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输赢 - 53.周二,上午十点十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53.周二,上午十点十分
  崔国瑞拿着报告忐忑不安地坐在刘丰的会客室中,刘丰看到这样的结果会有什么反应呢?他不知道刘丰支持惠康的原因,却明显感到刘丰对惠康的偏爱。在刘丰刚当上行长的时候,崔国瑞向他汇报工作是在公司公用的会议室,现在刘丰渐渐地将自己的会客室当做了汇报工作的场所。除了崔国瑞,会议室中还坐着所有的项目小组的成员,大家看着通往刘丰办公室的大门,等待他的出现。
  刘丰没有让大家等很久,门一开他走了出来,在会议桌的一边坐定后,开口说:“大家辛苦了,周末也没有休息,我听说大家白天和厂家交流,晚上都要开会讨论,尤其是老同志有家都不能回,谢谢大家。”
  “这是工作,应该的。”崔国瑞代表大家表态。
  “进展怎么样?”刘丰给崔国瑞一个很大的回答空间。
  “在周二到周六已经与所有的十个厂家进行了交流,晚上开会讨论和评估,现在结果已经初步出来了。”崔国瑞抬头看了一眼刘丰,对方没有任何反应,就接着说:“前三名分别是捷科、惠康和宏贯。捷科科技的分数八十五分,惠康公司分数七十二分,宏贯系统七十分。”
  “你们是怎么评的?”刘丰还是不动声色地问。
  “技术分共计七十分,价格分共计三十分,合计一百分。捷科的技术分得了六十八分,价格分是十七分;惠康的技术分是六十二分,价格分只有十分;宏贯的技术分是四十五分,价格分是二十五分。”崔国瑞念着手中的报告。
  “下一步的计划呢?”刘丰依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继续询问。
  “我们先向您汇报,然后准备宣布结果。”崔国瑞讲出了实际想法,这也是正常的招标流程。
  “接着呢?”
  “接着就应该签订合同,开始实施了吧。”
  “与各个省行的接口工程呢?”刘丰看似无意地问道。
  “这应该在骨干系统开通之后才开始实施的。”崔国瑞很奇怪刘丰为什么会提到计划中的第二期项目。
  “你们有把握吗?这个项目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啊。”刘丰开始反击了。
  “根据对建议书的研究,捷科是最佳的选择,也是风险最低的选择。”崔国瑞回答。
  “你们觉得呢?你们都觉得捷科是最佳的选择吗?”刘丰环顾了一下会议室,他要将每个人的底儿摸清楚,对症下药。刘丰的目光落在信息中心的涂主任身上,示意他表态。
  “我同意崔行长的观点,捷科是最佳的选择。”涂主任坚定地回答。
  “你们几个年轻人也说说吧。”刘丰将目光转向了分别从市场部、财务部和信息中心抽调的员工。
  “当然是捷科的优势显而易见,不仅方案非常完整和先进,而且价格又相对合理。”陈刚抢着说,他从内心里支持肖芸,其他人纷纷表示同意他的观点。
  从表面上看形势对惠康很不利,刘丰却一点都不担心,他将目光转向财务总监常仪,慢悠悠地问道:“老常,你的意见呢?”
  “我对技术不懂,主要关心价格。捷科和惠康都是国际知名的公司,在技术上应该不相上下,但是惠康的价格有点太高了,如果价格降下来也是不错的选择。”常仪的立场比较中立,而且给自己留下了余地。
  市场发展部总监肖晓阳一直看着刘丰的表情揣摩着他的想法,知道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将每个人的意见都摸清楚,因此也不急于暴露自己的立场,他间接地表示说:“捷科的方案确实不错,我只是担心我们从来没有大范围地使用捷科的产品,对他们并不熟悉,贸然将这么大的项目交给他们,风险太大了。”
  “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三家公司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论证。这个项目十分重要,因此我建议我们回去再仔细斟酌一下,把事情想明白然后再做决定。大家在招标中也工作得非常努力,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谢谢大家。”
  “那结果怎么办呢?”涂主任不知刘丰心中的想法,直接问道。
  “暂时封存,我们周五再讨论。对了,给我一套三个厂家的建议书,我仔细看看。”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曾许诺
作者:佚名
章节:90 人气:0
摘要:神农国位于大荒最富饶的中原地区,是大荒中人口最多、物产最富饶的国家。在神农国的西南,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毒虫瘴气、猛兽凶禽横行,道路十分险恶,和外界不通,被视作蛮夷之地。这里居住着九夷族,九夷族的习俗和外面的部族大相径庭,十分野蛮落后,被神族列为最低等的贱民,男子生而为奴,女子生而为婢。 [点击阅读]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0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0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柳林风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丧母,随后丧父,几兄弟都由亲戚收养。中学毕业后,他没有钱继续读大学,20岁进英格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他喜欢自然和文学,业余研究动物和写作,很早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0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