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生命的重建 - 第四章问题是真的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章问题是真的吗
  “只有真实的那部分是我不能改变的。”“它是真的吗?”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是”和“不是”。如果你相信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如果你不相信它是真的,它就不是真的。杯子可以是半满的,也可以是半空的,取决于你如何看它。有成千上万种信念供你去选择。
  大部分人都会跟随他们父母的思想,但是我们并不一定要继续这样。法律并没有规定我们只能按照一种方式去思考。
  不管我选择相信什么,对我来说都会变成真的。你所选择相信的任何东西对你来说也会变成真的。我们的思想可能完全不同。我们的生活和经历也会完全不同。
  检查你的思想
  我们相信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会变成真的。如果你忽然陷入经济困境,那就表明在你思想的某个层面,你相信自己会入不敷出,相信自己只能背上债务,相信自己从此不再会遇到好事,幸福生活从此离你而去,或者像我经常听到的那样:“我不可能赢。”
  如果你感觉没有能力建立好的人际关系,你可能相信“没有人爱我”或者“我是不可爱的”;可能你害怕像你母亲那样咄咄逼人,或者你可能想:“人们总是伤害我。”
  如果你的身体不好,你可能相信:“疾病缠上我们家的人了。”或者你认为你是恶劣天气的牺牲品,或者你相信“我生来就是受苦的”以及“我总是祸不单行。”
  有很多人有了不好的思想观念,而自己并不知道。大多数人确实不知道他们自己的信念是什么。就像看到饼干咬过后一定会碎一样,他们只看表面现象。除非有人能够为你揭示外在体验和内在思想二者的联系,否则你仍然会是生活中的牺牲品。问题观念经济困境我这个人不应该有钱没有朋友没有人爱我工作问题我做不好总是取悦他人我永远找不到自己的路不管问题是什么,都有它的思想根源,而思想根源是可以改变的!
  你可能感觉它是真的,也可能看上去它是真的——所有这些问题缠绕着我们,欺骗着我们。然而,不管我们处理这些问题是多么困难,我们都应该知道,它们只是内在思维模式的外在结果或外在反映。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什么思想造成了你的问题,那你现在的做法非常正确——继续读下去,因为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你找到问题的根源。看看你生活中的问题,问你自己:“我的哪些思想造成了这些问题?”
  如果你安静地坐着并这样问自己,你内在的智慧将带领你找到答案。
  它只是你小时候学来的观念

  我们相信的一些东西是积极有益的。这些思想对我们的整个生命历程都有帮助,比如:“过马路,看两边。”
  另个一些思想在开始时非常有用,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而变得不再合适了。“不要相信陌生人”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好的忠告,但是对于成人,继续持有这种信念将造成孤立和孤独。
  我们为什么很少坐下来问自己:“那是真的吗?”我们为什么会相信这样的事,例如:“对我来说学习太难了。”
  比较好的问题是:“现在,它对我来说是真的吗?”“那种信念是从哪里来的?”“我现在仍然相信它,是不是因为我的一年级老师曾经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如果我丢弃这种信念,我的经济状况是不是会更好?”
