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十五年等待候鸟 - 五十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裴尚轩眼尖,在灯火通明的肯德基门口发现了她,黎璃被一群涌出店门的年轻人暂时堵住去路,停下了脚步。
  “黎璃!”他放声高呼,生怕身形矮小的她再度举步重又湮没人海。
  黎璃听到了,转头寻找叫自己的人。裴尚轩绕过前面不紧不慢走路的情侣,朝她奔来。
  停在她面前,看到她生疏的表情,他一时间想不起该如何开口。嗫嚅半天,粗声说道:“丫头,干吗不坐车?”
  她从鼻孔里哼出冷笑,“笨蛋,没看到交通管制吗?”黎璃朝前走,不想多理会他。
  “可以叫出租车绕道走,你家离这里又不近。”他两三步追上,走在她身边。刚才在人流如潮中找不到她的焦急不见了,他的脚步透出几分轻快。
  黎璃瞥了瞥他,裴尚轩穿着一件做工很不错的衬衣,是她向来讨厌的藕荷色。可他穿得很好看,衬衣有两颗扣子没扣上,露出一部分胸肌,魅惑诱人。刚才吃饭时他就坐在她对面,黎璃一直在鄙视自己的心神不宁。不只是她,同班其他女孩对裴尚轩的关注度也高于别的男生。原因大家心照不宣:英俊的外表已有巨大的吸引力,何况这个男人还很有钱。
  他是个帅哥,比大学象牙塔里的男生多了一份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来的成熟。黎璃暗中叹气,觉得每个迎面而来的女孩似乎都在偷看他。
  她决心放手,在转身后犹恋恋不舍回头观望。没出息!黎璃狠狠鄙视自己,嘴角漾开讽刺的微笑,“你不知道我赶流行在减肥?”她引用了他刚才说过的话。
  裴尚轩按住黎璃肩膀,迫使她抬头与自己对视。他心里窝着火,还有一点点委屈,明明是她教他不要逃避,要证明自己“过得很好”让所有人彻底闭嘴,现在反像是自己吃力不讨好做了对不起她的事。
  “黎璃,把话说清楚,你什么意思?”
  她不会给他机会了解,真正让她不舒服的是他带来的女孩,她嫉妒所有能顶着“女朋友”这一头衔正大光明走在他身边的人。但是,她有什么资格看不惯裴尚轩当着自己的面与别人态度亲热?她和他非亲非故,充其量不过是从中学开始的死党而已。
  她扭动身体挣开他的手,退开半步保持距离。
  “裴尚轩,我今年大四,要考专业八级,高级口译,要写论文,要找工作,我没那么多空闲时间来担心你。”她看着行道树上挂着的彩灯串,眼神寂寂。
  裴尚轩心里猛地一紧,像是从高处一脚踩空摔了下来,说不出的怪异。为了甩脱这股别扭,他挑衅道:“你不来烦我,我要烧香谢谢老天保佑了。”
  她终于把视线转向他,竟如释重负叹了口气,“这样最好,互不相欠。”
  互不相欠?裴尚轩没听懂。
  黎璃的导师找她谈过话,希望她能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黎璃表面上柔顺地回答“我会仔细考虑一下”,实则一早作了决定。她要找工作,减轻柳之贤的负担。
  柳千仁虽然有奖学金,闲暇时间还找了一份兼职,但柳之贤仍然每个月给他汇几百美元生活费。为此他不得不天天替学生补课,到了双休日更是一天开四个补课组。
  黎美晴心疼丈夫的操劳,免不了对黎璃抱怨柳千仁的母亲袖手旁观太过分了,这个儿子她至少也有份儿。这话听在黎璃耳朵里,自然联想到黎美晴借题发挥暗示自己不能再给柳之贤添乱了。
  她一字不提导师劝自己考研,倒是柳之贤在一次晚饭时关心询问起她有何打算。
  “我想把高级口译证书考出来,找工作机会更多。”黎璃开学后报读了高级口译班,她用奖学金付了不算便宜的学费。起先黎璃还有些犹豫,想专业八级也就够了,但汪晓峰用“没有投资就没有回报”这一理论说服了她,黎璃下决心要拿到这张“上海市紧缺人才证书”。反正从小到大,自己除了会读书之外没有其他天赋。她习惯集中全部精力做一件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黎璃,你的成绩不错,想不想读研究生?”柳之贤认真问道。
  黎璃心中一暖,说不感动是虚伪。她想几年前自己的决定并没有错,她做不到把这个和蔼善良的好男人唯一的儿子送进监狱。虽说每个人必须为自身作为负责,但有时候义理人情不能兼容。
或许您还会喜欢: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0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氏族之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当古尔丹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到来了,那些心甘情愿,甚至饥渴地将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人。他们曾经跟古尔丹一样,是有着坚定意志的生命。他们曾经研究自然世界和兽人在其中的归宿;曾向深林和平原上的野兽,天空中的鸟儿,海洋和河流中的鱼儿学习。他们曾经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不多,也不少。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过去的萨满,现在的术士们,曾极为短暂地品尝过力量,并发现那像舌头品尝到了一大滴蜜糖一样甘美无比。 [点击阅读]
水晶般透明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在盛夏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蓝蓝的天透明而清澈,云彩一大块一大块那么洁白,更幸运的是竟然会有风!好凉爽!好舒服!明哓溪深深吸上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便遇到如此好天气,看来在这个新地方她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她快乐地走向她的新学校——仁德学院。 [点击阅读]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没拼过的青春,不值一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全才学子、《天才知道》第二季总冠军邓楚涵青春励志图书首度问世分享无悔、无怨、无憾的校园奋斗故事和万千中学生一起,用拼搏和汗水谱写青春赞歌【内容简介】邓楚涵的人生履历,和他的脸一样完美无瑕,在看到他的那一刻,你会明白什么叫实力派偶像。他在智力上碾杀一切。《天才知道》中荣耀登顶,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学生竞赛冠军,同济大学全才学子,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他说,成功在于,当别人放弃时,你多忍了一分钟。 [点击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