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12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很多丧子的父母常会幻想,孩子如果还活着,现在多大了……该是什么模样……又会变成怎样的人……彼得·所罗门也不例外。
  现在,彼得·所罗门有了答案。
  站在他眼前的是纹身巨人,可他出生时是个珍贵的小宝贝……婴儿时代的扎克在柳编摇篮里蜷着小身体……在彼得的书房里第一次笨拙地迈开脚步……学说第一句话。纵是温馨家庭里天真无邪的孩子,也会滋生出邪恶,这一悖论始终在人类灵魂深处挥之不去。彼得早就被迫让自己相信:儿子体内流淌的是他的血,但让血液流转的跳动的心却是儿子自己的。独一无二……仿佛是从宇宙间任意择取的。
  我的儿子……是他杀了我的母亲,我的朋友罗伯特·兰登,我的妹妹也可能难逃一死。
  彼得想在对视中寻觅某种关联……某种亲切熟稔的东西,结果却令他心寒至极,麻木得失去感觉。尽管这个人的瞳仁和彼得的一样是灰色的,他却完全是陌生人,眼底充满了近乎异类才有的憎恨和复仇的怒火。
  “你的力气够吗?”他的儿子又在嘲讽他了,瞥一眼攥在彼得手里的阿克达古刀。“你能一手了结这么多年来造的孽吗?”
  “儿子……”所罗门简直听不出这是自己的声音。“我……我是爱你的。”
  “你两次想杀死我。第一次,你把我抛弃在监狱里。第二次,你在扎克的桥上想开枪射中我。那现在就来了结吧!”
  刹那间,所罗门觉得自己飘出了身体。他不再认得自己。他失去了一只手,被剃光了头,身披黑袍,坐在轮椅里,手握一把古刀。
  “了结啊!”他又喊了一句,赤裸胸膛上的纹身在摇颤。“杀了我,这是你救出凯瑟琳的惟一办法……也是救出兄弟会的惟一办法!”
  所罗门不禁去看猪皮椅上的笔记本电脑和无线调制解调器。
  发送中:92%已完成
  凯瑟琳流血而亡的画面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还有他的共济会兄弟们的。
  “还有点时间,”那个男人轻声说道,“你知道,只有这么一条路可走。让我从凡胎俗身中解脱。”
  “求你了,”所罗门说,“别这样……”
  “是你干的!”他咬牙切齿地说,“你强迫自己的孩子作出不可能的选择!你还记得那天晚上吗?财富,还是智慧?就是那一夜,你永远地放弃了我。但我回来了,父亲……今晚,该轮到你作选择了。扎伽利,还是凯瑟琳?选哪个?你会不会杀死儿子,救出妹妹?你会不会杀死儿子,救出兄弟?你的国家?还是干等,等到一切为时已晚?等到凯瑟琳死去……等到那视频传遍天下……等到你必须在余生里想明白,自己原本可以阻止这些悲剧发生?时间一分一秒在流走。你明白必须怎么做。”

  彼得的头在疼。你不是扎伽利,他对自己说,扎伽利早就死了,死了很久很久。不管你是什么……不管你从哪里来……你都不是我的骨肉。尽管彼得·所罗门不相信自己的话,他知道他必须抉择。
  他没有时间了。
  要找主楼梯!
