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 第一章 建立自己的心理优势 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章 建立自己的心理优势
  3.很多人的“成熟”只是就混社会而言,在心理上他从来没有长大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撕东西、砸东西,那就让他撕吧、砸吧;慢慢长大后,他可能不再砸东西了,又开始拆一些玩具,如果是这样,那就多买点玩具,让他多拆吧;等到再长大一些后,他就不再砸了,也不再拆了,他要去创造!
  冷血杀手的破坏力是惊人的。
  赵承熙拿着枪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里狂射,32个人马上就成为他的枪下鬼;杀手加藤智大在日本东京闹市街头持刀一路砍杀,虽然刀只是小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也造成了7人死亡、10人受伤的重大伤亡。
  经济学家看谁都像是一个随时可以把自己当商品给卖了的人,而精神病学家看谁都像是精神病。所以,在经济学家眼中,民工并不是人,他们只是廉价的劳动机器。而精神病学家孙东东说了,99%的上访者都有精神病。
  看到没有?他们之所以成为“砖家”“叫兽”,不只是没有良心,而且他们的大脑已经被现代的学术分科摧残,已经无法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地思考。他们还被自己的心理利益劫持:如果我承认经济学和精神病学并不牛叉,只能在某些领域里玩,在别的领域根本说不了话,有多少人会认为我是权威,会崇拜我,那我的高额出场费从哪儿来?
  但赵承熙和加藤智大都不是精神病0他们一个是把自己想象成恶魔,一个是把自己想象成英雄,这样才敢杀人。
  在中国,赵承熙和加藤智大不乏同道。像马加爵同学、邱兴华同学、石悦军同学、郑明生同学等都是冷血杀手这一铁血军团的忠诚战士。
  杨佳“杨大侠”算不算?虽然他的心理也强悍,但不属于冷血杀手系列,至少不是我们所说的那种版本。他出事后,我发现了他作为北京人,相对于上海人(上海警察)的心理优势。而且,他有足够的愤怒。没有愤怒支撑的人,是不敢杀人的。
  尽管和马克思、爱因斯坦并称为“犹太三巨头”的弗洛伊德曾遭受百般骂名,但至少,这是一个根本性地改变了世界的牛人,他这句话绝对是真理:往往是过去把我们弄成了现在的样子。
  注意,有一件事情强烈刺激到了你,你意识到了,那就永远不会消失。
  看起来它不在了,其实只是被你压抑到了黑暗的内心深处,它还会乔装打扮,通过迂回曲折的通道来暗中影响你、操纵你。
  冷血杀手在成长(包皮括幼时和成年)的过程中,都至少有以下特征中的任何一种,或经历过以下事件中的任何一件。

  (1)不能超越幼儿期的破坏性。
  (2)经历过某种心理创伤。
  (3)在成长过程中消除了对生命的敬畏。
  过去,常常给我们的现在和未来下绊
  先说第一种,不能超越幼儿期的破坏性。
  一个人虽然长大了,但在心理上可能还是一个幼儿。
  我们不要看一个人是大人,就以为他“成熟”了,他可能在混社会的意义上成熟了,但在心理上,还是一直“固着”在小时候的某个阶段。有的人甚至活了一辈子,在最深层的心理特征上,都是一个婴儿。
  比如,有的人好像觉得谁都欠他的,谁给他什么都是应该的,不给他就会恼怒,就是他在心理上还没有长大。这个世界,还像他当初处于父母的庇护之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不给就生气的世界一样。
  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从心底爱上一个人,体验到什么叫爱情,一样是没有长大,因为他还像小时候一样,缺乏爱的能力。
  弗洛伊德曾经把那些对金钱贪得无厌的人称为在心理上还处于婴儿的“肛门阶段”,因为那段时期婴儿最喜欢摸大便,而大便和黄金有点像,都是金黄色的。
  我不知道因为黄金和大便在颜色上有点相似,弗洛伊德就得出这个结论有多大的说服力。但相信我,一个人如果不能在心理上超越他小的时候,那么,小时候干了什么事情,他长大后一定会想方设法去干,哪怕是变相地,他也要去干。他活着当然不是为了这个,但如果他不去干,他会难受得要死。
  问一下自己,你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往往是你小时候吃过,非常喜欢吃,但却没有机会大肆地饱餐一顿的东西!比如一种水果、一种小吃,小时候你因为没有足够的钱痛快地吃一回,在心理上处于饥饿状态,那么你一生对它都感到饥饿!
