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89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大教堂书院是毗邻国家大教堂的一栋看似古堡的典雅大厦。这座传教士书院依据华盛顿第一任新教圣公会主教的预想而设,接受任命的神职人员可以在此进修。如今,书院提供了涵盖神学、世界司法、信仰治愈和灵学研究等领域的诸多课目。
  兰登和凯瑟琳冲上草坪,用盖洛韦给的钥匙开了门,就在直升机飞回教堂上方、探照灯又将地面照得亮如白昼之前,他俩刚好躲进门内。站在大厅里,趁着上气不接下气的当口,他俩环顾四周。外面射进来的光线已够充足,兰登看出没理由开灯,那无异于冒险向头顶的直升机昭告他们的行踪。他们沿着中廊,走过了一连串会议厅、教室和休息区。这样的内部结构让兰登回想起耶鲁大学的新哥特式建筑——外部华美得惊心动魄;内部却又出人意料的实用,那个时代的优雅已经经历了翻修加固,以便建筑能够承受经年累月的大量客流。
  “往这边,”凯瑟琳说,指了指远处大厅尽头的方向。
  凯瑟琳还没来得及告诉兰登她的最新发现,但显然是艾萨克·牛顿的大名让她灵感闪现。他们跑过草坪时,她只说了一句:只需运用简单的科学思维就能让金字塔变形。她相信,她所需的一切素材应该都能在这幢建筑里找到。兰登不知道她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凯瑟琳打算如何让结结实实的花岗岩或金子变形,但想到自己刚刚见证了立方体变形为玫瑰十字,他愿意信她。
  他们跑到大厅尽头了,凯瑟琳皱起了眉头,显然是没看到她想要的东西。“你说过,这栋楼里有宿舍?”
  “是啊,有住宿生。”
  “所以他们肯定有厨房,对不对?”
  “你饿了?”
  她冲他皱了皱眉,“不,我需要实验室。”
  当然是这么回事。兰登一眼就发现,向下的楼梯上有一个意义明确的符号。
  美国人最喜爱的象形文字。
  地下室厨房是一派工业时代的风貌——许多不锈钢材料,许多大碗——一望便知,这儿是给集体食客烧大锅饭的。厨房里没有窗。凯瑟琳关上门,开了灯。
  排气扇自动运转起来。
  她开始在橱柜里翻找所需的东西。“罗伯特,”她开始指示,“如果可以,请你把金字塔拿出来,放在厨台上。”
  仿佛入门学徒听从烹饪大师丹尼尔·波路德的指令,兰登照她说的做了,将包皮里的金字塔搬出来,并把纯金尖顶石安置在顶端。他做完这些时,凯瑟琳正忙着往一只大锅里灌热水龙头里的水。
  “你能帮我把这个提到灶头上去吗?”

  兰登把热水泼溅的锅举上了炉灶,此时,凯瑟琳拧开煤气阀点上了火。
  “我们要煮龙虾吗?”他问,想表现得满怀希望。
  “这笑话挺不错。不,我们是要炼金。要做实验笔记的话得这么写:这是一口意大利面锅,而不是龙虾锅。”她指了指厨台,原本在锅里的滤网已被她取出,就放在金字塔旁边。
  我真傻。“那么,煮意大利面有助于我们破解金字塔的秘密吗?”
  凯瑟琳没答理这话,她的口吻变得严肃起来:“我相信你肯定知道,共济会选择三十三作为他们的最高等级有历史和符号学上的原因。”
  “当然,”兰登说。在毕达哥拉斯的时代,也就是公元前六世纪,数字命理学的传统将数字三十三定为最高级的终极数字。三十三是最神圣的数字,标志着神圣的真理。这一传统得到共济会的世代承袭……也在别的地方流传下来。尽管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基督徒都知道耶稣是在三十三岁被钉上十字架,这绝非巧合。约瑟和圣母玛利亚结婚时是三十三岁,耶稣完成了三十三种奇迹,上帝之名在《创世记》里出现了三十三次,甚至在伊斯兰教中,天堂子民也永远是三十三岁。这些都绝非巧合。
  “三十三,”凯瑟琳说,“在许多神秘传统中都是圣数。”
  “对。”可兰登还是摸不着头绪;这和意大利面锅有何关系?
  “所以,早期的炼金术士、玫瑰十字会会员还有艾萨克·牛顿这样的神秘学家也认为数字三十三很特殊——这不会让你感到惊讶吧?”