  “男孩不哭”和“女孩不乱跑”这些思想酿造了隐藏感情的男人和害怕运动的女人。
  如果我们在孩童时期就被教导说世界是可怕的,那么我们听到的每一件事都会和这种观念相符,我们会把它当成真理。“不要相信陌生人”、“晚上不要出去”或者“人们都在欺骗你”等等,都是一样。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小时候被教导说世界是安全的,那么我们也会坚持我们的信念。我们很容易相信到处充满着爱,人们很友好,我拥有我需要的一切。
  如果你小时候就被教导“都是我的错”,那么不管发生什么,你都将感到内疚。你的信念会把你变成一个总是在说“对不起”的人。
  如果你小时候就学会相信“我没有价值”,那么不管你在哪里,这个信念都会让你处于下游。就像我的童年时期“不要拿任何蛋糕”的经历一样(见第十六章《我的故事》)。当别人忘记去注意你的时候,你会感到你是一个不敢有所作为的人。
  你小时候是不是有人教你“没有人爱我”?那么你注定要孤独寂寞。即使在你的生活中好不容易与人建立了朋友关系,也一定是短暂的。
  你的家人是不是曾经告诫你“家里物品总是很匮乏”?那么我确信你经常会感觉橱柜里好像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或者发现你只是在打发日子,或者你总是陷入债务之中。
  我有一位客户,在他的成长环境中,大家相信每件事都很糟糕,而且只能变得更糟。他生活中的主要乐趣是打网球,后来他的膝关节受了伤,他拜访了所有他能够找到的医生,但是病情越来越糟。最后,他完全不能打球了。
  另一个人是传教士的儿子,他在儿童时期就被灌输“让别人先到”的理念,而传教士一家总是最后才到。他总是帮助他的客户做成最好的买卖,可是他自己却总是欠债,总是没钱。他的信念使他成为落在别人后面的人。

  如果你相信它,它看上去就是真的
  我们时常说“我一直就是这个样子”,或者“事情就是这样,不可能改变”。这些话表明我们相信的对我们来说就是真的。平常我们所相信的,原本是别人的意见,但我们把很多别人的意见,都放入了自己的信念系统之中。这些信念就和我们其他的信念混合在一起,成为了自己的信条。
  你是不是也和许多人一样,如果早晨起来看到窗外下雨了,就会说:“啊,多么令人讨厌的一天!”
  这一天并不是令人讨厌的一天,这只是一个雨天。如果我们穿对了衣服并且转变观念,我们就能获得很多雨中的乐趣。如果我们的信念就是“下雨天是讨厌的”,那么我们就会经常用灰暗的心情去迎接下雨的天气。我们会和那一天“战斗”,而不是让那一天随着雨水自然流淌。
  如果我们想过快乐的生活,我们就必须去想快乐的事情。如果我们想过富裕的生活,我们就必须去思考财富的本质。如果我们想得到充满爱的生活,我们就必须追求爱的真谛。我们输出的思想或语言会以同样的形式返回我们这里。
  每个时刻都是新的开始
  我反复说,“当下”永远是力量的源泉。你永远不会停滞。这里是你开始改变的地方,就在这里,就是现在,改变你的思想吧!不管我们消极的思维模式、身体的疾病、金钱的匮乏、自我的伤害有多长的历史,全都没有关系。
  你的问题对你来说将不再是问题。现在,它们会从它们来的地方消失掉。你能做到。
  记住:在你大脑里思考的只有你自己!你是你自己世界的主宰。
  你过去的思想和信念造就了现在的时刻。你现在所选择的信念、思想和语言将创造你的下一时刻、下一天、下一个月、下一年。
  是的,你,亲爱的!我可以给你最好的忠告,它们来源于我多年的经验,当然,你可以继续停留在那些旧思想之中,拒绝改变你的那些问题。
  你是自己世界的主宰!你选择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收获什么样的现实!
  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此时此刻对你来说就是一个新的起点!知道这一点是多么了不起!改变从现在开始!
  它是真的吗?
  为了捕捉你的思想,让我们暂停一下。你现在正在想什么?如果你的思想真的能造就你的生活,你愿意你刚刚想过的东西变成真的吗?如果你是在忧愁、生气、伤心、害怕或者思考着复仇,你是否认为它们会再度回到你这里来?捕捉我们的思想并不容易,因为它们转瞬即逝。但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听听我们所说的话。如果你听见自己正在表达某种消极的语言,就把这句话立刻停下来。你可以改说其他话,也可以不再讨论它。你甚至可以对这句话说:“走开!”