  我们都知道幼儿喜欢破坏,拆玩具、撕纸、摔东西之类。他们为什么喜欢?其实是这样:如果说创造一个东西会让人感觉自己有力量,那么,毁灭一个东西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幼儿能造出一个东西吗?
  对于人的心理来说,最可怕的并不是创造和破坏,而是既不能创造,又不能破坏,那意味着力量的瘫痪。
  “富二代”也抢劫,你信吗?如果你不信,那说明你对人的心理是多么不了解。辽宁盘锦有一个“富二代”,驾驶豪华轿车模仿好莱坞警匪片情节,不到20天连续抢劫5起,共抢到4600元。媒体在报道时,说他抢劫是为了“寻求刺激”。

  要“寻求刺激”的有钱人在今天也未免太多了点,注意一下各地的社会新闻,你会发现,这些人好像已经养成了抢劫、强姦、杀人、放火的嗜好。
  但我在这里要揭露一下媒体的浅薄。一句“寻求刺激”就把“富二代”抢劫的原因给打发了。这些“富二代”抢的不是钱,是无聊空虚。一个人无聊空虚,恰恰是因为他既不能创造,又不能破坏。他内心想要显示自己有无尽的熊熊大火在燃烧,如果他不愿意自己被烧死,就必须有一个出口。
  创造是艰难的,但破坏却非常容易。4600元的抢劫成果对于“富二代”来说并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力量的证明。虽然他并不需要这几个钱,但如果抢劫什么都没得到,他还是会沮丧,因为按照“抢劫”的定义,要有收获才完美。
  一个空虚无聊、有软弱无力之感的人其实最有可能成为一个暴徒,而且下手比谁都狠!
  别紧张,大多数人都会安然地度过幼儿期的那种破坏阶段。但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原因,还是有少数人在心理上滞留了下来。
  所以,我建议,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撕东西、砸东西,那就让他撕吧、砸吧;长大一点,他可能不再砸东西,又开始拆一些玩具,如果是这样,那就多买点玩具让他拆吧;等到再长大一些后,他就不再砸了,也不再拆了,他要去创造!
  你还没结婚?那现在就记住以上的话,以后教育孩子就更有“知识储备”了。
  恐惧一旦在人心里扎根,就很难驱散
  第二种情况,经历过某种心理创伤。
  很多人可能在小时候都被别人打过,就是没被打过,可能也被人嘲弄、辱骂、排斥过。这种伤害对一个人以后的影响之大,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
  所以,我要再强烈地建议为人父母者,一定不要轻视这些东西,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以后变成一个自卑懦弱的人,或一个冷血杀手的话,就一定要注意他的心理健康。
  正确的做法是:一旦知道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不要斥责他,不要说他软弱,而是坚定地站在他一边。鼓励他不要怕,一旦有人欺负自己,就要狠狠地回击,绝不能让恐惧和不安全感在心里扎根。当然,也不要主动去欺负别人。主动去欺负别人的人,长大后往往也不是什么好人。
  有的冷血杀手就是这样炼成的——如果他被别人欺负,对心理冲击较大,他就会体验到一种别人对他的破坏带来的无力感,并产生一种只有破坏他人才能感受到力量的心理反应。

  假如他无法超越这一点,那么,这种心理反应就会发展成一种危险的心理机制:那帮浑蛋让我痛苦,我要加倍让他们痛苦;并且,因为他们是“他人”,是“他人”让我痛苦,所以我也要让属于“他人”的任何一个人痛苦。让他们最痛苦的方式,就是毁灭他们!
