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 第六章 装13社会,博弈法则 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六章 装13社会,博弈法则
  3.装从来都是维持牛叉的必要手段
  遇到挑衅,你对别人作出什么反应,往往决定了他对你的后续态度和行为。在别人不了解你的时候,制造出一个强大的印象,往往是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在你造成的印象一再地不利于自己时,想挽救是很难的,因为这意味着要改变他人的心理结构!
  装从来都是维持牛叉的必要手段。它是一个人炫耀权力、身份、派头、光环时的“圣典”。
  有人曾对“领导视察指导工作”有过形象的描述。我照抄如下,方便分析。
  “领导在簇拥中来到学校,师生在准备好的状态下发言、表态,领导看宿舍、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等,最后走到会议室和早已做好准备等在这里的师生代表进行所谓交流。师生代表一律是念稿,领导听后作出指示。最后还少不了拍照留影。如此一番便是所谓重视教育,深入基层了。”
  2011年1月,中国湖南,一个中学搞庆典,学生整齐列队,在风雨中手持花环,站立恭候领导视察讲话,时间持续一个小时。事件传开后,遭到舆论密集炮轰。
  学校里这种任何成功的表演都必须有一个主题0在这类戏中,它必须做到:
  (1)突出领导的身份、权力和他们对教育的重视。
  (2)显示出教师热爱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的风貌。在表演开始前,参演各方对这两点都应该有所领会,否则将影响演出效果。
  这类表演参演人员众多,但分属不同的演出阵营。一个阵营是领导及其随从,另一个阵营就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按照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术语,领导和他的随从、老师和学生分别构成了不同的“剧班”。但就整体的演出效果来说,他们同时又是同一个剧班的成员。
  领导的随从,像领导本人的表情、语气、语调一样,起着传达信息、让别人辨识谁是领导的作用,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领导权力的一种表演,在配合领导表演上不存在问题。但是,老师和学生在表演前,很可能要预先进行排练。学校在挑选剧班成员时也有一定的要求,那些因为能力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而可能给表演带来风险的学生,估计会被排除在演出队伍之外。
  同时,学校对“舞台”的挑选也很谨慎:必须是洁净光亮的场所,而那些肮脏杂乱的地方只能成为不被观众看见的“后台”;假如领导对某些关键性的场所也要“视察”,那就必须对它们预先进行化妆处理,比如大扫除、装饰布景等。
  要强调的是,在领导视察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实际上同时有两场戏:一场是领导作为演员演出,而师生作为观众观看,此时,随从的表演、师生的表演、学校的舞台设置,并在一起构成了领导演出的背景;另一场是师生作为演员演出,而领导作为观众观看,此时,师生的演出背景,仅仅是学校的舞台设置。
  看到没有,师生表演的成功对于领导太重要了。因为他们的表演越好,在领导作为演员的这场戏中,他们就越能配合领导的演出。所以,即便师生的表演非常蹩脚,或者有人穿帮,领导也会选择性地失明,不会去揭穿,因为这样做等于自我拆台。如果破坏师生们的那场戏,受设计好的情境所制约的领导的那场戏,便很难演下去。

  你对别人作出什么反应,决定了他对你的后续态度和行为
  我读初中时,有两个老师在我们班上的不同地位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慑。
  A老师是个男老师,长有一副威严的面孔,50多岁,上课也挺认真,但是,他在我们班的学生面前毫无师长的尊严。
  他上课时,除了喜欢学习的学生外,没人拿他当回事,经常是他在台上讲他的课,下面的学生该打瞌睡的打瞌睡,该嬉笑打闹的嬉笑打闹。甚至,在他面朝黑板用粉笔写字时,还有学生拿捏成团的纸打到他背上。他猛回头发怒,却又不知道是谁打他,只能颤抖着作罢。这种局面持续了两年,一直到我们班毕业时止。
  B老师是个女的,30多岁,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威严,然而,她却是我们班学生最惧怕的一个老师。上课时没有人敢打瞌睡,即使最不想听课的人,也得装着看黑板,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只要她在教室里一出现,班上同学那些调皮捣蛋的行为就自动终止。至于在她背后做鬼脸(有少数同学往往喜欢这样表演以便让大家认为他是个英雄)和拿纸团打她,就更无从说起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念头。但事实上,直到她一年后不再教我们,我都没有看到有谁敢这样做。
  看起来真的很奇怪:一个威严的男老师居然被学生任意侮辱,而一个并不威严的女老师却镇住了所有的人。是因为学生有惜香怜玉之心吗?完全不是!多年以后,我对此进行了思考。
  我的结论是:他们的地位之所以有如此反差,完全在于第一次走进课堂给学生上课时,他们采取了不同的策略。B老师一上来就以语言、动作、眼神明确地给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按照学生必须听老师的游戏规则,在课堂上她才是主人,由她说了算,学生必须知道她是谁,学生们自己又是什么身份!
  而A老师却没有。我记得,A老师第一次进教室给我们上课,除了先作自我介绍以外,和他以后的行为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上来,班长喊“起立”,然后就说今天上什么课,然后再在黑板上板书,下面的学生如何反应似乎并不在他的关注之内。今天看来,这是多么致命的错误!
  很简单,他不知道,他在学生面前的所有言行都是一种表演,更是一种博弈!
  他可能已经预设了这一点,那就是学生应该听老师的。然而,这种师生的关系只是一种制度规定、一种社会观念,它要变成现实,就必须在彼此的互动中通过表演体现出来。他以为他是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动地尊重他、敬畏他。然而他错了。如果他表现得并没有一个老师的威严,那么,学生就会欺负他。

