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68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阿尔布雷特·丢勒?①
  『注①: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Dürer,1471-1528),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重要的艺术家、理论家。他与达·芬奇一样,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不过在版画艺术上贡献尤巨。』
  凯瑟琳跟着兰登疾走在亚当斯大厦的地下室里,试图理清头绪。AD代表阿尔布雷特·丢勒?这位十六世纪的著名德国雕刻家和画家是她哥哥最喜爱的艺术家之一,凯瑟琳对他的作品有一些印象。即便如此,她还是无法想象在眼下的情形里丢勒对他们能有何助益?首先,他已经死了四百多年了。
  “从符号学上说,丢勒近乎完美。”兰登边说边朝一连串闪亮的出口指示灯走去。“他是文艺复兴思想的终极体现者——既是画家、哲学家、炼金师,还终其一生钻研古代奥义。至今还没有人能完全理解隐匿在丢勒艺术品中的信息。”
  “你说得没错,”她说,“但为什么‘1514阿尔布雷特·丢勒’可能解释如何破译金字塔的密码呢?”
  他们走到一扇门前,门锁住了,兰登用上了巴拉米的门卡。
  “1514这几个数字,”他们快步上楼时,兰登说:“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那是指丢勒的一幅具体作品。”他们走进了又长又宽的走廊。兰登四下一看,指着左边说:“往这边走。”他们接着快步前行。“事实上,阿尔布雷特·丢勒在他最神秘的杰作里隐藏了1514这几个数字,那幅画叫《忧郁症Ⅰ》,完成于一五一四年,被公认为北欧文艺复兴的扛鼎之作。”
  彼得曾向凯瑟琳展示过一本古代神秘主义的老书,书里就有这幅《忧郁症Ⅰ》,但她记不得画里隐匿着数字1514。
  “你大概知道吧,”兰登有点激动,“《忧郁症Ⅰ》描绘了人类为了理解古代奥义如何苦思冥想。画中的符号寓意非常复杂,相形之下,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画甚至显得有些直白了。”

  凯瑟琳突然停下脚步,瞪着兰登。“罗伯特,《忧郁症Ⅰ》就在华盛顿,挂在国家美术馆里。”
  “是的。”他露出微笑,“而且我有种感觉,那并不只是巧合。美术馆现在已经闭馆了,但我认识馆长——”
  “得了吧,罗伯特,我知道你进了博物馆会发生什么。”凯瑟琳看到身旁的小房间里有书桌,桌上有台电脑,便掉头走了过去。
  兰登跟着她,一脸的不高兴。
  “我们还是走捷径吧。”兰登教授似乎并不赞赏这种做法,原作就在附近,却要用互联网看画——这不符合艺术鉴赏大师的精神,令他陷入了某种伦理困境。凯瑟琳绕到书桌后,插上电源。等这台机器终于慢悠悠地启动了,她才意识到还有一个问题。“没看到浏览器的图标。”
  “这是图书馆的内部网络。”兰登指了指桌面上的一个图标,“试试那个。”
  图标上显示的是“数码藏品”,凯瑟琳点击了进去。电脑上顿时出现了一个新画屏,兰登又指了指。凯瑟琳点中他指的图标:“古典艺术佳品”。屏幕刷新了。
  “古典艺术:搜索”。
  “输入‘阿尔布雷特·丢勒’。”
  凯瑟琳把名字打进搜索框,点击搜索键。不出几秒,屏幕上就出现了一系列画作的小图标。所有画作看上去都是一个风格——错综复杂的黑白线条。丢勒显然创作了数十幅类似的雕版画。
  凯瑟琳扫视着按照字母排序的作品列表。
  《亚当与夏娃》
  《基督被叛》
  《天启四骑士》