  “我肯定他是那么想的,”兰登答道,“牛顿对命理学、占卜术和星相学都研究得很深,但这——”
  “一切展露于三十三。”
  兰登从口袋里掏出彼得的戒指。看了看铭文。又回头看看那锅水。“对不起,你把我搞糊涂了。”
  “罗伯特,先前半夜的时候,我们全都认为‘三十三’说的是共济会的三十三等级,可当我们把戒指转到三十三度角时,方盒就变形了,成了十字形。就在那时,我们觉察到三十三还有别的意思。”
  “是的,刻度上的三十三。”
  “完全正确。但刻度不止一种,三十三度还有第三层含义。”
  兰登瞥向炉子上的锅,“温度。”
  “完全正确!”她说,“明明白白写在我们面前,整整一晚.一切展露于三十三’。如果我们把这座金字塔加温到三十三度……说不定它就会显露出什么。”
  兰登知道凯瑟琳聪慧过人,但她好像忘了某种常识。“要是我没弄错的话,想要三十三度就几乎要结冰了。难道我们不是该把金字塔放进冰箱吗?”

  凯瑟琳笑了。“我们要是照着署名‘真一神’的伟大炼金术士和玫瑰十字会神秘学家写的菜谱做,那就不能放冰箱。”
  艾萨克·牛顿写过菜谱?
  “罗伯特,温度是炼金术里最基本的催化剂,它不总是用华氏或摄氏来度量。
  还有更古老的温度度量法,由艾萨克创——”
  “牛顿度量法!”兰登恍然大悟,她完全正确。
  “对啊!艾萨克·牛顿创建了一整套基于自然现象的温度度量法。冰融的温度就是牛顿度量法中的基点,他称之为‘零度’。”顿了顿,她又说,“我估计你猜得出他将沸水的温度定为几度——所有炼金过程中的终极结果?”
  “三十三度。”
  “对,三十三!三十三度!根据牛顿的度量法,沸水的温度就是三十三度。
  我记得我问过哥哥,为什么牛顿会选这个数字。我是说,它看上去也太随便了。
  沸水是炼金术中最基本的要素,他选择三十三?为什么不是一百?为什么不是更高贵的说法?彼得的解释是,对艾萨克·牛顿这样的神秘学家来说,没有什么数字比三十三更高贵了。”
  一切展露于三十三。兰登望着锅里的水,又看了看金字塔。“凯瑟琳,金字塔是用实心花岗岩和纯金做的。你真的认为沸水就能让它们变形?”
  一抹微笑展现在凯瑟琳的嘴边,兰登明白,她准是知道什么他一无所知的窍门。果然,她信心十足地走到厨台边,端起金顶花岗岩金字塔,放进了滤网。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整个滤网浸到滚滚沸水中。“不试不知道,对不对?”
  国家大教堂的上空,中央情报局的飞行员将直升机锁定在自动盘旋模式后,便开始严密监视建筑物内外的动向。没动静。他的热成像系统无法穿透教堂的石壁,因而,他无法得知小分队在教堂内的行动状态,但如果有人想溜出来,探测视镜准能把他逮祝
  六十秒钟后,热成像感应器躁动起来。它的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家用保安系统一样,只要感应到有悬殊的温差,警报就会响。通常,这意味着有人走过凉爽的地带,但屏幕上显示出的却更像是一团热雾,一团飘过草坪的热气。飞行员定位热源,发现书院大楼侧面的排风扇正在转动。
  应该算不上问题,他心想。这种情形太普遍了。有人在烧饭或洗衣服。就在他要扭头的时候,却意识到有异状。停车场里一辆车都没有,整栋楼里也不见一盏灯。

  他又在UH-60直升机的热成像系统上研究了半天。随后呼叫分队队长。“西姆金,这可能是误报,但……”
  “白热温度记号!”兰登必须承认,这招很绝。
  “这就是基础科学,”凯瑟琳说,“不同物质会在不同温度时达到白热化。我们称之为热标记,一直应用于科学领域。”
  兰登低头察看浸没在水中的金顶金字塔。沸腾的水面上开始升起袅袅热气,他还是没看出希望的曙光。他瞥了一眼手表:十一点四十五分,心跳得更剧烈了。
  “你相信它加热后会发光?”
