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神秘岛 - 《神秘岛》全文阅读——《第三部岛的秘密 第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少年的病况正常地好转了。现在只等一件事,就是等他病势好转到一定的程度,就把他抬回“花岗石宫”去。不管畜栏盖得多么好,里面什么都不缺,但是总不比“花岗石宫”那样舒服,那样适合健康。并且,畜栏里也不如那里安全,虽然居民们非常小心,他们还是怕罪犯们暗地里向他们开枪。在“花岗石宫”里就不同了,它在坚固而高耸的峭壁中间,在里面用不着顾虑什么,任何进攻的企图都注定会失败的。于是他们焦急地等待着,一旦等到赫伯特不致因移动而给创口带来危险的时候,他们就要动身了。要想通过啄木鸟林虽然有很大的困难,他们还是下定决心要搬回去。
  他们得不到纳布的消息,但是他们并没有为这件事而担心。勇敢的黑人坚守在“花岗石宫”里,是不会受到袭击的。他们没有再派托普到他那里去,因为把这只忠实的狗送给敌人射击,只能使居民们丧失一个最得力的助手,决不会有任何好处。
  因此,虽然他们急着要到“花岗石宫”里去聚会,但还是等待着。工程师看到自己的兵力分散,使海盗们有机可乘,感到非常苦恼。自从艾尔通失踪以后,只剩下他们四个人在对抗五个匪徒,赫伯特现在当然不能计算在内;这一点,勇敢的少年非常关心,他十分明白自己给大家造成的困难。
  11月26日,当赫伯特睡着了听不见的时候,赛勒斯·史密斯、吉丁·史佩莱和潘克洛夫详细地讨论了在他们所处的环境里,应该怎样对付海盗的问题。
  “朋友们,”他们谈过纳布以及不能和他联系的问题以后,通讯记者说,“我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如果从畜栏路上冒险走回去,那末,只能挨打,不能还手。依我看,我们倒不如大张旗鼓地去追赶这帮匪徒。”
  “我完全同意,”潘克洛夫说。“我敢说我们都不是怕吃子弹的人;拿我来说吧,只要史密斯先生答应,我随时都可以冲进森林去!真是岂有此理!只要是人,不是一个抵一个吗?”
  “可是抵得了五个吗?”工程师问道。
  “我和潘克洛夫一起去,”通讯记者说,“我们两个人全副武装,带着托普……”
  “亲爱的史佩莱,还有你,潘克洛夫,”史密斯说,“我们冷静地考虑一下吧。要是罪犯们躲在荒岛上一个什么地方,如果我们探清了那个地方,只等把他们赶出来,我是会直接向他们发动进攻的;可是事实恰好相反,他们肯定会先开枪打我们,这是一点儿也不用怀疑的。”
  “可是,史密斯先生,”潘克洛夫叫道,“子弹不一定就能够打中的。”
  “赫伯特却被打中了,潘克洛夫,”工程师说。“并且,你再想想,你们两个人离开了畜栏,这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防守了。你想,你们走的时候,罪犯们会看不见吗?他们明知道这里没有别人,只有一个受了伤的孩子和我,难道不会放你们到森林里去,乘你们不在的时候,向这里进攻吗?”
  “你说得对,史密斯先生,”潘克洛夫憋着一肚子气回答说。“你说得对,他们知道畜栏里什么都有,他们会尽一切力量来重新霸占畜栏的;你一个人当然挡不住他们。”
  “唉,要是我们在‘花岗石宫’里就好了!”
