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8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是全世界排名第六的大教堂,比一幢三十层的摩天大厦还高。这件哥特式杰作饰有两百多扇彩色玻璃窗、架带五十三只铃铛的钟琴和一架拥有一万零六百四十七个乐管的巨型管风琴,能容纳三千名朝圣者。
  不过,今晚的大教堂阒寂无声。
  柯林·盖洛韦神父是大教堂的主教,他看起来仿佛永生在世。身形佝偻,形容枯槁的他身着俭朴的黑色长袍,不出一言地摸索着蹒跚带路。兰登和凯瑟琳默默跟随着他,在黑暗中穿过四百英尺长的中殿主道,长廊略微向左倾斜,造成了一种柔和的视错觉。当他们来到大十字架前时,主教挥手示意,让他们走过祭台屏风——这是象征性的界限:此前是公共区域,此后则是圣所①。
  『注①:Sanctuary,既指教堂圣地,也有避难所、庇护所之意。』教堂高坛里弥漫着乳香。这处圣所幽暗至极,只有层层穹顶折射的稀薄微光。
  在数幅精美的圣经题材雕饰上方,悬挂着五十个州的州旗。盖洛韦主教继续前行,显然对这个地方熟稔于心。起先,兰登以为他们要径直走上高高的圣坛,也就是嵌列十块西奈山石头的地方,老主教却向左一拐,摸索着穿过一道十分隐蔽的暗门,原来,这道门能直通神职人员的办公附楼。
  他们向下走过一条短小的过道,停在一扇门前,门上有块黄铜铭牌:柯林·盖洛韦神父博士
  教堂主教
  盖洛韦打开门,亮起了灯,显然早已习惯于牢记待客礼仪。他招呼他俩进屋,再关上门。
  主教的小办公室很雅致,有高高的书架,一张书桌,雕花衣橱和一个私人卫生间。墙上挂着十六世纪织花挂毯和好几幅宗教画。老主教指了指正对书桌的两张皮椅。兰登跟着凯瑟琳坐下来,顿时心存感激——总算能把肩头的沉重包皮袱搁到脚边的地板上了。
  庇护所和答案,兰登默念着这句话,在舒适的座椅上安顿下来。
  老人走到书桌后,也在他的高靠背椅里放松地坐定。然后,随着一声疲惫的叹息,他抬起头,睁着蒙着白翳的双眼,用空洞的眼神凝视他俩。他开口时,嗓音出乎意料的清晰有力。
  “我知道我们素昧平生,”老人说,“但我觉得与二位神交已久。”他掏出一块手帕,轻轻抹了抹嘴角。“兰登教授,我很了解您的著作,包皮括那篇论述本教293
  堂符号体系的大作。所罗门小姐,我与令兄彼得同为共济会兄弟,至今相识已有多年。”
  “彼得眼下境遇堪忧。”凯瑟琳说。
  “我已有所耳闻,”老人说,“只要力所能及,我将不遗余力地帮助你们。”
  兰登注意到,主教的手上没有戴共济会戒指,但他明白,很多共济会会员不愿意将这种身份公之于众,尤其是神职人员。
  交谈一开始他们就明白了,盖洛韦主教已从沃伦·巴拉米的电话留言中得知了当晚的事件。兰登和凯瑟琳还把他所不知的最新情况简单陈述了一番,主教的神色越来越凝重。

  “那个人绑架了我们亲爱的彼得,”主教说,“坚持让你破解金字塔的秘密,以换取彼得的生命?”
  “是的,”兰登说,“他认为那是张地图,能指引他到达古代奥义的藏匿地。”
  主教诡异无神的双眼转向兰登,“我的耳朵告诉我,你不相信有这种事。”
  兰登不想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我是否相信无关紧要。我们需要救出彼得。
  不幸的是,我们解密之后发现金字塔没法指引我们去任何地方。”
  老人一下子挺直身体。“你们已经解开金字塔的密码了?”
  凯瑟琳接上话茬,迅速地解释说尽管巴拉米警告过、她哥哥也曾要求兰登不要打开小包皮,她还是一意孤行地这么做了,对她来说,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竭尽所能先救出哥哥。从纯金尖顶石到阿尔布雷特·丢勒的幻方,以及如何根据十六个字母的顺序将共济会铭文解码成JeovaSanctusUnus,凯瑟琳将来龙去脉全都告诉了主教。
  “它就告诉你们这一句话?”主教问,“真一神?”
