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 Part3 方法 第十三章 心理逻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懂一种东西和会一种东西,其实是两个概念
  当讲到心理逻辑的时候,我要温馨提示一下:请给自己一点耐心。
  因为我讲到了我的独家心理分析最核心、技术性最强的东西。不夸张地说,如果学会梳理心理逻辑,那是一个绝杀技。
  我们都知道,练一门武功,和会玩几招花拳绣腿有本质区别。这种区别,恐怕和蚯蚓与黄鳝、黄鳝与蛇、蛇与龙的区别差不多。
  很简单,真正的功夫是用来防身和攻击的,技术性相当强。你不要看玩功夫的人手一舞一舞,脚也一踢一踢的,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好看(当然它也可以玩得看上去很美),而是知道自己和别人有哪些漏洞必须防守,可以进攻。他不会去玩那些华而不实的招式。
  李小龙玩的“截拳道”就非常讲究这一点0在《精武英雄》这部电影里,陈真陈英雄也说“搏击之道就在于击倒对方”。
  对于花拳绣腿来说,那就不懂这些东东了,它就是用来表演和娱乐的,因此追求的就是好看。
  所以,有时候,懂一种东西和会一种东西,其实是两个概念。《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同学就是一个懂一种东西,但并不会这种东西的人。她看过很多武功典籍,别人要玩什么武功招式,她都知道,但是她不会武功!
  2、用逻辑无法解释清楚的事情,总可以在心理上说清楚
  我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心理逻辑?
  先想一下,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的言行,其反常、奇异、疯狂,是“不可理喻”“无法想象”的对不对?也就是说,它们用理性的逻辑和常理,根本就解释不清楚。
  比如,一个人喜欢去偷女人的内裤,一个疯子突然跳起来拿刀在大街上砍人,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就会本能地厌恶,用逻辑都无法理解。
  那什么可以理解?回答是:心理逻辑。我想说,在这个世界上,用逻辑无法解释清楚的事情,总可以在心理上说清楚。
  因为,这些言行,是受心理驱动的,它们自有一套逻辑。
  对“心理逻辑”名词解释一下就是:一种心理行为,或一种心理症状,从在内心里的发生,到表现出来的整个有规律的过程。梳理心理逻辑,就是看透这整个过程。
  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就相当于看到了:
  a、一个人在内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b、他的那些行为,在内心里经过了什么样的程序,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c、他的心理问题,到底是怎么来的,经过了怎样的演变。
  3、心理分析讲究的,主要就是心理逻辑
  和我们人类有关的世界,大致有三个大领域:自然、社会和心灵。
  对于自然、社会现象来说,我们是用一系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还有哲学)来对付的,比如物理学、化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必须讲究逻辑。因为,不讲逻辑,你都思维混乱了,还想干什么,又能干什么?还想探知自然、社会现象的规律?
  值得一说的是,甚至本属心灵领域的宗教,为了增强吸引力,也用逻辑来武装自己,比如,在西方的中世纪,很多教士就做起了宗教哲学家,不再说“上帝就是存在的”,而是论证上帝的存在,虽然论证是否成功是另一回事。
  但是,碰到人类的心灵领域,逻辑就玩不下去了。有效的是心理逻辑。我们的心理分析讲究的主要就是心理逻辑。
  理性逻辑;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逻辑:心灵的领域。
  4、一个人的心理背景越活跃,他越不理性
  心理逻辑是怎么运作的呢?
