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 第六章 装13社会,博弈法则 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六章 装13社会,博弈法则
  5.装的背后是虚弱
  权力者最恨的就是一个人直接挑战他的权威,因为你挑战的并不只是他的身份和冒犯他的“尊严”,而是在心理上,把他置入灾难性的对世界无控制力的处境之中。假如他的权力可以管着你,连你都控制不了,他还能控制一个无边无际,充斥着危险的世界吗?
  江苏卫视火爆节目《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曾经半开玩笑地说过这样一件事:他关门时,喜欢有规律地连敲三下,以在心理上确定“门关紧了”。
  孟非说的是一种强迫症的症状。假如一个人有强迫症,那么,他经常会玩这样的动作:出门前,用手摸或敲一下门,有规律地重复着既定的节奏,三下或五下,每次都是这个数字,不允许有任何例外。假如他某次敲的是两下或四下,他就会惶惶不安,这就是仪式。神经症是个人的宗教,通过这个仪式,一个人在心理上就获得了一种秩序的保护,恐惧感暂时就被压抑下去了。
  一个有强迫症的人绝对不允许自己破坏这个仪式。假如它被破坏,他的心理结构就遭到了瓦解。
  连敲几下门这类仪式之所以那么有魅力,秘密是,它对一个有恐惧感的人来说,构成了一种自我治疗的方式!假如我们的心理结构被伤害,活在恐惧之中,那么,我们就是通过对一套仪式的依赖,来逃避那个伤害我们的心理结构的东西。因为,有了这个仪式,我们就只需要害怕没有规律地完成它而已,而不再需要直面那个伤害我们的东西!
  权力也需要一个仪式的庇护0装神弄鬼是它的本性。人是一种并不完全把命运解释为现实生活中一系列博弈结果的动物,因为这需要自己为自己的无能承担责任。把权力还原成完全世俗的东西,人们无法真正说服自己去对它进行服从。也就是说,没有魅惑色彩的东西,人们在心理上从来就不会对它真正敬畏。
  因此,维持权力的一个秘诀就是有一个仪式让权力者表演,同时把这套仪式的氛围植入观众的心理结构。
  我们现在看帝王电视剧经常看到,一上朝,大臣都会在金銮殿下跪成黑压压一片,像排练好似的同时三呼“万岁”,进行舞蹈朝拜。这个金銮殿就是一个表演皇帝威武的舞台。背景是非常讲究的,比如柱子必须雕龙,两旁要站着侍卫、太监和宫女。而皇帝的宝座必须比大臣朝拜的地方高,这样他才能俯视群臣,既突出他的威严,又能让他对大臣有一种控制感。
  什么时候这样的舞台破败不堪,那就意味着皇帝的权力已被蛀空。比如,在电视剧《三国》中,曹操在一座残破不堪的宫殿里拜见汉献帝时,那种凄凉的场景,早就让皇家威严消失殆尽,没有了皇帝的气场,实际权力他已不掌握,他只是一个可由人操纵的玩偶。
  作为汉献帝的祖宗,刘邦同志在革命成功后,由于本来就是一个流氓,一时间还没有打造皇家威慑力的思想觉悟。而他那帮兄弟,和他一样也多数是粗野无礼之徒,在开会的时候叫骂连天,很不成体统。一下子,邦哥居然没有享受到当皇帝的快感。
  有一个叫叔孙通的人就对他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感觉当皇帝很好玩。邦哥说,真的吗?叔孙通说,我玩给你看,好不好玩到时你再说。刘邦干了。

  叔孙通玩的就是“制礼”,把原来的“周礼”和秦朝玩的那一套统统搬出来,并有所创新。在开会的时候,皇帝和大臣该穿什么衣服,该挂什么表情,该坐或站在哪儿,该玩什么动作,该呼什么口号,一遍一遍地演练。一段时间后,搞定了。刘邦一玩,哇,真的好好玩儿哦。这下终于体会到当皇帝的滋味了!
  而那些大臣也觉得,哇,这样玩,大家不再是山野村夫、流氓无赖了,我们已经进化成汉朝最高档的人!
