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生命的重建 - 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跋
  《生命的重建》在15年前首次与读者见面。这15年间,发生了许多事情。这本书不仅圆了我的梦,还帮助很多人改善了生活。
  《生命的重建》被翻译成25种不同文字,销售量超过了1600万册,(注:这是截至2001年的数据,至今销量已逾2000万册)。人们对这本书的需求是跨越国界和种族的。我想这本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能够在不让人们感到内疚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改变自己。
  6年多以来,我一直花时间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工作。有一个晚上,6位男士来我家拜访,从那以后到现在的两年时间里,我们每周一次的聚会人数已经发展到800人。在这段时间里,我自己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的心灵经常被震撼,在我的余生中我将永远记住那些经历。海瑞德支持组织(Hayride Support group)目前仍然活跃于好莱坞西部,尽管我已经不再和他们联系(因为我几年前就已经搬出来了)。
  在我写完这本书以后,有些海瑞德组织的人来找我,我们一起探讨了艾滋病方面的积极信息。很快,我的书就上了畅销书排行榜,并且在排行榜上连续保持了13周。我很惊讶,生活是如何将我推向如此多的方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周工作7天。
  现在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花园里,侍弄植物使我获得了极大的乐趣。我是一个将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的园丁,没有一片莴苣叶子或任何一株植物的叶子被浪费掉。所有的落叶都被我放到肥料堆里,我慢慢地使我的土地变得肥沃、富有营养。我尽可能多地吃自己花园里结出的果实,一年四季都能享受新鲜蔬菜和水果带来的快乐。
  我的宠物也为我带来很多快乐。爱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美好的,包括宠物。我被无条件的爱包围,我们都从中获得了很多乐趣。
  生活在不断地循环往复。你在某段时间里做一件事情,然后你又在下段时间继续向前。有一段时间我在各地授课,作巡回演讲。我作了一个“10日深度训练计划”,后来的两年时间里又在开“展望未来座谈会”。但是现在我不再做这些了。我进入半退休状态,在这段时间里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我已经75岁了,我对生活的看法已经不一样了,我对“如何安度晚年”有很大兴趣。我想成为一个卓越的老人,把我今后的时光看成珍宝。我也想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其他人,使他们在晚年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成为睿智的老师。我相信,我们直到最后一刻仍然是健康的,仍然能够自由走动,我们能够享受生活的每个时刻。
  《生命的重建》这本书是由HAY机构出版的。我们专门出版不同作者的自助书籍和磁带。我们通过帮助其他人提高生活质量来赚钱,这种感觉真好。我真的喜欢为其他作者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有用信息。
  有一次,一位占星家说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星象图显示我将以一对一的方式帮助许许多多人。当然,75年以前,录音机还没有发明出来,所以很难解释那个图形,它是怎么知道我能让那么多的人听我的磁带。然而,由于科学技术奇迹般地发展,我录音带上的声音每天晚上伴随着成千上万的人进入梦乡。
  结果是,很多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人感到他们认识我,因为我们一起度过了那么多亲密的时光。我所做的事情最美妙之处在于,它使我能够把爱的问候带到任何地方。很多人感到我是帮助他们走出思想泥沼的老朋友。
  现在,我有自己的专栏,名称可能是“亲爱的露易丝”或“问问露易丝”,具体使用哪一个由出版机构决定。我的专栏是从两年前的《思维科学》杂志开始的,目前在50个不同出版物上发表,读者超过1000万人。如果你想在当地的报纸上看到我的专栏,请告诉我。
  下一步,生活将带给我什么?我不知道。然而,我会向下一个冒险的经历彻底敞开心扉,全身心地迎接它的到来。
  露易丝·海
  很久以来我一直相信:“所有需要我知道的东西都摆在我面前。”“我需要的一切都会到来。”“我的生活里一切都好。”没有新的认识,一切都是古老的、永恒的。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康复道路上的知识和智慧,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把这本书献给帮助过我的所有人:我的客户们,我的专业领域的朋友们,我的老师们,以及通过我传递给大家的神圣的、无穷的智慧。
或许您还会喜欢: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0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氏族之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当古尔丹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到来了,那些心甘情愿,甚至饥渴地将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人。他们曾经跟古尔丹一样,是有着坚定意志的生命。他们曾经研究自然世界和兽人在其中的归宿;曾向深林和平原上的野兽,天空中的鸟儿,海洋和河流中的鱼儿学习。他们曾经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不多,也不少。这一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些过去的萨满,现在的术士们,曾极为短暂地品尝过力量,并发现那像舌头品尝到了一大滴蜜糖一样甘美无比。 [点击阅读]
水晶般透明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在盛夏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蓝蓝的天透明而清澈,云彩一大块一大块那么洁白,更幸运的是竟然会有风!好凉爽!好舒服!明哓溪深深吸上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便遇到如此好天气,看来在这个新地方她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她快乐地走向她的新学校——仁德学院。 [点击阅读]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没拼过的青春,不值一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全才学子、《天才知道》第二季总冠军邓楚涵青春励志图书首度问世分享无悔、无怨、无憾的校园奋斗故事和万千中学生一起,用拼搏和汗水谱写青春赞歌【内容简介】邓楚涵的人生履历,和他的脸一样完美无瑕,在看到他的那一刻,你会明白什么叫实力派偶像。他在智力上碾杀一切。《天才知道》中荣耀登顶,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学生竞赛冠军,同济大学全才学子,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他说,成功在于,当别人放弃时,你多忍了一分钟。 [点击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