  “要是我们在‘花岗石宫’里,”工程师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那里把赫伯特留给一个人照顾,让其余的三个人到森林里去搜索,那我完全用不着担心。可是现在我们是在畜栏里,最好还是等到大家能一起走的时候再离开这里。”
  赛勒斯·史密斯的论点是无可辩驳的,他的伙伴们非常明白这一点。
  “要是艾尔通还活着就好了!”吉丁·史佩莱说。“可怜的人!他回到集体中间来仅仅是那么短短的一段时期。”
  “这是不是说他已死了。”潘克洛夫用一种奇怪的嗓音补充了一句。

  “那么,潘克洛夫,你认为匪徒们没有把他杀死吗?”吉丁·史佩莱问道。
  “是的,如果对他们有利,他们不会杀死他的。”
  “什么?你认为艾尔通一看见他过去的党羽,就会忘记我们对他的好处……”
  “那谁知道呢?”他也觉得这种可耻的想法有些说不出口,因此说的时候吞吞吐吐。
  “潘克洛夫,”史密斯抓住水手的胳膊说,“这是一个很坏的想法,如果你坚持要这样说,你会使我非常痛心的。我敢担保艾尔通是忠实可靠的。”
  “我也敢保证。”通讯记者也急忙补充道。
  “是的,是的,史密斯先生,我错了,”潘克洛夫说,“我的想法的确太坏了,这样想是没有丝毫根据的。可是我有什么办法呢?我已经晕头转向了。成天关在畜栏里使我烦得要命,我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不安心。”
  “耐心点,潘克洛夫,”工程师说。“亲爱的史佩莱,你认为要再过多久才能把赫伯特抬到‘花岗石宫’去呢?”
  “那很难说,赛勒斯,”通讯记者答道,“只要有一点不小心,就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可是他现在一天比一天好转,如果继续增加体力,那么从现在起,八天以后——嗯,我们再等等看吧。”
  八天!这就是说,要延迟到十二月初才能回“花岗石宫”。现在春天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气候很好,也开始热起来了。荒岛上森林的枝叶已经长得非常茂盛,按季节说,收割的时候也快到了。因此,回到眺望岗的高地以后,除了按照计划彻底探索荒岛以外,接着就要下地干重活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移民们这样困守在畜栏里,所受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
  他们在这种环境下作了不得已的让步,然而他们内心里是十分焦急的。
  有一两次,通讯记者冒险到栏外的路上去,在栅栏周围巡视。托普陪着他,吉丁·史佩莱扣着板机,随时准备迎接任何危险。
  他没有遇到什么灾难,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踪迹。只要有一点危险,托普就会警告他的;既然它没有叫,可以这样说,至少当时没有什么可顾虑的,罪犯们大概在荒岛的其他地方干什么勾当去了。
  11月27日那天,吉丁·史佩莱进行了第二次侦察,他往山的南部,冒险向森林里深入了四分之一英里。这一次他感觉出托普似乎闻到了什么。它不象过去那样漫不经心了。它来回乱跑,在野草和灌木中间搜索,好象闻到什么可疑的东西似的。
  吉丁·史佩莱跟着托普,他一面鼓励它,唤起它的注意,一面留神监视,他躲在树的后边,随时准备开枪。托普所闻到的,也许不是人;因为根据过去的习惯,如果是人,它总是阴沉沉地低声怒吼。现在它并没有怒吼,可见附近并没有危险,也没有危险即将到来的迹象。
  过了将近五分钟,托普还在搜索,通讯记者小心翼翼地跟着它。突然,托普向一棵枝叶茂密的灌木冲去,一会儿衔出一块破布来。
  这是一块肮脏的破布,史佩莱立刻把它带回畜栏。移民们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是从艾尔通背心上撕下来的一块毡子,正是独一无二的“花岗石宫”工场里的产品。
  “你看,潘克洛夫,”史密斯说,“不幸的艾尔通曾经反抗过。罪犯们硬把他架走了!你还怀疑他不忠实吗?”
  “不怀疑了,史密斯先生,”水手回答说,“我早就后悔不该这样怀疑了!可是我认为通过这件事情,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来。”
  “什么结论?”通讯记者问道。
  “艾尔通不是在畜栏里被杀的!他既然挣扎过,那么被架走的时候,他一定还没有死。因此,也许他还活着呢!”