  假设你在一家自助餐厅,或者在一家高级宾馆的小卖部,你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食物,同样,你也可以挑选所有你想要选择的思想。这些思想将造就你未来的经验。
  现在,如果你选择那些将使你出问题或让你感受痛苦的思想,那实在是太愚蠢了,就好像你选择那些总是使你生病的食物一样。我们可能会选一次两次,但是一旦我们认识到是哪一种食物扰乱了我们的身体,我们就要远离它。对于思想来说也是一样。让我们远离那些使我们出问题或让我们感受痛苦的思想。
  我小时候的一位老师,雷蒙德·巴克尔博士,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说:“每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应当去做什么,而是应当去懂得什么。”
  如果现在有什么东西令我们难受,那么我们必须用我们的思想来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每分每秒都可以开始改变。
  我非常希望“你的思想如何运转”这个课题能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一堂课。我一直不理解让孩子们记住哪场战役是哪年哪月哪日开始的,真是那么重要吗?相反,我们可以教他们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思想是如何运转的,如何管理财富,如何投资以保证经济收入,如何做父母,如何创建良好的关系,如何创建和保持自尊及自我价值。
  假如这些课题与他们现有的固定课程一同成为他们学校里的必修课,你能不能想像整整一代人将是什么样?想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吧。我们将会看到更加自尊自爱的人们,会看到衣食无忧的精明的投资者,他们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为人父母感到舒适惬意,他们继续造就了对自己感觉良好的下一代。除此之外,每个人还会以自己的方式表现他们的创造力。
  没有时间可浪费了。让我们继续我们的工作吧。
  在我广阔的人生中,
  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
  我不再选择那些狭窄和贫乏的理念,
  现在我选择看看我自己,
  就像全世界所看到的一样,
  我是完美的、完整的和完全的。
  我存在的事实就是我所创造的,
  完美的、完整的和完全的。
  我将永远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
  现在我选择在这种信念的基础上建立我的生活。
  我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在做着正确的事。
  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在好。
或许您还会喜欢: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柳林风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丧母,随后丧父,几兄弟都由亲戚收养。中学毕业后,他没有钱继续读大学,20岁进英格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他喜欢自然和文学,业余研究动物和写作,很早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爱的艺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前言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001年7月13日,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办105年之后,中国申奥终获成功;2001年底,中国将加入WTO……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人民币;198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964.4亿元人民币;199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552.8亿元人民币;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三:旅居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黑暗精灵坐在山腰上,殷切地望着从东方平面上升起的红色线条。这可能是他所见过的第一百次黎明,而他也知道,那灼热的光线将会刺痛自己淡紫色的眼睛,这双在过去四十几年来,只见过幽暗地域下黑暗的眸子。当炙热的太阳上缘自水平线升起时,黑暗精灵并未转身离开。他像涤罪般地接受那道光线,这是必经的痛苦——为了他所选择的道路,为了成为地表居民的一份子。 [点击阅读]
不碎之灵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诸色众相,所存者灵。在他的脑海之中,这句平淡的话语竟然逐渐地演化成一道永久回荡着的箴言,守护起他新近所感知到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句箴言已经使他经历了一次对世间真谛的顿悟,并成为钥匙,为他开启一扇通向宇宙知识之海的大门。并且,这顿悟也将他带来了这里。当努波顿缓缓地在赞加沼泽内那片由巨形蘑菇所构成的丛林中穿行时,这句话令他倍感舒适与安宁。 [点击阅读]
唤醒心中的巨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你将在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你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使你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你发现你的真实目的,并控制你的生活,激发你控制命运的能力。 [点击阅读]
喃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第1章妄语(1)扎西拉姆·多多自幼便是个孤单的孩子,我习惯一个人想象自己的虚妄世界。少年时开始多思虑,满心满怀的念头与言语,挤得肚肠都酸痛了,只好写下来,变成酸词句。又到青年离家求学去,便总算因了这千山万水,可以将千言万语都寄予书信,借了问候友人的名分,自个儿滔滔不绝,也不管不顾别人是否有心听闻,是否有丝毫兴趣。直到网络互联,博客兴起,便一掷纸笔,十指开始于键盘上,翻飞不已。 [点击阅读]
奇特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作者想着怎样吸引读者,读者寻思值不值得看下去谈这个人的事,很想做到实事求是,又想写得生动些。这两个要求很难捏到一块儿。只有在不一定要实事求是的时候,事实才会叫人感兴趣。本来嘛,可以想办法发明一种新颖的手法,用它把事实地制成引人入胜的情节。又有秘密,又有斗争,又有险风恶浪。同时又翔实可靠。比方说,满容易把这个人写成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孤胆战士,单枪匹马对付强大的对手。独个儿对着大伙儿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