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失去的胜利 - 附录(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附录(二)
  极机密(只准由军官传送) 12月9日
  收件人:陆军总参谋长、陆军总部作战处
  情况研判
  (一)敌方情况:敌人在过去10天内已经对本集团军群使用更强大的兵力。这不仅包括11月28日情况研判中所预测的预备兵力。而且还加上了其他的兵力。本集团军群所发现的兵力总计如下:
  步兵师86个
  步兵旅17个
  坦克旅54个
  摩托化旅14个
  骑兵师11个
  总计182个大单位。此外,我们还发现13个独立坦克团、坦克营和反坦克旅等。
  下述为敌军的详细分析:
  (a)在斯大林格勒要塞地区周围:
  伏尔加正面:第62集团军(8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和1个坦克旅在第一线;另有两个步兵旅、两个坦克旅和两个摩托化旅充当预备队。)
  北方正面:第66和第24两个集团军(17个步兵师和1个摩托化旅在第一线;另有4个步兵旅和4个坦克旅充当预备队。)
  西方正面:第65和第21两个集团军(10个步兵师、7个坦克旅和两个摩托化旅、5个坦克团和1个反坦克旅在第一线;另有4个坦克旅充当预备队。)
  南方正面:第57和第64两个集团军(7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6个坦克旅、6个摩托化旅和两个坦克团在第一线;显然另有两个步兵师、两个步兵旅、5个坦克旅、1个摩托化旅和5个摩托化团充当预备队。)
  在过去10天中,敌人曾经轮流攻击北、西、南三面。他的主力毫无疑问是指向西面,而在南面的兵力则比较薄弱。
  (b)再向南方(即顿河以西的齐尔河),由第5坦克集团军负责掩护对斯大林格勒的攻击(第一线为12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两个摩化骑兵师、4个坦克旅、1个坦克团和两个摩托化旅;另有两个步兵师、4个坦克旅和1个摩托化旅充当预备队。)紧接着在其北面,面对着何立德集团军的中央和左翼,还另有3个步兵师。
  在顿河东岸向南掩护攻击的兵力为第51集团军(第一线为4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1个坦克旅和1个摩托化旅;另有1个坦克旅和1个步兵旅充当预备队。)。在这一线后方有更多摩托化兵力在集结中,其原因尚不详。

  (c)最近几天的侦察发现敌军正在斯大林格勒东方下车,并有部队越过顿河向南,经过何立德集团军的东面运动。掩护顿河以东正面的俄军大致是消极不动,可能是因为其后方的摩托化兵力集中尚未完成。敌军也已经渡过齐尔河,向齐尔河桥头阵地和齐尔车站以西进攻。从敌军在何立德集团军正面的从北向南的运动上来判断,这个攻击可能更向西延伸。
  (d)在最近的战斗中,敌军毫无疑问已经损失了相当数量的装甲兵力,不过他却可以用新的坦克团补充缺额。敌军步兵的攻势能力还是很低。其炮兵的效力已有相当的增加,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的西面防线上。
  (二)我方情况
  (a)第6集团军:截至目前为止,该集团军已经击退了所有的敌军攻击,不过损失却相当可观。关于其现有战斗能力另有详细报告。下面是12月5日的主要弹药存量,以对“基本配发量”的百分比来表示(注:所谓“基本配发量”者约为3天连续战斗的需要量。)
  50mm加农炮59%
  75mm加农炮39.4%
  100mm加农炮21.6%
  轻步兵炮28%
  重步兵炮25%
  轻榴弹炮34%
  重榴弹炮36%
  80mm迫击炮30.8%
  150mm迫击炮25%
  现有口粮配给已减到200克,面包只能支持到12月14日,午餐到12月20日,晚餐到12月19日。
  尽管空军已作极大的努力,由于天气恶劣,最大的运量仅为12月7日的300吨。在那一天所用的188架飞机中,两架被击落,9架失踪。其他各日中的运量最低为25吨(11月27日),最高为150吨(12月8日)。而每天的最低要求则为400吨。
  (b)第4装甲集团军:第57装甲军的集中并未能于12月3日如期完成,而一直延到了12月10日。其原因为第23装甲师的轮式单位被陷住了。而第48装甲军(第336步兵师、第11装甲师和第3空军野战师)则又必须投入齐尔河方面以恢复那一方面的情况。

  (c)罗马尼亚部队:战斗仍在进行中。位置在第16摩托化步兵师以北的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现在还能屹立不动。不过却不能希望他们能挡住从北面来的强大攻击,尤其是安东奈斯库元帅已经命令他们应尽量避免被切断。在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方面,除了构成何立德集团军一部分的第1军尚相当完整以外,其他各师残部的战斗力都不过只有1-2个营而已,炮兵已经完全消灭。由于兵器的缺乏,在后方地区中的重组工作也不能产生任何效果。罗马尼亚部队的军官们也一点都不肯卖气力,因为他们认为失败应由德国人负责。目前整个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正面,都是由各种不同的临时单位所据守。由于缺乏炮兵和反坦克炮,假使敌军大举进攻,尤其是使用装甲兵力,则决不应幻想他们能够支持多久的时间。这些杂牌部队在短期内必须用适当的战斗部队来代替,他们那种内容和战斗效率是不足担负重任的。
  (三)我方的意图:本集团军群的意图,仍如前次报告所述,是尽可能提早用第4装甲集团军发动攻击,以求与第6集团军取得接触。不过就目前而言,地面的松软状况却阻止了第57装甲军的任何前进。第48装甲军中的各师到12月11日,能否完全从齐尔防线上抽出,也仍难确定。所以必需把第17装甲师也投入这个攻击,这个命令已经发出。由于敌人在短期内,可能会向着莫洛索夫斯卡亚的方向延伸在其齐尔河的攻击,所以何立德集团军应合作以解除那一线的压力,或向皮里拉索夫斯基(Perelasovsky)方向攻击,或借调一师德军的兵力。
  (四)一般结论:从敌军用来对付顿河集团军群的兵力重量上看来,似乎很明显可以认清其努力的重点是在这里。只要他能从其他方面调集兵力,则在这个地区中的战斗就会一直发展下去。
  所以,不管第6集团军自己的地位在最近的将来会如何发展,对于顿河集团军群仍有不断增援之必要。在这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应尽全力加速援军的到达。以现有的速度而言,则我们将总是会落在俄国人的后面。此外,我也认为应倾全力的恢复罗马尼亚集团军的效用,尤其是要恢复其战斗意志与对德国指挥官的信心。