  有两种情况,我分别把它们的运作过程,画成一个逻辑图式。
  在一个人的心理生存没有受到威胁,保持着理性的情况下:
  在某种心理背景下,外界刺激或内心欲望——心理结构——智力结构对心理结构进行控制——表现出来的言行。
  解 释一下就是:在我们带着一个心理背景和别人打交道时,别人如果对我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或者,我们的内心欲望被激发了,那么,我们的心理结构就被刺激, 导致了某种心理反应,由于我们的智力结构可以控制它,于是,最后出现的,便是某些理性的言行,它们回应了别人对我们的刺激,以及我们内心被激发的欲望。
  比如,你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个美女,有占有的冲动,但你知道你想占有她是不可能的,于是,在心里阴笑一下,开始装,走开。这就是你的内心欲望被她激起,冲击到了你的心理结构后,在智力结构控制下心理逻辑的运作过程。
  当一个人保持理性时,他的心理逻辑的运作有一个特点:受到智力结构的影响或支配,而不是盲目地被外界和内心欲望所操纵。
  由于在理性的情况下,心理逻辑的运作较为简单,你只要像前面我们所讲的一样学会看穿一个人的心理动机,学会澄清他的言行,就已经够用了,在这里我就不分析了。
  在一个人的心理生存受到威胁,使他沦为心理动物的情况下:
  在某种心理背景下,外界刺激或内心欲望——威胁心理生存——心理保护机制的启动——表现出来的言行。
  解释一下就是:当我们带着一个心理背景,出现在任何一个情境中时,或者别人所说的话、所玩的动作,或者我们的内心欲望被激起,冲击到了我们的心理结构,使我们的心理生存受到威胁。这个时候,我们的智力结构已经不管用,心理保护启动,并以外在的言行表现出来。
  它的特点是:我们盲目地受心理规律的支配,心理保护主宰了我们对外在刺激和内心欲望的反应。
  比 如,一个人在单位无端地被上司批评,心里面正不爽时,下班回来在街上,恰好又有一个人踩了他脚后跟,而且还不道歉,态度恶劣,他就有可能发火。被上司骂已 经够让他郁闷了,居然还有人再惹他,他会有一种“我TM怎么那么倒霉,那么好欺负”的内心语言。这个时候,他的心理逻辑运作,但智力结构不起作用。
  当我们带着一个心理背景和别人打交道时,这个心理背景越活跃,我们越不理性。
  5、我们不仅仅应该看到一个人的行为在心理上是什么意思,也应该看到,在此之前,他在心理上发生了什么。
  下面,开始进行技术分析了,还是从最简单的开始吧。
  我们梳理心理逻辑的第一个运用:破译一个人的心理演变过程,看到他的行为,是怎么被召唤出来的。
  我想说,我们不仅仅应该看到一个人的行为在心理上是什么意思,也应该看到,在此之前,他在心理上发生了什么。

  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某年某月某日,男A在地铁偶遇女B,搭讪成功。继而,在网上开始猛烈的攻势,装,女的也装。摊牌要追,男A搞不定女B,便恶语相向。
  但女B也不是省油的灯,一怒之下,把他们的聊天内容和手机短信公布到了微博上,供网络哄客和骂客参观、起哄、谩骂。男A大惧,赶快道歉……女B不留情。于是,男A刀捅女B,所幸只是划了一下,无大碍。
  显然,即使是不懂心理分析的人,要搞懂男A为何要刀捅女B,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但我们还是来梳理一下他的心理逻辑。注意了,下面我用箭头,把心理逻辑的运作过程完整地勾勒出来。
  在 地铁里搭讪,搞定联系方式,内心窃喜——在网上展开攻势,勾搭,由于不是面对面,而且似乎具有私密性,他内心充满了泡妞时进攻的快感,这种快感,并不亚于 “搞定”时的成就感——女B并不在网上投怀送抱,在大谈什么车子的同时,拒绝了男A。男A心理受挫,心理生存受到威胁——心理保护启动,对女B进行语言上 的攻击——女B把聊天内容发到网上,男A隐私暴露,被网友围观指责。恼恨、恐惧。为消除恐惧,赶快道歉——道歉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单方面和女B签订了一个 “我道歉,你也放低姿态息事宁人”心理契约的男A有被羞辱之感,于是,又威胁到心理生存,基于心理保护,转化为愤怒——在搞不定女B的挫败感、女B把聊天 内容发到网上让他丢脸的怨恨,以及道歉后的恼羞成怒驱使下,他要对女B进行报复,于是,刀捅女B。
  6、如果我们知道某种希望的结果就是失望,那么,我们就会说服自己不要抱希望
  我们梳理心理逻辑的第二个运用,相对要复杂一些。因为我们要破译的是:一个人成了某种人,在心理上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这个运用太重要了。因为从小开始,我们就不断地被某些事情所改变,我们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变成了某种人,又如何阻止自己。
  下面是一个官二代女公务员的故事。
  她表面上是个单纯孩子气有点内向的乖乖女,但事实上极善于伪装。
  在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吵架,而她在一旁冷眼旁观,暗带嘲讽。
  她母亲是个游戏人生的人,但父亲很好面子,且道德感强,做事有条理、有分寸。由于和母亲关系不和睦,她父亲便把精力都转到了工作和对她的期待上。
  于是,她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a、在小的时候,有一次,她和朋友说话,朋友没有理她,她没有继续说,而是趁朋友不注意,把朋友的钥匙拿走了,以作为对他的惩罚。还有一次,和舅舅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她说的话没有得到舅舅的回应,于是气愤地回家把门反锁,不管舅舅怎么敲门都不开,还挑衅地隔着窗户看着他。