  “是的,先生,”兰登回答,“显而易见,金字塔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地图,而是隐喻。”
  主教摊开双手,“让我也感受一下吧。”
  兰登拉开皮包皮的拉链,取出金字塔,小心翼翼地搬上书桌,摆放在神父的面前。
  兰登和凯瑟琳目不转睛地看着老人用脆弱的手指一寸一寸抚摩着石块——刻有铭文的侧面,光滑的基座,截去尖顶的顶端。他摸了一遍,又摊开双手,“尖顶石呢?”
  兰登取出玲珑的小石盒,放到书桌上,再打开盖子,他亲手取出尖顶石,直接放进老人迎候的手掌中。主教又如刚才那样细细抚摩一遍,每分每毫都没遗漏,当他摸到尖顶石上的铭文时,手指停留了很久,那些镌刻精细的小字显然让他读得很费力。
  “‘奥秘隐藏于团会之中’,”兰登念出声来,“The和Order的首字母都是大写。”
  老人面无表情地把尖顶石迭放在金字塔顶端的平台上,再依手感将它们对拢。他静默了一会儿,好像在做祈祷,然后摊开手掌,虔诚地笼住整个金字塔,如此反复了好几次。随后,他伸手找到立方体的小盒,捧在双手中,屏气凝神地感受着什么,手指在盒子里里外外细细摸索。
  之后,他放下盒子,靠回椅背上。“告诉我,”当他再开口时,语调突然变得冷峻犀利,“你们为什么来找我?”
  兰登根本没料到他会这么问,“我们来这里,先生,因为是您让我们这么做。
  巴拉米先生说我们应该信任您。”
  “可你并不信任他。”
  “您的意思是?”
  主教白蒙蒙的瞳仁直勾勾地盯着兰登。“装有尖顶石的盒子是封存的。巴拉米先生告诉你切勿打开,但你们还是打开了。另外,彼得·所罗门也叮嘱过你,不要打开它。你也没有守约。”

  “先生,”凯瑟琳插言道,“我们只是想救哥哥一条命。绑架他的人要求我们破解——”
  “我能够体谅这份苦心,”主教断然地说,“可你们贸然开启石盒后又得到了什么呢?一无所获。绑架彼得的人正在寻找一个地址,JeovaSanctusUnus这个答案是不会让他满意的。”
  “我同意,”兰登说,“但很遗憾,这就是金字塔传达的讯息。我刚才提到过,地图似乎是个比喻性的——”
  “你弄错了,教授,”主教说,“共济会金字塔是一份真实确凿的地图。它指向真实确凿的地点。你不理解,因为你还没有彻底破解金字塔的秘密。连边儿都没挨上呢。”
  兰登和凯瑟琳惊惶地对视一眼。
  主教又把双手放回到金字塔上,近乎爱抚地触摸着它。“这份地图,和古代奥义本身一样,含义无穷,层层递进。对你来说,它真正的秘密仍在云遮雾绕中。”
  “盖洛韦主教,”兰登说,“我们已经把金字塔和尖顶石查了个遍,每个角落都没放过,可真的没有别的信息了。”
  “不在其当前的形态中,不。但万物恒变。”
  “先生?”
  “教授,如你所知,这尊金字塔预示着一种最不可思议的变形的力量。传说,这尊金字塔会兀自变身……更换物理形态,从而显露其秘密。就像将神剑释放到亚瑟王种的那块著名岩石一样,共济会金字塔也能自己变形,并在有资格的人面前展露秘密,如果它选择这么做……”
  兰登现在感到:老人的高寿或许意味着往昔的理智也已不在。“对不起,先生。您是说,这尊金字塔可以发生物理形态的改变吗?”
  “教授,如果我亲自动手,在你眼前变形这座金字塔,你会相信亲眼所见吗?”
  兰登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我想那我就别无选择了。”
  “很好。等一会儿,我就要这么做。”他又擦了擦嘴角。“让我先提醒你们,曾几何时,哪怕最聪明的头脑也认定地球是扁平的。因为如果地球是圆的,海洋必定会流光。请试想一下,如果你宣称,‘地球不仅是圆球体,还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神秘力量把万事万物吸附在地球表面/他们又该如何嘲笑你?”