  一个人要杀人,他必须先在人性层面杀死自己
  再看第三种情况,在成长过程中消除了对生命的敬畏。
  纳粹德国的军人当年屠杀犹太人时,有很多人得了神经症;而日本人当年用刺刀捅杀无数中国人,却完全下得了手。难道是因为德国纳粹比日本鬼子文明?
  和文明无关。真正的原因是:德国纳粹只把犹太人视为“劣等民族”,但再“劣等”,犹太人都还被看成是人;而日本鬼子则是把中国人当成猪狗。杀人有心理障碍,但杀猪狗却不会。
  杀人意味着一个人必须先在人性的层面杀死自己,并遭受人性的报复。因为这种区别,德国纳粹得的是神经症或精神病,日本鬼子则更多的是变态。
  他们逃避良心谴责的方式也有区别。德国纳粹是靠“我只是在服从命令”来说服自己不应承担这个责任,自己没有罪;而日本鬼子则是靠蔑视和狂热的信仰,除了他们觉得杀“猪狗”不值得大惊小怪外,还有一个“天皇”罩着他们。
  德国纳粹和日本鬼子中当然有很多人渣,就是不发生战争也会杀人。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杀人不是受到法西斯宣传的影响(意识形态只是让他们更合理和无风险地去杀人),而是在自己的思维和性格上,根本就不把人当成生命。
  为什么呢?你是否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就是有些男人不想找学医的女人做老婆,因为她们太懂得人体的生理结构了,没神秘感。不管这是不是偏见,想一下,如果把做爱这档子事只是科学地看成是一种人体器官相互啮合的健康运动,还有意思吗?“做爱”和“器官摩擦”虽然说的是同一件事情,但在心理上绝不是同一个意思!
  那么,一个人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只是把别人看成是一堆肉体组织,他会觉得生命有神秘感,会敬畏生命吗?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把自己的女儿当成实验的老鼠,折磨两年都下得了手。还有一些学医的人杀人时非常冷静,像动手术一样,这并不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或许您还会喜欢:
巫妖王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风哭得像痛苦的孩童。锹牙鹿群挤在一起取暖,浓密厚实的毛皮保护着它们不受风暴的严重侵袭。它们站成一个圈,把哀叫发抖的幼犊围在中央,将自己顶着巨角的头低垂向雪地,紧闭眼睛抵御飞旋的雪花。尽管呼出的水汽冻结了口鼻,但它们仍然坚持牢牢驻立在原地。狼和熊蜷在各自的洞穴里等待风暴过去,前者可以和同族们相互慰籍,后者只能孤独的听天由命。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软弱和妥协,也有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点击阅读]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激荡三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72 人气:2
摘要: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2006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写于38000英尺高空,自华盛顿返回上海。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点击阅读]
燃烧的卡利姆多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传说,全身披着金属盔甲的创世神泰坦创造了美丽而富饶的艾泽拉斯世界。整个世界,是由与其同名的艾泽拉斯大陆以及卡利姆多、诺森德、奎尔萨拉斯、洛丹伦、卡兹莫丹这几块大陆和位于世界正中的大漩涡附近的安德麦尔群岛构成,各式各样的生物分散其间,除了人类以外,世界上还分布着不少的智慧生物。其中,既有以神奇魔法能力见长的高等精灵与娜迦族,还有擅长机械科技的矮人与地精一族,更有体能超群的巨魔与牛头人部落。 [点击阅读]
石油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当我坐在桌前,铺开笔墨,准备为本书中文版撰写序言的时候,既感到自豪,也感到惶惑。中国读者智慧而敏锐,要在这样一篇短序中将一个纷乱嘈杂的世界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以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的历史使命。 [点击阅读]
簪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65 人气:2
摘要:【第一簪春灯暗】☆、一恶名昭彰(一)暗夜中,忽然有暴雨倾泻而下,远远近近的山峦峰林,长长短短的江河峡谷,全都在突然而至的暴雨中失去了轮廓,消渐为无形。前方的路愈见模糊。长安城外沿着山道满栽的丁香花,也被倾泻的暴雨打得零落不堪,一团团锦绣般的花朵折损在急雨中,堕落污泥道,夜深无人见。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