  b、在父亲的耳提面命下,她从小努力要做一个优等生,但在面临高考时,因压力过大,她发现在心理上无法坚持下去,于是,开始自暴自弃,情绪崩溃。这个挫折对她的影响很大,以至于在心态上、穿着打扮上、交友上都失去了改变自己的勇气。
  c、 在一所并不好的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体制内,虽然是官二代,但心理上还是小绵羊。有一个很会玩人际关系的同事,当面嘲讽过因她的“身份”所给他带来的不平等 待遇。她忍不住想接近他,暗中观察他的做事方法。而他也乐于交她这样一个官二代朋友。于是,在和同事表面上和谐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她非常想找一个机会狠狠 地攻击他一次。
  好,看完故事后,我们来梳理心理逻辑。
  第一种表现:父母吵架时,她在一旁冷眼旁观,暗带嘲讽。
  父 母吵架,刺激到了她的心理结构,她很痛苦——她本来是希望父母和睦的,但结果相反——如果我们知道某种希望的结果就是失望,那么,我们就会说服自己不要抱 希望。所以,为了避免再受伤害,她在内心里告诉自己,不要抱他们不要吵的希望,而是蔑视他们——蔑视父母,使她既避免了被他们吵架伤害,同时这又是一种心 理上的攻击,是她在心理上对他们的报复。
  第二种表现:谁得罪了她,她就会想着去攻击谁、惩罚谁。
  父 母吵架时,她在心理上保护自己的方式,建立了她在心理上和世界的关系,成为一种固定的心理模式。这构成了她的心理背景1——但她只是强迫自己不要抱希望, 骨子里从未断掉希望父母和睦的念头。同样,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在她内心里也一直潜伏。因此,她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从未有一开始就主动的攻击性。这构成了她 的心理背景2——在和别人交往时,她先示好,但别人不友好回应她,刺激到了她的心理结构,她受到伤害——她心理保护的固定模式被激活,她要报复,对伤害了 她的人进行攻击。
  第三种表现:面临高考时在心理上无法坚持下去,这个挫折,使她后来在心态上、衣着打扮上、交友上都失去了改变自己的勇气,成了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
  由 于不能从母亲那儿得到爱,她怕从父亲那里也得不到爱,这是她的心理背景1——父亲期待她成为一个和母亲不一样的有出息的人。她知道父亲对自己这样期待。她 的心理背景2——她强迫自己符合父亲的期待,因此扮演了一个“很乖但懂得按主流价值观去奋斗的人”的角色。主要观众,是父亲,也包皮括她自己——在高考前, 她的演出一直很成功,但由于是害怕得不到爱,而非兴趣来扮演这个角色,她活在一种心理不平常的状态中,靠加油打气来支撑,因此,在巨大的压力下,高考前, 她崩溃了——她在心里知道:自己只是在强迫自己扮演一个角色,内心实际上缺乏力量,并不自信。她无法再骗过自己。而意识到这点,她失去了继续扮演这个角色 的力量——这件事产生这样的心理后果:她意识到自己的弱小,知道强迫自己来显得自信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因此在心态上,衣着打扮和交友上,都失去了勇气。
  我不知道你看到没有,这位官二代同学,实际是一个善良的、有基本是非观的人。这一点,到现在都没有沦陷,否则她的心理会扭曲得很难看。
  她在网上找到了我,我的分析,她回答说非常精准,希望我能出出主意帮她改变。
  我的主意是:她缺乏一个目标,一个把自己的善良升华的目标,比如,大可以在和人民群众打交道时,尊重他们、为他们奔走呐喊。这样,她在心理上就慢慢改变了和别人、世界的关系,也会改变自己。

  7、一个所谓的“正常人”看起来不正常的行为,是大有深意的
  以上对心理逻辑的梳理,针对的情境,都不是短时间内在一个空间里发生的,更适用于我们的自我分析,以及对一个人的心理演变、他是什么人的破译。
  但我们平时和人打交道,会经常碰到在一个时空情境里发生的情况。
  所以,下面我们开始第三个运用:在一个人和我们互动时,从他的语言、行为中,破译他的心理逻辑。
  有个职场新人,讲了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真实故事。
  在我刚进入一家广告公司的时候,有一个同事主动跑过来跟我打招呼,显得挺热情。但是跟他瞎聊了一下,发现跟他沟通有点困难。比如我说A他会听成B,而他说B呢,我却听成A。另外,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挺躁动的。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天,这个人一到公司就开始向我和其他的同事问一些问题。比如他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你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七个字在一分钟内倒着念,我就给你五百元。但过了一会儿,他又说五百万元。我当时觉得他有点怪怪的,但也没有多在意。
  其他同事围了过来。他们也开始对他提的问题和喋喋不休的讲话有些不满。后来,他有一个行为躺在公司的沙发上。然后,你可以想象到,其他同事对他说:“上班期间不要这样子。”
  他就在那边说:“没事,我会跟总经理沟通,你们不用管,没有你们的事情!”
