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十字军骑士 - 第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雅奴希公爵和公爵夫人带了一部分宫廷侍从到崔尔斯克去作春季钓鱼的消遣了,他们最喜欢这个玩意儿,爱这个玩意甚于爱一切。捷克人从德鲁戈拉斯的米柯拉伊那里得到了许多重要消息,其中有关于私人的,也有关于战争的;他首先获悉玛茨科骑士显然已经放弃了他原来想直接穿过“普鲁士居留地”到时母德去的打算,已在几天前到华沙去了,在那里找到了公爵夫妇。至于战争,老米柯拉伊告诉他的,都是他在息特诺已经听到过的消息。整个时母德像一个人似的站了起来反抗日耳曼人,威托特公爵拒绝帮助骑士团来镇压不幸的时母德人,可也还没有向他们宣战,正在同他们谈判,同时他却供给时母德人金钱、人力、马匹和粮食。同时他和十字军骑士团都派了使节到教皇、罗马皇帝和其他天主教君主那里去,相互指控对方背信弃义。给公爵送信的是机敏的尔席涅瓦的米柯拉伊,这人能力很强,能够揭穿十字军骑士团伪造的种种情节,富有说服力地证明立陶宛和时母德的国土受到了严重侵害。
  这时候在维尔诺的议会上,波兰人和立陶宛人的联盟加强了,这好像在十字军骑士团的心脏里放下了毒药。显而易见,亚该老,作为威托特公爵治下的全部领土的主宰,在战争时期将站在他一边。格鲁佳的“康姆透”杨·赛因伯爵,和革但斯克的斯赫华茨贝伯爵两人,奉大团长的命令,来见国王,问他打算怎样。虽然他们给他带来了鹰和昂贵的礼物,他却什么话也没有说。于是他们用战争来威胁他,实际上却是虚张声势,因为他们都深知,大团长和神甫会都非常害怕亚该老的势力,并且急于要拖延这种凶灾大难的到来。
  他们所有的条约,特别是同威托特公爵订的条约,都像蛛网似的给撕碎了。哈拉伐到达的那天晚上,新的消息传到了华沙。蔡司诺茨的勃隆尼希(雅奴希公爵的宫廷侍从)到了,他原是公爵派到立陶宛去打听消息的,同他一起来的还有立陶宛的两个重要公爵。他们带来了威托特和时母德人的信件。这是可怕的消息。骑士团正在备战。到处加强堡垒,磨研火药,造石弹,在边境上集结士兵(“克耐黑特”)和骑士,骑兵和步兵的轻便部队已经在拉格纳蒂、高茨韦堆和其他边界要塞附近越过了边境。森林中、田野里和乡村中都已经听得到战争的喧嚣,到了夜里,在黑黝黝的密集的森林上空,大火在猛烈地燃烧。威托特终于公开把时母德置于他的保护之下了。他派去官员,用马车载去武装的人民,任命以英勇著名的斯寇伏罗担任指挥。他袭击普鲁土,焚毁城市和乡村,造成一片废墟。公爵本人也带着军队去援救时母德。还给一些堡垒加强防卫;其他一些地方,例如科夫诺,则加以拆毁,免得落入十字军骑士手中。冬天一到,沼泽地一冻结,就会爆发大战,如果季节干燥的话,还要爆发得早一些;战争会席卷立陶宛、时母德和普鲁士所有的土地;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如果国王赶去援助威托特,那末迟早有一天,战争将如山洪暴发,淹没日耳曼或者半个世界,或者会被迫回人旧河床,长期处于这种状态。

  不过这些全都是未来的事。目前到处都可听到时母德人的呻吟,对身受的迫害的绝望控诉,对正义的呼吁。在克拉科夫,在布拉格,在教皇的宫廷里以及在其他西方国家里,人们也可以读到关于这些不幸的人民的遭受灾祸情况的文件。这个贵族带来了一封蔡司诺茨的勃隆尼希给雅奴希公爵的公开信。许多玛朱尔人都不由自主地把手按在腰间的剑上,再三考虑是否自愿投效到威托特的旗帜下去。大家都知道大公爵很高兴他手下能有大胆的波兰贵族,这些波兰贵族在战斗中跟立陶宛和时母德贵族一样骁勇,而且训练和装备都比他们好。有些人激于对波兰民族敌人的宿仇,有些则出于对波兰民族的同情,都纷纷要去参战。

  “请听!听啊!”时母德人向国王、公爵和整个时母德民族呼吁。“我们是血统高贵的自由人民,但骑士团却要奴役我们!他们不关怀我们的灵魂,一味贪图我们的土地和财富。我们已经穷困到一无所有的地步,只有团结御侮,否则只有死!他们双手都还很不洁净,怎能用基督的圣水来为我们洗礼呢!我们要受洗礼,可不是要用血和剑来受洗。我们要宗教,但是只有亚该老和威托特这样一些正直的君主才能开导我们。
  “听听我们的呼吁,帮助我们吧,因为我们要灭亡了!骑士团并不是要启迪我们才叫我们受洗。他们不给我们派神甫来,却派来了刽子手。我们的蜂房,我们的畜群,我们土地上的一切产物,都给他们抢走了。他们甚至还不许我们钓鱼,不许我们在荒地里打猎!
  “我们祈求您听听我们的呼吁吧!他们正在把我们的脖子套在车轭下面,夜里强迫我们在城堡中工作。他们劫走了我们的子女去作人质;他们当着我们的面强奸我们的妻女。我们只有呻吟,而没有说话的分儿。他们把我们的父辈烧死在火柱上;把我们的爵爷劫到普鲁士去。我们的伟大人物,考古夏,瓦西杰纳,斯伏尔卡和松格以尔都被他们杀害了。
  “听啊!因为我们究竟不是野兽而是人啊。我们恳切地祈求最神圣的父派波兰主教来给我们洗礼,因为我们打心底里渴望受洗。可是洗礼要用水,而不是用活人的血,”

  这就是时母德人对十字军骑士团的控诉。玛佐夫舍朝廷里听到了这种控诉,就有好几个骑士和宫廷侍从立即提出愿意去帮助他们;他们知道甚至可以不必去请求雅奴希公爵的许可,因为理由很明显,公爵夫人就是威托特公爵的亲妹妹。尤其使他们大发雷霆的是,他们从勃隆尼希和两个贵族那里听到了有许多时母德的贵族小姐在普鲁士那里作人质,因为受不了耻辱和残暴行为,在十字军骑士要侵犯她们荣誉时都自尽了。
  哈拉伐听到了玛佐夫舍骑士们的这种意愿,心里十分高兴,因为他认为从波兰去投效威托特公爵的人愈多,同十字军骑士团的战争就会愈激烈,反对十字军骑士团的事业也就越发有力量。他也很高兴自己有机会见到兹皮希科和老骑士玛茨科,他很仰慕他们,认为能见到他们真是三生有幸,又可以跟他们在一起见识一些未见识过的异邦,看到一些从未看到过的陌生城市,从未看到过的骑士和士兵,最后还可以看到当时名震天下的威托特公爵。
  这些念头使他决定火速赶路——一路上,除了给马匹必要的休息之外,简直毫不停留。
  除了同蔡司诺茨的勃隆尼希一起来到的两个贵族之外,还有公爵夫人朝廷里的一些立陶宛人,他们都熟悉一切大道小径,可以为他和玛佐夫舍的骑士们作向导,于是他们从一个村落赶到另一个村落,从二个城市赶到另一个城市,越过了那遍布在玛佐夫舍、立陶宛和时母德境内的静悄悄的、一望无际的荒野。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