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30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SB层。
  参议院地下室。
  跟着他们越往下走,罗伯特·兰登的幽闭恐惧症状就越明显。他们来到这幢大厦最底部时,空气已变得非常滞重,通风设备似乎完全不起作用了。下面的墙壁是一些参差不齐的石块和黄色砖头砌成的。
  佐藤部长一边走一边在黑莓手机上敲字。兰登从她戒备的神态中觉出她在怀疑自己,但很快,这感觉就发展成双向的了。佐藤仍然没说她是怎么知道兰登今晚在这儿的。事关国家安全问题?他苦苦思索了古代神秘主义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现在,他又得苦苦思索眼下的情势。
  彼得·所罗门把一件宝器委托给我……一个神经错乱的疯子把我骗进国会大厦并且还要我去替他打开一个神秘入口……那入口可能就在一个编号SBB13的房间里。
  理不出一个清晰的概貌。
  刚才他们催逼时,兰登试着抹去头脑里彼得的手文上刺青,变成了“神秘之手”的可怕景象。那幅阴森的画面伴随着彼得的声音:罗伯特,古代奥义滋生出许多神话……但这并不意味着奥义本身是虚构的。
  尽管他的学术研究涉及神秘主义符号和其历史,但兰登在理性上一直对古代奥义及其许诺的神化力量有所保留。
  不得不承认,史料记载中确有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在早期的埃及神秘学校里,秘密智慧曾经代代传承。这种知识后来转入地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又重新兴起,根据许多史料记载,这种知识的传承曾局限于一个科学家精英团体,即欧洲最早的科学家思想库——伦敦皇家科学院——它有一个神秘绰号叫作“无形学院”。
  这个无影无踪的“学院”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具启蒙意义的智囊团——成员包皮括艾萨克·牛顿、弗朗西斯·培根、罗伯特·波义耳,乃至本杰明·富兰克林。
  今天,现代追随者的名册也毫不逊色——爱因斯坦、霍金、玻尔、摄尔西乌斯①。
  这些伟大的头脑都曾在人类的认知领域有过重大突破,根据某些人认为,这些进展与突破跟他们与隐藏于“无形学院”的古代智慧的接触有很大关系。兰登怀疑这种说法,尽管在“无形学院”的四墙之内确实进行过大量的“神秘工作”。
  『注:摄尔西乌斯,此处可能指安德斯·摄尔西乌斯(AndersCelsius,1701-1744),瑞典天文学家,摄氏温标的发明者。他是更接近牛顿那个时代的人物。』125
  一九三六年发现的艾萨克·牛顿的秘密文件震惊了整个世界,因为那些文稿透露了牛顿对于古代炼金术和神秘智慧的研究抱有极大热忱。牛顿的秘密文件中包皮括写给罗伯特·波义耳的书信,他在信中劝告波义耳在提及他们掌握的秘密智慧时要“守口如瓶”。“这是不能公之于众的,”牛顿写道,“否则,这世界难逃一劫。”
  这个奇怪的警告至今仍被人们争论不休。
  “教授,”佐藤突然从黑莓手机上抬起头来,“尽管你一再坚持说你今晚不知道为什么会被召到这儿,可你也许能提供一些有关彼得·所罗门的戒指的线索。”
  “我试试吧。”兰登说着,开始重新梳理思路。
  她拿出物证袋递给兰登。“告诉我这个戒指上符号的意思。”
  他们从杳无人迹的通道经过时,兰登一边走一边审视着这个熟悉的戒指。戒面上是双头凤凰,撑起一面“变混沌为有序”拉丁文字样的旗帜,凤凰胸前饰着数字三十三。
  “这个带有三十三数字的双头凤凰代表着共济会的最高等级。”其实,这个尊贵等级仅存在于苏格兰派②。不过,这种仪规和共济会等级有一整套很复杂的制度,兰登没有心情在今天晚上给佐藤详加讲解。“原则上,这第三十三等级是一个属于共济会高层的精英小团体。它以下的所有等级都可以通过逐级晋升来获取,但只有这第三十三等级是受到控制的。必须获得邀请才能晋级。”

  『注②:苏格兰派(ScottishRite),指执行苏格兰仪式的美国共济会的两个高级支派之一,划分为三十三个等级,另一个是约克派。』“这么说,你知道彼得·所罗门是这个精英团体的核心成员了?”
