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砂之器 - 第五部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61车站前
  今西步出车站,环顾四周。
  朝镇子的方向走去。
  62三森警察局
  今西走进去。
  63同上警察局内局长室
  局长在迎接远方的来客。
  局长:这么大热天,从老远跑来,真够辛苦的。请坐,请坐。
  今西坐下,面对局长。
  局长:情况已经从县警察局那里听说了,是三木谦一的事吧。
  今西:哦,是的。
  局长:不过,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有二十多年罗。在职的警员中已经没有谁了解三木的为人了。所以今天特请来了两三位同他共过事的人,也都退职啦。
  今西:是,那太感谢了。
  64同上周内的房间
  在局长的安排下,聚集在一起的两三位退职人员。
  今西向在座的安本讯问,并作记录。
  今西:那么,三木在派驻龟嵩期间逮捕过的人……这些人当中,难道没有一个可疑的?
  安本:(点头)是的。那是乡下,没有什么重大的犯罪案件。仅有一人犯盗窃罪,超过了教养范围,把他送进了监狱。那个人,至今还把三木奉若神明呢。
  今西:奉若神明?
  安本:三木一直等着他出狱,还给他介绍新的工作。昨日我还见到过那个人,他说自己如今能够过着这样美满的生活,全托三木的福呢。
  今西直勾勾地瞧着安本。
  安本:他还说过,当他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以后,仍遭到社会的白眼,有时也自暴自弃,可没重踏邪路,这全靠三木非常热情的鼓励……啊,三木有着这样的正义
  感,就是说如果他认定是正确的话,就毫不动摇地一直干到底……虽说同样都是警察,可象我这样的人,怎么也学不来他的作风。
  65同上局长室
  后院茅蜩虫在鸣叫。
  局长把话全都说完后,呷了一口菜。
  今西要问的,也全都讯问过了。脸色略显阴沉。
  这不只是旅途的疲劳。
  今西:总之……看来三木是个无懈可击的模范警察罗。
  局长:(点头)光在警察局保存的记录上,就有三张行善的表扬状……早已退职的同事,似乎也都一致认为,他是个为人诚实、心地善良的人。

  今西:(沉默不语)……
  局长:这个案件如果从结仇这个角度去寻找他被杀的原因,那在他任警察期间是找不到的。就算有的话,恐怕也是在他退职回到冈山县以后的事了。
  今西摸不着头脑,象是在自言自语。
  今西:可是,那东北口音,不,出云口音的卡梅达……
  局长:(点了点头,热情地安慰)哦,对了,只要到了龟嵩,那里一定会有很多人了解三木的底细,也许对你有什么帮助……火车还有一站,但从车站到村子还
  有一大段路,局里准备好了吉普车。请不必客气。
  66沿木次线的公路上
  夏季日长,但也临近黑天了。
  吉普车正在行驶,卷起了滚滚尘土。
  67在吉普车上
  年轻的警察驾驶着车子,今西颠簸着,向车窗外望去。
  警察:那就是鬼嵩站。
  今西点头,凝望着孤零零地座落在田野上的车站建筑物。
  68峡谷中的龟嵩街道
  已经看不见木次线了。
  吉普车在飞驰。
  69在车上
  今西面带倦容,表情阴沉,但早已恢复了平静。
  今西:(对年轻警察)……对不起,请问你是本地人吗?
  警察:是的。
  今西:你说话可一点儿也没带地方口音啊。
  警察:(苦笑)您是从东京来的,所以我说话留意了点儿。如果是同本地人,(笑了起来)尤其是老人谈话,那您简直就听不懂,哈哈哈。
  70沿斐伊川的道路
  吉普车在继续奔驰,过桥。
  71在车上
  警察;怎么走法,是直奔桐原家吗?
  今西:快吃晚饭了。光找个住宿的地方吧。
  警察:是啊。那么,明早再到龟嵩派出所……同他们联系,请他们领您到要去的地方。
  72龟嵩的街道
  比想象要人的街道,两旁一排排房子延伸开去。
  这里真象奥出云峡谷的古老驿站。
  吉普车驶入暮色苍茫的街道。
  (迭化)
  73龟嵩的街道(次日清晨)
  今西在当地年轻警察的陪同下行走着。
  打一清早,天气就闷热,一片蝉鸣声。

