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双城记 - 《双城记》在线阅读【风暴的轨迹】第二章 磨刀石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台尔森银行设在巴黎圣日耳曼区,是一幢大厦的侧翼,由一个院落与外面相通,用一堵高墙和一道结实的门跟街道隔断。这幢大厦本属于一个大贵族,他原先住在这儿,是避难时穿上他家厨师的衣服越过边界逃掉的。现在他已成了个逃避着猎人追捕的野兽。可是在他“轮回转世”之前他却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当初要用四个精壮汉子给他的嘴准备巧克力的大人,刚才提到的那位厨师的服侍还在外。
  大人逃掉了,那四个精壮大汉便以时刻准备好心甘情愿地割开大人的喉咙来洗清拿过他高薪的罪行,那是要奉献到曙光中的共和国祭坛上去的——统一不可分割的,自由、平等、博爱或死亡的共和国。大人的住宅当初只是暂时查封,后来就没收了。因为形势发展极快,一个法令跟着一个法令迅猛下达,到了秋季九月三日的夜里,执行法律的爱国者委员们已占领了大人的大厦,给它挂上了三色*徽记,在华美的大厅里喝着白兰地。
  若是在伦敦的台尔森银行有了幢巴黎的台尔森银行那样的大厦,那是会气得负责人发疯、在报纸上弄得他声名狼籍的,因为银行的院子里若是有了栽着桔树的箱子、柜台头顶上若是有了长着翅膀的小爱神,那责任感强烈而且极重体面的不列颠负责人将如何解释?可是那些东西又是的确存在的。台尔森把小爱神用白粉涂掉了,但天花板上还有一个小爱神穿着凉爽的薄绡,从早到晚望着银钱(这倒是他的一贯行径)。这个异教徒娃娃和他身后的挂了帏幅的神态,嵌在墙壁里的镜子,和那些年龄还不算大、稍受**就在公共场合跳舞的职员,若是在伦敦的隆巴底街难免会弄得银行破产。可是法国的台尔森银行尽管有着这些东西,却照常生意兴隆;只要时局平静,不会有人见了便大惊小怪抽走存款的。
  今后哪些钱会从台尔森银行取走?哪些钱会永远留在那儿,再也没人想起?哪些金银器皿和珠宝饰物会在台尔森的仓库里失去光泽,而它的寄存人则在监牢里憔悴或是横死?有多少台尔森银行的帐目在人世会无法结算,只好转到另一个世界去处理?那天晚上没有人能说清楚,贾维斯.罗瑞先生也说不清楚。他怀着这些问题苦苦思索了许久。他坐在新燃起的木柴火边(那年遭灾歉收,偏又冷得很早),他那诚实而勇敢的面庞上有一种-阴-影,那-阴-影比头顶上摇晃的灯光所能投射的、比屋里一切所能扭曲反射的都要深沉—一是恐怖的-阴-影。
  他在银行里住了几间房。他对银行当局的忠诚使他变成了银行的一部分,像一株结实的长春藤。偶然的机会使他们从爱国者那儿对大厦主楼的占领获得了某种保证,但是耿直的老人对此却从不寄予希望。院落对面的游廊之下有一个宽大的停车场,那位大员的几部马车居然还停在那儿。两根廊柱上固定有两支火炬,正火光熊熊地燃烧着。火光下外面的空地上有一个巨大的磨刀石。那东西草草安装,似乎是从附近的铁匠铺或其它车间匆匆搬来的。罗瑞先生站起身来望着窗外,看到这些无害的东西,不禁打了个寒噤,又回到了炉火边的座位上去。他原先不但打开了玻璃窗,而且打开了外面的横格百叶窗,这时他又把两层窗户都关上。他已冻得全身发抖了。

  高大的墙与结实的门外传来了城市常有的嗡嗡之声,偶然**进一种难以描述的铃声,那铃声妖异、鬼气,仿佛是某种性*质特别的反常的东西正往天上飞升。
  “谢谢上帝,”罗瑞先生交叉着双手说,“幸好我在这个可怕的城市里没有亲人。愿上帝怜惜危险中的人们!”