  罗伯特·兰登一头冲进黑漆漆的大厅,朝这栋楼的中心地带跑。特纳·西姆金紧随其后。恰如兰登所愿,他直接跑到了圣殿堂的中庭。
  八根绿色花岗岩多利安立柱巍峨矗立,中庭看似多文化混杂的墓穴——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黑色大理石雕像,花枝型焚香圆炉,日耳曼十字架,双头凤凰纹章,赫尔墨斯头像的烛台。
  兰登在此拐弯,跑向中庭尽头宽阔的大理石阶梯。“这条路直通会堂,”他压低了声音说道,两人快步登上楼梯,尽可能不发出任何声响。
  上了第一层平台,兰登迎面看到共济会渊博贤士阿尔伯特·派克①的青铜雕塑,基座上还有他的名言:利己之事,随一己之死而己;利他利世之所为,永垂不朽。
  『注①:阿尔伯特·派克(1809-1891),美国著名将军、律师、作家,著名的共济会会员。』
  迈拉克颇有感触,会堂里的气氛发生了明显变化,仿佛彼得·所罗门先前感知的所有困惑和痛楚正在逐渐沸腾……像炽热的激光汇集到迈拉克身上。
  好了……时候到了。
  彼得·所罗门从轮椅里立起身,现在他站稳了,面向圣坛,手握古刀。
  “救救凯瑟琳。”迈拉克继续欺哄他,诱使他走向圣坛,自己倒退着走,最后,在准备好的白丝袍上摆平身体。“完成你的使命。”
  仿佛走在噩梦里,彼得一寸一寸往前挪。
  迈拉克已仰面躺平,凝望寒冬月光中的天眼窗。秘密就是怎样死。此时此刻再完美不过了。失落已久的古老真言纹饰在身,亲生父亲的左手下刀,我就如此献祭自己。
  迈拉克深深吸气。
  接受我吧,群魔,因为这是我的肉体,这是我献给你们的大礼。
  彼得·所罗门站在迈拉克身前,低头看着他,浑身发抖。噙满泪水的双眼里闪现着绝望、犹疑和痛苦。他最后看了一眼房间另一边的笔记本电脑和调制解调器。
  “抉择吧,”迈拉克轻声细语,“让我从血肉之躯中得以解脱。上帝要这个,你也要。”他把双臂放在体侧,挺起胸膛,让那壮观的双头凤凰傲然挺立。帮我摆脱束缚灵魂的肉体吧。

  彼得老泪纵横,好像此时已看穿了迈拉克,因而视而不见。
  “我杀了你母亲!”迈拉克还在轻声细语,“我杀了罗伯特·兰登!我要杀死你妹妹!我还要毁灭你的兄弟会!完成你必须完成的使命吧!”
  彼得·所罗门的面容被悲恸和遗憾彻底扭曲。他向后一仰,痛不欲生地嘶喊一声,扬起了古刀。
  罗伯特·兰登和西姆金探员气喘吁吁,一路奔到会堂门外,就在这时,门内突然传出撕心裂肺的尖叫声。那是彼得的声音。兰登听得很真切。
  彼得的哭喊声痛彻心扉。
  我来迟了!
  兰登顾不上西姆金,他抓住把手拽开了大门。眼前恐怖的景象证实了他最担心的预想。就在那儿,在昏暗的会堂中央,只有一个光头男子的轮廓立于圣坛前。
  他一身黑袍,手里握着一把大刀。
  兰登还没来得及动身,那人便持刀挥下,狠狠刺中平躺在圣坛中的另一人。
  迈拉克闭上双眼。
  如此美好。如此完美。
  阿克达之刀在月光中划出冰凉的弧线。惑人的薰香袅袅盘桓在他上方,为他即将自由的灵魂铺好了通天之道。刀影落下时,杀他的人那一声凄楚无望的嘶吼响彻空寂的圣室。
  人祭之血和父母之泪玷污了我。
  迈拉克张开双臂迎候光辉灿烂的重击。
  变身、涅椠、成神的时刻终于降临。
  真是不可思议,他没有觉得疼痛。
  雷霆般的颤动充盈肉体,震耳欲聋,深沉厚重。会堂之屋在震颤,一束刺眼的白光自上方射下。天堂喧声雷动。
  迈拉克知道,成功了。
  完全与计划一致。
  兰登不记得自己怎样在从头顶出现的直升机的轰鸣声中冲向圣坛,也不记得怎样张开双臂扑上去……抱住黑袍男子的身体……拼死强扭住他,死活不让他第二次挥刀刺下。
  他们的身体扭打在一起,兰登看到一束强光透过天窗照亮了圣坛。他以为会看到圣坛上躺的是血迹斑斑的彼得·所罗门,却发现光照下的赤裸胸膛上一丝血迹也没有……只有织毯般的细密文身。刀在他身边,刀刃迸裂,显然是被刺进了坚石圣坛,而非血肉之躯。
  当他和黑袍男子一齐撞倒在坚硬的石头地板上,兰登发现那人的右臂上绑着绷带,这才恍然大悟,也越发困惑:他扑倒的竟是彼得·所罗门。
  当他们一起滑倒在石头地面时,直升机的探照灯从上方刺目地照了进来。直升机低低地轰鸣着,它的滑橇刮到了贵重的玻璃墙。
  直升机的前方旋出一把怪模怪样的枪,透过玻璃向下瞄准。激光瞄准器射出一道红光,透过天窗,落在地板上,径直射向兰登和所罗门。

  不!