  “礼仪”真有那么厉害吗?有!
  孔子把“礼”看成是文明的标志,所以对“周礼”夸赞有加,认为它厉害得不得了,因为这是对人的野蛮本性的驯化,仅仅这一点,中原“文明人”就可以傲视周边蛮夷。
  但把这个观点往前推进一步,那就意味着,“礼”不仅可以把人驯化得“文明”,也可以把人驯化成权力的奴隶,因为人一旦陷入剧场情境中参与表演,在心理上就好控制了,他真的觉得这是一件挺好玩的事情,而且玩着、玩着就当真的了。
  权力需要一个秩序来维护自己。如果人的行为不被纳入这个秩序,不被“礼”所规驯,那么权力是危险的。
  原因是,权力的冲动并不是来自于强大,而恰恰是来自于虚弱。正因为权力者无法依赖“自我”的力量来面对这个无序、陌生而危险的世界,他才需要把让人恐惧的力量填充入他的“自我”结构。
  一个追求权力的人,同时有三重永恒的渴望。
  第一重渴望,他一定要通过特定的仪式确认自己权力的存在和符合他的身份的权威。
  第二重渴望,他一定要把权力注入自己的人格,改变自己的性格。
  第三重渴望,他一定要感觉到他对这个世界有控制感。
  先说第一重渴望。无论是古代的皇帝登基大典、加冕仪式,还是现代的总统就职典礼;无论是任命将军、市长,还是提拔科长、主任,权力的授予都有一定的仪式。像皇帝的登基大典,就极具表演性,一定要以一个建造、装修得威武且古色古香的地方作为舞台背景,下面要黑压压地跪着一群人,还要以一定数量的侍从、祭司陪衬。所有人穿的衣服都有一定的讲究,哪些人该是什么颜色、款式,要与他的身份相符。仪式开始时,要有奏乐表演,要有一个人主持仪式,拉长声调宣布大典开始。
  即使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小科长,也要有象征仪式表明他获得了这样的权力。即使没有开会宣布,最起码也要有文件通报,像皇帝登基,要把他的权力昭告天下一样,制度也懂得要把这个科长的权力昭告他所在的组织结构。
  仪式进行到这里,权力的第一重渴望完成了一半,观众在权力授予的仪式中看到了他获得权力的表演。剩下的一半是,观众是否承认他这一权力的权威。
  叔孙通给刘邦制礼,以“礼仪”对一帮莽夫进行了驯化,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权力者,当然也会如法炮制。只不过,玩得是否高级,是根据权力大小来设定的。体现权力者权威的仪式有些是制度的规定,有些是权力者的个人创意。

  在古代,官员要坐轿,权力级别越高,抬轿的人越多。每当他们在街头晃过,前面必须有人狐假虎威地吆喝,鸣锣开道,构成一个特别的仪式。在现代,鸟枪换炮了,要体现官员的权力,他们的身份派头,当然是制度配给相应的小车、保姆、房子。要有接连不断的会议,在会议里他们要发表讲话,同时,还要有视察、调研什么的,以这类连续性的仪式来体现他们作为权力者的权威。当然,布景是必须的。他们所在的办公室,必定是所在单位装修最豪华的,而且在设置上要让人进去有一种震慑感,在门上也要标上职务的相应提示。
  第二重渴望。一个对权力迷狂的人,内心里虚弱不堪,无论他握有多大的权力,只要这个权力不注入他的人格,改变他的性格,他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没有力量感,因为权力仅仅是工具。一个人身上有了一把枪,固然胆子大了点,但他的恐惧还是没有得到消除。所以,权力者一旦获得权力,就会迅速而彻底地抛弃他的自我,以及以往和他的自我有联系的东西!