  字幕:
  在龟嵩的旅馆住了一宿。
  次日早晨,访问桐原。
  被害人三木谦一在当地担任书察时,他是三木最
  亲近的人,经营算盘。
  74桐原家
  在农村难得见到的幽雅的庭院小茶室。
  蝉声。壶里的开水沸腾着,茶杯里的茶已经喝完了。
  也许是对方答非所问的缘故,作记录的今西停下了手。
  七十岁的桐原老人正襟危坐,慢吞吞地追述当年的情景,由于上了年纪,斯——斯——的口音很重。
  桐原:为人谦虚、稳重啊。
  今西:桐原大爷,我问的是……
  桐原:总之,他为人太好了。在这儿当过警察的,再也没有比他更受村里人尊敬的啦。
  今西:桐原大爷,请您好好想想。从前后情况看,准是有人怀恨三木的。
  桐原:我简直不相信有什么神仙佛爷啦。可象这样一个佛爷般的好人,怎么会遭到毒手呢。
  今西:他被人怀恨,估计是在这里当警察的时候种下的根子。您想想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或者这样的事情呢?
  桐原:你大老远的来一趟,够辛苦的了……这个村子里,还有谁会怀恨他呢……发大水那回,他不顾命地抢救了两个溺水的女孩;大火灾那回,救出了一个快被
  烧死的婴儿……这些事你大概从三森局局长那儿听说了吧。
  今西:是的,都听说过了。
  今西有点失望,好不容易才对上了话题。
  桐原:不光这些个啊,这些事谈起来就没个完的。当年有个经常出入我家的樵夫,住在深山老林里,得了急病,本想请个医生,但迫不好走,没去成。三木就背
  着病人下山,直送到陕院……另外还有这么一件事,有个可怜的乞丐,带着孩子到我们村里讨饭。他把患病的老乞丐送进了医院,还照料那个孩子……他真是个毫无
  私心的人啊。
  今西:……
  桐原:唉,要说不幸,那就是当他荣升三森局警备处处长以后,老伴因病故去了……再就是夫妻俩没个孩子。
  蝉声。庭院里的泉水声、鲤鱼的跳跃声。
  75奥出云峡谷中的龟嵩及其周围

  字幕:
  在龟嵩住了两宿,除了桐原老人以外,还访问了十七八个人。从这些人的谈话里,越来越证实被害人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模范警察。
  ——在奥出云地方,没有找到任何一个有关杀人动机的线索。
  76龟嵩的街道
  三森警察局的吉普车,越过街上的一排排房屋开过来。
  车子卷起一阵尘埃,沿着河堤驶去。
  77在车上
  今西沉思,身子随车身颠簸而摇晃。
  前天那个警察,默默地继续驾驶着车子。
  78吉普车
  越过斐伊川侨,继续行驶着。
  车内的今西。
  ***
  吉普车继续在角嵩镇上行驶,车后尘土飞扬。
  车内的今西。
  ***
  快靠近村子,迎面可以看得见本次铁路线。
  79在吉普车上
  今西:哦,请停一停。
  警察:啊?
  今西:停停……
  80木次线龟嵩站
  站上只有两个车站服务员。隐约传来令人烦躁的蝉声,使周围更显得寂静,鸦雀无声。
  从吉普车下来的今西,走近车站的横栏杆,独自站住。
  脸上浮现出无可奈何的深沉的哀愁。
  今西漠然地凝望着站台上的站牌。
  龟嵩
  (迭化)
  81东京
  警察厅的建筑物。
  82同上警察厅的走廊
  今西回来了,默然地走着。
  左手拎着小手提包皮,右手拿着一个包皮袱。
  83同上警察厅一处的房间
  今西面对科长,兴许是提不起神,耷拉着双肩。
  科长沉默不语,吸了几口烟,视线投向今西脚边的那个包皮袱。
  科长:那包皮是龟嵩村村史材料吗?
  今西:(点头)为慎重起见,我把它带了回来。实在没法子,我想只好看它了。
  科长:(点一两下头)今天回家休息去吧。
  今西:怎么?
  科长:我是说,你一直出差在外,明儿再上班吧。
  今西:啊,叫您操心了。
  科长:哦,还有……同你一道去东北的西蒲田局的年轻便衣……
  今西:叫吉村。
  科长:(苦笑)简直象头猎犬啊。
  今西:哦?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百年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但阅毕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黑暗塔首曲·枪侠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对我来说,最佳的效果是读者在阅读我的小说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斯蒂芬·金金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一拨,所有紧绷的心弦都为之轰响,在一阵惊悸又一阵心跳中,带你进入颤栗的深渊……让我们开宗明义:如果还有谁不知道这斯的为何方怪物,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