  “当然。会员身份很难保密。”
  “那么,他是他们职位最高的官员?"“现在,是的。彼得领导着第三十三级最高理事会。这是美国苏格兰派的主管机构。”兰登一直都很喜欢拜访他们的总部——圣殿堂——建筑史上的古典主义杰作,它的符号装饰堪比苏格兰的罗斯林大教堂。
  “教授,你注意到镌在戒指指圈上的字了吗?上面的字样是‘一切展露于三十三等级’。”
  兰登点点头。“这是共济会传说中的一个传统。”
  “也就是说,我可以假设,如果一个成员进入最高的第三十三等级,共济会就会向他透露某种特殊秘密了,是吗?”
  “是的,这是一种说法,但也可能不真实。因为总会有某种阴谋论的猜测,说共济会的最高等级中有极少数被挑选出来的人保守着伟大的秘密智慧。我怀疑,真相恐怕没有那么戏剧化。”
  彼得·所罗门经常风趣地暗示某一共济会重要秘密的存在,但兰登一直以为那只是诱使他加入这个兄弟会组织的恶作剧式的玩笑。不幸的是,今天晚上的事情绝对不好玩,而且,彼得郑重地托付给他的那个小包皮裹——如今看来也完全不是玩笑。
  兰登无奈地朝存放彼得金戒指的塑胶袋看了一眼。“夫人,”他问,“你介意让我来保管这个吗?”
  她看看他。“为什么?”
  “这对彼得非常珍贵,我想今天晚上能还到他手上。”
  她看上去很怀疑。“那就希望你有这个机会吧。”
  “谢谢。”兰登把戒指放进自己的口袋。
  “还有一个问题,”佐藤说,这时他们在迷宫里钻得更深了。“我的工作人员说,当他们重复检验‘第三十三等级’和‘入口’与共济会之间的关联名词时,结果出来了几百条和‘金字塔’字样相关的词条,这是怎么回事?”
  “这也不必奇怪,”兰登说,“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者们是现代石匠的前辈,金字塔和埃及的主题,在共济会符号体系中相当普遍。”
  “象征什么?”
  “金字塔主要象征启蒙。这是一种古代建筑学符号元素,表明古人有能力冲破大地的束缚,向着天堂和金色的太阳上升,最终升到光明的至高源头。”
  她等了一会儿。“没别的了?”
  没别的了?!兰登刚才描述的是历史上最辉煌的符号之一。借由这个结构,人把自己提升到神祗的领地。
  “据我的工作人员说,”她继续道,“这个符号和今晚的事情似乎还有更密切的关系。他们告诉我,有一个流传广泛的传说,说是在华盛顿另有一个金字塔——这个金字塔跟共济会和古代奥义关系尤深。”
  兰登这才意识到她指的是什么,他尽量直截了当地切入正题,以免浪费时间。
  “我对传说非常熟悉,但这纯粹是虚构。共济会金字塔是华盛顿特区流传时间最长久的神话之一,可能起因于美国国玺上的金字塔③吧。”

  『注③:美国国玺(TheGreatSealofUnitedStates)有正反两面图案,作为国徽的正面是一只秃鹰,反面是塔尖上带有一只眼睛的金字塔。』“你刚才为什么没有提到这个?”
  兰登耸耸肩。“因为这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传说。我说过了,这只是个神话。
  是许多与共济会有关的传说之一。”
  “可是这个神话和古代奥义直接有关,是吗?”
