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时间机器 - 第十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诸位,我已经跟你们说过,在时间旅行过程中我遇到过恶心和混乱的情景。由于匆忙地从那些吃人怪物的手中挣脱出来,我上驾驶座时的姿势不对,现在一直是歪着身子坐着。有那么一阵子,时间机器一个劲儿地摇摆颠簸,我贴紧着机器,完全没留意到我是怎样飞远的。当我再次观察刻度盘时,我吃惊地发现自己又到了别处。一个小刻度表记录单日,一个记录千日,一个记录百万日,还有一个记录十亿日。这次我向前推进控制杆,沿着时间维度的正向行驶。现在,我低头看见千日的指针转得像手表的秒针一样快,我正在飞向更遥远的未来。
  “周围的一切慢慢地产生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变化。跳动的灰色逐渐稳定下来,虽然我仍在高速行驶,但接下来昼夜眨眼般的交迭现象又出现了,昼夜的变化越来越慢,太阳也逐渐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划过天空,最后它们好像慢得要用上几个世纪的时间似的。终于,一片稳定的暮色笼罩着大地,只有若干明亮的星星闪过阴沉的天空时,才暂时将它划破。太阳已经不再落下去了,它只在西方上下移动,而且变得更大、更红。天空中没有月亮。恒星的周日旋转运动也慢了下来,成了蠕动的光点。在我停下前不久,又红又大的太阳终于在地平线上凝固了。它像一个散发着热量的巨大穹隆,还不时地隐去一会儿。不久又再次明亮起来,但又迅速回到了阴沉的赤热状态。太阳这种明暗变化的频率也越来越慢,我发觉潮汐的涨落作用结束了。地球只有一个面朝着太阳,就像在我们自己的时代里,月亮只有一面向着地球那样。我非常小心地向后拉控制杆,倒转行驶方向。之所以非常小心,是因为上次停机时那个狼狈的倒栽葱仍使我记忆犹新,所以,这次我就学乖了。旋转的指针逐渐慢了下来,千日指针似乎不动了,单日指针在刻度盘上也逐渐放慢速度。
  “时间机器稳稳当当地停了下来,我坐在上面向四下里眺望。天空已经不再是蓝色的了,东北方向乌黑一片,苍白的星星在黑暗中闪耀。头顶上是深印度红色的天空,而且没有星星。东南方向渐渐变得明亮,地平线上是一片夺目的猩红色,巨大的太阳红彤彤的,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四周的岩石都呈现刺眼的红色,我能够看到的全部生命迹象是翠绿的植物,它们覆盖了东南面的每一个凸起的地方。这是一些像森林里的青苔或岩洞里的地衣那样的植物,它们一年四季都生长在缺乏阳光的背阴处。

  “时间机器就停在一个倾斜的海滩上。大海向西南方向伸展,融入了苍白天空下明亮的地平线。没有汹涌的波涛,因为天空中根本没有一丝风。水面上只有轻柔得好似呼吸一样的细浪,这永恒的大海仍然在运动。海岸撕开海水,岸边结了一层厚厚的盐,在惨淡的天色下呈粉红色。我感到头晕气闷,呼吸非常急促。这感觉使我想起了我唯一的一次登山经历,由此,我判断这里的空气比我们时代的要稀薄。
  “一个刺耳的尖叫声从远处荒凉的斜坡上传来,我看到了一个像是白色的巨型蝴蝶一样的动物,扇动着翅膀,斜着身子飞上天空,盘旋着,最后消失在小山丘的另一边了。它凄凉的叫声使我浑身颤抖,赶紧在时间机器上坐稳了身体。再一次举目四望,看到不远处有一个我原以为是红岩石的东西正向我缓缓靠近。这时我才看清楚,它其实是一只像巨蟹一样的生物,足有一张方桌那么大。它长着许多腿,缓慢地爬动着,它摇晃着自己的大螯,长长的触须晃悠着探路,就像马车夫的鞭子,两只眼睛在金属似的面孔两侧伸出来,瞪视着我。它的硬壳上有许许多多的凹痕,上面长着难看的节疤。在它爬行的时候,那个结构复杂的嘴里伸出许多触须在摇曳探索。
  “正当我盯着这个朝我爬来的凶恶的怪物之时,感到自己脸上有什么东西弄得我直发痒。我用手把它拂去,可它立刻又回来了,几乎与此同时,也有东西碰到了我的耳朵。我一伸手,抓住了一根绳子一样的东西,它马上又从我的手里挣脱了出去。我顿时感到心里发毛,转身一看,原来是另一只巨蟹已经爬到了我的身后,刚才我抓住的就是它的触须。它活动着罪恶的眼珠,嘴巴里流出了唾液,难看的大螯上生满了黏黏的海藻,正朝我当头落下来。我立即推动控制杆,把时间机器开到一个月之前。不过,我仍然在同一个海滩上,并且刚把机器停下来就清楚地看到了它们。昏暗的天色下,大概有几十只巨蟹爬来爬去。