  当两个人原来是平等的同事,其中一个升官后,他们的关系往往就无法维持,而升官的同事则变成了另一个人。没有升官的人或许感到不解,但其实很简单,他必须根据新的身份来思考和行动。他要在语调上、行为上对更高的权力者,以及权力系统的既定模式进行模仿。他装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像一个零件一样,融入权力这架机器里,最终把自己变成权力本身。
  第三重渴望。如果在一个人的内心里,世界是无序的,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那他握有再大的权力也没用,世界轻易就可以在心理上摧毁他(这一点,下一章有详细分析)。所以权力必须在社会生活中建立一个秩序,驯服偶然性,以便让权力者感觉,在秩序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他是安全的,他可以主宰他权力所及的环境。
  这一对世界的控制感,通过权力者与他人的互动来实现。权力者最恨的就是一个人直接挑战他的权威,因为你挑战的并不只是他的身份和冒犯他的“尊严”,而是在心理上,把他置入灾难性的对世界无控制力的处境之中。假如他的权力可以管着你,连你都控制不了,他还能控制一个无边无际、充斥着危险的世界吗?
  所以,在他与人互动时,一定要在这样的仪式下进行表演:别人对他尊敬,献上他需要的东西,他回报以友好或傲慢;或者,在既定的安排之下,他主动上去和一个完全弱势的人说话,表示关心,而后者最好要受宠若惊,表情惶恐。注意,一个官员受贿为人办事,绝不仅仅是因为贪欲,他同时还受到对世界进行控制这种隐秘心理的驱动!为了确定在他的权力之下,他对这个世界具有主宰能力,他需要对很多制度上不允许他干的事情进行尝试!
  假如把礼仪的装饰功能推广到整个社会生活,一个惊天秘密就暴露出来了。
  在分析权力借助礼仪进行表演时,我已经暗示过,礼仪完全就是一套用来忽悠人的表演程序,它并不代表一套价值,它完全是工具性的,目的是对权力者进行身份识别,给他们进行造魅。
  但是,假如我们把目光放到社会生活中,我们就会痛苦地发现,礼仪已经成为一套价值,一个人是否在社会互动中遵循特定的仪式进行表演,是否做出一些规定的行为,已经成为有无“礼貌”的标准。在表演时具有某些礼仪特点的人,被视为“文明”、高档而有修养,而没有这些礼仪特点的人,则被视为野蛮、低档和素质低。

  借助于装饰味十足的礼仪,像穿着名牌服装来区别于穷人一样,上流社会不仅轻易地建立了与下层社会的隔离,从而在身份识别上使自己的优越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而且完成了一种价值歧视。在权力、金钱等方面他们建构了与穷人的等级,从而可以压迫、掠夺穷人后,借助于礼仪,在尊严上他们也建构起了与穷人的等级,礼仪成为他们羞辱穷人的一个道具。
  我们经过观察可以发现,一个官员、富人绝对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奔跑,一个贵妇在和别人说话时,也不会像村姑一样挤眉弄眼、唾沫横飞,他们不可能穿西裤时卷起裤脚,他们更不可能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在大街上行走。
  中产和上流社会的家庭,吃饭用餐时,对卫生、上桌等都有讲究,形成一套仪式。而下层社会的就餐则完全随意,在农村,挟了菜后不仅小孩,大人都可以拿起碗到处跑。当下层社会的孩子这种就餐风格恰巧被上流社会的人看到时,他们鼻孔里就会“哼”一声:没教养。
  中产、上流社会和动物(是猫、狗之类而绝不是鸡、鸭之类)的亲密关系一直是一种时尚。那些很中看,但从来不中用的动物带给他们的美好感觉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比如他们可以呼唤这些猫、狗为“儿子”。而下层社会,养动物肯定是要养具有实用性的,能耕田、能看家,还可以杀来吃的,对于猫、狗并不会表现出那么夸张的态度。于是,当中产、上流社会的人看到下层社会的人杀掉猫和狗来吃时,他们就会流下眼泪,愤怒地声讨下层社会的人“残忍”。
  因为礼仪的区别,下层社会真的就在价值上低档吗?
