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输赢 - 31.周二,上午九点三十五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31.周二,上午九点三十五分
  周锐、方威和林佳玲都一致认定刘丰就是幕后支持惠康的关键人物,都知道这次拜访刘丰一定不会轻松,但是没想到他居然让他们在办公室里等了这么久。三人提前十五分钟到了会客室,但是五十分钟过去了,刘丰还是没有出现。
  会客室是刘丰专用的,直接与他的办公室相连,不时从隔壁屋子传出来接听电话的声音,证明他就在自己的办公室。会客室正中是一个大会议桌,至少可以举行二十个人的会议,三个人在靠近门口的地方并排坐着,涂主任坐在隔了几个座位的椅子上。会客室的窗外,是密密堆迭的金黄色的树叶。三个人看着窗外的秋色,规矩地坐在椅子上等待着。
  门响了一下,刘丰从办公室里不紧不慢地走了出来,就像在自己领地里巡视的老虎,不怒自威。几个人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涂主任也迅速站起来向刘丰介绍:“刘行长,这是捷科公司北京区销售总监周锐,市场总监林佳玲和客户经理方威。捷科是世界著名的信息技术公司,而且在银行领域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周锐、方威和林佳玲恭敬地将各自的名片递了过去。刘丰坐到椅子上,将三个人的名片从上到下排列起来,低着头看着每个人的职务。
  “您好,刘行长,很高兴有机会拜访您。”周锐寒暄了一下后开始介绍自己的公司:“捷科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系统供应商,致力于帮助我们的客户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效率。”
  刘丰点点头,“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周锐看对方没有接话立即说道:“通过前期与信息部门接触,我们了解到经信银行正在规划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我们在这个领域有很多成功案例,因此我们专程来拜访刘行长,希望了解您的设想,看看我们是否可以参与和配合,帮助经信银行建立起业界领先的系统,进行成功的客户拓展和维系。”
  “这个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一旦立项,我们会采用招标形式采购。捷科是有实力的世界级公司,我们欢迎你们参与。”刘丰口头上表示欢迎,但语气中并没有任何热情的气息。
  “客户关系管理可以帮助银行系统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一定会给经信银行的营销体系带来深刻的变化。您对这个项目有什么要求和期望呢?”林佳玲听出刘丰并没有透露任何有用的信息,也帮助周锐提问。
  “具体的计划要由崔行长和涂主任他们负责,你可以跟他们谈嘛。你们在金融行业有成功的案例吗?”刘丰仔细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林佳玲,从她身上似乎可以看到骆伽的影子,她们在办公室里都穿着几乎一样的套装,只是在项链和耳环上显出一些不同。刘丰的思绪转到骆伽身上,当初她也像眼前的林佳玲一样,坐在会客室同样的位置。刘丰能够想起第一次见到骆伽的情景,她是温暖和诱人的,林佳玲则是高贵的和难以接近的,这两种感觉并不一样,但刘丰的心中却产生了同样的好感。骆伽现在大都在高尔夫球场这样的场合与自己见面,不太来银行了,即使来了,也不会在会客室而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
  林佳玲简洁地回答然后反问:“我们几乎为国际几大银行都提供了类似的系统。我曾经专门去香港研究了这些案例,您希望了解成功案例的哪些部分呢?”
  “我一直负责金融业务,这些技术上的东西还是和我们的技术专家谈吧,你们可以和他们多做些交流。”刘丰对信息技术没有任何兴趣,他将话题转移到招标上来:“这个项目下周就要开始招标了,我们一定公正、公平、公开,到时候欢迎你们参与。”
  周锐听出这句话带有逐客令的味道,与刘丰简短地聊了一些银行的业务后便起身告辞。离开会客室的时候,周锐看了看表,整个拜访过程只用了十五分钟。
  三个人一言不发地走到停车场,方威心知拜访效果不好,仍然想知道林佳玲的看法:“你觉得怎么样?”
  林佳玲摇摇头:“感觉不好。周锐,你呢?”
