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7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自由广场就是张地图。
  坐落在宾夕法尼亚街和第十三大街的交界处,广场宽阔的地面上镶嵌着大石块,描绘出皮埃尔·朗方的华盛顿街道预想图。这是一处热门旅游景点,不仅因为在巨大的地图上行走很有趣,也因为马钉路德·金——自由广场正是由于他而得名——那篇《我有一个梦想》的大部分手稿就撰写于毗邻广场的韦拉德酒店。
  华盛顿特区的出租车司机奥玛·阿米拉纳常常拉客人去自由广场,但今晚不同,两位乘客显然不是普通的观光客。中央情报局在追捕他们?奥玛的车还没停稳,那一男一女就冲出了车门。
  “就等在这儿!”穿斜纹软呢外套的男人对奥玛说,“我们马上就回来!”
  奥玛望着两人跑上“大地图”,四周开阔得很,他俩一边查看错综交汇的街道规划图,一边还指手画脚、连呼带叫。奥玛抓起仪表盘上的手机。“先生,您还在听吗?”
  “是的,奥玛!”声音盖过背景里震耳欲聋的噪音传过来,几乎听不清,“他们现在在哪里?”
  “下车了,在地图上。好像他们要找什么。”
  “别让他们离开你的视线,”探员要大声喊才行,“我就快到了。”

  奥玛远远地看见两名逃犯很快就找到了广场上鼎鼎有名的国玺——至今为止最庞大的一块青铜章。他们在那儿站了一会儿,又飞快地朝西南面跑去。接着,穿斜纹软呢外套的男人转身朝出租车奔过来。奥玛赶忙把手机搁在仪表盘上,眨眼间,那男人就跑到车前了,上气不接下气。
  “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大在哪个方向?”他问。
  “亚历山大?”奥玛指了指东南方,刚才他们在广场上就是指着那个方向。
  “我就知道!”男人兀自咕哝了一句。他转身朝女人高喊,“你是对的!亚历山大!”
  女人又指向广场另一边亮着灯的“地铁”标记。“蓝线直接到那儿。我们从国王大街车站下车!”
  奥玛登时着慌了。哦,不。
  男人转回身,塞给奥玛很多钱。“多谢了。我们不用车了。”说完,提起皮包皮就跑。
  “等一下!我可以开车送你们去!我总去那儿的!”
  但为时已晚。那对男女已经横穿广场一路跑去。他们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中央地铁车站下。
  奥玛抓起手机。“先生!他们直接跑下地铁啦!我拦不住他们!他们说要坐蓝线去亚历山大。”

  “你在原地等着!”探员还在喊,“我十五秒钟就到!”
  奥玛低头瞅着男人塞给他的车钱。最上头的那张钞票显然就是他们刚才讨论的。美国国玺上画了一只犹太六角星。说得没错哩,星星的五只角指向的字母刚好拼成“共济会”。
  突然,奥玛感到一阵震耳欲聋的声响从天而降,好像有辆牵引车马上就要撞上他的出租车。他抬头看去,街上却空空荡荡的。噪音越来越响,一架黑色直升机冷不丁地从夜空中显形,在广场地图的正中央降落。
  一队黑衣人跳出来。其中大多数直奔地铁入口,但有一人径直奔向奥玛的出租车。他一把拉开副驾驶座的车门。“奥玛?是你吗?”
  奥玛点点头,一句话也说不出。
  “他们说要去哪儿了吗?”探员追问。
  “亚历山大!国王大街车站,”奥玛脱口而出,“我说要开车送他们去,可——”
  “他们有没有说,去亚历山大的什么地方?”
  “没有!他们看了看广场上的国玺大铜章,然后问我亚历山大的方向,再然后就付了这个给我。”他把那张一美元递给探员,纸钞上留有古怪的图画。就在探员研究纸钞的时候,奥玛突然醒悟,零散的信息拼凑到了一起:共济会!亚历山大!美国最著名的共济会建筑就在亚历山大。“对呀!”他不假思索地说,“乔治·华盛顿共济会国家纪念馆!就在国王大街车站的正对面!”

  “就是它。”探员如梦方醒,也显然刚刚注意到别的探员从地铁站跑回来了。
  “没追上!”其中一人喊道,“蓝线刚刚离站!他们不在地铁站里。”
  西姆金指挥官看了看表,转向奥玛说:“坐地铁去亚历山大要多久?”
  “起码十分钟。说不定还要多。”
  “奥玛,你的任务出色地完成了。谢谢你。”
  “不客气。这到底是出什么事儿了?”
  但西姆金指挥官已跑向直升机了,边跑边喊:“国王大街地铁站!我们得赶在他们前头到达!”
  奥玛迷惑极了,眼巴巴看着巨大的黑鸟腾空飞走。它朝南一个急拐,眨眼就越过宾夕法尼亚大道,在轰鸣声中消失在夜空里。
  就在那辆出租车的地下,一辆地铁刚刚提速,离开了自由广常车上,罗伯特·兰登和凯瑟琳·所罗门并排坐着,气都喘不上来,他们一言不发,任列车呼啸着将他们带往目的地。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红龙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1威尔·格雷厄姆让克劳福德坐在房子与海之间的野餐桌旁,然后递给他一杯冰茶。杰克·克劳福德看着这幢外表漂亮的老式房子。银白色的木料衬着明媚的阳光。“我真应该当你卸职的时候在玛若森就找到你,”杰克说,“你肯定不愿意在这儿谈这件事。”“这事我在哪儿都不愿意谈,杰克。既然你坚持要说,好,我们就来谈谈。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