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手机 - 第21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学校体育馆。克雷不喜欢听到这个词。
  “你有没有看过《活死人黎明》这部片子?”她问。
  “看过,”克雷回答。“你不会是要告诉我人家放你进电影院看的吧1?”
  1美国实行严格的电影分级制度,这部电影被定为R级,即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人陪伴才能进电影院观看。
  2快马速递是19世纪往返于加州和密苏里州之间用马匹传递邮件和新闻的一项服务。这里是指克雷只知道上电影院看电影,太老掉牙了。
  爱丽丝看了他一眼,好像他有点不正常,或者太老土。“我朋友有DVD,我八年级的时候有一晚住在她家我们一起看的。”那个时候快马速递还在西部驰骋送信,那平原上黑压压的满是大水牛,她的语气仿佛在责怪克雷太跟不上时代变化2。“那部电影里,所有那些死人——其实不是所有,是其中很多人——醒过来的时候全部都集中到一家购物中心去了。”
  汤姆·麦康特先是瞪着眼睛看着她,然后大笑起来。不是一般的大笑,而是长长的哄笑。他笑得太起劲了,不得不背靠在墙上支撑住自己。这时克雷想最好能把通往门廊的门给关上,因为不知道外面街上那些掉队的疯子听力如何。他现在能想起的就是爱伦坡有篇小说叫做《泄密的心》,里面那个疯癫的叙述者听力相当敏锐。
  “他们的确是这样,”爱丽丝说着,双手放在臀部,那小鞋子跳动了一下。
  “是直奔购物中心去了。”汤姆笑得更起劲了,膝盖一弯整个人慢慢倒在走道的地板上,一边叫着一边用手拍着衬衫。
  “他们死了……,”他上气不接下气,“……然后回来了……到购物中心去。
  耶稣基督啊,杰里·法—法维尔……“他又是一阵大笑,眼泪像两条清澈的小溪,顺着面颊淌下,然后他尽力控制住自己把话说完,”杰里·法维尔知不知道天堂就是挤满疯子的购物中心啊?1“1杰里·法维尔(JerryFalwell)是美国曝光率极高的极端保守宗教人士,反对堕胎、同性恋、社会世俗化等等。
  2这里是克雷在戏仿杰里·法维尔,此人是美国南方最保守同时也是势力最大的天主教浸礼会成员,经常发表极端保守却又莫名其妙的言论。为克雷和汤姆这样比较自由思想的北方人所厌恶。

  克雷也开始大笑。爱丽丝跟着一起笑,尽管克雷觉得她有点生气,因为她提到的电影情节没有引起大家的兴趣或者制造点幽默,收获的却是痛快的嘲笑。可是一旦身边的人都在笑,很难不被感染,即使是生气的时候。
  好不容易笑声慢慢收敛了,克雷随便地说了一句:“如果天堂不热爱我们南方人,我才不会去呢。2”
  这话又把他们三个人都给逗笑了。爱丽丝一边笑一边说:“如果那些疯子晚上群聚在一起过夜,不管是体育馆里还是教堂里、商场里,我们都可以用机关枪把他们成百地消灭光。”
  克雷最先停止了大笑,然后汤姆也停下来了。他看着爱丽丝,把他干净的小胡子上挂着的泪珠给擦掉。
  爱丽丝点点头。大笑让她的脸上也开始泛起光彩,她还在微笑。就在那一刻,至少有那么一瞬间,她开始超越“漂亮”达到了“美丽”这一层面。“甚至可能是一下子打死上千个,如果他们都聚集在一起的话。”
  “天哪,”汤姆说着,摘下了自己的眼镜,开始擦拭。“还真不是开玩笑。”
  “这就是生存,”爱丽丝平静地说。她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系着的那只小鞋子,然后抬头看着他们俩,她又点了点头。“我们得掌握他们的行踪规律,搞清楚他们是否群聚在一起,什么时候聚在一起。如果他们在休息,那么在哪儿休息也要搞清楚。如果搞清楚了规律——”