  大家没有办法,只有不满。静默了一段时间,他突然歇斯底里地狂笑,而且笑得异常大声,异常恐怖!突然之间,他对桌子椅子狂砸一通,并且对两位对他指手画脚的同事说:“我是总经理!你们可以不用干了!现在辞职马上出去!”随之,他手指向我和另一名同事,“你们可以留下!”
  我当时懵了,尽量安抚他的情绪。但是,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了,像发了疯一样,对公司的花瓶、桌子、空调一顿乱砸,同时也不放过别的公司的物品。最可怕的是,玻璃门也被他踹到完全碎掉。事后我看了一下,那种玻璃厚度差不多一厘米!
  到最后,人越来越多。他突然从13楼窗户跳了下去!
  幸好,12楼有阳台。
  故事刚听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就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一样想表示“震惊”了——震惊于这些公司白领如此缺乏心理洞察力。
  这位仁兄不能像别的人民群众一样情绪稳定,在语言、表情、动作上搞得那么夸张,目的只有一个:变相地向同事们发出“安慰我”的强烈信号。他们在心理上却毫无感觉,只是把这些语言、行为理解为“怪异”。
  说一个人“很怪”,往往只是我们想得到快感的托词。我们之所以乐此不疲,原因仅仅在于,通过阻止自己捕捉真相,我们认定了一个人的“不正常”,在他面前获得了心理优势。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仁兄的言行到底是什么意思。
  想都想得到,他一定在某方面受到了打击、伤害,有一种想毁灭自己来寻求解脱的冲动。但是,他真的不想死。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他想到了同事们,要向他们求助。
  但是,同事对于他来说,在心理上毕竟是陌生人,如果向他们袒露心扉,把自己的孤弱无助暴露在他们面前,他们不安慰自己怎么办?那无异于自己主动去让别人伤害!
  因此,他必须进行心理保护。而这样,只能采用别的吸引注意力的心理策略,在他们面前制造出好像应该得到重视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同事安慰自己,获得补偿;另一方面,又能够在气势上压过他们,使自己不暴露心理弱势。
  不幸的是,同事完全不懂得配合。居然没人听懂他怪异的语言。他感觉到了受挫,于是发出的信号更为强烈,也就是语言行为越显反常。不幸,不仅得不到重视,还遭到了同事的不满。
  这个时候在他心理上发生了什么?他恨他们!原因在于,当他向他们求助时,无论在心理保护的驱动下如何掩饰,都已经处于心理弱势,有被视为神经病的危险,那么,他在心理上,就会单方面和他们签订一个心理契约:你们应该重视我。
  就是说,他在心理上是下了赌注的。如果同事不重视,甚至还表示不满,就意味着同事可恶地撕毁了契约。
  接下来他要干什么?报复他们!
  他异常恐怖地狂笑,扮演成总经理叫一些同事滚蛋,叫其他同事留下,如果你把这些言行理解成他疯了,那错的一定是你。不,他没疯。他只是在以这种看起来已经疯了的形式,在心理上震慑他们、戏耍他们。
  我们来梳理一下他在跳楼前的心理逻辑。
  跳楼前的心理逻辑如下:
  在 某方面受到了打击、伤害,他有一种想毁灭自己来寻求解脱的冲动。这是他的心理背景1——但他并不想死。这是他的心理背景2——为解决这种心理冲突,他向同 事们求助。在心理保护下,他以变得“不正常”的方式发信号,希望吸引关注,求得安慰。他单方面地和同事签订了一个心理契约——同事不配合,他心理受挫—— 和同事单方面签订的心理契约被违反,刺激了他,带着对同事的恨,索性放开,越玩越疯狂。
  最后他失控了,对物品狂砸一通,还跳了楼。这又该如何理解?
  跳楼的心理逻辑:
  震慑——通过他对同事的恨,其心理变得强大,无所畏惧:你们不是对我不满,视我为疯子吗?好,我干到底,吓死你们!
