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读书笔记——另一种完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推荐很多同学看这本书。我的书借出去的时候,我在上面随手写了一句话:It's all right right letting you go, as long as you can get yourself back. 看这本书看了很多遍,很多同学看过了,自己去买了书收起来。我看着看着哭了。我爱的人中的一个,那个曾经与我说过再长大一些结婚的人,去了,而我似乎仍然爱着,无论他在,或不在。极其快乐的瞬间,的确抵得上永远。说不出什么话,却看到同学写了一篇我喜欢的读后感。摘在下面。
  ——写在《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后 然
  站在行迹匆匆的单行道上,庸人自扰着。问自己,你是否可以觉察到时空在周遭流动,如一幅上好的苏州丝绸那般?
  电影,故事,歌,梦,总是处在蒙太奇的庇佑里,展开它们对时空的一场场盛大的思考。那个孤独的在时空里穿行的旅行者,脱离时间的男人,他说:我不想呆在没有她的时空里。但是我总是不停的离去,而她却不能相随。“他与她,几乎丧失把握时间的自由意志。她丢了现在的他,遇见过去的他,遇见未来的他,一切纷乱而绝望。他在错位的时间里无奈地来往,陪伴幼年时的妻子,重睹母亲死亡的瞬间,提前知道自己生命的终点;她在正常的时间里寂寞地行走,遇见未来的丈夫,分别,寻找,不曾丧失信念。他在四十三岁那年于现在消亡。“这些年来,我们之间的哎,一直是汪洋的苦海中指航的明灯,是高空钢索步行者身下的安全网,是我怪诞生活中唯一的真实,唯一的信任。”
  人是困兽,苍白而无力的追逐着时间,为此流泪。日出日落,那些天际的浮云俯瞰忙碌的我们。我生我死,却终究参不透那些沉沉浮浮的真相,走不出那座轮廓清晰的围城。切肤的痛,在一个又一个同行者的沉沦中轰然响起,我们是否真的失去了他们?不管有没有轮回,有没有时空错乱,他们是否真的不会再与我们并肩而立擦肩而过?
  是谁赋予时空这至高无上的权利,允许它嘲讽人类的脆弱?人与人之间的背叛、远离,不过是断念移情,分明一条疲倦了的河换一个奔流的方向罢了。而时间的墙,冰冷生硬,断然阻隔了残存的温度,丝毫不留回旋余地。它留痕于磐石碾出深深的年轮,嘶哑了那些如泣如诉的黄昏,陷人于痛苦会很的囹圄,分尘世为-阴-阳两界,欺骗迟钝麻木的灵魂,调拨敏感多疑的神经,绕孩童的纸鸢在罪恶的苹果树上,空白了少年鸽子般纯澈的瞳孔。它何以如此冷酷,漠视维系人类生存的情感?我脱离不了时空的束缚,灵魂也不能。于是只能日复一日听它单调的旋律。像一个巨大的线团的旋律,不知散落的一头在哪里,只知寞寞的向前滚动,留下蜿蜒的线在这世界上,时常缠绕住很多东西,捆绑他们,窒息他们,或者暗暗包围,在某个突然的时间抽紧,让他们湮没于尘埃中。
  做一个像时间一样客观的人,让幸福过去,让痛苦过去,不存记忆,不存希冀,只活在当下。于是感觉浮起来了飘在万世万物的上方,于是清醒了觉悟了透彻了安静了寂静了自我毁灭了。人生来就是要与时间对抗的,竭尽全力。我们要让幸福浸润心扉,要让痛苦刻骨铭心,要把记忆挂在风里吹,要时时刻刻把希冀放在行囊里。任它自我们身边呼啸而过,尖利刺痛我们的耳膜,我们呼吸我们落泪而笑,我们高歌,战胜恐惧。
  她八十二岁的一天清晨,感觉到他的到来。四十三岁的他,穿越时空的禁忌,与她相拥。时间曾自作聪明的剪辑他的人生,令她久久困在杂乱无章中,却在不经意间推翻了自己的专制,证明了爱的伟大。
  晴朗的夜温凉悄然降至我的前方。时空于这条单行道上流淌,纵使不再归去。“但我不信热血不仍在沸腾;思想不仍铺在街上多少层;甘心让来往车马狠命的轧压,待从地面开花,另来一种完整。”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唐璜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 [点击阅读]
复仇的女神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玛柏儿小姐习惯在下午,看第二份报。每天早上,有两份报送到她家里。如果头一份能准时送到的话,她会在吃早点时读它。送报童很不一定,不是换了个新人,就是临时找人代送。报童对送报的路径,各有各的做法。这也许是送报太单调了的缘故。 [点击阅读]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