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时间机器 - 第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上周四,你们中的几位听我讲过时间机器的工作原理,并且参观了实验室中那架即将完工的实物。机器现在还在那里,这次旅行之后,确实已有些破损,一根象牙棒裂了,一根黄铜横杆也走了形,但其余部分完好无损。按照原定计划,上周五就能完工,可是在那天,当组装即将结束时,我发现有一根镍棒短了整整一英寸,只好重做。因此,整台机器直到今天上午才完工。在今天上午十点钟,我的第一架时间机器诞生了。最后我轻轻地拍着这台机器,把所有的螺丝都上紧了,又在石英杆上加了几滴机油,然后坐到驾驶座上。我当时不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也许,这等于举枪对准自己的脑袋。我两只手各握住一根启动控制杆,先拉下了第一根,紧跟着又拉下了第二根。一时间我感到天旋地转,像是在噩梦中向深渊坠落。我环视了一下四周,实验室还是原来的样子。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我立刻怀疑是自己的脑袋有点不清醒了。此时我注意到了钟,刚才还指在十点多一点的地方,可眼下已经快三点半了!
  “我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双手紧握启动控制杆,机器发出了‘轰’的一声。实验室里变得朦胧、黯淡了。瓦切特夫人走了进来,显然她没有看见我,接着又朝通向花园的门走去。她本该用大约一分钟的时间走过那里,可我感觉她好像是以火箭般的速度穿过了房间。我把启动控制杆拉到极限的位置,夜晚就像关灯那样,在瞬间降临,再一转眼,已到了明天。实验室里昏暗而朦胧,接着光线越来越暗。明天的夜晚来临了,接着又是白天、黑夜、白天,越变越快。机器旋转的轰鸣声充斥着我的耳鼓,一种前所未有而又难以名状的慌乱感袭上心头。
  “恐怕我难以形容时间旅行中的种种奇特感受。那是极其令人不快的,就像人们在急降铁路①上——只得听天由命,一直冲下去!我也有那种即将粉身碎骨的可怕预感。我加速后,昼夜的交替快得像一只黑翅膀在扑打。光线黯淡的实验室似乎立刻就要离我而去。我看见太阳快速地跳过天空,每分钟都在跳着,一分钟标志着一天。我估计实验室已经毁掉了,我已经进入了旷野。我好像看到了脚手架,但我的速度太快了,无法看清移动中的物体,甚至行动最慢的蜗牛也都飞快地从视野中消失了。黑暗与光明飞速交替着,这种闪烁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断断续续的黑暗中,我看见月亮的相位迅速地由新月到满月地变化着,有时也看到那乍明乍灭的满天星斗。我继续行进,速度还在加快,昼夜的跳转已经快得变成了一片不再闪烁的灰色,天空呈现出美妙的深蓝色,犹如破晓时分的壮丽晨晖。霍然升起的太阳变成空中的一道火线,一座光辉灿烂的拱门,月亮也变成了一条暗淡的飘带。我没有看到星星,只是见到蓝色的天空中不时闪现出一道明亮的光圈。

  “景色模糊。我还在这所房子现在坐落的山坡上。山脊高耸在我上面,暗淡而模糊。我看见树木的生长和变化像一团团水蒸气,此时是褐色,彼时又是绿色。它们成长、蔓延、迎风摇摆、枯萎凋零。我看见巨大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影影绰绰,又像梦一般地消失了。整个地球表面好像都已经变了——在我的眼前融化了,并流动着。刻度盘上记录速度的小指针越走越快,我注意到太阳的轨迹形成的光带,在夏至和冬至点之间来回晃动,在一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内,一年就过去了。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流逝,白雪掠过大地又消失了,接踵而来的是明媚而短暂的春天。
  “刚开始时那种不舒服的感觉现在不那么强烈了,它最终变成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狂喜。我的确感到机器笨拙的摇晃,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可我的脑子里非常混乱,也顾不上多想了。就这样,我疯狂地把自己抛向未来。起先,我几乎没想到过要停下来,除了那些新奇的感受之外我什么都不想。但是目前其他的新印象也在我的心中滋长出来——某种好奇心和随之而来的恐惧——直到最后它们完全控制了我。我想,当我走近了观察那个在我眼前飞跑并晃动的昏暗世界时,什么前所未知的人类前景,什么在人类未充分发展的文明之上的奇妙宏图,它们都不可能出现。我看到宏伟壮丽的建筑在我身旁升起,比我们自己时代中的任何建筑都要雄伟,但是,它们好像都处于闪光和薄雾之中。我看见一片比刚才更浓的绿色涌上山坡,并且留在那里,丝毫没有冬日的侵扰。即使我的眼中充满了紊乱的东西,可地球看上去似乎仍然很美。于是我打算停下来了。
  “停下来可能会有的最大危险是,我或者时间机器所占的空间里已经有其他事物存在。只要我高速穿越时间,这就无关紧要了。或者可以这么说,我变得稀薄了,像水蒸气一样在物质媒介中游动!可是一旦停下来,我的一个个分子就会同挡住我去路的东西的分子相撞,这也就意味着我的原子同障碍物的原子发生紧密接触,以致产生剧烈地化学反应,也许是一次大爆炸,其结果就是我和时间机器都被炸到未知世界里。在制造这部机器的时候,我一再地想到这种可能性,但我把它当作一种不可避免的冒险欣然接受!现在这危险已近在眼前,我的情绪也不那么乐观了。事实上,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机器刺耳的噪声和摇晃,尤其是长时间下坠的感觉,已使我快要神经错乱了。我对自己说,绝对不能停下来,可一阵暴怒又使我决定立即停下来。我像个急躁的傻瓜,拉下控制杆,机器飞旋着,把我头重脚轻地甩了出去。

