柜蓝图。他要秘藏这个蓝图,所以他造了一个保险柜,把蓝图锁在里面。友加用“数字城堡”如法炮制,他用蓝图中概括的计算式把那个数学游戏加了密,从而保住了蓝图。“那么万能解密机里面的文件又是怎么回事儿呢?”苏珊问道。“像其他人一样,我也是从友加的网址上下载的。国安局现在是‘数字城堡’程序的骄傲的拥有者,就是打不开。”苏珊真对远诚友加的足智多谋感到惊讶,他连程序都没有透露就向国安局证明了他的程序的不可破译。斯特拉斯莫尔递给苏珊一份剪报,这是一则译自《日经新闻》的报道,《日经新闻》在日本相当于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报道开头说日本程序员远诚友加完成了一个自称能够编写出不可破解的密码的数学程序。这个程序就叫“数字城堡”,在互联网上都可见到。远诚友加正在待价而沽。报纸接着还说这事儿在日本引起很大兴趣,但为数不多的几家美国软件开发公司听了“数字城堡”的消息后却认为这无异于天方夜谭,就像是要把黄土变成金子。他们说,这肯定是个骗局,千万别当真。苏珊抬头看了看问道:“待价而沽?”斯特拉斯莫尔点头道:“现在日本的每家软件开发公司都已下载了‘数字城堡’的加密副本,正在想法破解它。但是总也破解不开,拍卖价格一路飙升。”“真荒谬。”苏珊没好气地说,“所有新加密的文件都只有用万能解密机才能解开。‘数字城堡’其实就是一个一般公共域算法而已,这些公司竟然也解不开。”“但这却是聪明绝顶的营销手段。”斯特拉斯莫尔说,“想一想吧——所有品牌的防弹玻璃都能防弹,但如果哪家公司敢让你在他们的防弹玻璃上打上一枪,那么大家就会蜂拥而上。”“那么友加这个日本人就真的认为‘数字城堡’与众不同?比市场上其他东西都好?”“友加未必这么认为。但他是个天才,而且还是黑客们狂热崇拜的偶像。友加说这个程序不能破解,那就是不能破解了。”“但就公众所知,它们的确全是不能破解的!”“是的……”斯特拉斯莫尔想了想说道,“眼前是这样。”“那意味着什么呢?”斯特拉斯莫尔叹了口气说:“二十年前,谁也想不到我们已能破解十二比特的流密码。但是科技在发展,科技始终是向前发展的。软件开发商们认为像万能解密机这样的电子计算机迟早会出现。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最终会使目前的公钥程序失去其保密功能,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级的程序。”“那么‘数字城堡’就是这样的东西吗?”“说得对。不管破解密码的计算机功能变得多么强大,一个可以抵抗蛮力技术的程序是不会被淘汰的。这话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标准。”苏珊长吸了一口气说道:“上帝帮帮我们吧!”她轻声说,“我们能出个价吗?”斯特拉斯莫尔摇了摇头说:“友加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这点他表示得很清楚。可这太冒险了。如果我们拍卖成功了,我们基本上就等于承认我们怕他的这个程序,我们就等于向公众承认我们不光是拥有万能解密机,而且还等于承认我们破解不了‘数字城堡’。”“大致什么时间?”斯特拉斯莫尔皱着眉头说:“友加打算明天正午宣布最高出价人。”苏珊觉得自己的肚子一紧,问道:“然后呢”“按计划应是友加把万能钥匙交给出价最高的人。”“这是友加花招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拿到了这个程序,所以友加才拍卖掉破解它的万能钥匙。”苏珊叹息道:“是啊!”真是妙极,干净利落。友加已经给“数字城堡”加了密,而自己控制着解密的万能钥匙。她觉得这真是很难捉摸,也许就在那里,在友加衣袋里的那张纸上胡乱写着那个六十四个字符的万能钥匙,这个万能钥匙能够永远结束美国的情报收集工作。想到事态的严重性,苏珊突然感到浑身不自在。友加将把万能钥匙交给那个出价最高的人,而这人所代表的公司将打开“数字城堡”的电子文件,然后把程序放进防拆封的芯片里,那么不出五年,每部电脑都会预装着“数字城堡”的芯片。由于普通加密程序最终都会被淘汰,所以没有哪家生产商想到过要生产加密芯片。但是“数字城堡”永远也不会被淘汰。凭借其旋转明码电文功能,蛮力技术解密法根本就找不到正确的万能钥匙。一个新的数字加密标准。从现在直到永远。每个密码都是解不开的。银行家,经纪人,恐怖分子,间谍。整个世界——一个加密程序。天下大乱。“有什么别的办法吗?”苏珊试探着问。她非常清楚,即使是在国安局,紧急时刻也需采取紧急措施。“我们还不能干掉他,如果你问的是这件事儿的话。”这正是苏珊所要问的。在国安局工作的这些年里,苏珊听说过这个关于世界上暗杀手法最高明的松散机构的传闻——雇佣遭囚禁的杀手为情报机构干这个肮脏勾当。