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十字军骑士 - 第二十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兹皮希科听到这不幸的消息,也来不及向公爵请示,就奔到马房去吩咐备马。那个捷克人因为是个贵族出身的侍从,不等兹皮希科回到房间,就迎到大厅里,给他拿来一件暖和的皮外衣,可是他并不打算留住他的年轻主人,冈为他很知情达理,明知挽留也是白费,反而耽搁了时间,因此就跃上第二匹马,并从大门口的卫士手中抓了一束火把,立即随同由老总督率领的那一批公爵手下人一起出发了。城外一片漆黑,不过暴风雪似乎和缓了些;要是没有那个向他们报告这不幸事件的人,他们准会立即迷路;报信人随身带着一条受过训练的认路的狗,使他能够安全而迅速地前进,到了野外,暴风雪更大了,像刀割似地刮在他们脸上。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的马奔得太急的缘故。路上全是雪。有几处地方的雪深得淹没了马腹,使他们不得不减低速度。公爵的手下人掌着火把和火盆,在烟雾和火焰中行进;风刮得很厉害,仿佛要把火把上的火焰给拉出来,卷到原野和森林的天空。路程很远。他们经过崔亨诺夫附近的村落,又经过涅兹鲍士,于是转向拉强诺夫。
  过了涅兹鲍士,暴风雪真个和缓些了,风不那么猛了,也不再卷来大片的雪花,天空明朗了。虽然山同上还筛下一些雪来,但是不久就停了。云层里到处露出星星。马匹喷着鼻息,骑马人的呼吸也舒畅了。星星愈来愈多,开始结冰了。不久暴风雪完全平息了。
  和兹皮希科并骑而行的德·劳许先生开始安慰他说,尤白德路上一遇到危险,一定会首先想到他女儿的安全,即使被埋在雪底下的人全给冻死,她准还活着,也许还穿着皮袍在睡觉呢。但是兹皮希科没有听懂他的话。事实上,他也没有时间去听他说话。过了一会儿,走在他们前面的向导从大路上拐弯过去的时候,这个年轻骑士就上前问道:
  “我们为什么不走大路?”
  “因为他们不是给埋在大路上,而是埋在那边!您没有看见那赤杨树丛么?”
  他指着远处黝黑的丛林,这时候月光穿出了云层,眼前明朗起来,丛林清晰地显现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原上。
  “他们显然迷了路,离开了大道,沿河兜了一个小圈子;遇到这样的大风雪,是很容易迷路的。他们兜来兜去,最后马匹精疲力竭,走不动了。”
  “你怎么找到他们的?”
  “这条狗领我们去的。”
  “这里附近有茅屋么?”
  “有的,但是都在河对岸。武克拉就在这里。”
  “快马加鞭!”兹皮希科命令道。
  但是下令容易,执行困难。草原上的积雪还没有冻硬,马腿都深陷在雪堆中;因此他们只得慢慢走。突然,他们听见了一声狗叫;正前方有一棵斫得不像样的粗柳树桩,上面有一束枯树枝在月光下闪亮着。
  “他们还在前面,”向导说,“他们都在赤杨树丛附近,但这里好像也有个什么东西似的。”
  “柳树下有很厚的一堆雪。拿个火把来。”
  几个随从跳下马来,用火把照亮了那地方。其中一个立刻喊道:
  “雪下面有一个人,头露在外面。来呀!”
  “还有一匹马,”另外一个说。
  “把他们掘出来!”
  他们开始用铲撬雪,把雪摔在一边。
  一会儿工夫,他们就看见树下有一个人,头垂在胸前,帽子盖住了脸。一只手握着马缰绳,马匹倒在他身旁,马的鼻孔埋在雪里。很明显,这个人一定是离开了他的伙伴,忙着去找个什么人家求救,后来马匹倒下来了,他就躲到这棵柳树背后来了。
  “拿火把来!”兹皮希科喊道。
  一个随从拿人把照在这个冻僵的人的脸上,但是认不出他的面貌来。等第二个随从把他的头从胸前扶起来,他们才异口同声地喊道:
  “是斯比荷夫的爵爷!”
  兹皮希科命令两个人把他送到最近的茅屋去,尽力设法使他苏醒过来,他自己却一分钟也不耽搁,赶紧同其余的随从和向导去救其余的扈从。兹皮希科在路上想到,他也许会发现他的妻子达奴斯卡死了。因此他催马加鞭,马匹的腹部陷在雪里,力竭声嘶地前进。

  幸亏距离不远,不过隔着两百来步路,黑暗中响起了嘈杂的叫喊声:“小路。”他们找到了埋在雪中的雪车和其余的人了。
  兹皮希科冲向前去,跳下马来,喊道:
  “用铲!”