  “没错,就和其他许多神话一样。古代奥义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无数传说的基椽—由圣殿骑士、玫瑰十字会、光明会、西班牙光照派成员守护的具有极大能量的智慧——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些传说的基础就是古代奥义……而共济会金字塔只是其中的一例。”
  “我明白了,”佐藤说,“那么这个传说究竟说明了什么?”
  兰登分几步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我不是阴谋理论方面的专家,但我曾修过神话方面的课程,大致说来是这样的:古代奥义——历朝历代失落的智慧——一直都被认为是人类最神圣的财富,就像所有的伟大宝藏一样,它们被小心地守护着。那些受到启示的圣贤就是领悟这些智慧的真正力量、并且知道要对它的潜能心存敬畏的人。他们知道,如果这一秘密智慧落入外人之手,其结果将是毁灭性的,就像我们刚才说过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为了保卫古代奥义,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早期实践者秘密组织兄弟会。在这些组织内部,他们只与有资格入会的人分享智慧,由圣贤把智慧传给圣贤。许多人相信,我们回顾历史……在那些巫士、魔术师和治病术士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见那些掌握秘密智慧的人留下的遗迹。”
  “那么共济会金字塔呢?”佐藤问,“这个传说可归入哪一方面?”
  “嗯,”兰登紧赶几步跟上队伍,“这是历史与神话融汇之处。根据某些说法,到十六世纪时,欧洲所有这些秘密兄弟会组织几乎全部销声匿迹了,大部分是在日益高涨的宗教迫害中被除掉的。据说,共济会就成了古代奥义最后的监护者。
  可以想象,他们生怕有一天他们的兄弟会组织也和其他前辈一样彻底完蛋,古代奥义就会永远消逝。”
  “那么金字塔呢?”佐藤又追问道。
  兰登接着说:“有关共济会金字塔的传说相当简单。它表明,共济会为了履行他们在未来时代保护伟大智慧的责任,决定把这一智慧藏在一个宏伟的堡垒里。”兰登试图重新梳理一下所有这方面传说的记忆。“我再声明一次,所有这些都是神话传说,但据说共济会把他们的秘密智慧从欧洲旧大陆转移到了美洲新大陆——就在这里,在美国——他们希望能摆脱宗教专制、保持自由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建设了一个难以渗透的堡垒——一尊隐秘的金字塔——用以保护古代奥义,直到人类已准备好面对这一令人畏惧的力量、用这一智慧进行交流的那一天。
  根据这一神话,共济会给他们伟大的金字塔冠以一颗闪亮的纯金尖顶石,示意内有珍贵财产——也就是能赋予人类能量、使人类发挥全部潜能的古代智慧。一句话:使凡人神化。”
  “真是个不错的故事。”佐藤说。
  “是啊,共济会已沦为所有疯狂传奇的受害者。”
  “显然,你不相信这个金字塔的存在。”
  “当然不信,”兰登回答。“无论哪里都没有证据说共济会的先辈曾在美国造了一个类似金字塔的东西,更不用说在华盛顿特区了。金字塔是很难隐藏的,尤其是大到能够容纳有史以来所有失落的智慧的金字塔。”

  据兰登回忆,这个传说从来没有解释过共济会金字塔里面究竟藏着什么——是古代典籍、玄秘文件、科学启示,还是某种更加玄妙的东西?——但传奇确实说过:金字塔里的珍贵信息是以非常高明的符号密码储存的……只能为那些悟性最高的头脑所理解。
  “不管怎样,”兰登说,“这个故事被我们符号学家归类为‘原型混杂’类传说——它结合了其他经典传奇,从那些只能被视为虚构的广为人知的神话里借用了许多元素……所以只能是虚构,并非史实。”
  当兰登向学生们讲授有关原型混杂的知识时,他举过许多童话例证,都是代代相传,并代代夸张,都是带有相同的象征元素的同质化道德故事,彼此大量借鉴和串味——贞洁的处女、英俊的王子、壁垒森严的城堡和强大的巫师。借用童话故事,最原始的“善与恶”对峙模式自孩提时代起便根深蒂固地埋在我们心中:梅林对仙女摩根④、圣·乔治对恶龙⑤、大卫对歌利亚⑥、白雪公主对恶女巫,甚至还可以加上卢克·斯凯沃克与达斯·维达的对战⑦。
  『注④:梅林(Merlin)、仙女摩根(MorganleFay),传奇故事《亚瑟王》中的正、邪两方人物。』