  “我无法向你们描述笼罩着世界的那种令人厌恶的荒凉感。东方红色的天空,北方漆黑的星夜,没有浪花的死海,以及爬满令人作呕的怪蟹的乱石滩,地衣植物难看的绿色,所有这一切促成了眼前这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我又向前开了100年,依旧是那个红太阳,只是大了点,颜色也暗了许多,仍旧是那片奄奄一息的大海,还是那种阴冷的空气,还是那群陆地甲壳动物在绿草和红色岩石之间爬来爬去。而在西边的天空中,我看到一条淡淡的圆弧,像一轮巨大的新月。
  “我就这样旅行着。由于地球命运的变幻莫测,我每隔一千年就要停下来一次,带着一种留恋的感情眺望西天的太阳,看着它越来越大,越来越暗。在这种旅行中,我眼看着古老地球上的生命渐渐逝去。终于,在三千多万年以后,太阳这个赤热的巨大穹隆遮住了将近十分之一的阴暗天空。接着我又停住时间机器。因为可怕的巨蟹已经消失了,红色的海滩上只剩下了铅灰色的青苔和地衣,此外没有其的他生命。现在,这海滩上呈现出斑驳的白色。一股刺骨的寒气向我袭来。白得罕见的雪片纷然飘落。在东北方,黑暗的星空下雪光闪耀,桃红色的山峰绵延起伏。海边结着冰,海面上漂着冰块,但是它的主海面仍然没有冻结,辽阔的大海在永恒的夕照下一片血红。
  “我四下张望,想看看是否还有动物留下的生活痕迹。一种无名的恐惧使我没敢离开时间机器。但是,在陆地上,在天空中,以及在海里我都没看见什么活的东西。只有岩石上的绿色黏液表明生命还没有灭绝。海里出现了一道很浅的沙洲,海水从海滩上退去。我仿佛看到一个黑色的东西在沙洲上跳动,可当我定神细看时,它又静止不动了。我肯定是看花了眼,那黑东西不过是一块岩石。天上的星星明亮耀眼,但我好像觉得它们不怎么闪烁了。

  “突然间,我注意到太阳西侧的圆弧发生了变化,弧线上出现了一个凹角,一个小湾。小湾越变越大,我目瞪口呆地望着渐渐暗下来的白天,看来这是日食。月亮或者水星正从地球和太阳之间穿过。起先,我想当然地认为是月亮,但是有许多迹象向我表明,这是一颗内行星在离地球很近的地方经过。
  “天色迅速暗了下来。冷风不住地从东方吹来,雪越下越大,耳中充斥着大海的混沌低语。除了这些没有生命的声响,世界一片寂静。我很难描述这种寂静。所有的人声、牲畜的叫声、鸟叫声、虫鸣声,一切与生命有关的骚动声全都不存在了。天色越来越黑,雪花也更密了,在我眼前飞旋着,空中的寒气更加强烈了。终于,远方白色的山峰,相继被黑暗吞没。顷刻间,天黑得只能看到苍白的星星了,其他的一切都处在昏暗的朦胧中。
  “这无边的黑暗使我惊恐不已。寒气彻骨,我浑身战栗,呼吸时感到疼痛,并且恶心得要命。这时,太阳的边缘上又出现了一个赤热的圆弧。我走下机器想活动一下,我感到头昏脑涨,心烦意乱,无法面对自己的归途。这时候,我又看到了沙洲上的那东西在动,这次可以肯定它是会动的东西,后面是一片红红的海水。这个圆圆的东西比足球稍大些,触须拖了下来。在血红色海水的映衬下,它看上去接近于黑色,并且乱蹦乱跳。接着,我感到一阵眩晕。我真怕会倒下来,我害怕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这遥远而恐怖的昏暗中。我强打起精神,爬上了驾驶座。”
或许您还会喜欢: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