  大门的门铃立即响了。他想,“是那些人回来了!”便坐在那儿静听。可是并没有他所预料的冲进院子的喧嚣,大门反倒砰的一声关上了,一切又归于平静。
  心里的紧张与害伯刺激了他,使他为银行担起心来。形势的剧变自然会令人担心,也使人紧张害怕,不过他那地方倒是门卫森严。他站了起来,想去找保卫大楼的可靠的人,这时他的门却突然开了,闯进来两个人。一见来人他大吃一惊,倒退了回来。
  是露西和她的父亲!露西向他伸出了双臂,脸上带着常有的集中而紧张的真诚,仿佛是造物主有意印到她的脸上,要她在这个生命的重要关头表现出力量似的。
  “怎么回事?”罗瑞先生弄糊涂了,喘不过气来。“出了什么事了?露西!曼内特!究竟是什么事?为什么到这儿来了?是怎么回事?”
  她脸色*苍白,神情慌张,死死地盯住他的脸,在他的怀里喘着气,求他说,“啊,亲爱的朋友!我的丈夫……”
  “你的丈夫,露西?”
  “查尔斯。”
  “查尔斯怎么了?”
  “在这儿。”
  “在这儿,在巴黎?”
  “到这儿好几天了——三四天吧——我不知道是几天——我方寸太乱。一桩善行使他不辞而别,来到了这儿。他在城门边给逮捕了,送到牢里去了。”
  老人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大叫,几乎同时,大门的门铃再次响了,一阵喧嚣的脚步声和话语声冲进了院子。,
  “有什么事,这么喧闹?”医生说,转身向着窗户。
  “别看!”罗瑞先生叫道,“别后外面!曼内特,有生命危险,别碰百叶窗。”
  医生转过身子,手还在窗户上,带着一个勇敢的冷笑说:
  “我亲爱的朋友,在这城市的生活里我有一张护身符呢!我曾是巴士底的囚徒。在巴黎——不仅是在巴黎,在法国——无论是谁,只要知道我曾是巴士底的囚徒,都是不会碰我的。他们只会拥抱我,怀着胜利的感情把我抬起来,热情得叫我受不了。我往日的痛苦给了我一种力量,让我能顺利通过一切路障,让我知道了查尔斯的下落,而且把我送到了这儿。我知道会这样的;我知道我能帮助查尔斯摆脱一切危险。我就是这样告诉露西的。——那是什么闹声?”他的手又放到了窗户上。

  “别看!”罗瑞先生迫不及待地叫道。“不,露西,亲爱的,你也不能看!”他伸出手搂住她。“别那么害怕,亲爱的。我向你们庄严宣誓,我并不知道查尔斯受到了伤害,甚至没有想到他已来到了这个要命的地方。他在哪个监狱?”
  “拉福斯。”
  “拉福斯。露西,我的孩子,你办事一向勇敢能干,现在必须镇静,并严格按照我的要求办,因为有许多你想不到、我也说不出的问题要靠镇静才能解决。今天晚上采取任何行动都已无济于事,因此你决不能出门。我这样说,是因为为了查尔斯我必须要求你做的事是极其困难的。你必须立即服从,不能动,不能出声。你必须让我把你送到后面的屋子里去,好让我跟你父亲单独谈两分钟。这事生死攸关,你千万不能耽误。”
  “我服从。我从你脸上看得出来我只能照办,没有别的办法。我明白你的真诚。”
  老头儿亲了亲她,催她进了他的房间,锁上了门,然后匆匆回到医生面前,打开了窗户和一部分百叶窗,把手搭到他手臂上,跟他一起往院子里望去。
  他们看到一大群男女:人数不多,没有挤满院子,总共不到四十或五十人,距离也不近。是占领大厦的人让他们从大门进来使用磨刀石的;他们安装那东西就是为了这个。这地方方便而且僻静。
  可是,那是些多么可怕的人!干的又是多么可怕的工作呀!