  兑诺——我下的心理赌注赌输了,愿赌服输,我认了。既然我找不到一个理由来阻止自己自杀,我就必须像个男人一样不退缩。
  报复——玛勒隔壁德,老子就死给你们看,蔑视你们!
  看到没有?他的跳楼自杀,已经不仅仅是原来那个想毁灭自己的动机的行为结果了。从他的表现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导致他自杀的心理背景已经变化。就是说,原来是有打击让他想自杀来解脱,但现在,这个心理背景已经暗淡了,现在是他被漠视,才更多地刺激他以自杀来报复。
  真相是很残酷的,但我们如果看不见真相或无视真相,结果更为残酷。
  8、如果你带着一双恐惧的眼睛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都可能打败你
  一个人越是处在恐惧、焦虑、紧张、怀着巨大希望等心理背景中,心理抗打击能力越弱,越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那么,一种心理问题的症状,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消除它?
  我想说,在自我分析上、在自我认识上,对我们的心理逻辑进行梳理,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我们梳理心理逻辑的第四个运用是:看清一种心理症状,比如强迫症,到底是怎么来的。
  来看一个对噪声非常敏感的女生,她被一种强迫症——“噪声敏感症”,折磨得痛苦不堪。
  这种症状还在生理上体现出来,就是头痛。
  因为这种症状,她错过了心仪的大学,工作也大受影响。
  这个女生在小的时候父母感情不和,给她带来一些伤害,很自闭,很少和父母交流。在高中时,她甚至想离开家。也因此,她好胜心强,不服输,从小就是“三好学生”。在中学的时候为了超过其他同学,经常熬夜学习。善良,不习惯麻烦别人。
  在高三的时候,问题来了。
  有一天,她正在教室里紧张备考。听到有人咳嗽,一开始她的注意力稍微被分散。但仍有咳嗽声,她心烦、焦躁,大受影响。再后来,这个过几分钟就出现一次的声音,成了干扰她自习和听课的最大障碍。
  那时候,她每天很早起床,比其他人都早。但坐到教室后,学习没有效率。还远远不如那些懒散一点的同学。
  记得有一次班会,班主任说到这个问题,说有其他同学反映有人咳嗽影响自己学习,她知道原来存在这种困扰的不只是她自己。这让她更认同,是咳嗽声影响了自己学习。最后,情况变得更严重,她听到这个声音就开始头痛。
  到了大学,开始有所缓和,但“噪声敏感症”仍然或轻或重挥之不去。每当她需要集中精力做事情时,比如看书、学习,症状就会比较明显。
  大 二的时候,她交的男朋友有清嗓子的习惯,这对她的影响非常大,也加重了她的症状。她一方面深受其苦,比如每当听到男友清嗓子或咳嗽的声音,甚至是哪怕他不 在身边,她想到这件事,或者想到他,都开始头痛。她本能地想分手,解脱;但另一方面,她跟男友的感情还不错,她觉得因为自己的这种原因跟男友分手,对他不 公平。
  工作之后,“噪声敏感症”依然存在,并且开始扩大化:不仅仅是听到别人的咳嗽声,或清嗓子的声音,还有关门的 声音、办公室电话的声音,等等,在那种环境中很容易被忽略的,只要被她注意到了,都成为影响她的因素。她意识到这个影响到她了,就条件反射地开始头痛。越 想排除,越加重。严重的时候,一天都没有状态,工作毫无效率。
  心理背景1——由于父母感情不和,她有某种自卑,也知 道不能依靠父母,以后的人生必须靠自己,必须逃离那个没有温暖的家庭,逃离那个不如人意的自己,所以从小努力学习,好胜心强。她把努力学习,看成是自我拯 救的方式。显而易见,她会自我加压,强迫自己这样做,而且,也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中;心理背景2——一个强迫自己努力、保持紧张状态的人,也是最敏感的。 他害怕任何意外因素的干扰,因为这些他不能控制并且又影响到了他的因素,在心理上,会破坏他的努力,而破坏他的努力,必然会影响到努力的成果。这个女生正 是这样;刺激——她带着这样的心理背景,在教室里紧张备考。这个时候,有人咳嗽,刺激到了她,注意力被分散。注意力分散产生了这样的心理后果:她害怕被干 扰,从而学习不下去。然而,咳嗽声仍然继续,几分钟一次。这刺激到了她的心理结构,激起了她不能学习下去的恐惧。于是,她心烦、焦躁,情绪大受影响;强化 ——咳嗽声并没能在那一次后就停止。于是,越紧张、敏感,越容易被咳嗽声影响,而越被咳嗽声影响,就越紧张、敏感,越有学不下去的恐惧。而她每天很早去学 校,学习却没有懒散的同学那样有效率,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更让她没有自信,而没有自信,心理更加弱小,更害怕受到干扰。于是,咳嗽声成为她学习的杀手。 她还把这一点客观化了,因为从班主任那儿,她确证了这一点;症状形成——她想学习好,想成功,以及害怕努力失败,这样的恐惧,由此和咳嗽声联系起来了,因 为对咳嗽声的恐惧,就是对失败的恐惧,而对失败的恐惧,也是对咳嗽声的恐惧。在心理上,咳嗽声既然和对失败的恐惧有关,那么,只要是集中精力想做好的事 情,她就都会有对咳嗽声的恐惧。“噪声恐惧症”由此形成,虽然一开始只是“咳嗽声恐惧症”。