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盛夏的方程式 - 第53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53
  打开铝合金窗,一阵带着海潮香气的暖风立刻吹进了屋里。路灯的照耀下,堤坝和街路的轮廓浮现眼前。远处的大海一片漆黑,完全无法看清。
  成实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马上就要到夜里九点了。
  门外传来一阵冲上楼梯的轻快脚步声,紧接着,房门就被猛地推了开来。永山若菜手里提着便利店的袋子和便携冷柜,走进了屋里。
  “让你久等啦。呃,不过却也没啥好吃的,就只有些三明治和饭团子之类的。然后还有些速溶味噌汁。对了,我还买了些下酒菜。”若菜把袋子里的东西一样样地放到榻榻米上。
  “抱歉,给你添麻烦了。”成实连声致歉。
  客气啥?若菜的脸被太阳晒得黝黑。她摆了摆手。甚至就连那条胳臂,也是同样被晒得漆黑。
  “有麻烦的时候,就要互相帮助。而且,你来找我,我也很开心啦。房间不宽,不过你要不嫌弃的话,就多住些日子吧。给。”
  “谢谢。”
  “怎么办?要是你喝不惯的话,那我就下楼给你倒些温开水来。”若菜端起了速溶味噌汁的杯子。
  “嗯,不必了。我说,有什么喝的吗?”
  “当然有。”若菜打开冰柜,“啤酒、烧酒苏打,你要喝啥?”
  “有茶吗?”
  “茶?有啊。”若菜拿出了一瓶绿茶来。
  成实两眼望着窗外,用冰凉的绿茶润了润喉咙。回首今天一天里发生的事,感觉就像是在做噩梦一样,总觉得有些不大真实。
  夜里八点多,成实才离开了玻璃浦警署。听取了泽村的自供后,警方虽然打消了对成实的疑心,但之后却一会儿让她重复讲述,一会儿让她白白地等着,浪费了不少的时间。离开警署的时候,成实累得就只想原地蹲下了。
  可是,成实却也不能就这样回家躺下。因为眼下“绿岩庄”已经被警方封锁。不光如此,那些刑警还趾高气扬地命令成实,说让她找到地方落脚之后就要立刻通知他们。而关于父母的情况,警方却连一句话都不愿告诉成实。
  成实左思右想,最后她决定联系一下Malin Sports的商店里打工的永山若菜。若菜在念东京的大学,而到了夏天,她就会到那家店里去打工。两年前,若菜曾经考过自携氧潜水的教练,而当时指导她取得资格的人,就是成实。
  成实给若菜打了个电话,包括父母遭到警察逮捕的事在内,她把所有的情况都告知了若菜。听过成实的讲述,若菜说她“随后就到”。半小时后,若菜便驾驶着店里的面包车到警署接走了成实。在车上,若菜也并没有缠着成实问东问西,相反,她似乎更关心成实的身体状况。成实觉得,跑来投靠若菜,还真是没找错人。
  回过神来,成实才发现若菜也拿起了一瓶绿茶。
  “若菜,你不喝酒吗?”
  其实,若菜是个嗜酒如命的人。
  “呃,这个嘛……”
  “你就别管我了啦。你总这样的话,反而会让我觉得心里不安啊。”
  “是吗?那,我就不客气了。”若菜把绿茶放回冰柜,拿出了一瓶罐啤来。说了声“我开动了”之后,若菜揭开易拉罐的拉环,连带喷涌而出的泡沫一起,啜了一口。她轻声地念了一句“好喝”。
  看着眼前的若菜,成实心里却想起了汤川之前说的话。你似乎并非那种甘愿舍弃繁华的都市,选择大海的人。如果当时汤川面对的是若菜,不知道他是不是也会说出同样的话呢?
  这些都姑且不论,今后的事又该怎么办呢?虽然重治说过,“绿岩庄”的话,干脆就卖掉好了。可这种曾经出过人命事故的破旧旅馆,真的会有人愿意掏钱买下吗?就算要把它给拆掉,也是需要花上些经费的。而且,比这些事都更紧要的问题,还在于成实今后的住处。虽然若菜说过让自己多住些日子,但也不能总这样一直住在人家这里吧?而且,过段时间,她也还是要回东京去的。

  “若菜,能把你的车借我用下吗?”
  “车?行啊。你要上哪儿,要不我开车送你去吧?”