  周锐也叹了一口气说道:“对于刘行长,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黑暗之门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你扔啊!”“闭嘴!”“去你丫的,我说你倒是扔呀!”“得,扔就扔!”格莱塔尔低吼一声,身体前倾,肩膀上那强而有力的肌肉不停的颤动着。他的右臂前后摆动着,拳头形成了一条模糊的弧线。他的右拳舒展开来,小片的骨块从指缝之间落下,掉落在地面上,传来一阵阵格格声响。布洛多戈大笑一声,双唇向上扬起,从那狞笑中可以看到他那对尖牙。“哈哈,才一块!”“妈的。”格莱塔尔愤怒的坐回到他身边的石块上。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三:旅居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黑暗精灵坐在山腰上,殷切地望着从东方平面上升起的红色线条。这可能是他所见过的第一百次黎明,而他也知道,那灼热的光线将会刺痛自己淡紫色的眼睛,这双在过去四十几年来,只见过幽暗地域下黑暗的眸子。当炙热的太阳上缘自水平线升起时,黑暗精灵并未转身离开。他像涤罪般地接受那道光线,这是必经的痛苦——为了他所选择的道路,为了成为地表居民的一份子。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海菲在铜镜前徘徊,打量着自己。“只有眼睛还和年轻时一样。”他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转过身慢慢地在敞亮的大理石地板上走着。他拖着年迈的步伐在黑色的玛瑙柱子之间穿行,走过几张雕刻着象牙花饰的桌子。卧榻和长沙发椅发着龟甲的微光。镶嵌着宝石的墙壁上,织锦的精美图案闪闪发光。古铜花盆里,硕大的棕榈枝叶静静地生长着,沐浴在石膏美人的喷泉中。缀满宝石的花坛和里面的花儿竞相争宠。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仇恨之轮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埃里克在吧台后面。正忙着把沾在恶魔头骨上的麦酒擦干净。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恶魔客星旅店平时很少有生人光顾。常常是忙活一整天也难得见到一张生面孔。由于来的都是些老主顾,埃里克差不多记得每个人的长相,只是叫不上名字:他从不在乎谁来光顾,他在乎的是客人有没有钱,是不是又饥又渴。那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上去像是在等人,又像市在找什么东西,反正肯定不是在看漆黑的木头墙壁。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三:半身人的魔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巫师带着不确定的眼光低头看着她。她背向他;他只能看见她浓密的红褐色发绺垂盖在那双厚实又充满活力的肩膀上。但巫师也看出了她眼中的悲伤。她是那么地年轻,只不过刚脱离孩童的阶段,又天真无邪到让人觉得美丽的地步。但这个美丽的孩子却将剑插进了他所爱的西妮的心脏。哈寇·哈贝尔很快扫去心中关于他死去的爱人那些不愿想起的记忆,开始往山下走。“天气不错,”当他走到年轻女孩身边的时候,他高兴地说。 [点击阅读]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 [点击阅读]
大设计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存在之谜我们个人存在的时间都极为短暂,其间只能探索整个宇宙的小部分。但人类是好奇的族类。我们惊讶,我们寻求答案。生活在这一广阔的时而亲切时而残酷的世界中,人们仰望浩渺的星空,不断地提出一长串问题:我们怎么能理解我们处于其中的世界呢?宇宙如何运行?什么是实在的本性?所有这一切从何而来?宇宙需要一个造物主吗?我们中的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不为这些问题烦恼,但是我们几乎每个人有时会为这些问题困扰。 [点击阅读]
幸福要回答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人生最没有悬念的事情就是我们都会变老,人生最大的悬念则是我们会如何变老。女人的相貌在岁月中悄然变化,更大的变化在于心态——杨澜“魔镜,魔镜,告诉我,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哪个?”皇后每天问同样的问题,并期待着同样的答案。烦不烦啊!每一次的问答都助长着她的骄傲,也加剧着她的恐惧。在内心深处,她一定预感到那个叫白雪公主的小女孩终究会超越自己成为最美丽的女人,但她偏要难为可怜的镜子。 [点击阅读]
影响力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这位朋友最近开了一间出售印度珠宝的商店。她那儿刚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想,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可能能够对这件事做出合理解释。这是故事是关于那些难以卖掉的绿松石珠宝的。那时正值旅游旺季,商店里顾客盈门。那些绿松石珠宝物超所值,但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为了把他们卖掉,她想了各种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