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手机 - 第08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疯子倒在了地上,他又能看见那个女孩了。她一条腿跪在人行道上,另一条在阴沟里,头发披散着遮住了脸,尖声惊叫着。
  “亲爱的,”克雷说。“亲爱的,别叫。”可是她依旧不依不饶。
  她名叫爱丽丝·马克斯韦尔,她只能告诉他们这个,还有就是她和她妈妈是乘火车来波士顿的——从博克斯福德来。她说她们是来购物的,周三常常是她们买东西的日子,她称之为高中生活的“短暂的一天”。她说她们在南站下了火车,乘上了出租车。她说出租车司机缠着蓝色的穆斯林头巾。她说那蓝色头巾是她能记得起来的最后一样东西,接着就是旅馆的秃头接待员最终打开了那玻璃粉碎的两扇旅馆大门,让她进来了。
  克雷认为她还记得些什么,他开始琢磨这个。这边当汤姆·麦康特问起她或者她妈妈是否带着手机的时候,女孩开始发抖,声称自己不记得了,但克雷肯定她们俩都有,或者至少有一个有手机。这个时代,谁没有手机呢?他自己是个例外,当然凡是规则都有例外,汤姆的幸运还要多亏他那只把手机推下台子的猫。
  他们在旅馆大堂里和爱丽丝交谈着(其实基本上都是克雷问问题而那女孩则沉默不语,低头看她被磨破的膝盖,不时摇摇头)。克雷和汤姆把富兰克林的尸体挪到前台后面,丝毫不理会那秃头接待员奇怪的高声抗议:“尸体怎么能放在我脚下呢”。那位接待员只告诉他们他叫里卡迪先生。由于尸体占据了前台,他只得退回到里间办公室。克雷盯了他好一阵子,确认里卡迪先生有关电视没有信号的言论的确属实,才让他独自待在办公室里。换了莎朗·里德尔来,她会说里卡迪先生在帐篷里孵小鸡了。
  但是,接待员并没有一言不发地看着克雷离开。“现在我们向世界敞开怀抱了,”他苦涩地说。“真希望你觉得自己做了点好事。”
  “里卡迪先生,”克雷尽量保持耐心,“不到一小时以前,我看见一架飞机坠毁在波士顿公共绿地的另一头。似乎在洛根机场那边,更多更大的飞机正在接二连三地坠毁。也许这些飞机正自杀式地冲向候机楼。整个市中心全是爆炸声。
  我想今天下午整个波士顿都在向世界敞开怀抱。“似乎为了强调他刚才的话,从他们上方传来一声重击。里卡迪先生并没有抬头张望。他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克雷走开。没有电视可看,他呆坐在书桌椅子上,脸色铁青地盯着墙壁。
  克雷和汤姆将两把仿伊丽莎白式高背椅搬过来抵住大门,椅子的高背正好填满了原来镶嵌着玻璃的门框。尽管克雷觉得把对着街面的旅馆大门锁起来只不过是自欺欺人,根本毫无安全保障可言,但他还是认为把门给封上看不到街上的场景还算是个好主意,汤姆也这么想。椅子安置好了他们就把百叶窗帘拉下来遮住大堂里的大窗子。房间里很快暗下来很多,微弱的光线透过百叶帘在鲜红色地毯上投射出淡淡的如同监狱铁窗般的影子。

  这些事情办好了,爱丽丝·马克斯韦尔那超简短的节选故事也讲完了,克雷这才有机会拿起接待台上的电话。他看了看手表,下午四点二十二分,完美而又符合逻辑的时间,可就在刚才他的正常时间观念似乎被抹杀掉了,他在公园里看见人咬狗,似乎已经是好几个小时以前的事情了;又好像是前一秒才发生一样。
  可是时间的确存在,人们用各种手段来衡量它。不管怎样,如果在肯特塘,莎朗现在已经回到家里,他还是把那儿看成是家。他要和她谈谈,看看她现在好不好,告诉她自己也很好,但这些都不重要。确定约翰尼没事,那才重要,但还有比这更加重要的事,真正的关键所在。
