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盛夏的方程式 - 第2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2
  穿上便鞋时,挂在墙上的旧时钟指针正指向着一点半左右的地方。时间正好。川畑成实心想。骑自行车过去的话,十五分钟后就能抵达会场。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刚好可以和同伴们最后再商议一下。
  “妈,我出门了。”她冲着柜台后边叫了一声。厨房就在长长的门帘后边。
  节子拨开门帘,走出了厨房。她的头上还顶着块帕子。看来她似乎正在做开门营业前的准备。
  “大概要花多长时间?”节子问。虽然已经五十四岁,但她脸上的皱纹却并不算多。好好化妆打扮一下的话,模样看起来至少感觉要比她的实际年龄小个十岁。可是,她本人却无意打扮,盛夏时节,也顶多就只是涂个兼带防晒功效的粉底罢了。
  “不清楚,估计怎么也得个两小时吧。”成实回答说,“今天预约的就是一组客人。问过什么时候到没有?”
  “没仔细问,不过听说大概会在晚饭前后吧。”
  “嗯,那就好。估计我能赶回来。”
  “啊,对了。今天恭平要来。”
  “嗯,是啊。他一个人来?”
  “对。电车差不多也该到了吧。”
  “我知道了。反正都要顺道路过,我就到车站去看一眼吧。如果他迷路了,我就把他给带回来。”
  “嗯,那就麻烦你了。要是恭平迷路了的话,那我就没脸去见弟弟了。”
  这种小地方,又有谁会迷路?心里虽然这么想着,但成实还是点了点头,走出了门外。屋外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那块雕刻着“绿岩庄”字样的黑曜石,在入口旁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背起斜挎包,跨上自行车,成实朝着车站方向蹬动了车子。周围的道路起伏不平。“绿岩庄”坐落在高地上,到车站去是一路下坡。
  还不到五分钟,成实就已经来到了车站。电车似乎正好到站,乘客们沿着楼梯走下站台。话虽如此,数量也就只有十几名罢了。
  众人当中,有名上身红色T恤,下身卡其色短裤的少年。少年的背上还背着一只背包。
  少年脸上的那种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虽然感觉很熟悉,但在要向少年说话的瞬间,成实的心中还是掠过了一丝犹豫。成实已经两年没有见过恭平了,恭平不光长高了不少,而且似乎还在和他身旁的一名男子亲热地交谈着。之前成实听说这次恭平是一个人来的,而且成实也见过恭平的父亲敬一几次。
  但毫无疑问,眼前的少年正是恭平无疑。没过多久,恭平似乎也看到了成实。他和身旁的男子说了句什么,之后便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了成实的面前,说:“你好。”
  “你好啊,恭平。长大不少了啊。”
  “哎?是吗?”
  “你已经念五年级了吧?”
  “嗯。成实,你是特意来接我的吗?”恭平眯着眼睛,抬起头看着成实。
  被一个比自己小将近二十岁的堂弟直呼名字,成实的心里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或许这也是因为听到父母这样叫成实,所以恭平也就有样学样了吧。

  “我是来看看你有没有安全到达的。我还有点其他事要办,不过现在还有点时间,要是不知道路怎么走的话,我就带你过去吧。”
  少年同时摆动起了两手和脑袋。
  “没事的,我这里有地图,而且之前我也来过。只要顺着这条路一直上去就是吧?”恭平指了指面前的坡道。
  “对,家门口有块大石头,那石头就是标志。”
  “嗯,我知道。”
  “我说,恭平。那人恭平你认识?刚才我看到你在和他说话。”成实扭头看着远处。刚才和恭平在一起的男子,此刻正在用手机打着电话。
  “是我在车上遇到的。不过我却不认识他。”
  “嗯?你不认识他,还跟他说话?”
  这样可不好,成实心想。不过那男的看起来倒也不像是个坏人。
  “之前有个怪老头找我麻烦,是他帮我解的围。”
  “哦?”