同时,“噪声恐惧症”也有生理上的症状表现,就是头疼;症状加 剧——一个人一旦形成某种心理症状,他心理更加弱小,心理背景更加有恐惧,更害怕,也更受不了打击。由于刚进大学,相对不需要那么紧张,所以她的“噪声恐 惧症”有所缓和。然而,在大二的时候,男朋友清嗓子的习惯,因为是噪声,又刺激到了她的心理结构,加重了症状。在道德压力下,她既害怕噪声,又不分手,出 现心理冲突,而这反过来加剧了她的症状;恶化——工作之后,压力变大,也更紧张。症状继续加剧、恶化。由于其他声音和咳嗽声、清嗓子等具有相同的干扰功 能,而这些,都会给她带来恐惧,因此她不仅是对咳嗽声、清嗓子的声音敏感,对任何可能听到的声音,比如关门的声音、办公室电话的声音等,都变得非常敏感。 这些声音,都成为影响她的因素。在心理上,它们已经和她的恐惧对应起来了,而且也对应于症状的生理效应——头疼。
  她说,这是“积重难返”了,“透不过气来”。她坦白自己曾几次因此觉得活着没有意思。
  好,描述到这儿,我们来回答问题:她的“噪声敏感症”是如何发生、恶化的,心理逻辑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症状一旦形成,就会自我恶化。
  原 因在于,我们“治疗”症状背后的恐惧的办法,或者就是强迫自己“不要这样想”“不要这样做”,这样就会和恐惧的那种心理力量产生心理冲突,更加紧张、焦 虑、恐惧;或者,我们直接就把症状表现出来,通过钻进强迫性症状的那个仪式来获得安全感,就是说,用恐惧的产物——强迫症——来治疗恐惧。
  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失败。
  你可能要问,为什么一个人,会被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干扰困扰了那么长时间,被它给打败了呢?
  我的回答是:因为她是带着一双恐惧的眼睛,去看这个微不足道的干扰的。而现在,她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自我心理分析,逃出症状,逃出那个心理背景!
或许您还会喜欢: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氏族之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当古尔丹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到来了,那些心甘情愿,甚至饥渴地将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人。他们曾经跟古尔丹一样,是有着坚定意志的生命。他们曾经研究自然世界和兽人在其中的归宿;曾向深林和平原上的野兽,天空中的鸟儿,海洋和河流中的鱼儿学习。他们曾经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不多,也不少。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过去的萨满,现在的术士们,曾极为短暂地品尝过力量,并发现那像舌头品尝到了一大滴蜜糖一样甘美无比。 [点击阅读]
水晶般透明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在盛夏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蓝蓝的天透明而清澈,云彩一大块一大块那么洁白,更幸运的是竟然会有风!好凉爽!好舒服!明哓溪深深吸上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便遇到如此好天气,看来在这个新地方她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她快乐地走向她的新学校——仁德学院。 [点击阅读]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没拼过的青春,不值一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全才学子、《天才知道》第二季总冠军邓楚涵青春励志图书首度问世分享无悔、无怨、无憾的校园奋斗故事和万千中学生一起,用拼搏和汗水谱写青春赞歌【内容简介】邓楚涵的人生履历,和他的脸一样完美无瑕,在看到他的那一刻,你会明白什么叫实力派偶像。他在智力上碾杀一切。《天才知道》中荣耀登顶,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学生竞赛冠军,同济大学全才学子,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他说,成功在于,当别人放弃时,你多忍了一分钟。 [点击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对爱情的淡定。“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这是对婚姻的淡定。“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