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1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彼得为什么不接电话?凯瑟琳·所罗门满腹疑惑地挂断了手机。他在哪里?
  三年来,在他们每周日晚间七点的约会中,他总是先到。这是他们家族持续已久的惯例,每个新的一周开始之前他们都要相守在一起,也是为了让彼得了解凯瑟琳实验室的最新进展。
  他从没迟到过,她想,他也一直不接手机。更要命的是,直到此刻凯瑟琳还不能确定,万一最后他出现在自己面前,她是否要告诉他那件事。今天发现的那件事,我怎么开口对他说呢?
  她的脚步有节奏地落在地面上,悠长的走廊像是贯穿SMSC的脊椎。这条走廊在SMSC内被称为“大街”,连接着大楼的五个大舱室。架在四十英尺高处的橘黄色管道循环系统和整座大楼的“心跳”一起有节律地搏动着——这是泵送循环过滤数千立方英尺空气的响声。
  通常,在她前往实验室那段近四分之一英里的路程中,大楼的呼吸声会让她感觉平静。可今晚,这种脉动的声音却让她紧张。今天听到的有关哥哥的事情也许会给所有人带来麻烦,可彼得是家族中惟一在世的亲人,凯瑟琳一想到他对自己还有所隐瞒就觉得心烦意乱。
  据她所知,他惟一对她保守过的秘密……就藏在这条过道的尽头,那是个绝妙的秘密。三年前,哥哥和凯瑟琳一起走在这条长廊里,颇为骄傲地向她介绍SMSC,这幢建筑物里有哪些不同寻常的藏品——编号为ALH-84001的火星陨石,坐牛酋长①的手书象形文字日记,盛有查尔斯·达尔文收集的原始物种的蜡封球形罐。
  『注①:坐牛酋长(SittingBull,1831—1890),美国印第安人苏族部落首领,一个传奇人物。』
  当时,他们一起经过一道厚重的门,门上镶着一扇小窗。凯瑟琳马上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问:“这到底是什么?”
  她哥哥边走边笑。“第三舱室,也叫水舱。看上去相当奇特,不是吗?”
  毋宁说是吓人。凯瑟琳紧跟在他身后。这幢建筑物就像外星球。
  “我真正想让你看的是第五舱室。”她哥哥说着,在那似乎没有尽头的走廊上领着她前行。“这是我们最新扩建的,用于储藏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地下室里的藏品。按计划,那些藏品五年后全部要搬到这边来,也就是说,第五舱室目前是空的。”

  凯瑟琳看了一眼说,“空的?那我们来看什么?”
  她哥哥的灰眼睛里闪现出她熟悉的调皮劲儿。“我突然想到,现在这儿既然没人使用,那也许可以给你用。”
  “我?”
  “正是。我想,也许你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实验空间——你可以尽情使用这儿的设备,把你这些年研究的理论付诸实验。”
  凯瑟琳惊讶地看着她哥哥。“但是,彼得,那些实验完全是理论上的假设!
  几乎不可能付诸实际操作。”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凯瑟琳,对你来说,这幢大楼很理想。SMSC并不仅仅是个储存藏品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场所。我们一直在挑选藏品,用拿钱所能买到的最好设备进行探测。只要你用得上,这里任何装置你都可以随意支配。”
  “彼得,这种实验需要的装置是——”
  “已经在那儿了。”他咧嘴一笑。“实验室已经布置好了。”
  凯瑟琳停下了脚步。
  她哥哥指着长长走廊的尽头。“我们现在就去瞧瞧。”
  凯瑟琳几乎说不出话来。“你……你为我建了一个实验室?”
  “这是我分内的事。史密森学会是为科学发展而建立的。作为秘书长,我必须认真负责。我相信你的实验具有不可估量的潜能,能推动科学进入未知领域。”
  彼得停下来,正视着她的眼睛。“不管你是不是我的妹妹,我都有义务扶持这项研究。你的想法相当惊人。全世界都应该看到自己的前景何在。”
  “彼得,我不可能——”
  “好了,放松些……这是我自己的钱。现在没人在使用第五舱室。等你完成自己的实验,你要搬出去也行。再说,第五舱室有一些独特的设备,非常有助于你的工作。”
  凯瑟琳想象不出这个巨大而空旷的舱室对她的研究会有什么帮助,但她知道马上就能亲眼见证了。他们来到一扇钢门前,上面刻着醒目的字样:第五舱室
  第五舱室
  她哥哥把钥匙卡插进槽内,电子键亮了。他伸出手指正要键入密码,却又停了下来,像小时候那样调皮地挑了挑眉,问:“你确定准备好了?”

