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神犬奇兵 - 第133--134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3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下面插播一条新闻,今天晚上北京时间22点,美国当地时间上午12点10分,在纽约举办的第八届国际警犬锦标赛在第一阶段比赛结束后传来喜讯,中国代表队的三只警犬在第一阶段的比赛中暂时名列团体第一,下面请听中央台记者在现场的报道……”
  “各位听众晚上好,我是中央台记者,我现在正站在纽约西郊哈德逊河岸边的第八届国际警犬锦标赛的现场……”
  陆芳菲听着广播,立刻拨通了军区总医院的电话,她的手指剧烈颤抖着,拨了三遍才把号码拨对。
  “曲阿姨!我是小菲啊!阿姨,您赶快听广播,中央台的广播!正在报道叔叔和白歌他们,对!他们现在暂时列第一!”
  “来自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三只优秀警犬,‘战歌’、‘光芒’和‘霸王’在今天的山地穿插追踪和突围比赛中,一举打破了世界记录,以三小时五十五分钟的成绩暂列团体第一……”
  曲慈拿着正在广播的收音机匆匆跑进特护病房。
  一个穿着病号服的年轻人安详地闭着双眼,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床头柜上摆着一张放大的照片,照片上是他和一只警犬的合影。床头上写着一张卡片,昆明总队特警基地邱鹰,警衔:上尉。

  韩雪正拿着湿毛巾给邱鹰擦脸,见到曲慈进门,笑着说,“曲主任您好。”
  “小韩,快来听听!”曲慈把拉长天线的收音机放到床头柜上,“是咱们中国警犬!”
  韩雪的眼睛一下子被点亮了,她把收音机轻轻拿到邱鹰耳边。
  “听众们,中国警犬代表队一只叫‘战歌’的警犬就在我的面前,它刚刚参加完第一阶段比赛,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警犬。”
  邱鹰的眼皮微微颤抖,韩雪的手有些颤抖。曲慈看到这一幕,不忍心打扰他们,转身离开了病房。
  “这只警犬身材修长矫健,肌肉强壮有力,和其他警犬不同的是,它的额头上生着一缕银色的长毛,非常引人注目,在警犬群中很容易辨认,这是我们中国自己培育的昆明犬种黑背系列的杰出代表,‘战歌’在第一阶段的比赛中表现非常优秀,外国代表队的一些官员和队员将其称为‘中国犬王’……”
  “真有白歌这小子的!日他奶奶的!”武警麻粟坡中队队部,段辉忍不住从办公室的椅子上跳起来,办公桌上的收音机中传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方记者的声音。
  指导员徐跃国兴奋地走来走去,“‘战歌’这下子真露了脸了!不过别高兴得太早,比赛还没结束呢!”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发达国家的警犬已经配备上了价值不菲的高科技装备,有的甚至穿上了昂贵的防弹衣,相比之下中国警犬的装备非常简单,只有一些基本护具。听众朋友们,由于警犬们几个小时后还要继续参加比赛,我们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希望在下面的比赛中,中国警犬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水平,取得优异成绩,让我们一起祝福中国警犬代表队!”
  莫少华肩膀上扛着一杠一星的少尉警衔,独自一人坐在山后一座绿草茵茵的坟茔前默默流泪,一台小巧的收音机放在草地上,正在播放新闻节目的片尾曲。他关掉收音机,伸直刚刚拆掉石膏的腿,凝视着已经长出青草的坟茔。
  坟茔前的墓碑上写着“英雄警犬‘风翼’之墓”。
  莫少华长叹了一口气,仰望布满钻石般星星的幽蓝色夜空,悲伤的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
  134
  美国K9警犬大队大队长约翰.克林上校神情严肃地坐在帐篷内,海豹突击队副队长乔.诺曼在一旁大口大口地抽着雪茄,两人一声不吭。
  乔.诺曼扔掉半截雪茄,开口说,“这不可能,中国警犬在第二个搜寻点时还比K9慢,怎么可能超过它们?”

  “中国警犬抄了近路,是一条其他警犬不敢走的路,其实根本就不叫路,路上全是断崖。组委会根本没想到有警犬会选择那条路。”
  “它们的勇气和毅力要远远强过其他国家的警犬,别的警犬都是主人说什么就干什么,呆板木讷,而中国警犬在听取命令上却非常灵活机动,只要能完成任务,不惜任何代价,不惜做任何有可能的尝试。”约翰.克林说完这席话,微微一笑,“但是下面的局面对我们有利。”
  乔.诺曼看着他,说,“注意那条额头上生着银毛的警犬,非常特别,非常特别,有人已经开始叫它‘中国犬王’了!”