  “我耳中响起了雷鸣般的声音。我也许是昏厥了一小会儿。无情的冰雹在我周围嘶嘶作响,我坐在翻倒的机器前的一片柔软的草地上。一切似乎都是灰蒙蒙的,但我马上就注意到耳边的噪音已经没有了。我环视了一下四周,似乎自己正处身于花园里的一块小草坪上,草坪的周围长满了杜鹃花。我看到这些紫红色的花被冰雹打落。在地上弹跳着、舞蹈着的冰雹来自于时间机器上空的云朵,它们像一阵烟雾一般在地面上跑动着。转眼间,我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这对一位走过无数岁月前来看你的人,’我说,‘真算得上是盛情款待!’
  “此时,我觉得不能让自己这么傻乎乎地被淋着。我站起身来,朝四周观望了一下,雾蒙蒙的风雨里,隐约之中,我看到了一座白色的石头塑像矗立在杜鹃花丛的后面。此外,就什么也分辨不出来了。
  “我的感受实在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冰雹逐渐稀疏了,白色塑像清晰地显示在我的视野中。它很高,一棵白桦树的树尖才到它的肩膀处。塑像是大理石的,样子有点像长着翅膀的斯芬克斯,不过,它的翅膀不是垂着的,而是伸展开来,好像在翱翔。我估计底座多半是青铜铸的,上面已生了厚厚的一层铜锈。塑像的脸恰好正对着我,两只根本看不见的眼睛似乎在注视我,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它饱经风吹雨打,显露出一副叫人难受的破旧。我站在那里打量了一阵子——半分钟,或许是半小时。塑像随着冰雹的疏密变化好像在前移和退后。最后我把目光转向了别处,只见冰雹织成的幕布已经破碎了,天空放晴,太阳就要出来了。

  “我有一次抬头看着那座蹲伏着的白色塑像,突然觉得我的这次旅行实在是一种过于莽撞的行为。这朦胧的雨雾散去后会出现什么呢?这个时代的人会怎么样呢?要是他们都残忍成性该怎么办呢?要是人类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已经彻底丧失了人性,变成了极端冷酷和凶狠的非人,我又该怎么办呢?我也许会变得像远古时代的一只野兽,被人们毫不留情地宰杀。
  “我看到了别的庞然大物——栏杆交错、立柱高耸的巨大建筑,以及林木茂盛的山坡,也从稀疏的雨幕中显露了出来。我越来越感到惊恐,猛然转身,跑到时间机器旁,使出浑身的力气想把它翻过来。此时,太阳出来了,驱散了风雨。天空中的几片残留的乌云也很快消失无踪。矗立在我周围的巨大建筑物在雨后的阳光下闪烁,尚未融化的冰雹把它们衬托得更加洁白耀眼。我无助地站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也许就像一只晴空中的小鸟,知道老鹰在盘旋并随时都会扑下来。我被恐惧弄得要发疯了。我吸了一口气,咬紧牙关,手脚并用,再次用尽全力抓住机器。机器终于被我翻了过来,但它在我的下巴上狠狠地撞了一下子。我一手抓驾驶座,另一只手抓控制杆,气喘吁吁地准备登上机器逃掉。
  “但是,在我从仓促撤退中清醒过来的同时,也找回了自己的勇气。我带着更多的好奇心和无畏感打量着这个遥远的未来世界。我看见近处一座房子墙上的圆门里,有一群身穿华丽软袍的人,他们也发现了我,朝我这边张望着。
  “接着我听见有声音在向我靠近,我看见许多人跑过白色斯芬克斯像旁边的树丛,其中一个出现在一条通向我所在草坪的小路上。他是个矮小的家伙——也许才四英尺高——身穿紫色的束腰外衣,腰里系着皮带,脚上穿的是凉鞋还是靴子我不能清楚地辨别出来。他裸露着小腿,头上也没戴帽子。这时我才注意到天气是多么温暖。
  “使我吃惊的是,他是个非常漂亮而优雅的人,但看上去也非常脆弱。他那红润的面孔使我联想到更加漂亮的肺病患者——就是我们过去经常听说的那种肺病美人。看到他的这副模样,我突然又恢复了自信。我把手从时间机器上放了下来。”
  ①英国公园中常常设置的一种玩具铁路。——编者注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昂梯菲尔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位无名船长为搜寻一座无名小岛,正驾着无标名的航船,行驶在不知晓的海洋上。1831年9月9日,清晨6时许,船长离舱登上了尾船楼板。东方欲晓,准确地说,圆盘般的太阳正缓缓地探头欲出,但尚未冲出地平线。长长地发散铺开的光束爱抚地拍打着海面,在晨风的吹拂下,大海上荡起了轮轮涟漪。经过一个宁静的夜,迎来的白天将会是一个大好的艳阳天,这是末伏后的九月难得的天气。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2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劳伦斯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今年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诞生!”!”0周年。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在他近2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0多部小说、3本游记、3卷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散文集、书信集,另有多幅美术作品,不愧为著作等身的一代文豪。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885年9月!”!”日出生在英国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