  她点点头。我的,哥哥,总是热衷于追求戏剧化的效果。
  “往后站一点。”彼得在按键上敲了几下。
  钢门嘶嘶一响,开了。
  门内只是一片漆黑……像是一个豁开的黑洞。黑暗深处似乎回响着旷野中的呜咽。凯瑟琳感到一股寒气从里面发散出来,一如夜间朝大峡谷深处望去。
  “想象航空公司有个空机库,正等待一队空客机到来,”她哥哥说,“这么想,你对它就会有一个基本概念了。”
  凯瑟琳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
  “这个舱室太空旷了,很难保温,可你的实验室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热绝缘房间,大致上是一个立方体,安置在这个舱室最偏的角落里,以便与其他区域最大限度地隔离开来。”
  凯瑟琳试着想象实验室的格局。盒子里面的盒子。她竭力朝眼前的黑暗深处看去,可是什么也看不见。“里面有多大?”
  “相当大……摆下一个橄榄球场还绰绰有余。我得提醒你,这段路走起来你会觉得有点费劲。里面特别黑。”
  凯瑟琳往墙角看。“没有电灯开关?”
  “第五舱室还没有埋线通电。”
  “那……实验室怎么运作?”
  他眨眨眼睛。“用氢燃料电池。”
  凯瑟琳简直目瞪口呆。“你是在开玩笑吧?”
  “这儿的清洁能源足以维持一个小型城市的运转。你的实验室拥有与大楼其他部分隔离的全频率无线电设施。而且,所有舱室外部封有光阻薄膜,以保护里面的物品不受阳光辐射。实际上,这个舱室是一个能量中性的封闭环境。”
  凯瑟琳开始理解第五舱室的魅力了。因为她的实验需要在一个能够阻隔任何外来射线、没有“白噪音”污染的环境里进行,大量工作的重心就是测定此前未知的能量域。她的实验对精微程度要求非常严苛,甚至不允许来自周围人的“脑电波”或“思想射线”的干扰。正因为如此,大学校园或是医院实验室都不能满足她的实验条件,而像SMSC这样的密封舱室可谓是最理想的工作环境。
  “我们进去看一下吧。”她哥哥朝她咧嘴一笑,走进无边际的黑暗中。“跟着我就行。”

  凯瑟琳跨过门槛。在一片漆黑中要走一百码吧?她想叫哥哥拿只手电筒来,但哥哥仿佛已消失在深渊里了。
  “彼得?”她喊。
  “信念助你大步飞跃,”黑暗中他的声音渐行渐远,“你会找到路的,相信我。”
  他在开玩笑,不是吗?凯瑟琳迈过门槛走了几英尺,心怦怦直跳,竭力想透过黑暗看见什么东西。我什么都看不见!突然,身后的钢门又嘶嘶一响,砰地关上了,她猝不及防地陷入彻底的黑暗。任何地方都不见一丝光亮。“彼得?!”
  毫无声息。
  你会找到路的,相信我。
  她摸索着一点点地向前挪去。信念助你大步飞跃?这里伸手不见五指。她继续向前移动,但不过几秒钟工夫,她已完全不知所往。我要走到什么地方去?
  这是三年前的事儿。
  现在,凯瑟琳来到同样厚重的金属门前,她想,自第一天晚上来到这儿至今,她已经有了多大的进展。她的实验室——外号“立方体”——成了她的家,第五舱室深处的一个圣所。正如她哥哥先前预言过的,她在那晚的黑暗中找到了自己的路,从那之后,每天晚上她都穿过黑暗前往实验室——多亏了她哥哥让她自己发现的那套独特而简单的引导系统。
  更重要的是,她哥哥的另一个预言也实现了:凯瑟琳的实验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尤其是在最近的六个月里,这种突破将可能改变整个思维模式。凯瑟琳和哥哥都同意将她的研究成果严格保密,直至完全领悟个中深意。但凯瑟琳知道,不用很久,她就会发表人类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科学新发现。
  秘密博物馆内的秘密实验室,她想着,把钥匙卡插入第五舱室门上,电子键亮了,凯瑟琳输入自己的个人识别密码。
  钢门嘶嘶地打开。
  熟悉的冷风,旷野中的呜咽。像往常一样,凯瑟琳感觉自己的脉搏跳动速率开始加快。
  世上最奇特的上下班。
  她稳住自己,踏进黑暗之前先看一眼手表。可是今天晚上,一个焦虑的念头始终在她心里盘桓。彼得在哪儿?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