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埃菲尔铁塔南侧的奥的斯电梯带着超载的游客往上攀升。拥挤的电梯厢里有个神情严肃的商人,身着熨得板板整整的套装,正低头看着身边的男孩。“你脸色有些苍白,儿子。你真该留在地面。”
  “我没事……”男孩说着耸了耸肩,掩饰自己的紧张。“再上一层我就出去。”
  我快喘不了气了。
  大人又向孩子凑过去。“我还以为你现在能克服这个了呢。”他怜爱地在孩子脸蛋上刮了一下。
  男孩觉得让父亲失望了,有些羞愧,可这会儿他耳朵里只有响个不停的铃声。
  我喘不了气了。我得从这匣子里出去!
  电梯操作员一再保证电梯的构件安全可靠、运行性能良好。他们脚下,巴黎的街道远远地朝着四面八方辐射开去。
  马上就到了,男孩对自己说,他伸长脖子仰望上面的观景平台。再坚持一下就好。
  电梯陡然迎向上面的观景平台,升降机井开始变窄了,几根粗大的支柱收缩成一条实心的垂直通道。
  “爸爸,我觉得不——”
  突然,头顶传来断断续续的回声。电梯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令人恐惧地朝一边晃过去。断裂的缆绳在电梯厢外壁四周金蛇狂舞般地抽打着。男孩伸手去拽父亲。
  “爸爸!”
  父子俩惊恐地互相对视了一秒钟。
  电梯厢的底部掉下去了。
  罗伯特·兰登猛然在软皮椅上直起身子,从迷迷瞪瞪的白日梦中惊醒过来。
  他独自坐在“猎鹰2000EX”商务飞机宽敞的机舱内,飞机刚刚穿过颠簸的云层。
  耳边是“普拉特和惠特尼”双引擎发出的匀速嗡响。
  “兰登先生?”头顶上的机内对讲机嗤啦啦地发出声音。“我们很快就要到了。”
  兰登坐直身子,把记录讲稿的笔记本塞进皮包皮。刚才,他在重温复杂的共济会符号体系,没多久就迷糊了。梦境中出现了已故的父亲,兰登怀疑这和今晨收到突如其来的邀请有关,邀请人彼得·所罗门是他多年的恩师。

  我绝不会让他失望。
  近三十多年来,这位五十八岁的慈善家、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一直用心呵护兰登,兰登的父亲去世后,他更是在各方面代行父职。虽说所罗门来自富甲一方、颇具影响力的名门望族,兰登却从他温柔的灰眼睛里感受到了仁爱与温情。
  窗外,太阳已经下沉,兰登仍辨认得出世界上最大的方尖碑的纤秀轮廓,它耸立在地平线上,就像古时日晷的指针。五百五十五英尺高的大理石方尖碑标示出这个国家的核心位置。所有精心设计的几何形街道和名胜古迹都以这个尖顶为圆心,向四面八方辐射。
  即使从空中俯瞰,华盛顿特区所具有的近乎神秘的力量也一丝不减。
  兰登热爱这个城市,飞机着陆时,他感到某种跃跃欲试的兴奋。飞机驶向达拉斯国际机场私人航站楼,缓缓地停下来。
  兰登收拾好东西,谢过飞行员,步出豪华的机舱,走上舷梯。一月的寒风迎面吹来。
  尽情呼吸吧,罗伯特,他感谢这开阔的空间。
  一片白雾在跑道上蔓延开来,兰登踏上雾蒙蒙的沥青碎石路面,感觉好像走进了沼泽地。
  “您好!您好!”从沥青碎石路对面传来的是曼妙的英式英语,“请问是兰登教授吗?”
  兰登看见一位挂着标牌、手持文件夹的中年妇女匆匆朝他走来。他迎向她时,她也高兴地挥手,时髦的线织帽下露出鬈曲的金发。
  “欢迎来到华盛顿,先生!”
  兰登微微一笑。“谢谢。”
  “我叫帕姆,是旅客服务中心的。”听起来这位女士非常兴奋,甚至有点激动。“先生,请跟我来,您的车在等着。”