  约翰.克林上校点点头,“我早就注意它了,它是个难对付的家伙,战场上的嗅觉和意识非常灵敏,指挥意识更是突破了警犬的极限,我看了中国警犬在第一阶段比赛的录象,它的确是中国警犬中的首领,但是还没见过他的战斗力。”
  “没有犬能打败我们的比特,我们的比特是上帝遗失的孩子!”
  帐篷外,三只K9大队的比特犬正趴在犬舍里闭着眼睛打盹,养精蓄锐。中午过后,所有警犬将面临一场新的挑战。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万历十五年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4
摘要:本书的英文版书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作者的署名为RayHuang,1981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初稿是用英文写的,写成后,出于向国内读者求教之忱,乃由笔者本人译为中文,并作某些修改润色。我对明史感觉兴趣,说来话长。1959年,我在密支根大学历史系读书,选定了“明代的漕运”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这一研究过程花了5年。 [点击阅读]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3
摘要:我早在搬进这栋板楼之前,就听老流氓孔建国讲起过朱裳的妈妈,老流氓孔建国说朱裳的妈妈是绝代的尤物。我和朱裳第一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想尽办法一辈子和她耗在一起。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是永远。 [点击阅读]
1980年代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9
摘要:编者按:经出版方授权,本网刊载野夫先生新著《1980年代的爱情》部分精彩章节,以飨读者。0.在一个类似京城的城市,午后的茶艺馆萧条而寂寥。我坐在窗前懒洋洋的阳光下,对座的阴影中坐着一个女人--她像是我的情人或者女友,抑或其他接近暧昧的关系。她的面庞隐居在日光背后,只有性感的声音翻越了那些窗棂构成的光柱,散漫地抚摸着我的耳朵。 [点击阅读]
莫言《丰乳肥臀》
作者:莫言
章节:71 人气:3
摘要:母亲上官鲁氏。乳名璇儿。自幼丧母,随姑父于大巴掌和姑姑长大,嫁给铁匠儿子上官寿喜。晚年信仰甚督教,寿九五而终。大姐上官来弟。母亲与姑父于大巴掌所生。先嫁沙月亮,生女沙枣花。解放后迫嫁给残疾军人孙不言。后来爱上了从日本归来的鸟儿韩,生子鹦鹉韩,在搏斗中打死孙不言,被处决。二姐上官招弟。生父亦为于大巴掌;嫁给抗日别动大队的司令司马库,生女司马凤、司马凰。 [点击阅读]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2
摘要:刘街是那样一个处境,在耙耧山脉的一道川地里,借着公路带来的繁华,就有人在路边设摊摆点。因为方圆数十里的农民,日常赶集要到山外的乡里,于是,在四十六岁的村长庆的呼吁下,给有关部门送去了许多花生、核桃,政府就下了一纸批文,刘村正式更名为刘街,成了耙耧山中的一个集贸中心。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1
摘要:3月3日其实我和大师兄,二师兄早已破了荤戒。我们经常背着师傅一起去化斋。在路上,我们捉到个兔子、野鸡什么的就马上烤来吃,可解馋了!然后再化点儿斋饭带回去给师傅吃。想想师傅没得荤腥吃着实怪可怜的。于是,我们三个决定今天把兔子肉打碎拌在饭里,让师傅也吃点儿好的。我们端着混着肉的饭回来后却遍寻不到师傅,这可把大家急坏了!最后在一个小山洞里终于发现了师傅。 [点击阅读]
暗算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5
摘要:第1节:序曲序曲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原谅我,不能在此津津乐道地向你们复述所有具体的细节。我们的时间不多。尽管如此,我还要说,"复述"本来就是我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它们的高xdx潮。没有复述的活动是无从着落的,复述就是复活。 [点击阅读]
良心作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5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内容概要: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阅读]
王小波《黄金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18 人气:4
摘要:我二十一岁时,正在云南插队。陈清扬当时二十六岁,就在我插队的地方当医生。我在山下十四队,她在山上十五队。有一天她从山上下来,和我讨论她不是破鞋的问题。那时我还不大认识她,只能说有一点知道。她要讨论的事是这祥的:虽然所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破鞋,但她以为自己不是的。因为破鞋偷汉,而她没有愉过汉。虽然她丈夫已经住了一年监狱,但她没有偷过汉。在此之前也未偷过汉。所以她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 [点击阅读]
最后一名女知青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也许这是天命。写完这部小说我就病了,不能说是因为写这部长篇病的,更不能说就积劳而成疾。但这短短的二十几万字是我这一生身体好坏的一个分水岭。此之前,我写小说一天数千字乃至上万字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曾经让同行们咂舌。此之后,因为腰椎病我再也不能坐在桌前写一篇小说,甚至连稍长的一封信也不能坐下写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