  他没有手机,莎朗也没有,他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一点。他们四月份分居以后她可能会去买一个,但他们仍旧住在同一个镇上,他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她,如果她真买了手机,他肯定会知道的。至少,她会把号码告诉他,对吧?是啊,可是——可是约翰尼有一个,可爱的约翰尼奇,他长大了,十二岁已经不算很小了,那手机是去年他自己点着要的生日礼物。那红色的手机响起来的时候奏的是他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主题歌。当然在学校里严禁开机,甚至不允许把手机从书包里拿出来,可是现在他们已经放学,而且克雷和莎朗总是鼓励他带上手机,也许是因为分居吧,还有就是预防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比如说错过了公共汽车等等。
  克雷此刻还有一线希望,那就是莎朗曾经告诉过他清理约翰尼房间的时候常常看到手机扔在书桌上或者床头的窗台上忘了带走,没插上充电器,电池用光了手机像狗屎般毫无生气。
  但约翰尼的那个红色手机还是像定时炸弹一样在他脑海里,随时都可能爆炸。
  克雷拿起旅馆前台的固定电话,然后又缩回了手。外面有什么东西爆炸了,但是比较远,就像是在战场后方听到炮弹爆炸一样。
  别这么说,他想。千万别说这里是战场。
  他看了看大堂,汤姆正蹲在爱丽丝旁边,她坐在沙发上。他小声地对她说着什么,一只手搭在她的平底鞋上,直盯着她的脸。很好,他很好。克雷越发高兴自己碰上了汤姆·麦康特……或者说汤姆·麦康特撞上了他。
  固定电话可能没问题吧,其实问题是“可能”是否就等于“肯定”。他还有妻子需要自己尽到责任,要谈到儿子的话,那可是责无旁贷了。即使想到约翰尼他都觉得十分危险。每当克雷想到自己的儿子,恐慌就像只老鼠在他头脑里乱窜,随时准备突破脆弱的牢笼,用利齿撕咬身边的一切。如果他能确认约翰尼和莎朗都平安无事,他还能把那只老鼠关在笼子里,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但如果他自己做了蠢事,他就再也帮不了别人。实际上,他会把这里搞得更糟。克雷就这样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叫起了接待员的名字。

  里间办公室没有任何回音,他又叫了一遍。还是没有回音,他说:“我知道你听到我叫你了,里卡迪先生。如果你非要我过来找你,我会很生气的,可能会气急败坏把你扔到大街上去。”
  “你不可能这么做,”里卡迪先生以一种坚定的指示性口吻回答。“你是酒店的住客。
  克雷很想重复一遍刚才他们在外面时汤姆说的那句话——但事情发生了变化。
  有什么东西让他闭上嘴巴,保持沉默。
  最后里卡迪先生说:“有什么事吗?”这时从头顶明确无误地传来砰的一声巨响。仿佛有人把很重的家具给推倒了,可能是衣柜。这次,连那个女孩都抬头向上看。克雷觉得自己听到了一声被捂住的叫声——又像是痛苦的呻吟——可是如果有人叫喊的话,后面却再也听不到了。二楼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儿又没有餐厅,他记得有人告诉过他(就是里卡迪先生在给他办理入住手续时告诉他的)酒店里没有餐厅,但隔壁就是大都会咖啡厅。会议室,克雷想,肯定楼上就是起着印第安名字的会议室。
  “有什么事吗?”里卡迪先生又问,听上去比刚才恼怒多了。
  “事情发生的时候,你有没有打过电话?”
  “当然了!”里卡迪先生边说边走到里间办公室的门和接待处之间。接待前台上摆放着分类文件夹、安全监视器和一堆电脑。他愤怒地看着克雷。“那会儿火警警报响了——我把它给关掉,多丽丝说只是三楼的垃圾桶着火了——我想打电话给消防队让他们不用过来了。电话线忙!忙音,太不像话了!”
  “你肯定很恼火,”汤姆说。
  里卡迪先生头一次显得心平气和的样子。“街上开始乱起来的时候我还打电话报警……你知道……结果情况越来越糟。”
  “是啊,”克雷说。这情况真可以用每况愈下来形容。“那么警察怎么说?”