  磨刀石有一对把手。两个男人疯狂地摇着。磨盘一转动他们便扬起脸,长发往后耷拉,那样子比涂得满面狰狞的最可怕的野蛮人还更恐怖,更残忍。他们装上了假眉毛和假八字胡,狰狞的脸上满是血污和汗渍,由于狂呼大叫而弄得面部歪扭,由于*的兴奋和睡眠不足瞪得眼睛骨碌碌转。两个暴徒不断地摇着,粘结的头发时而甩下来遮在眼睛上,时而甩回去挂在后脑上。几个妇女把酒递到他们嘴边,让他们喝。血在洒落,酒在洒落,磨刀石的火花在洒落,形成了一片血与火的气氛。放眼看去,那群人没有—个不是满身血污。他们脱光了上衣,你推我挤,往磨刀石靠近。他们四肢和身上满是淋漓的血迹和脏污;他们穿着的破布烂衫也沾满了血污。男人们像妖怪一样挂满了抢来的女用花边、丝绸和彩带,那些东西也浸渍了浓浓的血污。他们带来磨利的战斧、短刀、刺刀、战刀也全都有殷红的血。有些砍缺了的大刀是用条条薄绡和撕碎的衣服缠在持刀人手腕上的,材料虽不同,却都露出同一种殷红。使用武器的狂人把武器从大片的火花中抢过来便往街上冲时,同样的殷红也在他们疯狂的眼里出现———那种眼睛任何一个还没有变成野兽的人见了都恨不得一枪瞄准,把它消灭,即使少活二十年也情愿,

  这一切都是在转瞬之间看见的,有如快被淹死或处在别的生死关头的入所看到的世界—一如果那世界存在的话。两人离开了窗口,医生在他的朋友死灰色*的脸上寻求答案。
  “他们在处死囚犯,”罗瑞先生低声说,四面瞥着关紧的屋子。“如果你对你的话有把握,如果你的确有你自认为具有的那种力量——我相信你是有的——把你自己介绍给这些魔鬼吧!让他们带你去拉福斯。也许来不及了,这我不知道,但再也不能耽搁。”
  曼内特医生捏了捏他的手,没顾得戴上帽子就冲了出去。罗瑞先生重新关好百叶窗时,他已到了院子里。
  他那飘拂的白发,引人注目的面庞和把武器像水一样向两边分开的满不在乎的自信很快就让他进入到磨刀石周围的入群正中。活动暂时停顿,他匆匆地低声说起话来,声音隐约,听不真切,罗瑞先生随即看见他被包围了起来,站在二十个男人的行列正中,这些人肩靠着肩,手扶着肩把他簇拥了出去。人群高叫着“巴士底囚徒万岁!到拉福斯营救巴士底囚徒的亲人!让巴士底囚徒到前面去!到拉福斯营救囚徒埃佛瑞蒙德!”一千条喉咙叫喊着响应。
  他心惊胆战地关上了百叶窗和玻璃窗,拉上了窗帘,然后匆匆跑去告诉露西,她的父亲得到了人民的帮助,已去寻找她的丈夫去了,同时却发现露西的女儿和普洛丝小姐已跟她在一起。很久以后,当他夜静更深坐在那几望着她们时,才想起自己并未因她们的出现而惊讶。
  这时露西已摸住他的手昏倒在他的脚下。普洛丝小姐已把孩子放在他的床上,自己的头也渐渐垂到美丽的孩子枕旁。啊,那可怜的妻子痛哭着度过的漫漫长夜呀!啊,她的父亲一去不归、音讯杳无的漫漫长夜呀!
  黑暗中的大门门铃又两度响起,人群又冲了进来,磨刀石再次旋转,再次发出兹兹之声。“什么事?”露西害怕了,叫道。“别作声!士兵也在这儿磨刀,”罗瑞先生说,“这地方现在是国家财产,是当作武库之类的东西用的,亲爱的。”
  一共来了两次,但第二次磨得没有力气,而且断断续续,接着便天亮了,他从攥着他的手中解脱出来,小心翼翼地往外看,一个人正从磨刀石旁的路面上茫然地四面窥后。那人满身血迹,仿佛是从战场上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重伤士兵。不久,这位精疲力竭的杀人者便在朦胧的曙光中看到了大人的一辆马车,并向那华丽的交通工具走去。他钻进车里,把自己关了起来,在那精美的车垫上休息去了。
  罗瑞先生再次望向窗外时,地球这大磨刀石已经转动,太阳已在院里映出一片血红。那小磨刀石却还孤零零地站在清晨静谧的空气里,猩红一片一—那猩红却不是太阳染成的,太阳也带不走。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