斯特拉斯莫尔摇着头说:“友加真是绝顶聪明,我们没有这个机会。”苏珊感到有些莫名的宽慰,又问道:“他被保护起来了?”“不完全是。”“藏起来了?”斯特拉斯莫尔耸了耸肩说:“友加离开了日本,他打算用电话核对拍卖。不过我们知道他人在哪里。”“那么你不打算采取行动吗?”“不打算。他有护身法。他把万能钥匙的副本给了第三方,以备不测。”当然要这样了。苏珊暗暗钦佩。一个保护神。“如此说来要是友加出了事儿,这个神秘人就会卖掉这个万能钥匙?”“比这还糟。谁敢动友加,那个第三方就会公开发表。”苏珊有些不解地问:“公开发表那个万能钥匙?”斯特拉斯莫尔点头道:“发到互联网上,登在报纸上,广播电视上,等等。其实,他已经有意无意地把万能钥匙泄露出去了。”苏珊的眼睛睁得大大的:“随便下载?”“正是。友加可能在想,要是他死了,他就不需要这笔钱了——为什么不给这个世界一个小小的临别礼物呢?”两人半晌无语。苏珊深深地呼吸着,像是要把这可怕的事实吸进去似的。远诚友加编写了一个不可破解的程序,把我们都套进去了。她突然站了起来。语气坚定地说:“我们得和友加取得联系。肯定有什么办法能说服他别把万能钥匙公之于众。我们可以给他三倍于最高拍卖的价格。我们可以为他恢复名誉。”“太迟了。” 斯特拉斯莫尔说。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接着道,“有人发现远诚友加已于今天上午死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
或许您还会喜欢: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面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1她惊叫了一声。“怎么啦?”他问道。房间里的百叶窗关着,光线很暗,但还是能看清她脸上恐惧的表情。“刚才有人动了一下门。”“呃,八成是女佣人,要不就是哪个童仆。”“这个时候他们决不会来。他们都知道吃完午饭我要睡觉。”“那还会是谁?”“是瓦尔特。”她嘴唇颤抖着小声说道。她用手指了指他的鞋。他便去穿鞋,但他的神经多少也有点紧张,因而显得笨手笨脚,而鞋带偏偏又是系着的。 [点击阅读]
风流狂女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1矮男子闯进来了。矮男子头上蒙着面纱。“不许动!动就杀死你们!”矮男子手中握着尖头菜刀,声调带有奇怪的咬舌音。房间里有六个男人。桌子上堆放着成捆的钱。六个人正在清点。一共有一亿多日元。其中大半已经清点完毕。六个人一起站起来。房间的门本来是上了锁的,而且门前布置了警备员。矮男子一定是一声不响地把警备员打倒或杀死了,不然的话,是不会进房间里来的。六个人不能不对此感到恐惧。 [点击阅读]
风葬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雪江从早上开始心情就不好。要是平常的话,肯定会训斥浅见睡懒觉的,可是今天她看见小儿子,露出一副无奈的神情,转身就回自己的房里去了。听佣人须美子说,雪江连早饭也没吃。“我妈她怎么了?”“牙疼。”“是嘛?……”浅见似乎有点幸灾乐祸似地反问道。“是的,听夫人说,装的假牙不好,像针扎似地痛。”“哦,是那样啊,牙不好。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1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我睡醒的时候,床的另外半边冷冰冰的。我伸出手想试探一下波丽姆留在被子里的余温,结果只摸到了粗糙的帆布被单,她准是又做了噩梦,爬到妈妈被窝里去了。嗯,准没错。今天是收获节。我用胳膊支起身子,屋子里挺亮,正好看得见他们。小妹妹波丽姆侧身躺着,偎在妈妈怀里,她们的脸紧挨在一块儿。睡着的时候,妈妈看上去要年轻些,脸上尽管还是一样疲倦,可已经不那么憔悴了。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3嘲笑鸟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低头俯视着自己的鞋子,一层细密的灰尘正缓缓地落在磨旧的皮革上。此时,我正站在原来放着我和妹妹波丽姆的床铺的地方,旁边不远是放饭桌的地方。烟囱已经塌了,烧得焦黑的碎砖头堆成了一堆,靠这个我还勉强能认得出原来房间的位置,不然的话,在这茫茫灰海中,我靠什么来辨认方向?十二区的一切几乎已荡然无存。一个月以前,凯匹特的火焰炸弹摧毁了“夹缝地带”贫苦矿工的房子、镇子里的商店,甚至司法大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