  他们还没有跑到尤仑德的后队人马那里,却先掘出了两部雪橇。马匹和雪橇里的人们都冻死了,完全没有救活的希望。其他有马车的地方都可以由雪堆辨认出来,而且不是所有的雪橇都完全埋在雪里;有几张雪橇的前面还有几匹马,积雪淹没了马腹,马儿还在作着排命奔跑的姿势。一辆马车的前面站着一个人,齐腰都是雪,他握着一支矛,一动也不动,像一根柱子;还有些死去的随从站在马车前面,手里还握着马缰绳。显然,死神是在他们让马匹挣脱雪堆的时刻降临的。行列最后面的一辆马车根本没有给埋在雪堆中。驾车人坐在前面荒地上,双手护住耳朵,后面躺着两个人,已经给那下个不停的大雪完全盖没了。这两个人原来为了躲避雪堆,紧挨着躺在那里,积雪像一条毯子似的盖在他们身上。他们仿佛安安静静地睡在那里。但是其他一些死者,从他们的冻僵的姿势来看,都好像同雪堆艰苦地搏斗到最后一刻。有几部雪橇已经翻了过来,还有几部连辕杆都折断了。铲子时时掘出马背来,像弓一样弯曲,嘴里还含着雪。冻死的人有的仍然坐在雪橇里,有的在雪橇旁边。但是哪一部雪橇里都没有女人。有时候,甚至兹皮希科也亲自动手用铲子掘着,直掘得眉心上都淌出汗来;有时候,他怀着一颗怦怦跳的心,仔细望着那些尸体的眼睛,也许是为了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他心爱的人的脸蛋。但是一切都是徒然。火把所照见的脸都是斯比荷夫的那些胡子兵。既没有看见达奴莎,也没有发现任何其他女人。
  “这是怎么回事?”年轻的骑士惊奇地想。
  他于是招呼那些在远处掘雪的人,问他们有没有掘出过什么女人来没有,他们说,掘出来的都是男人的尸体。最后,工作结束了。仆役们把他们自己的马匹套在雪橇上,把尸体放在里面,驶到涅兹鲍士去,想在那里的暖和屋子里作一次努力,救活几条性命。兹皮希科,那个捷克人和两个随从仍留在那里。他忽然想起,达奴莎坐的那部雪橇也许没有同大队在一起,也许尤仑德的雪橇会由他最好的马匹拉着,一直驶在前面;也可能尤仑德把她留在半路上什么地方的一间茅屋里。兹皮希科不知道怎么办。无论如何,他要把附近的雪堆和树丛都仔细查看一下,然后回到大路上,再沿路搜寻。
  但是雪堆里什么也没有找到。在树丛中,他只看见几只狼的发亮的眼睛,也没有发现任何人踪或马迹。树林和道路之间的草地在明亮的月光下闪耀着,在这一片洁白的、哀伤的雪地上,他确实发现一些黑点,但那都只是些饿狼,人一走近,它们就一溜烟跑了。
  “阁下!”捷克人最后说。“我们白白地搜寻了一趟,斯比荷夫的小姐并不在车队里。”
  “到路上去找!”兹皮希科回答。
  “大路上也不会找到。我在雪橇里仔细找了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妇女服饰箱之类的东西,但是我什么也没有发现。小姐也许还在斯比荷夫没有动身呢。”
  兹皮希科觉得这个假定是正确的,便说道:
  “但愿如你所说!”