  “不是发光,罗伯特。是白热。二者有很大的区别。白热由受热引起,但只在到达特定的温度时发生。比方说,钢材制造商锻造梁柱时,他们会用透明质地的材料在钢梁上喷出格子,一到目标温度,格子就会白热化,他们就能知道钢梁已经造好了。再想想心情指环吧。只要套上手指,它就会根据你的体温变色。”
  “凯瑟琳,这座金字塔是十九世纪的造物!工匠在石盒里嵌入隐秘的开盒铰链,这我能理解,但使用某种透明的热覆膜?”
  “完全可行。”说着,她充满期待地看着浸没于沸水中的金字塔。“早期炼金术士一直用有机磷做热标记。中国人造出彩色烟花,甚至埃及人——”说到一半,凯瑟琳戛然而止,紧张地注视滚水。
  “怎么了?”兰登跟随她的视线,也瞪着滚滚的沸水,却什么也没看到。
  凯瑟琳俯下身子,凑得更近去看。突然,她转身就跑,直奔厨房门。
  “你去哪儿?”兰登高喊。
  她跑到门边,扬手摁下电灯开关。灯光灭了,排风扇也停转了,整个房间瞬间陷入黑暗和寂静中。兰登转身再去看金字塔,透过蒸汽紧盯水中的尖顶石。等凯瑟琳跑回炉灶旁时,他不敢相信似的大张着嘴。
  果然不出凯瑟琳所料,金顶的狭小表面开始在水下发出光芒。字母开始显现,随着水温越来越高,字迹也越来越清晰。
  “有字!”凯瑟琳轻声说。
  兰登点点头,惊得发懵了。闪光的字词就在尖顶石铭文下显形了。看起来只有三个词,兰登还不能完全辨认出来,却已经开始思忖:有了这三个词,他们找了一晚的秘密是否就水落石出了?金字塔是千真万确的地图,盖洛韦对他们说过,它指向一个非常确凿的地点。
  字迹愈加分明,凯瑟琳关掉煤气,滚水渐渐停止了沸腾。平静的水面之下的金字塔成了惟一的焦点。
  一排闪闪发光的字清晰可见。
或许您还会喜欢: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0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喧哗与骚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过加拿大皇家空军。复员后,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同时业余从事写作。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 [点击阅读]
嘉利妹妹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当嘉洛林.米贝登上下午开往芝加哥的火车时,她的全部行装包皮括一个小箱子,一个廉价的仿鳄鱼皮挎包皮,一小纸盒午餐和一个黄皮弹簧钱包皮,里面装着她的车票,一张写有她姐姐在凡.布仑街地址的小纸条,还有四块现钱.那是!”889年8月.她才!”8岁,聪明,胆怯,由于无知和年轻,充满着种种幻想.尽管她在离家时依依不舍,家乡可没有什么好处让她难以割舍. [点击阅读]
四大魔头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我曾经遇见过以渡过海峡为乐的人,他们心平气和地坐在甲板的凳子上,船到港口时,他们静静地等船泊好,然后,不慌不忙地收好东西上岸。我这个人就做不到这样。从上船那一刹那开始,我就觉得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定下心来做事。我把我的手提箱移来移去。如果我下去饮食部用餐,我总是囫囵吞枣,生怕我在下面时,轮船忽地就到达了。我这种心理也许是战争时假期短暂的后遗症。 [点击阅读]
回忆录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银色马一天早晨,我们一起用早餐,福尔摩斯说道:“华生,恐怕我只好去一次了。”“去一次?!上哪儿?”“到达特穆尔,去金斯皮兰。”我听了并不惊奇。老实说,我本来感到奇怪的是,目前在英国各地到处都在谈论着一件离奇古怪的案件,可是福尔摩斯却没有过问。他整日里紧皱双眉,低头沉思,在屋内走来走去,装上一斗又一斗的烈性烟叶,吸个没完,对我提出的问题和议论,完全置之不理。 [点击阅读]
园丁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1仆人请对您的仆人开恩吧,我的女王!女王集会已经开过,我的仆人们都走了。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仆人您同别人谈过以后,就是我的时间了。我来问有什么剩余的工作,好让您的最末一个仆人去做。女王在这么晚的时间你还想做什么呢?仆人让我做您花园里的园丁吧。女王这是什么傻想头呢?仆人我要搁下别的工作。我把我的剑矛扔在尘土里。不要差遣我去遥远的宫廷;不要命令我做新的征讨。只求您让我做花园里的园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