  克雷领着他们三个逃出波士顿,但大约二十四小时后当他们离开这所塞勒姆街的房子时,十五岁的爱丽丝·马克斯韦尔毫无疑问成了领袖。克雷越是考虑这个变化,就越是觉得合情合理。
  英国英语的俗语中“瓶子”即为“勇气”的意思。
  汤姆·麦康特并不缺乏英国人称之为“瓶子”的东西1,但他绝不是天生的领袖人才。克雷有那么些领导才能,但是那个晚上,爱丽丝的聪明才智和生存欲望都超过了他:她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是挺了过来。在离开塞勒姆街上汤姆家的时候,两位男人都沉浸在永别所爱的痛苦之中。克雷不得不告别他心爱的画夹,这会儿正在令人害怕的沮丧中经受折磨,大概就是由于这个迫不得已的决定吧。可是随着夜幕深沉,他突然意识到这种沮丧其实是源于他害怕知道肯特塘家里发生的真实情况。

  对于汤姆来说,事情简单一点,那就是他不得不告别他的猫——雷弗。
  “把门抵住,给猫留条缝吧,”爱丽丝说——她的面貌焕然一新,坚强了很多,也更具有决断力了。“它肯定会没事的,汤姆。它自己会找很多吃的。猫一般不会饿死,要等到那些手机疯子进化到以猫肉为食的时候,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它会变成野猫的,”汤姆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穿着系腰带的雨衣,戴着呢帽,看起来很时尚,却表情痛苦。雷弗蹲在他的膝盖上,发出咕噜咕噜的欢快喉音,一副无聊的样子。
  “是啊,是会变野的,”克雷说。“狗就是这样——不管是小型狗还是超大狗——都会死在野外。”
  “我把它抱回家时,它还是一只幼猫,真的。”汤姆抬起头,克雷看到他眼睛里泪光闪闪。“而且我还把它当作我的幸运星,我的护身符。我总记得它救了我的命。”
  “现在我们就是你的护身符,”克雷不想说其实他自己也差不多救过汤姆一命,可这是事实。“是吧,爱丽丝?”
  “当然了,”爱丽丝披着汤姆给她找出来的斗篷式雨披,还背了一只背包,尽管里面目前只装了手电筒的电池……克雷肯定那个小鞋子也在里面,反正现在没有吊在她的手腕上了。克雷的包里也有电池,还有一盏科尔曼提灯。在爱丽丝的建议下,他们轻装上阵。她说把路上找到的东西都背上实在是很没道理。“我们是三个火枪手,汤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现在我们出发到尼科比家去找找火枪。”
  “是尼科森。”汤姆还在抚摩他的猫。
  爱丽丝很聪明,没有说什么“别管它了”之类的话,也许她是个很有同情心的人吧。可克雷还是感觉她快要失去耐心了,于是催促说:“汤姆,该出发了。”

  “是啊,我想也是。”他把猫放在一旁,然后又抱起来重重地在额头上亲了一下。雷弗眯了一下眼睛忍受着。汤姆把它放在沙发上,然后站起身来。“厨房炉子边上有双份的猫粮,乖乖,”他说着。“还有一大碗牛奶,剩下的一半的一半也额外倒给你了。后门开着,记住这里是你的家,可能……可我们还能再见。”
  猫跳下沙发,尾巴高高翘着向厨房走去。而且就像所有的猫一样,头也没有回。
  克雷的画夹是折起来的,中间被刀划破的缺口两边各生出了一道横向的皱纹。
  画夹就靠在客厅的墙上。他经过画夹的时候看了一眼,抑制住想要去触摸它的冲动。他飞快地想了想画夹里生活着伴随他漫长岁月的人物,不管是陪着他在那小小的工作室里,还是在他更为宽广的想象里(他喜欢这么说,夸奖一下自己):巫师弗拉克、瞌睡虫吉恩、跳闪虫杰克、毒药莎丽,当然还有暗黑破坏神。两天前他还以为这些人都要成明星了,可现在他们身上被划了个大口子,和汤姆的猫形影相吊。
  他想到那个瞌睡虫吉恩在离开家乡时和他的印第安小马罗比告别时的情景,吉恩说:再—再—见,孩子!可—可—可能我还—还—会再—再—回来—来—的!