  错了!上流社会是有闲阶层,衣食无忧,不需要进行生产劳动,空闲时间一大把。那他们不可能什么都不干吧?于是可以弄出一些精致的玩意儿来消遣,一方面找到乐子,另一方面成为他们的身份标志,以此和下层社会的人相区别。由此,一系列烦琐的仪式被发明出来,用以点缀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很有品位。
  而下层社会根本不可能过上这种生活方式。他们一天到晚要为三餐奔忙,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玩闲情逸致。在吃饭时玩那些烦琐仪式,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多余。他们没钱买衣服来精心包皮装自身。他们不可能去养宠物狗,而只能养看家狗。他们不可能对猫、狗表示“爱心”。一句话,因为他们要为生活而挣扎,不可能玩上流社会的那一套。
  但是,上流社会那一套由于以“礼仪”的面目出现,而且他们社会价值排序很高,就不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成为一种价值准则。借助于他们在一个社会中的强势地位,以及下层社会对价值排序的屈从,礼仪轻易地转化为一种美学和道德标准,用来建构上流社会和下层社会的身份区别,并维持一种尊卑有别的价值秩序。
  这就是“文明”的真相。
或许您还会喜欢: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为上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前言如果你刚翻开这本书,还不晓得会学到什么,你就等着丰收吧。《攻心为上》叮不是一本尽讲些没用、说教的学院派书籍,而是一些你马上可以用在生意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和任何其他目标上的信息。我写序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希望你们马上可以学到麦凯的见解、天分和创造力,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开始大量吸收这些信息。在创造我自己事业巅峰的过程中,我会为找到这本书而窃喜。我知道你也不会愿意你的竞争对手看到这本书。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没拼过的青春,不值一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全才学子、《天才知道》第二季总冠军邓楚涵青春励志图书首度问世分享无悔、无怨、无憾的校园奋斗故事和万千中学生一起,用拼搏和汗水谱写青春赞歌【内容简介】邓楚涵的人生履历,和他的脸一样完美无瑕,在看到他的那一刻,你会明白什么叫实力派偶像。他在智力上碾杀一切。《天才知道》中荣耀登顶,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学生竞赛冠军,同济大学全才学子,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他说,成功在于,当别人放弃时,你多忍了一分钟。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爱的艺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前言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那片星空那片海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楔子月光下,死神挥起镰刀,准备收割男子的生命。男子问:“怎样才能不死?”死神说:“找一个少女,只要她愿意放弃生命,把灵魂奉献给你,你就能活下去。”男子问:“怎样才能让一个少女放弃生命,把灵魂奉献给我?”死神说:“只要你得到她的心,让她爱上你。 [点击阅读]
魔兽争霸小说:赎罪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克罗撒·战歌一个在人类与精灵社会度过了童年的兽人,外貌酷似人类却有着兽人的一切特征。后成为战歌部落的酋长。摩刻拉·火锥库洛斯凯·火锥的儿子。追寻父亲的遗志完成了自己伟大神兵的著作,成为矮人景仰的山丘之王,后为寻找莫拉丁神锤踏上冒险旅途。阿尔塞斯洛丹伦的王子。白色的头发和灰败的皮肤,以及永远挂在他脸上被称做恶魔的笑容,由圣骑士成为死亡骑士。但是他的领袖气质以及王者霸气却丝毫没有改变。 [点击阅读]
不碎之灵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诸色众相,所存者灵。在他的脑海之中,这句平淡的话语竟然逐渐地演化成一道永久回荡着的箴言,守护起他新近所感知到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句箴言已经使他经历了一次对世间真谛的顿悟,并成为钥匙,为他开启一扇通向宇宙知识之海的大门。并且,这顿悟也将他带来了这里。当努波顿缓缓地在赞加沼泽内那片由巨形蘑菇所构成的丛林中穿行时,这句话令他倍感舒适与安宁。 [点击阅读]
喃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第1章妄语(1)扎西拉姆·多多自幼便是个孤单的孩子,我习惯一个人想象自己的虚妄世界。少年时开始多思虑,满心满怀的念头与言语,挤得肚肠都酸痛了,只好写下来,变成酸词句。又到青年离家求学去,便总算因了这千山万水,可以将千言万语都寄予书信,借了问候友人的名分,自个儿滔滔不绝,也不管不顾别人是否有心听闻,是否有丝毫兴趣。直到网络互联,博客兴起,便一掷纸笔,十指开始于键盘上,翻飞不已。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