  “这是两码事,”兰登说,“重力……和你用手触碰一下就能让物件变形的能力。”
  “是吗?难道不可能吗——我们至今仍生活在无知的黑暗世代,仍在嘲笑我们看不到也理解不了的‘神秘’力量?如果要说历史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就是,今日被我们大加嘲讽的怪事有一天会成为显赫的事实。我声称只需动动手指头就能让这座金字塔变形,而你质疑我的理智。如果面对的是历史学家,恐怕我该有更高的期待。古往今来不乏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在宣称同一件事……都坚称人类拥有不为他们自己所知的神秘的能力。”
  兰登心里知道,主教说得对。著名的赫尔墨斯格言——“难道不知你就是神?”——就是古代奥义的支柱之一。如其在上,如其在下……上帝依据自己的形象塑造人类……人的神化。人类自身就有神性——深藏未露的潜能——这种论调经久不衰,是卷帙浩繁的古籍中反复出现的主题。甚至《圣经·诗篇第八十二章》中都曾高呼,“你们是神!”

  “教授,”老人说,“我认识到,你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活在几个世界之中深受困扰——一足立于精神,一足立于物质。你的心灵渴望去相信……但你的智慧却拒绝接受。身为学者,你该明智地从历史的伟大思想中获益更多。”他停下来清了清嗓子,“如果我记得没错,人类最伟大的一位思想家曾如是说:‘令我们费解的,却真正存在。自然的秘密背后,尚存微妙、无形亦无解的东西。我的宗教,就是尊崇我们远远无法理解的这种力量。’”
  “这是谁说的?”兰登问,“甘地?”
  “不,”凯瑟琳插言道,“是艾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笔下的每一字每一句,凯瑟琳·所罗门都读过,深深震撼于他对奥秘的深邃的崇敬,还有他那些总有一天会被大众认同的预言。未来的信仰,爱因斯坦曾如此预测: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将超越个人化的上帝,免除教条和神学的禁锢。
  罗伯特·兰登似乎很难通盘接受这些论点。凯瑟琳能感觉到他对年迈的主教派神父的失望越来越深,她很理解。毕竟,他们千辛万苦到了这里,是为了得到答案,可是他们找到的却是一位盲眼老人,还断言动动手指头就能让物件变形。
  然而,老人对神秘力量所抱有的热烈、坚定的信念让凯瑟琳想起了她的哥哥。
  “盖洛韦神父,”凯瑟琳说,“彼得有难。中央情报局在追捕我们。沃伦·巴拉米派我们来寻求帮助。我不知道这尊金字塔说了什么或指向何处,但如果解开秘密就能拯救彼得,我们就得试一把。巴拉米先生或许情愿牺牲我哥哥的性命也要保住这尊金字塔的秘密,但为了它,我的家庭经历的只有痛苦。不管它隐藏了什么秘密,今晚就算到头了。”
  “你是对的。”老人答了一句,音调十分骇人。“今晚,都将到尽头。你们已经开了头。”他长叹一声,“所罗门小姐,你解开那只盒子上的封印,就如同开启了连环套,一系列事件将环环相扣地发生,再也无法回头了。今晚,那些力量就将生效,而你们尚未领悟其真谛。没有回头路。”
  凯瑟琳哑然失声地瞪着神父。他的用了预言大灾难般的语调,仿佛他提及的是启示录里的七封印,或潘多拉的盒子。
  “先生,恕我直言,”兰登打破了凯瑟琳的沉默,“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石头金字塔能开启什么。”
  “你当然不能,教授,”老人盲眼的视线仿佛穿透了他,“你还没有眼睛,如何去看?”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0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金粉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夜访侦探夜晚,拉乌尔看完了戏,回到自己家里。在前厅的穿衣镜前面,他站了一会儿,自我欣赏了一番:优美的身躯,宽阔的肩膀,高挺的胸脯,健壮的肌肉,配上一套高级衣料制做的西服,真是一表人材。前厅不大,陈设挺考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单身汉居住的公寓套间,家具精美,起居恬适。住在这里,准是一个重视生活享受、又很富裕的人。每天晚上,拉乌尔都喜欢坐在工作间宽大的坐椅里,抽上一支香烟,闭目养神。 [点击阅读]
金色的机遇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乔治。邓达斯仁立在伦敦街头沉思。在他的周围,卖苦力的与赚大钱的像是席卷而来的潮水一样汹涌流动。此刻,乔治衣冠楚楚,裤线笔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他正忙着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社会下层的说法,乔治与他富有的舅舅(即利德贝特。吉林公司的艾尔弗雷德。利德贝特)“吵了一架”。准确他说,这嘲争吵”完全是利德贝特先生单方面的。那些言辞就像是愤怒的溪流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点击阅读]
铁皮鼓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①。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①本书主人公,自述者奥斯卡-马策拉特,因被指控为一件人命案的嫌疑犯而被“强制送入”疗养与护理院(疯人院的委婉称谓)进行观察。本书的脚注皆为译注。因此,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我已经喜欢上他了。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