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6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不再有秘密了,凯瑟琳心想。
  她面前的桌上,完好无损地密封了几代之久的蜡印裂成了碎片。她已经把哥哥珍藏的小包皮上那层褪了色的棕色包皮装纸拆开了。她身边的兰登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
  从包皮装纸里,凯瑟琳取出一个灰色的石制小盒。这盒子很像是打磨过的花岗石立方体,盒子没有铰链,没有插销,令人不知如何开启。这让凯瑟琳想起了中国谜盒。
  “像是一块实心的石头。”她说,用手指上下抚摸着那些棱角。“你肯定X射线的图像显示它是空心的?装着尖顶石?”
  “是的。”兰登说着挨到凯瑟琳身边,细细查看这神秘的盒子。他和凯瑟琳从不同的角度凝视着盒身,希望找出能开启它的机关。
  “找到了,”凯瑟琳说着,用指甲顶在隐藏在盒子边棱的一条缝隙上。她把盒子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撬起盒盖。如同名贵的首饰盒一般,顶盖顺滑地开启。
  盒盖翻开时,兰登和凯瑟琳两人都呼吸急促。盒子里面似乎有光芒射出来。
  此物闪耀着超自然的光泽。凯瑟琳从来未见过这么大块的金器,不过她马上意识到,它只不过是在反射着桌上台灯的光线。
  “真是壮观啊,”她悄声说。尽管在石盒里密封了一个多世纪,尖顶石却没有显旧或褪色。黄金具有抗腐蚀性。这也是古人认为它神奇的原因之一。凯瑟琳感觉自己身子前倾时心跳加快了,她低头看着那个小小的金顶。“上面刻着字。”
  兰登向前凑了一些,他们的肩膀靠在一起。他的蓝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芒。
  他告诉过凯瑟琳,这是一种古希腊人创造的表记——分成几份的密符,而这个与金字塔长久分离的尖顶石很可能是解开金字塔密码的关键。照此说来,尖顶石上的铭文,不管刻的是什么,都会把混沌变为有序。

  凯瑟琳把小盒子凑到灯下,直视着尖顶石。
  铭文虽然很小,却异常清晰,优雅地镌在尖顶石的一个面上。凯瑟琳念出了那六个简单的单词。
  接着,她又念了一遍。
  “不!”她喊道。“不可能是这样的!”
  隔着大街,佐藤部长匆匆走过国会大厦长长的走廊,朝着第一大街的集合地点走去。她的现场探员的最新汇报令人无法接受。没有兰登,没有金字塔,没有尖顶石。巴拉米被羁押了,但他没有说实话,起码现在还没有。
  我会让他开口的。
  她扭头看了一眼华盛顿最新的观光点——国会大厦圆屋顶笼罩下的访客中心。灯火璀璨的国会大厦穹顶更反衬出今夜的危险处境。危急时刻。
  佐藤释然地听到自己的手机响了显示是她的分析员的来电。
  “诺拉,”佐藤应答,“你找到了什么?”
  诺拉·凯给她的是一个坏消息。X光射线图像中的尖顶石字迹太模糊,无法读取,图像放大过滤器也无济于事。
  妈的。佐藤咬了一下嘴唇。“那十六个字母格呢?”
  “我还在试,”诺拉说,“可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另一套有效的解码系统。我用电脑把这几个格里的字母进行了重组,想找出一些特征来,但出来的组合超过二十万亿。”
  “继续。有消息报告。”佐藤挂断电话,板起了脸。她还指望靠一张X光片破译金字塔密码呢,这惟一的希望也破灭了。我需要金字塔和尖顶石……没时间了。
  佐藤到达第一大街时,一辆黑色车窗的凯雷德越野车呼啸着穿过双黄线停在她面前的集合地点。只有一个探员从车上下来。

