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十五年等待候鸟 - 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即使被说难看,黎璃依然很高兴,难得母亲会和自己说这么多话。
  黎美晴放下手,自顾自吃起了早点,随口说了一句:“我要结婚了,你就快有新爸爸了。”
  黎璃转过视线看外婆,老人家同样也是一脸惊讶。黎璃一直知道母亲在和人交往,也做好了有新爸爸的思想准备,只是乍听之下难免吃惊。
  “下课后早点回来,带你去和柳叔叔吃饭。”黎美晴扫了一眼还处在呆愣状态的女儿,恶声恶气地道:“晚上吃饭你别给我作出这副傻头傻脑的样子——丢人现眼。”
  黎璃一整天精神恍惚,今天是她十四岁生日,她要有新爸爸了。
  作为同桌,裴尚轩自然发现了黎璃的反常。无奈的是他们正处于气氛微妙的冷战时期,黎璃把他当做空气那样无视——自从上次在眼镜店他大叫“我才不喜欢丑八怪”,她拒绝再与他交集。
  他在弄堂口等她,左等右等见不到人。待他在早自修前一分钟匆忙冲进教室,却发现黎璃早就坐在了位子上。他嬉皮笑脸地责怪她差点害自己迟到,她连眼皮都不抬一下,转身把作业本递给后面的人抄。显而易见的拒绝姿态令裴尚轩气馁——从进入中学他就是出尽风头的人物,何时受过这般冷落?于是他也倔犟起来,和她赌气看谁先低头。
  谣言渐止,裴尚轩本想着不必再为别人硬把他们扯成一对生闷气了,可心情反而更低落。这个岁数的少年,最反感被别人说成喜欢某某某,面子上觉得挂不住,好像喜欢人是一件可耻的事。他不只反感这个,隐隐地还有一丝对黎璃的嫌弃。少年的想法十分单纯:黎璃是好朋友,是哥们,唯独不能做女朋友。他喜欢漂亮的女孩子,和大多数人一样。
  放学后,正打算和张勇他们去打桌球的裴尚轩见黎璃死气沉沉地趴在课桌上,他犹豫不决地放下书包询问。他已经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却意外得到了她的答复。
  “妈妈要带我和她的结婚对象吃饭。”黎璃的脸压在手臂上,她经过压抑的声音变得低哑,“今天,是我的生日。”
  裴尚轩抓着黎璃的肩膀让她抬起头来,她的眼帘中跃入裴尚轩那张年轻好看的脸——带着兴奋的神色。
  “黎璃,跟我走。” 裴尚轩从黎璃的课桌肚里抽出她的书包,手忙脚乱地将文具盒、书本塞进去,一边动手整理一边接着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保证能让你心情好起来。”
  黎璃看着眉飞色舞的少年,自动忽略了先前他伤人的话语——对裴尚轩这个人,黎璃总是很难真正地生他的气。
  裴尚轩带黎璃去了外滩,他站在举世闻名的外白渡桥上,对着黑沉沉的黄浦江水跳着脚大喊:“黎璃,生日快乐!”
  在黄浦江来往的渡轮靠岸,嗡鸣的汽笛声从远处传来,似乎与裴尚轩的祝福遥相呼应。
  黎璃抬起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竭尽全力地向着滔滔江水叫道:“谢谢你,裴尚轩!”
  十四岁,她想,喜欢一个人或许就是这种感觉:很想很想和他在一起,一辈子都不分开。
  Chapter 3 我们生命中的另两个重要参与者
  黎璃生日这天的故意缺席让黎美晴勃然大怒,发狠把女儿打了一顿。黎璃不肯道歉,黎美晴越发生气,下手也越来越狠,连母亲的阻止都不听。最后还是下班回来的黎国强夺下姐姐手里的直尺,救了黎璃。
  “痛不痛?”黎国强看着一声不吭的外甥女,满心疼惜地问道。
  “除了脸。”黎璃小声地回答。身上穿着毛衣,再怎么用力打也不会很痛,倒是尺子抽在脸上火辣辣地生疼。
  黎国强摇头叹气,“小璃,太倔犟不是好事。你哭几声,你妈不就心软了?”偏偏这小妮子是犟脾气,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个性,把父母的缺点学了个十成。
  “妈妈她讨厌我。”黎璃面无表情地说出这个事实。她摸了摸脸上破皮的部位,心灰意冷。
  黎璃摸黑进了房间,钻进冷冰冰的被窝,一动不动地躺着流眼泪。十四岁那天,裴尚轩在寒风中对着黄浦江水大喊“生日快乐”的那一幕,在黎璃的灵魂中深深镌刻,温暖着她的心。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软弱和妥协,也有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点击阅读]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好个知心朋友"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 [点击阅读]
楼兰新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子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一、朱砂佛印历史上鸿蒙初辟的时期,颟顸、野蛮、酷虐与巫术、卜噬、图腾一起,拥有着不可抵御的权势。有史学家把它比作恶魔,手指粗硬,指节稍稍用力地弯曲便有裂帛一样的声音传出来。许多无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纵下陪葬。在长达几千年的蒙昧里,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们学会包容,织成一张网,反过来将野蛮在潜移默化中同化。 [点击阅读]
永恒之井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类与兽人爆发战争的一万年前,艾泽拉斯世界只有一块被无边的海洋包围的巨大陆地,这片大陆被称为卡利姆多。许多不同的种族和生物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这块黑暗的大陆中心是一片充满神秘能量的湖泊,这片湖泊——它后来被称为永恒之井——是整个世界的魔法和自然能量的源泉,在从这个世界以外无边的黑暗中汲取能量的同时,永恒之井向整个世界源源不断地释放它的能量,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生物提供营养。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爱情的海洋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序写于书前by楼雨晴当各位正式阅读这本书前,晴姑娘得把话说在前头,这本书依然不是言立冬的故事,如果你们有非言立冬不看的坚持,那么看到这里,你可以合上书了,可别大呼受骗上当,指控晴姑娘欺骗你们的感情哟!关于这一点,请原谅晴某人小小的任性,我也知道你们很期待言立冬,一再晃点,实非晴姑娘本意,很多事不是我能控制的嘛,当某些想法冒出头,那种感觉涨了胸臆,强烈得让人无法抗拒,不把它写出来,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