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时间简史 - 《时间简史》书评——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本身的信仰动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首先坦白说明,我18岁,因此论述浅薄请各位指出,后辈虚心听取。
  读完时间简史有种很奇妙的感觉,原先不理解为什么学习物理的霍金会被授予PHD(哲学博士)。现在觉得每一门科学的指向终极都是对世界的理解,那就是哲学,无论是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就是世界,还是霍金以量子引力论来揭示世界的本源。
  因为学的文科,理科背景薄弱,怀着对物理的极大兴趣仅仅了解了物理学几个学术分支的概念和观点看法。所以看时间简史相当困难,对于一些实验基本上是处于无脑状态。
  全书给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哲学是否会蜕变成一门空对空仅仅玩弄文字的学科?虽然哲学属于人文科学,但是它所研究的领域涉整个物质世界的根本 观点。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哲学家如果不凭借最新的科学认识方法,又如何在认识世界上取得突破?就像如果不发明望远镜,我们依旧还停留在天圆地方的 认识层面,然后凭借猜想创造鬼神世界。
  霍金说因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专业的方程和物理学理论让诸多哲学家望而却步。反观现在正是如此,多数哲学家与其说是研究哲学倒不如说是研究哲学史,更多的是在前人的认识层面上进行继承和阐释。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是关于物质世界的运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论述这一个原理的时候大量引用观察事例,有时候我怀疑如果仅凭观察我们是否 能够得到可靠的结论?而霍金在时间简史里给了我不一样的思维途径,借助牛顿的经典物理理论,因为引力存在的普遍性*,导致物质世界的物质之间永恒存在相互作 用的引力,因此世界处于无限运动之中。 两相对比,至少我更加信服霍金的论证。
  还有时间,时间是什么?哲学家们思索一身的困境始终停留在思维的运动中。主观感受的时间是准确的么? 霍金在书中论述的三个时间箭头让我觉得时间竟是这样被定义的,它不在于钟表。而关于为什么心理学箭头服从于墒增加的箭头则更让人拍案叫绝。以前读到过热力 学的墒增加理论,这篇目算是看的比较懂的。从有序能量到无序能量,如果反过来则人的思维和存在都成为了不可能。
  我真的折服于霍金对于宇宙和时间的思考和论证。在很多问题上,霍金采用的是数学的方程来描述和论证而不仅仅只是在思维中描摹这个世界的图景。
  他提供给我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用科学的思维去判断世界。
  由此引发对哲学本身的怀疑,倘使哲学本身就建立在认识能力和手段的进步之上,那么学习哲学,学习那些历史上伟大哲学巨人的思想是否只不过为自己的思想上了一个个枷锁。而研究哲学的根本途径却没有获得?
  限于理科知识的缺乏,无法全方位理会霍金思想体系的精华和全貌。大学去了看有没机会补下自然科学知识。。。(可恶的中国教育,可恶的中国文科教育,背背背。。。)
  现在有些崇拜霍金了,这样一个人居然残废得除了思考其它人类所能体会的事情他都不能做。我想要是死亡就能解除这一切痛苦真敢相信他还能活这么多年。早年看过霍金传,更多的是钦佩他的聪明才智,现在对其人格更生敬仰。
或许您还会喜欢: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
新探案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我担心福尔摩斯先生也会变得象那些时髦的男高音歌手一样,在人老艺衰之后,还要频频地向宽厚的观众举行告别演出。是该收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虚构的,福尔摩斯不可不退场。有人认为最好是能够有那么一个专门为虚构的人物而设的奇异的阴间——一个奇妙的、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那里,菲尔丁的花花公子仍然可以向理查逊的美貌女郎求爱,司各特的英雄们仍然可以耀武扬威,狄更斯的欢乐的伦敦佬仍然在插科打诨, [点击阅读]
新月集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他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边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点击阅读]
无声告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第一章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1977年5月3日早晨6点30分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莉迪亚已经死了,他们只清楚一个无伤大雅的事实:莉迪亚来不及吃早餐了。这个时候,与平常一样,母亲在莉迪亚的粥碗旁边放了一支削好的铅笔,还有莉迪亚的物理作业,作业中六个有问题的地方已经用对勾标了出来。 [点击阅读]
日常生活的冒险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1读者可曾想象过接到这样来信时的辛酸味?信上说,你的某一尽管时有龃龉,但长期来常挂心间交谊甚笃的好友,不意在某个远如火星上的共和国的哪个陌生处所,原因不明,轻生自尽了。在弱小的兽类世界,想来也有像遇到较强兽类,将其坚实头颅,如同软蜜饯似地一下咬碎一类的残酷体验,但在人类世界,以我目前的想法,即此便是辛酸不过的体验了。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反军军官举起他的电子双筒望远镜,把焦距调准对着那些在雪中坚定地前进着的东西,看上去象一些来自过去的生物……但它们是战争机器,每一个都大踏步地走着,象四条腿的巨大的有蹄动物——帝国全地形装甲运输器!军官急忙抓起他的互通讯器。“流氓领机——回话!点零三!”“回波站五——七,我们正在路上。”就在卢克天行者回答时,一个爆炸把雪和冰溅散在军官和他惊恐的手下周围。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对反军联盟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时期……冻结在硝酸甘油中的汉-索洛,被送到了可恶的歹徒加巴手中。决心救他出来,卢克天行者、莱亚公主以及兰度-卡内森向加巴在塔托勒的堡垒发起了一次冒险的进攻。现在,在这部《星球大战》中最令人激动的一章里,反军指挥官把所有反军战斗舰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而达斯-维达。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