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时间机器 - 第十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就这样,我又坐着时间机器返航了。我一定是在昏迷状态中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那种眨眼般地昼夜交替又恢复了,又看到了蓝色的天空,金黄色的太阳。呼吸也开始舒畅了起来。起伏绵延的陆地轮廓时隐时现,刻度盘上的指针飞速倒转。终于,我又看到了房屋模糊的影子,这表明我已回到人类的没落时期。这些景象变幻着,然后消失,新的景象接踵而来。不一会儿,百万日刻度盘上的指针回零,我放慢速度,认出了我们时代的小型建筑。千日指针也回零了,昼夜的变换越来越慢。接着,我的周围出现了我实验室的熟悉的墙壁,于是我非常轻缓地开始减速刹车。
  “我看到的一件小事使我觉得很奇怪。刚开始我跟你们讲过,我刚出发时,也就是在我加速前,瓦切特夫人正巧走过实验室,我觉得她的速度快得就像火箭。而我回来的时候,我又经过了她穿过房间的那一分钟。可这时她的动作好像就是她上次动作的逆转。通向花园的门开了,她背朝前面地倒退着回到实验室里,接着又在上次进来的那扇门后消失了。就在那之前,我仿佛看见希利尔一下,但是他像闪电似的过去了。
  “于是我停下时间机器,我又在身旁看到了原先熟悉的一切,我的大实验室、工具、各种设备,它们和我离开时没什么两样。我摇摇晃晃地跨下了我的时间飞船,坐到椅子上。有一阵子,我剧烈地发抖,之后渐渐平静下来。我真的旅行过了吗?也许我坐在时间机器里睡着了,而整件事情只是一场梦。
  “不,绝对不是这样!时间机器是从实验室的东南角出发的,它回来时却停在了西北角。两地的间距恰好是我登陆的小草坪到白色斯芬克斯像基座的距离。
  “我愣在那里发了一会儿呆,脑子里一片混乱。我很快又站起身,忍着脚痛,一瘸一拐地穿过走廊来到客厅。我看到了门边小桌上的那份《蓓尔美街报》,发现日期确实是今天,再看钟,时间是八点差一点。我听到你们说话的声音和盘碟刀叉的碰撞声,我犹豫着要不要马上就进去,因为当时我感到非常恶心和虚弱。这时,我闻到了香喷喷的肉味,于是推开门看见了你们。接下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我洗澡、换衣服、吃饭,然后坐在这里向你们讲述我的历险。”

  “我非常清楚,”他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我讲的这一切对你们来说绝对是难以置信的,但对我来说,唯一难以置信的就是我今晚能坐在这熟悉的老房子里,面对着你们友好的面孔,对你们讲述这些奇遇。”他看着医生,“不,我不指望你们相信我的话。如果认为我在撒谎,我也不在乎。也许可以把它当作预言,当作我在实验室里做的一场怪梦。或者,你们干脆说我只是为了思索人类的命运,最终捏造了这件事情。或许这算得上一种艺术创作了,把它当成一个故事吧。诸位意下如何?”
  他拿起烟斗,习惯性地在炉栅栏的横杆上敲了敲。此刻,房间里鸦雀无声。接着,椅子开始吱嘎作响,鞋子也在地毯上沙沙地擦动。我不再盯着时间旅行者的脸,而是观望着其他听众。他们坐在黑暗里,都默默地抽着烟。医生好像严肃地看着我们的主人,好像在琢磨他。编辑低头盯着自己的雪茄烟头,这已经是第六支了。记者在摸他的怀表。其余的人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编辑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我为你不是小说撰稿人而感到惋惜!”他把手搭在时间旅行者的肩膀上。
  “你不相信?”
  “嗯……”
  “显然你不相信。”
  时间旅行者转向我们。“火柴在哪儿呢?”他说。他划着了一根火柴,一边点烟斗,一边讲话。“说实在的……我自己都几乎不相信……然而……”
  他的目光落到了桌面上的那两朵凋谢的白花上,像是带着默默的疑问。此时,我注意到他的指关节上有几处尚未愈合的伤疤。
  医生起身来到灯下,仔细地打量着桌上的白花。“奇怪的雌蕊群。”他说。心理学家也俯过身去,想看看清楚,同时伸手准备拿起一朵。
  “已经12点3刻了,”记者说,“我们怎么回去啊?”
  “车站上出租马车多得是。”心理学家说。
  “真是稀奇的东西,”医生说,“可我实在不知道这些白花属于何种植物种属。能把花给我吗?”