  《伟大的受难》
  《最后的晚餐》
  看着所有这些圣经题材的作品,凯瑟琳也想起来了,丢勒习的是“神秘主义基督教”,一种早期基督教、炼金术、占星术和科学的混合体。
  科学……
  火光冲天的实验室,那幕场景突然浮现在她脑海里。她还来不及思忖这个事件会造成怎样的长远后果,眼下,她想到的是助理翠西。但愿她逃过了这一劫。
  兰登正在说着丢勒的《最后的晚餐》,但凯瑟琳听不进去,她刚刚找到《忧郁症Ⅰ》的链接。
  她摁下鼠标,网页刷新,显示出介绍文字。
  MelencoliaⅠ
  Ⅰ
  忧郁症Ⅰ,
  忧郁症Ⅰ,1514
  阿尔布雷特·丢勒
  直纹纸雕版画
  罗森旺德收藏
  国家美术馆
  华盛顿特区
  她滑动鼠标把网页往下拉,丢勒的杰作化为一张高清晰度的数码照片,夺人眼目。
  凯瑟琳迷惑不解地瞪着屏幕,她已经忘了这是多么诡谲的一幅画。
  兰登善解人意地笑了笑,“我说过,这画晦涩难懂。”
  《忧郁症Ⅰ》的画面主体是一个深思的人物,背后张开巨大的双翼,坐在一栋石头建筑物前,身边围绕着各种古怪、诡异、源自想象的东西,彼此都似乎毫无关联——量尺、衰竭的瘦狗、木匠工具、沙漏、各种几何形体、吊着的摇铃、天使像、一把刀、一把梯子。
  凯瑟琳隐约记得哥哥告诉过她,画中人有双翼寓意着“人类中的天才”——这是个伟大的思考者,托腮冥想,面露沮丧,仍未获得灵光启示。围绕这个天才的是象征人类智慧的所有符号——科学、数学、哲学、自然、几何学,甚至木工所需的物件——但他依然不能攀上通往真知的梯子。即便是人类中的天才,也苦于无法领悟古代奥义。

  “从符号学来看,”兰登说,“这幅画象征了人类试图将人类智慧转变为神一般的能力的诸多努力均告失败。用炼金术来诠释的话,它代表了我们无法把铅炼成金。”
  “不算是特别鼓舞人心的画意,”凯瑟琳应和道,“那么,它对我们有什么用?”
  她没有看到兰登提及过的那个隐藏的数字1514。
  “变混沌为有序,”兰登说着,牵动一边嘴角露齿而笑,“恰如你哥哥的承诺。”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是刚才从共济会密码中得到的字母格。“刚才,这个字母格毫无意义可言。”他把它摊平在桌上。
  SOEU
  ATUN
  CSAS
  VUNJ
  凯瑟琳瞥了一眼字母格。肯定毫无意义。
  “但丢勒会让它变身的。”
  “怎么变?”
  “语言炼金术。”兰登指了指电脑屏幕。“仔细瞧瞧。揭开我们这十六个字母251
  奥秘的答案,就藏在他这幅杰作中。”他等了等。
  “看出来了吗?找一找数字1514。”
  凯瑟琳没心情玩课堂游戏。“罗伯特,我什么都没瞧见——这是一只球,这是梯子、刀子,那是多面体,那是天平吗?我放弃。”
  “看啊!就在背景里。刻在天使背后的建筑物上,摇铃下面,丢勒刻了一个方格盘,里面填满了数字。”
  凯瑟琳这才看到,方格子里确实有数字,1514就在其中。
  “凯瑟琳,那个数格就是破译金字塔的钥匙!”
  她惊诧莫名地瞪着他。
  “那不是个普通的数字方格,”兰登说着,咧嘴一笑,“所罗门小姐,那是个幻方。”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游思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你无影无踪地向前奔涌,永恒的游思,哪里有你无形的冲击,哪里死水般的空间便会荡起粼粼的波光。是不是你的心儿神往着那在不可估量的寂寞里向你呼唤的爱人?你缠结的发辫散落,飘扬成暴风雨般的纷乱;你前行的路上火珠滚滚,犹如碎裂的项链落下串串火星,这是不是就因为你心情急迫,步履匆促?你疾行的步履把世界的尘土吻得甜美芬芳,把腐朽之物扫荡殆尽;你舞蹈的四肢是暴风雨的中心,把死亡的圣霖哗哗地摇落到生命之上,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演讲与访谈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人民网日本版9月11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访中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10日上午来到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讲演。其演讲全文如下: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