  捷克人又在继续深思,继续进行推论。
  “要是她坐在雪橇里,老人家是不会离开她的;即使说,他离开车队了,也会把她带在马背上一起走的,那我们也一定会在他身旁找到她。”
  “走吧,我们再到那里去一次,”兹皮希科惶惶不安地说。他觉得捷克人可能说得对,也许在他们发现老人尸体的那个地方,没有仔细找,也许尤仑德本来带着达奴莎一块儿骑在马上,在那匹马跌倒的时候,她离开了她父亲去求援了;如果是那样,她准会给埋在邻近的雪堆里。

  但是格罗代支仿佛猜到了他的想法,说道:
  “要是那样的话,雪橇里一定会发现妇女的服饰,她决不会仅仅穿着旅途的行装上朝廷去的。”
  尽管这些推测颇有道理,他们还是回到了柳树那边去,但是不论在这里还是在周围一个富尔浪以内,他们什么也没有找到。公爵的手下人已经把尤仑德运到涅兹鲍士去了,附近一带完全是一片荒凉。捷克人还说,那条跑在向导前面的狗既发现尤仑德,也一定会发现这位小姐。兹皮希科这才松了一口气,八成儿相信达奴莎留在家里。他甚至能够解释她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达奴莎把一切的经过都向她父亲忏悔了,她父亲却不满意这件婚事,有意把她留在家里,独自来向公爵控告,求他向主教说情。兹皮希科想到这里,不禁感到一阵轻松,甚至快活起来。因为他觉得尤仑德一死,一切阻碍都消失了。“尤仑德不愿意,但是主耶稣却要这么办,”年轻的骑士心里说,“天主的意旨永远是无敌的。”现在,他只要上斯比荷夫去,把达奴斯卡像自己人一样带了来,就好完成婚礼了。在边界上同她结婚甚至比在遥远的波格丹涅茨还要容易些。“天主的意旨!天主的意旨!”他心里一再地说。可是,突然间,他对这种过早的欢乐感到羞耻,转身向着捷克人说道:
  “我当然为他难过,我要大声的说我为他难过。”
  “他们说日耳曼人像怕死神一样怕他。”捷克人回答。
  他又立即问道:
  “我们现在就回城堡去么?”
  “打涅兹鲍士回去,”兹皮希科回答。他们来到了涅兹鲍士,到了一个地主的庄园月6个地主席列赫老头接待了他们。他们没有看到尤仑德,可是席列赫告诉了他们好消息。
  “他们用雪为他擦身,简直把浑身都擦透了,然后把葡萄酒灌进他嘴里,再把他放在一只热水浴缸里,于是他有了生气。”
  “他活过来了么?”兹皮希科高兴地问,他一听见这消息,就忘掉了自己的得失。
  “他活了,但他是否能活下去,只有天主知道了,因为在归天的路上走了一半路的灵魂是不大愿意回来的。”
  “他们为什么又要搬动他呢。”
  “因为公爵派人来接他去,而且他们把屋子里能找得到的羽毛毯子都裹在他身上,把他带走了。”
  “他有没有提起他的女儿?”
  “他刚有了口气,还不会说话呢。”
  “其余的人呢?”
  “他们已经同天主在一起了,这些可怜的汉子再也不能出席圣诞夜的晚宴了,除非是天主耶稣本人在天堂里为他们设宴;”
  “别人一个也没有活下来么?”
  “一个也没有。到客厅里来谈吧,如果你们想看看他们,他们就躺在仆役室的火炉旁。进来吧。”
  但是他们急于赶路,不愿意进去,虽然席列赫老头一再邀请,很乐意拖住一些人来谈谈。从涅兹鲍士到崔亨诺夫还有很长一段路,兹皮希科心急如焚,想尽快见到尤仑德,从他那里打听达奴莎的消息。
  因此他们在满盖着雪的路上,尽快地飞驰着。他们到达的时候,已经过了午夜,城堡教堂中的晨祷刚刚结束。兹皮希科听见牛的哞哞声和羊的咩咩声,这些声音是按照古老的宗教习惯作出来,以纪念耶稣在牛栏中的诞生。望过弥撒之后,公爵夫人来看兹皮希科了。她满脸悲痛和惊惶,开始问他道:
  “达奴斯卡呢?”
  “她不在这儿么,尤仑德没有说起么?我猜想她是活着的。”
  “慈悲的耶稣!……天主罚我们受难啊!尤仑德并没有说过话,他像一根木头似的躺在那里呢。”
  “别担心,仁慈的夫人。达奴斯卡还在斯比荷夫。”

  “你怎么知道?”
  “因为雪橇里面根本找不到一点妇女的服饰,她决不会只穿旅行服装动身的。”
  “真是,千真万确!”
  她的眼睛立即闪出欢乐的光芒,过了一会儿,她大声说道:
  “嗨!看来今天出生的救主基督没有生你的气,倒是赐福给我们了!”
  唯一使她奇怪的是,尤仑德来了,却不带他的女儿一起来。于是她继续问他:
  “他为什么要把她留在家里呢?”