  “兰登有什么消息?”她问。
  “把握很大。”这个人不动声色地说,“后援正在到来。图书馆所有的出口都被包皮围了。我们还有空中支援。我们会用催泪弹把他给熏出来,他无处可逃了。”
  “巴拉米呢?”
  “押在后座上。”
  好。她的肩膀还在痛着。
  这名探员递给她一只装着手机、钥匙和钱包皮的塑胶防水袋。
  “巴拉米的物品。”
  “没别的了?”
  “没有了,夫人。金字塔和尖顶石肯定还在兰登手里。”
  “好吧。”佐藤说,“巴拉米知道得相当多,可他没有说出来。我要单独问他。”
  “是,夫人,押他去兰利?”
  佐藤深吸了一口气,在越野车旁边踱了几步。对于平民的审讯是严格受到条例控制的,审讯巴拉米严重违法,除非在兰利有证人、律师等等在场,而且全程录像。“不去兰利。”她说。她想找个更近、更隐秘些的地方。
  这名探员什么都没说,站立在越野车旁边待命。
  佐藤点起一支香烟,狠狠地吸进一口,低头看着装有巴拉米物品的防水袋。
  她注意到他的钥匙环上一个电子遥控钥匙,上面刻着四个字母——USBG。佐藤当然知道这个遥控钥匙可以打开的是哪一幢政府大楼。这幢大楼离这儿很近,而且,在这一时刻,非常隐秘。
  她微笑了一下,把遥控钥匙放进了口袋。太好了。
  当她告诉探员她要带巴拉米去什么地方时,还以为那名探员会露出惊讶的神色,但他只是点了点头,为她拉开副驾驶座的门,他冷静的眼神里没有一丝表情。
  佐藤喜欢专业的人。
  兰登站在亚当斯大厦的地下室,难以置信地凝视着纯金尖顶石上的优雅铭文。

  就这些?
  一旁的凯瑟琳把尖顶石凑到灯下,摇了摇头。“肯定还有更多的东西,”她说,口气中有上当的感觉。“这就是我哥哥这些年来一直在保护的东西?”
  兰登不得不承认他也被搞得一头雾水。据彼得和巴拉米的说法,这个尖顶石应该可以帮助他们破译石头金字塔的密码。兰登原本还指望着这东西能给他点启示和帮助。不如说显而易见,却毫无用处。他又念了一遍镌在尖顶石上的铭文。
  The
  secrethides
  withinTheOrder
  奥秘
  隐藏于
  秩序之中
  奥秘隐藏于秩序之中?
  第一眼看去,这铭文的意思似乎十分显然——金字塔上的字母没“秩序”,而秘密就潜伏于它们的正确排序之中。但这样解读,铭文除了自我证明之外,似乎别无他用。“定冠词(the)和秩序(order)的首字母是大写的。”兰登说。
  凯瑟琳茫然地点点头。“我看到了。”
  奥秘隐藏于秩序之中。
  兰登只能想到一个合乎逻辑的暗示。“‘秩序’(TheOrder)指的一定是共济会。”①
  『注①:原文为order作为名词既有秩序,顺序,命令之意,也用于表示社团、团会、组织、结社或家教团体』“我同意,”凯瑟琳说,“可这仍然没有任何帮助,还是等于什么都没告诉我们。”
  对此兰登也只能认同。说到底,关于共济会金字塔的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共济会隐藏的奥秘的。
  “罗伯特,我哥哥是否跟你说过,这个尖顶石会给你一种能力,让你从在别人只是一片混沌的事物中看到秩序?”
  他挫败地点点头。今晚,罗伯特·兰登第二次感觉到自己并无价值。
或许您还会喜欢: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纽约老大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3日,好莱坞。凌晨,加利福尼亚美联社分部一派兵荒马乱。五分钟之前,路透社抢先向全球公布了齐亚托联通公司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英国人灵敏的鼻子终于甚至比美国人更早嗅到了大西洋的腥味。齐亚托联通公司正在制做本世纪耗资最大的色情片,主要外景地选择在沙漠中,也就是拍摄《宾虚传》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用过的场景,其中一处搭设了1000余人在上面翻滚的大台子。 [点击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罗亭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那是个静谧的夏天早晨。太阳已经高悬在明净的天空,可是田野里还闪烁着露珠。苏醒不久的山谷散发出阵阵清新的幽香。那片依然弥漫着潮气,尚未喧闹起来的树林里,只有赶早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缓缓倾斜的山坡上,自上到下长满了刚扬花的黑麦。山顶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小小的村落。一位身穿白色薄纱连衣裙,头戴圆形草帽,手拿阳伞的少妇,正沿着狭窄的乡间小道向那座村庄走去。一名小厮远远跟在她后面。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0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老母塔之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下午,当我和我的随从们听到一个情况后,便决定在将要参加的审判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我们动身去“法庭”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路上人很多。这些人在院子里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以便能看见我们走过来。我们刚刚走进院子,大门就关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看起来,穆巴拉克施加了影响,而且产生了效果。我们从人群中挤到听众广场上。那里本来只有一张椅子,现在增加了一条长板凳,笞刑刑具还放在那里。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