  “不行啦,你不是刚喝过啤酒的吗?没事的,我就是回家一趟罢了。”
  “哦,你要去‘绿岩庄’啊……”
  “我想去拿些化妆品和换洗的衣服过来。顺便再带些钱出来。之前刑警跟我说过,只要跟站岗的警察说一声,就可以进去了。”
  “是吗?嗯,的确,我这里确实没什么可借成实你用的东西呢。”若菜放下罐啤,站起身来。
  若菜的房间,在店里的二楼。两人走下楼梯,穿过黑漆漆的店面,来到门外。车子就停在店外。成实从若菜手里接过车钥匙,坐进了车里。虽然若菜的车和“绿岩庄”的车稍稍有些不同,但成实却早已开惯了面包车。
  “路上当心。”若菜叮嘱了成实一句。
  驶过看不到半个人影的沿海道路,成实从车站前开到了上坡路上。立刻,“绿岩庄”便出现在了她的眼前。“绿岩庄”的玄关前,放着几盏施工现场用的红色照明灯。一名身穿制服的年轻警察坐在门外的钢管椅上,看到成实的车,警察立刻站起了身来。
  成实停下车子,向那名警察说明了情况。年轻警察打开玄关的门,和屋里的人聊了几句,之后便让成实进了屋。
  一名中年胖警察正守在大堂里。大堂里的电视开着,搞笑艺人正在屏幕里大声地说着什么。
  “我陪你一块儿去吧。要是让上头知道我让你进屋拿了东西的话,可是会被狠狠责骂一顿的。”胖警察说道。
  成实点点头,向着里屋走去。胖警察关掉电视,跟在成实的身后。
  成实走进自己的房间里,从壁柜里拖出一只大旅行包,随手往包里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往包里塞内衣裤的时候,成实故意用身体挡了一下,以免让胖警察看到。
  “话说回来,这下子可真是麻烦大了啊,之后你打算怎么办呢?”胖警察毫无顾忌地问道。成实默默地偏了偏头。胖警察见状,接着说道:“这倒也是。现在问你,你估计也没什么主意的吧。很久以前,我在车站前的派出所里当过班。那大概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吧。当时的玻璃浦,可真是热闹非凡啊。你们这家旅馆的生意也挺不错的。不过后来经济衰退,穷人不愿出门旅行,富人要不就是跑到国外,要不就是跑去花天酒地了。这日子可真够难过的。就算感觉到建筑已经破旧了,也拿不出钱来修缮。你们可真是够倒霉的,我其实挺同情你们的。只不过,你们真的不该把尸体拖去扔掉的。要是你们之前没这么做的话,那事情估计还能好办一些。”
  这警察可真够长舌的。只听了一半,成实便决定再不理会他,专心做自己手上的事了。即便成实一句话也没说,那胖警察也还是自顾自地接着说个不停。
  收拾好行李,成实离开了房间。刚一回到大堂,胖警察便再次打开电视,在藤椅上坐下了身。看样子,他似乎并不准备送成实出门。
  伸手去开玄关大门时,成实听到外边似乎有人在说话。说话的人似乎是在和人争辩什么。

  “说了啦,这是规定。现在这里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我也跟你说过很多次了,我并非无关人员。直到今天早上,我都一直住在这里的。”
  “这个……就凭这种程度的关系,我是不能让你进去的啦。”
  “那要什么程度的关系才行呢?你倒是给我说说啊。”
  走出门外,成实吃了一惊。和刚才那名年轻警察争辩不休的并非别人,正是汤川。成实叫了汤川一声。
  “你来得正好。你也来帮我说两句吧。我跟这警察说,让我进屋去看看,结果他却跟我讲些有的没的,死活不肯让我进去。”
  “说些有的没的人不是我,是你。反正就是不行,麻烦你回去吧。”说完,那名警察便走进了旅馆里。
  汤川两手叉腰,叹气道:“这都叫什么事!”
  “您要进去干吗?”
  “我估计鉴定人员应该已经在屋里展开过再现试验了,所以就想进去查看一下痕迹。照我的推理来看,他们的试验是不可能成功的。”
  成实盯着物理学者的脸看了一阵。之后,她眨了眨眼,说道:“试验不成功?为什么?”
  汤川就只扶了扶眼镜,并没有回答成实的问题。
  “真够心烦的。早知如此,我就不走路来了。”说完,他便迈出了脚步。
  “请等一下。我开车来的。要不我送你去宾馆吧。”成实走到了面包车旁。
  等汤川坐到副驾驶座上之后,成实发动了车子。“绿岩庄”和他住的度假村宾馆离得并不太远,开车的话,也就只是几分钟的路程。
  车上,两人彼此无语。成实心里虽然一直在惦记着刚才的问题,但她很清楚,就算自己问了,汤川也是不会回答的。
  不久之后,宾馆便出现在了两人眼前。可是,还不等成实把车开进院内,汤川就说道:“我在这里下就行了。”
  “为什么?我把车开到正面玄关去吧。”
  “不,恭平他们也住在这家宾馆里。你要是和他们遇上了,估计也挺尴尬的吧。”
  “啊……”成实把脚搭上刹车板,在路边停下了车。“真是抱歉。还劳烦您替我着想。”
  “而且,我也还有些事想问你。”汤川说道,“如果你不想回答的话,也可以选择不回答。”
  成实扭头看了一眼汤川。她的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什么事?”