  兹皮希科把他自己的想法解释给她听,她觉得很对,但她还没有完全弄明白。
  “现在尤仑德要向我们感谢救命之恩了,”她说,“他确实应该报答你,因为你去把他掘了出来。要是他仍旧拒绝你,那他真是铁石心肠了。这也是天主对他的警告,叫他不能反对神圣的婚礼。一等他恢复知觉,能够说话,我就把这话告诉他。”
  “首先得让他恢复知觉。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带达奴斯卡同来。也许她突然病了呢?”
  “别东猜西猜了!她不在这里已经够叫我不安了。如果她病了,他也不会离开她的。”
  “不错!”兹皮希科说。
  他们到尤仑德那里去了。房里很热,像在浴室里一样。火光通明,因为火炉里有好些大段的松木。维雄涅克神甫看护着病人。病人躺在床上,盖着一张熊皮,脸色苍白,头发被汗水纠结在一起,双眼紧闭。他的嘴张着,胸口喘息得那么吃力,盖在身上的熊皮也随着他的呼吸一起一伏。
  “他怎么样?”公爵夫人问道。
  “我给他灌了一杯热葡萄酒,”神甫回答,“就淌汗了。”
  “他是不是睡着了?”
  “也许没有睡着,因为他喘得很厉害。”
  “您有没有试试同他讲讲话?”
  “我试过的,但是他没有回答,我相信他在天亮以前不可能会说话。”
  “我们等到天亮再说,”公爵夫人说。
  神甫再三劝她该去休息,但是她不理会,因为她对每一件事,不论是在天主教的德行问题上,还是在照顾病人上,总想要追随已故的雅德维迦王后,多积功德为她父亲的灵魂赎罪;因此她从不放过任何机会使人觉得这古老的天主教国家并不比其他国家坏,这样也可以使人们忘了她是出生在一个信奉异教的国家。
  再说,她焦急得什么似的,恨不得立刻从尤仑德嘴里打听到达奴莎的消息,因为她非常关怀她的下落。因此她坐在病人的床边,开始祈祷起来,这之后,便打瞌睡了。兹皮希科还没有完全复原,加上一夜奔波,弄得极度疲乏,也跟着睡着了;时间一刻一刻地过去,他们都睡着了,睡得这样酣畅,要不是被城堡教堂的钟声催醒,也许一直要睡到天亮呢。
  钟声也唤醒了尤仑德,他睁开双眼,就突然在床上坐了起来,眨巴着眼睛向四周张望。
  “赞美耶稣基督!……您觉得怎样?”公爵夫人说。
  但是他显然还没有完全恢复知觉,因为他只顾望着她,仿佛不认识她似的,过了一会儿又嚷道:
  “赶快!赶快掘开这雪堆!”
  “凭天主的名义,您已经在崔亨诺夫了!”公爵夫人又回答道。
  尤仑德紧锁着眉头,竭力让自己的神志清醒过来,然后回答道:
  “在崔亨诺夫?……孩子在等着……还有……公爵和公爵夫人……达奴斯卡!达奴斯卡!”
  突然,他闭住双眼,又倒在枕头上了。兹皮希科和公爵夫人担心他莫不是死了,可是他的胸部开始隆起来了,他像一个熟睡的人一样深深呼吸着。
  维雄涅克神甫把手指放在嘴上,表示别去弄醒他,然后低声说道:
  “他也许会这样睡上一整天的。”
  “唔,但是他说了些什么?”公爵夫人问。
  “他说孩子在崔亨诺夫等着,”兹皮希科回答。
  “这是因为他的神志还不清楚的缘故,”神甫解释道。
或许您还会喜欢: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马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我身后的磨咖啡器像只愤怒的毒蛇一样,发出嘶嘶怪响,带着一种邪恶、不祥的意味。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声音都带有这种味道:喷射机从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时,带着使人畏惧的震耳欲聋声音;地下铁迫近隧道时,也有缓慢吓人的隆隆巨响;而地面上那些笨重的往来车辆,更是连人住的屋子都给动摇了……此外,目前家庭中所用的许多器具,虽然也许使用起来颇为方便, [点击阅读]
目的地不明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空中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9月的太阳烤得布尔歇机场发烫。乘客们穿过地下通道,登上飞往克罗伊登的“普罗米修斯”号航班,飞机再过几分钟就要起飞了。简-格雷落在了后面,她匆忙在16号座位上坐定。一些乘客已经通过中门旁的洗手间和餐厅,来到前舱。过道对面,一位女士的尖嗓音压过了其他乘客的谈话声。简微微撅了撅嘴,她太熟悉这声音了。“天啊,真了不起。……你说什么?……哦,对……不,是派尼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