  至于第6集团军在一经重建接触之后,是否应使其脱离包围圈的问题,我认为有下述几个因素应加以详细考虑:
  (a)假使该集团军仍留在要塞地区中,则俄军绝对可能仍将围困着它不放手,并在无益的攻击中逐渐消耗其自己的火力。同时,第6集团军在这个要塞的不利条件下,继续生活和战斗下去,若是现有的兵力比例不变,则不久就又会重失接触了。最多可以假定在今后几个星期之内,无决定性的变化而已。
  (b)相反,我们也应考虑到俄军有采取适当行动的可能性:一方面围困斯大林格勒,另一方面向罗马尼亚第3和第4两个集团军发动强烈的攻击,而以罗斯托夫为其目标。假使是这样,则我们的最主要兵力不是在该要塞地区中丧失了作战的机动性,就是为了维持其联络而被牵制住了,反之,俄军却沿着本集团军群的其余正面,享有完全的行动自由。若在冬季中保持着这样的情况,照我看来是极为不利的。
  (c)所以任何把第6集团军留在斯大林格勒的决定,就必须以把这个会战打到一个完全决定性结束为止的决定为其推论。其必要的条件如下:
  1. 增补第6集团军的兵力以维持其防御能力,可将空军野战师并入其现有的部队之中。
  2. 用德军兵力增援罗马尼亚第3和第4两个集团军的邻近防线,因为专凭罗军的残部和临时单位不足以确保安全。
  3. 等到我方兵力容许之后,就立即发动一个决定性的攻势。
  至于所需要的兵力能否获得和在短期间内开始行动则非我所能判断。
  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 元帅曼施坦因
或许您还会喜欢:
第三个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赫邱里?白罗坐在早餐桌上。右手边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巧克力,他一直嗜好甜食,就着这杯热巧克力喝的是一块小甜面包,配巧克最好吃了。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跑了几家铺子才买了来的;是一家丹麦点心店,可绝对比附近那家号称法国面包房要好不知多少倍,那家根本是唬人的。他总算解了馋,肚子是惬意多了。他心中也是很安逸,或许太平静了一点。他已经完成了他的“文学巨著”,是一部评析侦探小说大师的写作。 [点击阅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 [点击阅读]
等待戈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两幕剧。第一幕,主人公流浪汉爱斯特拉冈(简称戈戈),和弗拉基米尔(简称狄狄),出现在一条村路上,四野空荡荡的,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自称要等待戈多,可是戈多是谁?他们相约何时见面?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他们仍然苦苦地等待着。 [点击阅读]
等待野蛮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两个圆圆的小玻璃片架在他眼睛前的环形金属丝上。他是瞎子吗?如果他是个盲人想要掩饰这一点,我倒可以理解。但他并不瞎。那小圆玻璃片是暗色的,从里面看出来并不透明,但他就是能透过这样的玻璃片看过来。他告诉我,这是一种新发明的玩意儿:“它能保护眼睛,不受阳光的炫照,戴上它就不必成天眯缝着眼。也可减少头痛。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紫阳花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这可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实在是太偶然了。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巧上加巧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要说是促成,还不如说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突然出现更准确。那天,川岛省吾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会神使鬼差地躺在自己太太的床上休息。通常省吾都不在夫妻俩的主卧房睡觉,他在自己的书房安了一张床,平时基本上都在这张床上休息。 [点击阅读]
红与黑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城墙下数百步外,有杜河流过。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已残破不堪。维里埃北面有高山荫护,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十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
红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贵志慢慢拉开她背后的拉链,让她的胸部更裸露,在洋装袖于被脱掉时,她还缩着肩协助配台。但,胸罩被拿掉的瞬间,她又不由自主交抱双臂了。虽明知终会被贵志为所欲为,冬子却不希望现在马上被碰触,至少,她要再多保留一些时候。三个月前的六月初,木之内冬子开始发觉在生理期前后有些微异的迹象。身高一百五十五公分、体重四十公斤的她身材瘦弱,对身体本就不太有自信,即使这样,最近几年却也从来没有过什么病痛。 [点击阅读]
红龙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0
摘要:1威尔·格雷厄姆让克劳福德坐在房子与海之间的野餐桌旁,然后递给他一杯冰茶。杰克·克劳福德看着这幢外表漂亮的老式房子。银白色的木料衬着明媚的阳光。“我真应该当你卸职的时候在玛若森就找到你,”杰克说,“你肯定不愿意在这儿谈这件事。”“这事我在哪儿都不愿意谈,杰克。既然你坚持要说,好,我们就来谈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