  “的确,这是可能的。”工程师答道,他还在沉思。
  艾尔通的伙伴们现在可以抱着这样一个希望了。在这以前他们是这样想的,艾尔通在畜栏里遇到了袭击,象赫伯特似的,被一枪打倒了。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罪犯们没有打死他,如果他们把他活着架到荒岛的其他地方去,能不能认为他目前还在作他们的俘虏呢?也许罪犯们中间有人认出了艾尔通是昔日的逃犯首领,化名为彭·觉斯的澳洲伙伴。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妄想使艾尔通重新入伙呢?如果他们能使艾尔通变成叛徒,对他们说来,用处是很大的!

  经过大家的分析,畜栏里的人一致认为这件事对自己有利,他们不再认为不可能重新找到艾尔通了。在艾尔通这方面来说,只要他还是个俘虏,他一定会想尽办法从匪徒们的魔掌里逃出来的,这对居民们说来,将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帮助!
  “不管怎么样!”吉丁·史佩莱说,“如果艾尔通真能侥幸地逃出来,他一定会直接到‘花岗石宫’去的,因为他还不知道匪徒们这次的暗杀阴谋,以及赫伯特作了阴谋的牺牲品,所以他绝想不到我们会困守在畜栏里!”
  “啊!但愿他在那儿,在‘花岗石宫’里!”潘克洛夫叫道,“但愿我们也在那儿!要不然这些流氓虽然没法破坏我们的房子,他们却可能去洗劫我们的高地、农场和家禽场!”
  潘克洛夫已经变成一个十足的庄稼汉了,他从心里挂虑他的庄稼。但是必须说明,最急于想回“花岗石宫”的却是赫伯特,他知道目前居民们最好是回到那里去。但是大家却因为他而固守在畜栏里!因此,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离开畜栏,什么时候能够离开?他相信他已经可以经得起迁移的劳累了。他深信在自己那间面临大海、有海风调节空气的房间里,他的体力一定可以恢复得更快的!
  他几次催促吉丁·史佩莱,可是史佩莱始终没有下令动身,他的理由很正确,创伤还没有完全收回,怕在路上重新迸裂开来。
  可是,不久发生了一件事,使赛勒斯·史密斯和他的两个伙伴不得不答应少年的要求。天晓得,这个决定竟会给他们带来悲痛和悔恨。
  11月29日晚上七点钟,三个居民正在赫伯特的房里谈话,突然听到托普急促的吠叫声。
  史密斯、潘克洛夫和史佩莱抓起枪就往外面跑。托普在栅栏底下一面叫,一面跳,但是它好象很高兴,而不是发怒。
  “有人来了。”
  “是的。”
  “不是敌人!”
  “会不会是纳布?”
  “也许是艾尔通?”
  工程师和他的两个伙伴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个东西翻过栅栏,跳进畜栏来了。
  原来是杰普,是小杰普亲自来了。托普立刻向它表示热烈的欢迎。
  “杰普!”潘克洛夫叫道。
  “准是纳布派它到我们这儿来的。”通讯记者说。
  “那么,”工程师说,“它身上一定有信。”
  潘克洛夫急忙跑到猩猩身边去。肯定地说,如果纳布有什么重要的消息要传达给他的主人,他再也找不到比杰普更可靠更迅速的通讯员了;不仅移民们没法通过的地方它能走,甚至连托普走不过去的地方,它都能过去。
  赛勒斯·史密斯没有猜错。杰普的脖子底下挂着一个小口袋,口袋里有—张纳布亲笔写的纸条。
  当史密斯和他的伙伴们看到下面这些话的时候,他们的懊恼是可以想象的。
  星期五早上六点钟。
  高地遭到罪犯的侵袭。
  纳布
  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句话也没有说,然后回到屋子里去了。他们该怎么办呢?罪犯们在眺望岗上!那就意昧着灾难、抢劫和破坏。
  赫伯特看见工程师、通讯记者和潘克洛夫进来,就已经猜到他们的处境大概又变坏了,等到看见杰普,他毫不怀疑,“花岗石宫”准是遭到了不幸的威胁。
  “史密斯先生,”他说,“我一定要走;我经得起路上的劳累。我一定要走。”

  吉丁·史佩莱走到赫伯特的身旁,看了他一会儿,然后说:
  “那么,我们走吧!”