  找什么麻烦?成实更关心这问题。但是,这下子成实也就放心了。
  “那我就先走了。”
  “嗯,路上当心。过会儿再细聊。”
  恭平点了点头,向着坡道走去。等恭平走远之后,成实蹬动了自行车的踏板。之前那男的依旧还站在出租车招呼站。成实不由得可怜起他来。这个镇上,出租车总是配合着电车的到达时间来的,而且总共就只有两三辆。现在看不到车的话,估计就是车子已经全都出发了。要等车子再次过来,至少也得花上个半小时的时间。
  成实蹬着自行车,轻快地飞驰在海岸沿线的路上。带着矶石香气的风吹乱了头发,但成实却丝毫不在意。她已经有十年没留过长发了。有心情的时候,她会潜入海里,连淋浴也不冲一个就跑到居酒屋里去喝啤酒。从这方面来说,成实似乎也没资格取笑节子不爱化妆。
  半路上转过弯去,成实远离了海边。前方是段略微倾斜的上坡路。沿路两旁是些购物中心和银行,稍稍有了一丝繁华的气氛。穿过这条街,前边有一幢晦涩的建筑。那里就是市公民馆。今天,公民馆的讲堂里,有个重要的集会。
  在指定的地点停好自行车后,成实探头朝停车场里望了一眼。停车场里停着一辆观光大巴。成实走近车旁,看了看大巴正面贴的牌子。牌子上写着“DESMEC公司”。音译的话,可翻译成“德斯美克”。其正式的名称,则是“海底金属矿物资源机构”。
  大巴里空无一人。大概是众人都已到达,正在准备出发了吧。既然如此,那么成实也得抓紧一些了。她朝着入口处走去。
  入口处,市政府的人员正在一一检查入场者。成实让对方看了看入场券,穿过门口,向着大厅走去。
  大堂里已经聚集了大批的参加者。就在她四下张望的时候,成实突然听到有人叫起了她的名字。
  泽村元也正大步流星地向她走来。春天到来之前,泽村还一直在东京上班,到了最近,他又回到了这里。一边帮着自家的电器行做生意,泽村一边做自由撰稿人。脸和衬衫下露出的胳臂都已经被晒得黝黑。

  “怎么这么晚?你干吗去了?”
  “抱歉。其他人呢?”
  “都到齐了。这边。”
  成实跟着泽村往前,不知是怎么协商的,众人占用了一间准备室。房间里,聚集着十几张熟悉的面孔。其中的一半和成实年纪相仿,另一半人则大概四五十岁的模样。尽管众人来自各行各业,但无一例外的都是玻璃浦的居民。虽然其中也不乏一些旧交,但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这次的运动认识的。
  泽村深呼吸了一口,之后看了看屋里的众人。
  “今天就暂时先听听对方的意思吧。刚才发下去的资料里,记录着我们独自调查来的情况。照对方的说法,这份资料里的记录,肯定存在有和现状不符的地方。而这一点,也正是这次议论的中心问题。但是,真正的讨论是明天。听过对方的解释说明之后,今晚再召开一次作战会议。大伙儿有什么问题吗?”
  “这上边没有提到钱的问题啊。”一个在中学教社会科的男子说,“这一次的开发,究竟有多少的经济效益?我想,对方应该会向我们强调这一点的。”
  泽村冲着那名教师笑了笑。
  “所谓的经济效益,根本就只是画饼充饥罢了。每个人画的大小都不一样,而且角度不同,饼的大小也会随之改变。或许对方会说得很动听,但我们也不能全盘信任他们。”
  还有。成实插嘴说。“问题的关键不是钱,而是该怎样保护这片美丽的大海。环境一旦遭到破坏,那么就算花上几个亿,也是没法让它恢复成原来的模样的。”
  听到成实的语气略带强硬,社会科的教师耸了耸肩。
  敲门声响起,房门被人推了开来。从门口探进头来的,是位政府的年轻男职员。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先进会场吧?”