  “那个人说我的电话杂音太大,然后就挂断了,”里卡迪先生说。愤怒又悄悄呈现在他的声音里。“等我再打过去——那是电梯里出来的疯子把富兰克林杀死以后了——是一个女的接的电话。她说……”里卡迪先生的声音开始颤抖,克雷看到一滴眼泪顺着他的鼻梁旁边滑落。“……说……”
  “说什么?”汤姆问,声音里还是带着同情。“她说什么了,里卡迪先生?”
  “她说如果富兰克林已经死了,凶手也已经逃走了,那么我这里就没什么问题了。就是她建议我把自己锁在旅馆里。她还要我通知电梯管理员把每个楼层的电梯都关闭,我也照做了。”
  克雷和汤姆交换了下眼色,都在想:真是好主意。克雷眼前马上浮现出这样的场景:那些疯子们在紧锁的窗户或屏障门后面疯狂地乱闯可就是出不去。这样的场景和楼上先前传来的巨响有点关系。他想了一下,那个或者那些制造这响声的人多久之后就能找到楼梯出口呢?

  “接着,她挂了电话。之后我还给住在米尔顿的妻子打了电话。”
  “打通了吧,”克雷问,很想知道确切消息。
  “她非常害怕,让我回家。我告诉她警察让我把自己锁起来待在室内。我也让她这么做,锁起门,低调一点。她求我回家。她说街上有枪声,另一条街上有爆炸声传来。她说她看到一个赤身裸体的男人穿过本齐克家的院子。本齐克是我们家邻居。”
  “这样啊,”汤姆柔声说,有点安抚情绪的意味。克雷什么也没说,对于自己刚才对里卡迪先生的发火感到有点羞愧,可是汤姆刚才也很愤怒。
  “她说她认为那个裸体男人可能——可能,她只是说可能——抱着一具……呃……小孩的裸尸,但也有可能那只是个洋娃娃。她又求我离开酒店赶快回家。“克雷知道了他想知道的消息:固定电话是安全的。里卡迪先生是受了惊吓但神志清醒。克雷把手放在电话上,就在他要拿起听筒的那一刹那,里卡迪先生按住了他的手。里卡迪的手指很长但冰冷而无血色。他的话还没说完,里卡迪先生继续补充着。
  “她骂我是狗娘养的,然后就挂了电话。我知道她生我的气,我当然知道为什么。可是警察让我锁好门不要出去,警察让我别到街上去,那可是警察。是权力机关啊。”
  克雷点点头。“权力机关,对!”
  “你们是乘地铁过来的吗?”里卡迪先生问。“我总乘地铁,离这里只有两个路口,非常方便。”
  “今天下午可不方便,”汤姆说。“看过了刚才的一幕,打死我也不去乘地铁。”
  里卡迪先生以一种令人悲哀的渴望眼神看着克雷。“真的吗?”
  克雷又点了点头说:“你最好离地铁远点。”他知道自己很想回家看看儿子,还有莎朗,当然更多的是想知道儿子是否安全,知道在自己无力回天之前要尽一切可能不让儿子受到伤害。这想法重重地压在他的脑海里,模糊了他的视线。
  “越远越好。”接着克雷拿起电话按9接外线。他不确定电话能不能通,但真的通了。他按下1,然后是207,缅因州的区号,再按692,这是肯特塘和周边地区的附加代码。他按下最后四个号码中的三个——差一点就接通了他心中的家——突然间嘟嘟嘟的三声忙音响起。机器女声开始播放:“十分抱歉,所有线路忙碌,请您稍候再拨。”
  正在这时拨号音响起,似乎和机器答复的声音来自同一个地方,某条自动线路把他和缅因州的连接掐断了……克雷任由听筒滑到他的肩膀上,好像它突然重得拿不动了,接着把听筒挂回电话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点击阅读]
恐怖的隧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金秋10月,天气分外晴朗。一辆公共汽车正在沿着关门公路向南行驶。秋田直治坐在车中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他知道车马上就要驶到关门隧道了,透过宽大明亮的车窗玻璃,他看到深秋时的天空湛蓝而高远,没有一丝浮云。往日,北九州市因为是一座工业城市,所以上空总是被浓烟笼罩着,空气污染的十分厉害。就连与它相邻的部分地区也被污染了,香川县的坂付市,远远望去,它上空墨色的污浊气体象一片拖着长尾的薄云。 [点击阅读]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