  但上面没有开火……只能听到直升机螺旋桨的巨响。
  兰登感到一阵古怪的能量在浑身微微荡漾,除此再无异样。距离他头部不远的猪皮椅上,笔记本电脑发出离奇的“嘶嘶”声。他及时翻身,扭头看到屏幕突然变成一片漆黑。可惜,最后那条信息清晰地残留在视野里。
  发送中:100%已完成
  飞起来!该死的!上去!
  UH-60的飞行员把旋翼控制杆拉到超速传动,以免螺旋桨擦碰到大玻璃天窗。他知道,旋翼下方出现的六千磅上升压力已使玻璃几乎快要爆裂。不幸的是,直升机下的金字塔斜面有效地把这股巨压分向四面,使得他无法拉升。
  上去!快啊!
  他扳转了机头,想要掉头飞远些,可左翼支柱擦到了天窗的玻璃。就那么一瞬间,可也只需一瞬间。
  会堂顶端巨大的天眼窗爆裂了,漩涡般的碎玻璃在空中飞溅……尖锐的碎片如急雨般笔直地落到下面的房间里。
  星星从天堂里坠落。
  迈拉克举目遥望美丽的白光,看到星光闪烁着向他飞来……越来越快……仿佛急不可耐地用星辉笼罩他。
  突然间,疼痛袭来。
  到处都疼。
  刺痛。撕裂般的痛。猛砍般的痛。尖锐的刀锋划破柔软的血肉。胸膛,脖颈,大腿,脸庞。他的身体一下子绷紧了,反抗着疼痛。当疼痛把他从出神的恍惚中活活拽出来时,满身鲜血的他高喊一声。头顶的白光也变身了,突然之间,宛如魔法,一架漆黑的直升机悬在他上方,雷鸣般的机翼鼓出刺骨的寒风,灌进这间会堂,瞬间就把迈拉克吹得冰凉,袅袅熏香也被吹到角落里消失殆荆
  迈拉克一扭头,看到阿克达之刀一裂两半,砸向花岗岩圣坛后,落在他身旁,圣坛上已铺满了一层厚厚的碎玻璃。就算我如此对待他……彼得·所罗门还是偏移了刀尖。他不肯看到我血溅身亡。
  带着忽而涌现的恐惧,迈拉克仰起头,俯视自己修长的身体。这具活生生的人造物,本该是他最伟大的祭品。可是,现在已然支离破碎。他的身体浸在血泊中……大片大片的碎玻璃插在他身上,到处都是。
  迈拉克虚弱极了,脑袋沉沉地坠落在花岗岩圣坛上,双眼瞪着屋顶上的空洞。
  直升机已经飞走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轮死寂而冰凉的月亮。
  空瞪着双眼,迈拉克艰难地喘息……孤零零地躺在圣坛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
纯真年代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作者: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民众。当然两派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经历也大相径庭。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