  好。泽村的回答听起来踌躇满志。听到泽村发话,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讲堂里的椅子呈楼梯状地排成许多排,如果全都坐满的话,估计得有个四五百人的样子。虽然这讲堂是为了召开演讲会而设计的,但在成实的记忆里,当地似乎还从来没有开过什么名人的演讲会。
  成实和几个人在靠前的座位上坐下身,把资料放到桌上,做好了做笔记的准备。泽村在一旁检查着录音机的状况。
  空空的讲堂渐渐坐满了人。其中甚至能看到市长和町长的身影。不光只是当地的居民,据说甚至就连相邻市町村里也来了不少人。大家都很感兴趣,但是却几乎没人了解——这次在这里商议的事情,就是这样的一个主题。
  成实看了看参与的众人,目光和其中一名男子的目光撞到了一起。男子看样子似乎已经年过六十,头发花白,剪着短发,身上穿着一件白色的开襟衫。他微微笑了笑,冲着成实点头致意。成实也点了下头,但其实她根本就没想起这人是谁来。
  讲台上有一张长长的会议桌,桌旁并排放着几只椅子。桌上贴着写有名字和职务的纸。虽然绝大部分都是DESMEC的人,但也不乏一些海洋学者和物理学者。会议桌后边,悬挂着一块投影仪的荧幕。

  前边的门开启,一群身穿西服的男子接连走进讲堂。男子们面色凝重,在市政府职员的带领下,默默地坐到了讲台的座位上。
  这群男子的不远处,是主持人的座位。一名三十岁左右,戴着眼镜的男子手里正握着麦克风。
  “时间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吧。虽然现在还有一位来宾没来,但估计这位来宾也很快就会到了——”
  主持人还没说完,讲堂的门就猛地被人推开了。一名男子手上搭着上衣,快步走了进来。
  成实心头一惊。这人不是刚才自己在车站见到的那个吗——就是那个和恭平在一起的男子。男子的太阳穴附近闪烁着汗水反射出的光芒。看起来,他确实没能坐上出租车。估计是一路从车站走到这里来的。骑自行车过来感觉虽然并不太远,但徒步的话,其实还是要走很大一段路的。
  男子在写着“帝都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汤川学”字样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呃,既然现在全都到齐了,那么我们就重新开始。”主持人再次开口说道,“现在,我们开始召开有关开发海底金属矿物资源的说明会。我是今天会议的主持人,海底金属矿物资源机构宣传课的桑野,请多关照。接下来,有请技术课课长先为大家作一个概略的说明。”
  技术课课长站起身,整个讲堂里的灯光全都熄灭。投影仪的荧幕上,映现出了“有关海底矿物资源开发”几个大字。
  成实挺直了背。她不想听漏对方的任何一句话。守护大海,就是自己的使命。不能只为了开发资源,就去破坏自然瑰宝。
  今年夏天,经济产业省的资源能源调查会上发表的一篇报告,震撼了玻璃浦和周围的市町村。报告里说,为了开发海底热水矿床,将其商业化,自玻璃浦向南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海域,是一片极为适合的试验用地。
  所谓海底热水矿床,指的就是那些从海底喷发出的海水中的金属成分,在沉淀之后凝结成的岩石块。这些岩石中,不光含有铜、铅、锌、金、银等元素,同时还含有大量的锗、镓等稀有金属。如果能在这片海域里对这些世界罕有的稀有金属进行开采的话,那么日本就会一跃成为一个资源大国。政府自然不会松懈在这方面的技术开发。而DESMEC,就是其先锋。
  在这次的计划中,政府之所以将目光集中到了这里,原因就在于玻璃浦附近有一片宽约八百米的浅海海域。海底较浅的话,开采工作自然就会变得容易,相对地,开发成本也会相对降低。距离陆地数十公里,同样也适合商业化的条件。
  计划公开发表之后,以玻璃浦为首,附近的市町村大为震撼。众人感觉到的,并非是那种属于自己的大海遭到践踏时的愤怒。更多地人,则在为当地出现的这种新兴产业抱着期待。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0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0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0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