  “这次的案子,你觉得就只是一场单纯的事故?”
  成实一怔,脸上的表情变得僵硬起来。
  “如果不是单纯的事故,那又是什么呢?”
  “现在是我在提问。那我这么问你吧。你父母依旧坚持跟你说,那是一场事故?”
  “不是我父母,是我父亲。我听父亲说,那是一场事故。”
  “然后你就相信了他的话?”
  “不可以吗?你到底想说什么?”
  “真是让人纳闷。为什么你居然会一点儿都不怀疑。你的心里,应该也有很多想不明白的地方吧?即便如此,你还是选择了相信。那么,就我推测,你可能是出于两种原因。第一,你就是这么相信你的父亲;第二,你希望事情确实像他说的那样。也可能两者兼有。”
  汤川每一句话,都轻轻地刺激着成实的内心。但他的话,却并没有给成实带来任何的致命伤害。成实搞不清楚,他这样做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
  “的确,我爸说的话里,确实有那么一些让人感觉不自然的地方。不过也请考虑一下,有时候其实可能是他本人也记不大清楚了。而且,如果就只是一些细微的矛盾,那么应该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自首的建议,是我爸自己提出来的。这一点才是问题的关键,所以也就不必再揪着一些小细节不放了。”成实的情绪似乎有些激动。她其实是在告诉自己,父亲没有对自己撒谎。

  “原来如此。或许你说得对。对了,你对那位不幸的被害者——冢原到底有多少了解呢?”
  “几乎没有任何的了解……我就只是听人说,他以前是东京的刑警。”
  “是吗?记得之前我也跟你说过,我有个朋友在警视厅的搜查一课里任职。只要找他帮帮忙,就肯定能联系上冢原的家人的。如果你愿意代替你的父母去向冢原的家人道歉,那么我会想办法帮你联系。你打算怎么做呢?”
  成实感觉到一股寒气直冲脊梁骨。也对。自己确实应该出面向冢原的家人道个歉。
  “审讯今天才刚刚开始,我打算等到一切都水落石出之后,再作打算。”成实好不容易才憋出了这么一句来。
  “我明白了。那我就把你的话转告给我的朋友了。谢谢你专程送我回来。”汤川打开了副驾驶座一侧的车门。但他却没有立刻下车,而是再次扭头说道:“你今后打算怎么办?还要继续留在这里吗?”
  成实感到有些疑惑。她不明白汤川这话的真意究竟何在。
  “我现在还没有考虑过这些。毕竟眼下还不知道今后情况到底会变得怎样……”
  “可你不是说过,你想要守护这片大海的吗?”
  “那当然。”
  “那,你打算守护到什么时候呢?”
  “呃,”成实回头看了一眼汤川,“什么什么时候?”
  “你是想一直在这里待到死,守护着这里的大海而死吗?你不打算结婚吗?如果你今后遇到了你的真命天子,而他却要远离这里的话,你打算怎么办呢?”
  “……你问这些干吗?”
  隔着厚厚的眼镜镜片,汤川的双眼直视着成实的眼睛。
  “因为,我感觉你似乎是在等什么人。在某个人回来之前,你打算一直守护下去,是吗?”
  成实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全身已经变得冰凉。她想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话来。
  汤川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
  “欢迎来到水晶的大海。大海就是玻璃浦的瑰宝。请容我擅自自称自己是这瑰宝的守护者。请来亲眼看看这片大海的美丽色彩吧。随时恭候您的光临——这是我从你那个网站的首页上摘抄下来的。我总感觉你似乎是在向什么人发出邀请。不会是我太敏感了吧?”
  成实摇了摇头,颤声说:“你太敏感了。其实根本就没你想的那么深。”
  “是吗?那就算了。最后,我有个请求。”
  “又怎么?”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汤川从衣兜里掏出数码相机,“我快要离开这里了。离开之前,我想拍些照片做留念。”
  “拍我?免了吧。”
  “放心,我不会传到网上去的。”说完,汤川便立刻摁下了快门。瞬间,闪光灯的灯光充满了整辆车。汤川看了看液晶屏,说了句“嗯,拍得不错”,之后便把相机递到了成实的面前。液晶屏上的成实睁大着眼睛,一脸吃惊的模样。
  “晚安。”说完,汤川便下了车,头也不回地朝着宾馆走去。成实看着汤川的背影,发动了车子。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