  事实上,由于一开始存在信息不对称,学生不敢放肆,而是在他进门上课后表现得很乖。原因很简单,此时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这一信息还未被学生掌握,没有谁敢一开始就冒着风险不尊重他。学生是通过他的行为来解读并判断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的。
  遗憾的是A老师介绍完后就直奔主题讲课,而没有花一点时间用双眼威严地扫视一下整个教室,以告诉学生他是谁,他才是这儿的老大。更致命的是,他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肯定会通过试探来判断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以决定对他采取何种态度。
  因此,在学生开始试探他,出现不认真听课而讲话的行为时,他也没有严厉地呵斥。这等于告诉学生一个信息:其实在他上课时是可以不尊重他的。但这还没完,试探仍然在继续,而他仍然没有及时地表现出一个老师应有的威严。等到学生拿纸团打他时,他的发怒已经没有用了,因为他是个可以不尊重和捉弄的老师形象已经被学生定型,他已经沦为可以侮辱的对象。学生拿纸团打他,唯一的顾忌只是让他抓到而已。
  而B老师恰恰相反。她在第一次进教室后,面无表情地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站在黑板上威严地扫视了教室几分钟,没有人敢和她对视。她等于无声地宣布:从今天开始,我就是这儿的主人,你们都必须在我面前放规矩点!她要用目光把学生任何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念头压下去。
  这并没有结束。学生仍然不可避免地要试探她。在她讲课时,我看到有一个同学开始挤眉弄眼地和另一个同学说话。这时她眼睛一瞪,快速地大喝一声:“坐好!”(看来她早料到会有人这样做。)那个调皮捣蛋的同学被震慑了一下,不再说话,但脸上还是一副无赖相。她快步走到这个同学面前,猛地一敲桌子,再对他断喝一声:“放规矩点,要不然你给我滚出去!”并一直怒视他,直到他垂下头去。离开这个同学的座位时,她还对整个教室的每一双眼睛瞪了一圈,每个人都噤若寒蝉。
  任何对权力关系敏感的管理者都明白,只要制度给的权力不足以让他对手下的员工生杀予夺,那么,他就必须预想到这一结局,即他的权力会受到员工明里暗里的抵制和消解,迟早会有人不买他的账。所以,他一上来就必须告诉员工他是谁,绝不能拖到第二次!
  遇到挑衅,你对别人作出什么反应,往往决定了他对你的后续态度和行为。在别人不了解你的时候,制造出一个强大的印象,往往是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在你造成的印象一再地不利于自己时,想挽救是很难的,因为这意味着要改变他人的心理结构!
  用表情、姿态、动作传达信息,更能迷惑人
  有时候,表演是不需要用语言的。用表情、姿态、动作传达信息,更能迷惑人。

  假定你是一个上门给我修电视机的人(你也可以是修电脑的、卖东西的),在我根本不懂电视修理的情况下,你如何做才能既从我身上多敲钱,并且还让我感谢你?
  你可能会说:“我一上来就把电视机的故障说得很严重(因为你不懂),并且一副热心样。这样,你就会乖乖地多掏钱,并且会以感谢对我的热心进行回报。”
  主意不错。然而这样做忘记了这一点,你不是在做慈善,你和我的关系是做生意的关系!因此,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对你就有防御,在心里就会警惕你是否要利用我对电视的不懂而敲诈我。所以,即使你能成功地从我这儿多敲钱,也不可能让我感谢你。另外,由于我并不知道你的专业技能,还会怀疑你的维修质量。
  也就是说,你如果用语言来忽悠我,很难达到这一效果:我既被你卖了还帮你数钱。在存在信息不对称,同时信任也不存在的情况下,语言无法有效地建构起忽悠我的逻辑通道,也无法为你谋取最大化利益。
  那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就是针对三个问题。
  (1)消除我对你的提防。
  (2)“自然”地告诉我问题很严重。
  (3)显出你技术精湛的样子。
  想一下,在不具备电视机知识的情况下,我有方法来判断故障是否严重吗?有!那就是通过你检查故障时的表情、姿态、动作等。看准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忽悠我。
  你必须做到让我能够“自然”地判断故障的严重性,以及你的技术的精湛程度。就是说,你必须成为一个“自然”地在我面前表演的演员。
  你可以这样做:
  (1)一上来给我修理电视机的时候,先不要和我多说话,因为此刻我正在提防你。你应该马上打开电视机,并且找机会让我在身边看。这时,你的动作、表情应该这样。
  表情动作要有不同的变化(这个时候你完全成了演员,而我成了在一边看你表演的观众。正因为我的这种观众身份,我解除了提防你的心理防御,而你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点演戏)。开始的时候要显出认真、自信的样子(这样可以让我相信你关注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从我身上多敲钱);继而,在修理时,要显出困难的样子(这等于告诉我,故障很严重);最后,则是显得非常轻松(这相当于说明,你技术精湛,这么严重的故障根本就难不倒你)。
  (2)从检查故障到修理完毕的整个过程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因为太长会让我怀疑你的专业能力,太短又会让我认为故障并不严重)。最成功的做法应该是视你想敲多少钱来设定时间的长短。
  一旦你能“自然”地传递给我故障很严重的信息,对于这一“事实”的认定就属于我自己的认知判断了,很显然我就没有理由拒绝付给你较高的报酬。并且,面对你精湛的技术和负责的态度,我不表示几句感谢,在道德上就说不过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解密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九型人格,也称“九种人格”、“九种性格”等,是了解他人、认识自我、修正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学问,被称为当今最实用的人格分析理论。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美国中央情报局把它作为一个识人指南,用以洞察各国元首的行为特质,斯坦福大学也把它引进到mba的课堂来训练学员的领导力。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