  兰登跟着她穿过跑道,向西格纳切航站楼走去。许多灯火通明的私人飞机停靠在机楼四周。在这里能租下一个机位象征着财富与名望。
  “我真的不想打扰您,教授,”那位妇女的声音有些羞怯,“可您真的是写符号学和宗教著作的罗伯特·兰登教授吗?真的是您吗?”
  兰登迟疑了一下,点点头。
  “我想也是!”她面露喜色。“我们读书俱乐部读过您那本关于圣女与教会的书!结局竟是个吊人胃口的大丑闻!您真喜欢出人意料啊!”
  兰登微笑了。“丑闻不是我的意图所在。”
  她似乎觉察到兰登此刻没心情讨论自己的作品。“对不起,让您听我唠叨。
  我知道您不喜欢别人认出您……可这要怪您自己。”她开玩笑地指指他的衣着。
  “您的制服让您很惹眼。”
  我的制服?兰登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裤。他穿着跟平时一样的炭黑色套领毛衣、斜纹软呢外套、黄卡其布裤、学院气的科尔多瓦皮路夫鞋……这是他上课、讲座、巡回演讲、拍作者照、出席社交场合的标准装束。
  女人笑了。“您穿的这件套领毛衣太过时了。您戴领带肯定更精神!”
  没门儿,兰登心想。勒脖子的劳什子。
  兰登在菲力普·埃克塞特①中学时,一周有六天要系那劳什子,校长对此曾有过一个浪漫的解释,说领带的起源可追溯到古罗马,当时的罗马演说家们为使声带保暖而在脖子上围系一条小丝巾,但兰登明白,从词源学上来说,领结、领巾、领带,其实是由冷酷无情的“克罗地亚”②雇佣军的音韵引申而来,他们系上小领巾,咆哮着冲上战常时至今日,这种古代战场服饰成了当代办公室武士的披挂,他们希望借此在日常的办公场所震慑对手。
  『注①:美国最知名的学府之一,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市,建于一七八一年,是一所从九年级到十二年级的高中学校。』『注②:此处领结、领巾、领带的原文是cravat,克罗地亚人原义为Croat。』“谢谢你的建议,”兰登笑出了声,“我会考虑今后系领带的。”

  一辆林肯城市轿车停在航站楼旁,一位身着深色套装、教授模样的男子下了车,态度雍容地朝兰登伸出手。“兰登先生?我是环线轿车服务公司的查尔斯。”
  他打开后座门。“晚上好,先生,欢迎来到华盛顿。”
  兰登向帕姆点点头,谢过她的迎送,再钻进舒适豪华的城市轿车。司机向他指了指温度控制器、瓶装水,还有一篮热松饼。不出几秒,兰登的车就已迅速驶离航站楼,上了私家专用通道。原来,这就是另一种人的生活方式。
  司机加大油门驶向温德索克路,他征得乘客同意后按下通话键。“这是环线公司的轿车,”司机的语气专业而简洁,“确认乘客上车。”他停顿了一下。“是的,先生。您的客人,兰登先生已经抵达,我会在晚七点前把他送到国会大厦。有事请来电吩咐,先生。”他挂断了电话。
  兰登忍不住笑了起来。无微不至。彼得·所罗门对细节的关注是他的杀手锏,令他手握大权却总能显得举重若轻。银行里有几十亿美元也不见得是坏事嘛。
  兰登靠在舒适的皮坐椅上,闭上了眼睛,机场的噪音渐渐消逝。美国国会大厦距此只有半小时车程,他很乐于在这段时间里独自梳理思绪。今天,每件事情都发生得那么快,以至于兰登现在才开始认真思忖:即将开始的这个夜晚一定很不可思议。
  秘密抵达,兰登想到这里,不禁觉得好笑。
  十英里开外的国会大厦里。有个孤零零的人影正急切地等待罗伯特·兰登的到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佚名
章节:94 人气:0
摘要:献给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四节)第一部第一卷一个家庭的历史第一节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 [点击阅读]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
双城记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内容提要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Dr.Manette)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MarquisSt.Evremonde)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婬*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 [点击阅读]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叶盘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地球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你右手擎着斟满琼浆的金钟,左手将其击碎。你的游乐场响彻尖刻的讥嘲。你剥夺英雄们享受高尚生活的权力。你赋于“至善”以无上价值,你不怜悯可怜虫。你在繁茂的枝叶间隐藏了无休无止的拼搏,果实里准备胜利花环。 [点击阅读]
吉檀迦利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冰心译1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在你双手的不朽的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你的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0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0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