  『注⑤:圣·乔治(SaintGeorge)屠龙的故事,最早的书面记载出自十一世纪时小亚细亚的格列高利文本,故事中圣·乔治依靠十字架的力量杀死了恶龙,拯救了公主,于是国王和那里的人民都皈依了基督教。』『注⑥: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出自《圣经·撒母耳记上》。』『注⑦:卢克·斯凯沃克与达斯·维达的故事,出自电影《星球大战》。』一行人跟着安德森转过一个角落,走下一段较短的台阶,佐藤还在琢磨。“告诉我,如果我们没有弄错的话,金字塔曾被认为是一个神秘入口,通过这个入口,那些死去的法老们可以上升为神,对不对?”
  “对。”
  佐藤突然停了下来,拽住兰登的胳膊,脸上的表情夹杂着惊讶与怀疑。“你说那个绑架彼得·所罗门的人要你去找到一个隐藏的入口处,而你竟然没想到他是在援引传说中的共济会金字塔?”
  “不管换成什么名目,共济会金字塔就是一个童话故事。纯粹的虚构和想象。”
  佐藤向他靠近一步,兰登可以闻到她带有烟味的呼吸。“我能理解你的立场,教授,但考虑到调查的需要,某些相似的线索很难被忽视。一个引向秘密知识的入口?在我听来,这很像是彼得·所罗门的绑架者认为你、只有你可以开启的入口。”
  “噢,我没法相信——”
  “重点不是你相不相信。不管你信不信,你必须承认,那人真的相信共济会金字塔是真实存在的。”
  “那人是疯子!他也许还真的相信那个SBB13是一个巨大的地下金字塔入口,里边藏着所有古代失落的智慧!”
  佐藤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眼里几乎冒火。“今天晚上我要面对的危机绝对不是童话故事,教授,而是相当真实的,我可以向你保证。”
  一阵冰冷的沉默。
  “夫人,”安德森打断了沉默,指着十英尺外的另一扇安全门。“我们差不多要到了,如果你还想继续。”
  佐藤的目光转向安德森,用手势告诉安德森向前走。
  他们跟着警卫队长通过了安全门,门里是条狭窄的通道。兰登左右看了一下。
  不是开玩笑吧。
  他正站在他所见过的最长的通道中。
或许您还会喜欢:
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决斗茶桌上摆着两只酒杯,杯子里各装有八成透明如水的液体。那是恰似用精密的计量仪器量过一样精确、标准的八成。两只杯子的形状毫无二致,位置距中心点的距离也像用尺子量过似地毫厘不差。两只杯子从杯子中装的,到外形、位置的过于神经质的均等,总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茶桌两边,两张大藤椅同样整齐地对面地放在完全对等的位置;椅上,两个男人像木偶一样正襟危坐。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沉睡的记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既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可是不知在何处漂浮着微光。整个白色公馆朦胧地浮现在黑暗之中。L字形的公馆中,位于最黑暗处的门微开着。从门缝露出来的光线,像是窥探外面一样。周围是一片寂静的黑暗,冷雨持续地下着,甚至连虫鸣都停止了。关掉公馆内的灯,借着手电筒的微亮,三个男人走了出来。前面的男人手拿铁锹,后面的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抬着木箱。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演讲与访谈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人民网日本版9月11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访中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10日上午来到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讲演。其演讲全文如下: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