  时间旅行者犹豫不决,接着他突然开了口,“当然不行。”
  “这花到底是从哪里弄来的?”医生问。
  “这是薇娜放到我口袋里的。”
  他环视着房间。“该死啊,我怎么什么都记不得了。那段记忆难道要在这熟悉的日常生活氛围中烟消云散吗?我真的制造过时间机器吗?这一切到底是不是一场无法承受的噩梦?我得再去实验室看看,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机器!”
  他抓起桌上的灯,提着它走了出去。我们跟着他来到实验室里。摇曳的灯光下,时间机器就在眼前,它是用黄铜、乌木、象牙和半透明的石英做成的,摸上去很结实,象牙上沾染了很多污渍,机器的下半部分有些草和青苔的痕迹,一根横杆弯曲了。
  时间旅行者把灯放到工作台上,伸手抚摸着损坏的栏杆。“现在好了,”他说,“我对你们讲的故事是真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里太冷了。”他又拿起灯,我们全都默不作声地回到了会客室。
  他把我们送到门厅,并帮编辑穿上了外衣。医生看着他的脸,叮嘱他要好好休息,不能过度劳累,时间旅行者听了朗声大笑。后来,他就站在门口和我们大声道了晚安。
  我和编辑同坐一辆出租马车回家。他认为这个故事是“花言巧语”,我自己却得不出任何结论。这故事是如此离奇,让人难以置信,时间旅行者的讲述又是那么生动,那么严肃。那一夜我几乎失眠了,反复想着这件事。
  第二天,我又去看望时间旅行者。仆人说他在实验室里,对他家我已经熟门熟路,于是就径直去找他了。可实验室里空无一人,我端详着那部时间机器,随后伸手碰了下操纵杆。这看上去挺结实的机器立即像风中的树枝一样晃动起来。吓了我一跳,由此奇怪地联想到了禁止我乱动东西的童年岁月。我离开了实验室,穿过走廊。在会客厅里遇上了时间旅行者。他肩上挎着旅行背包,一只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似乎是正要出远门。他看到我后爽朗地大笑,热情地和我握手。“我很忙,”他说,“你知道,就是忙实验室里的那个东西。”

  “你不是又在玩把戏吧?”我问,“你真的穿越时间了吗?”
  “真的,一切都是真的!”他无比真诚地直视着我的眼睛。随后他的目光在房间里转了一圈。“我只要半小时就行了,”他说,“我知道你为什么来,你这人真不错。这里有几本杂志,你可以先等等我。如果你愿意留下来吃午饭的话,这次我将带回未来时代的标本、照片,总之是一切足以向你彻底证明时间旅行的证据,但你能原谅我现在离开一下吗?”
  我表示同意,但我当时并没有听懂他话里的全部意思。他点了点头,沿着走廊朝前走去。我听见实验室的门“砰”的一声关上了,于是我在椅子里坐了下来,拿起一份日报。我在想,他在午饭前这段时间里,到底要干什么呢?这时,我突然想起今天要应约去见出版商理查森。我看了一下表,发现赴约的时间已经要到了。于是我赶忙起身,到实验室去和时间旅行者告别。
  当我握住门把手的时候,听到一声短促的惊叫,接着又是一声巨响。我打开实验室的门,身边卷起了一股旋风。时间旅行者不在屋里。我看见了一个幽灵似的身影,坐在一团旋转的黑黄相间的东西上。那幻影是透明的,我能透过它看到后面摆着图纸的工作台。但当我定睛细看时,幻影一下子消失了。实验室里停放时间机器的地方空空如也,时间机器不在了,只有刚才被掀起的尘埃在徐徐落下。
  我产生了一种无法名状的诧异。我知道这里发生过奇怪的事情,但我一时又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盯着眼前的情景,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通向花园的门开了,男仆走了进来。
  我们对望了一眼,这时我心里有了主意。“先生是从花园那边出去的吗?”
  “没有,先生。我过来的时候没看到任何人。我原以为在这里能找到他。”
  这下我全明白了。我坐了下来,不再去想和出版商见面的事情,只是默默地等待着时间旅行者的归来,等待着第二个更离奇的故事,等待着他将带回来的标本和照片。但是,这是三年前的事了,众所周知,自从那一天消失之后,他至今也没有回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怪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九日的下午,一如平常的下午,没有两样。任何人对于那天即将发生的不幸,毫无一丝预感。(除了一人例外,那就是住在威尔布朗姆胡同四十七号的巴克太太,她对于预感特别有一套,每次她心头觉得一阵怪异之后,总要将那种不安的感觉,详详细细地描述一番。但是巴克太太住在四十七号,离开十九号甚远,那儿会发生什么事,与她无干,所以她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预感)。“加文狄希秘书打字社”社长K-玛汀戴小姐。 [点击阅读]
恐怖的隧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金秋10月,天气分外晴朗。一辆公共汽车正在沿着关门公路向南行驶。秋田直治坐在车中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他知道车马上就要驶到关门隧道了,透过宽大明亮的车窗玻璃,他看到深秋时的天空湛蓝而高远,没有一丝浮云。往日,北九州市因为是一座工业城市,所以上空总是被浓烟笼罩着,空气污染的十分厉害。就连与它相邻的部分地区也被污染了,香川县的坂付市,远远望去,它上空墨色的污浊气体象一片拖着长尾的薄云。 [点击阅读]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机器岛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如果旅行开始就不顺,恐怕到末了都会磕磕碰碰的了。至少下面的这四位演奏家理直气壮地支持这种说法。现在他们的乐器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呢。原来,他们在附近的一个火车小站不得已乘坐的那辆马车刚才突然翻到路旁的斜坡上了。“没人受伤吧?………”第一位飞快地爬起来,问。“我只是擦破了点儿皮!”第二位擦着被玻璃碎片划得一道道的面颊说。“我也是受了点擦伤!”第三位应道,他的腿肚流了几滴血。总之,问题不大。 [点击阅读]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HarperLee-ToKillAMockingbird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著PARTONEChapter1我哥哥杰姆快满十三岁的时侯,肘关节被扭断过。后来伤好了,他也不再担心今后玩不了橄榄球了,就不大为自己的伤感到不自然了。他的左臂比右臂稍短,站立或行走时,左手的手背与身体成直角,大拇指和大腿平行。这些,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只要能传球,能踢球就行了。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