  “再见,孩子们,”他大声地说——似乎意识到世界末日真的来了。连永别都说过了,也就没什么别的了,可是总得……他还记得瞌睡虫吉恩说的:衣—衣—不—不如—新,人—人—不如—故—故啊。
  克雷跟着爱丽丝和汤姆走到门廊里,外面沙沙地落着柔软的秋雨。
  汤姆有顶呢帽,爱丽丝的斗篷上带有帽子,汤姆找了一顶红袜队的棒球帽给克雷临时挡挡雨。如果这小雨不变成大雨的话,那还凑合;可是如果一旦下起大雨……办法总还是有的,爱丽丝说过。那么雨具也应该不成问题。站在略为抬高的门廊上,他们能隐约看到塞勒姆街上前方第二个路口。虽然在暮色里没法完全确认,但那里基本上空无一人,只剩下地上的几具尸体和手机疯子们乱扔的食物残渣。
或许您还会喜欢: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
神秘火焰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爸爸,我累了。”穿着红裤子,绿罩衫的小女孩烦躁地说,“我们还不能停下来吗?”“还不能,亲爱的。”说话的是一个高大、宽肩的男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磨损了的灯芯绒夹克衫和一条普通的棕色斜纹裤,他拉着小女孩的手,飞快地走在纽约第三大街上。回头望去,那辆绿色轿车仍在跟着他们,紧靠人行道慢慢地向前爬行。“求求你,爸爸。求求你了。”他低头看看小女孩。她的脸色苍白,眼睛下面出现了黑晕。 [点击阅读]
窄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你们尽力从这窄门进来吧。”——《路加福音》第13章24节。我这里讲的一段经历,别人可能会写成一部书,而我倾尽全力去度过,耗掉了自己的特质,就只能极其简单地记下我的回忆。这些往事有时显得支离破碎,但我绝不想虚构点儿什么来补缀或通连:气力花在涂饰上,反而会妨害我讲述时所期望得到的最后的乐趣。 [点击阅读]
第三个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赫邱里?白罗坐在早餐桌上。右手边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巧克力,他一直嗜好甜食,就着这杯热巧克力喝的是一块小甜面包,配巧克最好吃了。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跑了几家铺子才买了来的;是一家丹麦点心店,可绝对比附近那家号称法国面包房要好不知多少倍,那家根本是唬人的。他总算解了馋,肚子是惬意多了。他心中也是很安逸,或许太平静了一点。他已经完成了他的“文学巨著”,是一部评析侦探小说大师的写作。 [点击阅读]
等待野蛮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两个圆圆的小玻璃片架在他眼睛前的环形金属丝上。他是瞎子吗?如果他是个盲人想要掩饰这一点,我倒可以理解。但他并不瞎。那小圆玻璃片是暗色的,从里面看出来并不透明,但他就是能透过这样的玻璃片看过来。他告诉我,这是一种新发明的玩意儿:“它能保护眼睛,不受阳光的炫照,戴上它就不必成天眯缝着眼。也可减少头痛。 [点击阅读]
纽约老大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3日,好莱坞。凌晨,加利福尼亚美联社分部一派兵荒马乱。五分钟之前,路透社抢先向全球公布了齐亚托联通公司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英国人灵敏的鼻子终于甚至比美国人更早嗅到了大西洋的腥味。齐亚托联通公司正在制做本世纪耗资最大的色情片,主要外景地选择在沙漠中,也就是拍摄《宾虚传》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用过的场景,其中一处搭设了1000余人在上面翻滚的大台子。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风流狂女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矮男子闯进来了。矮男子头上蒙着面纱。“不许动!动就杀死你们!”矮男子手中握着尖头菜刀,声调带有奇怪的咬舌音。房间里有六个男人。桌子上堆放着成捆的钱。六个人正在清点。一共有一亿多日元。其中大半已经清点完毕。六个人一起站起来。房间的门本来是上了锁的,而且门前布置了警备员。矮男子一定是一声不响地把警备员打倒或杀死了,不然的话,是不会进房间里来的。六个人不能不对此感到恐惧。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三:荒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荒原》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三部。这部长篇小说的灵感来自于,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依赖于罗伯特·布朗宁的叙事长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第一部小说《枪侠》说的是罗兰,这个已经“转换”的世界里惟一幸存的枪侠,如何一路追踪并最终赶上了黑衣人,那个名叫沃特的魔法师。当中世界尚未分裂之前,沃特曾虚伪地与罗兰的父亲交好。 [点击阅读]
人性的优点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