  究竟用担架抬赫伯特,还是用艾尔通驾来的大车呢?这个问题很快就决定了。用担架抬对受伤的少年比较适合一些,但是它需要两个人抬,也就是说,如果在路上遇到攻击,要自卫就少了两支枪。相反地,如果利用大车,不就能把所有的人手都腾出来了吗?至于怕沿路颠簸,他们如果把赫伯特现在所铺的垫子放在车上,尽量小心地前进,不就可以避免了吗?这是可以办到的。
  大车拉过来了。潘克洛夫套上野驴。赛勒斯·史密斯和通讯记者把赫伯特连垫子一起抬起来,放在大车里边。天气很好。明媚的阳光穿过树木,照耀着。
  “枪都准备好了吗?”赛勒斯·史密斯问道。
  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工程师和潘克洛夫每人拿了一支双筒枪,吉丁·史佩莱带着他的步枪,现在只等出发了。
  “你不觉得难受吗,赫伯特?”工程师问道。
  “史密斯先生,”少年回答说,“你放心,我不会死在路上的!”
  说话的时候,可以看得出来,可怜的少年鼓起了他的全身精力,在坚强的意志下,他振作起微弱的力量来。
  工程师心里感到一阵难受,他还有些犹豫,不想下出发命令;可是那会使赫伯特失望的——也许会使他灰心郁闷而死。
  “走吧!”史密斯说。
  畜栏的门开了。杰普和托普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保持安静,它们在前面引着路。大车出来以后,门又关上了。潘克洛夫牵着野驴,慢慢地向前走去。
  如果不走畜栏路,另外选一条小道,肯定要比较安全些;可是,那就要从树底下穿过去,大车走起来很不方便。因此,虽然罪犯们非常熟悉这条道路,但他们还是非从这里走不可。
  赛勒斯·史密斯和吉丁·史佩莱一边一个,跟着大车前进,随时准备迎敌。其实,这时候罪犯们多半还没有离开眺望岗的高地呢?
  纳布显然是在发现罪犯以后,立刻就把信写好发出去的。信上所写的时间是早上六点钟。机灵的猩猩来惯了畜栏,几乎用不了三刻钟,就可以从五英里以外的“花岗石宫”来到这里了。因此,在这路上的时候他们是不会遇到什么危险的。如果要开枪格斗,大概也得等到离“花岗石宫”不远才有可能。然而移民们还是小心地戒备着。杰普拿着棍子,和托普两个有时在前走,有时在路旁的森林里探索,都没有表示遇到什么危险。
  潘克洛夫作向导,领着大车慢慢地前进。离开畜栏的时候,是早上七点半。走了一个钟头,五英里的路程已经走了四英里,还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沿路的情况和慈悲河到格兰特湖之间整个的啄木鸟林一样,都是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动静。现在没有什么需要发警报的。森林里和居民们第一天着陆的时候一样,没有丝毫人迹。
  快到高地了。再过一英里,就可以看见甘油河上的吊桥。赛勒斯·史密斯猜想吊桥一定还好好地架在河上;他认为如果罪犯们已经跨过桥梁,渡过环绕高地周围的小河,为了小心起见,他们一定会把吊桥放下来,作为后退的余地的。
  终于,透过树木之间的一个空隙,可以看见海平线了。大车还在继续前进,护送的人谁也不想把它扔下来。
  这时候,潘克洛夫突然勒住野驴的缰绳,用沙哑的嗓音大叫道:
  “啊!这些强盗!”
  他指着前面,只见一股浓烟从磨坊、棚屋和家禽场的房舍那里升向天空。
  在浓烟里,有一个人在行动。那是纳布。
  伙伴们喊了一声。纳布听见以后,立刻向大家奔过来。
  原来罪犯们破坏了高地,离开这里已经快半个钟头了!
  “赫伯特先生呢?”纳布问道。
  吉丁·史佩菜回到大车旁边来。
  赫伯特已经昏迷过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