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 长治2年 0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长治2年3月15日
  今天是消费者权益日耶。
  早晨,师傅派猴子出去打探臭干子作坊之所在,过了好半天才回来。
  猴A:“我地妈,差点没把我眼找青了!臭干子作坊那叫一个隐蔽呀。最后还是我使了点小聪明变成一只鸡利用嗅觉寻着臭味才找到,否则今天根本没戏!
  唐白秃:“嗯,干得漂亮!来,奖励一朵小黄花。”
  猴A:“靠,他们都是小红花,怎么到我就成了黄的?”
  猪B:“哈哈哈,活该!变成鸡去闻东西,你真是老师!”
  唐白秃:“是的,悟空,下回遇到需要用嗅觉的时候,你应该变成一只青蛙,兴许能走得快点……”
  猪B:“和尚,我低估了你。”
  唐白秃:“走,去学做臭干子喽!喽喽喽~”
  我们进了一个村子,在一个废弃的鱼塘边找到了一条地道的入口,钻进去,走过很长一段路,一座防爆的金属门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唐白秃:“悟空,你确定这里是做臭干子的?我怎么觉得象原子弹基地?”
  猴A:“没错,就是这里!门上有监控对讲器。”
  这时,对讲器说话了:“口令!”
  猴A:“新北京,新奥运,新林长治!”
  金属门应声而开!臭味扑鼻而来。里面几个小工正在热火朝天地干活。
  唐白秃:“哇呱呱!悟空,你怎么知道口令的?”
  猴A:“万能口令懂不懂!白痴!”
  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接待了我们。
  “你们是来批发臭干子的吧,我是这里的厂长。”
  唐白秃:“施主你误会了,我们是从东土大唐来的和尚,要去西天取经路过这里……”
  厂长:“……能路过这里?”
  猴A忙说:“呵呵,你们这里的臭味把我师傅熏昏了……是这样的,我们是《同一首歌》的编导,看你这里很有特色,所以想把下期节目放在你们这里举办……”
  厂长:“……同一首歌?”
  猪B把已经晕倒师傅和大师兄靠在墙根坐下,对厂长说:“您别听他俩胡说!其实我们是派出所的,今天来是想查查你们的工人有没有包皮二奶行为……”
  厂长:“……包皮二奶?”
  我一看,这样不行啊!连忙拿出防毒面具给大家戴上。“臭味太厉害!你看他们三个被熏的,已经神志无知了。”
  厂长笑了笑说,“呵呵,木事木事,一般人都受不起这味。小伙子,我看你还行啊!”
  我说:“过奖了。洗袜子练的。”

  师傅和大师兄二师兄渐渐清醒了。我怕厂长怀疑,就谎称是来批发臭干子的。
  我对厂长说:“我们准备进点臭干子,能不能参观一下你们这里?”
  厂长:“你们在哪里摆摊子?”
  我:“北京。”
  厂长:“哦,我们这干子主要送北京,好卖得狠呐!那里小吃少。你们见没见过北京街头炸大香肠的?都快卖疯了!知道那香肠咋做的么?啧啧啧,提起来都恶心。”
  正在这时,一个小工跑过来说:“厂长,大料快用完了!”
  厂长说摆了摆手说:“知道了,我马上打电话叫送一车来。”
  “大料是什么?”
  “呵呵……”厂长神秘且狐媚地一笑。
  厂长领着我们参观,来到一个大池子前,池子里装满了黑色粘稠的液体,气味自是不必说的恶臭。工人们正把一筐筐白色的豆腐干倒入池中。
  我问:“这就是沤干子的臭水?这味儿咋象下水道里的水?”
  厂长:“兄弟鼻子真灵!这就是阴沟里的水。”
  师傅听到差点没吐了,瞪着眼问:“什么!你们用阴沟水泡臭干子!!!”
  厂长:“你干啥这么开心?一惊一炸的。还用了三个感叹号,不知道作者打字很辛苦?”
  师傅:“南芜喝莱莱地陀佛……怪不得我拉肚子!把这种东西给消费者吃,你们比妖精还过份哪!你们的良心呢?难道都被阴沟水泡黑了吗?就不怕有一天你们三姑二姨娘的也吃到这样的干子吗?”
  厂长很诧异:“唷唷唷,来了三好学生呢!你们卖炸臭干子的管那么多干啥?只要便宜,只要有味道、好卖,自己又不吃,哪来那么多废屁!”
  我说:“太渗人了吧。用臭菜水也花不了几个钱,干嘛非用阴沟水泡干子?”
  厂长:“大兄弟,你老兴了吧……阴沟水泡干子臭得快呀!三天就能泡好。”
  这时,小工推了一车污秽的东西过来,对厂长说:“厂长,大料送来了。”
  厂长指示他倒进池子里。
  师傅:“大料?这是什么呀就往里面倒?”
  厂长小声说:“嘿嘿,加了这个臭干子味道才更纯正。我们乡下人大老粗管它叫‘农家肥’,你们城里文化人管它叫‘臭臭’……”
  “居然用……呕~”我们四个呕流成河。
  大师兄:“师傅,看我打死这群人渣!”
  师傅忙制止:“悟空,别冲动!施主啊,我希望你们能放下农家肥,立地成佛。否则你们会受到正义的审判……”

  厂长:“你们到底买不买?不买赶紧走人。少给我添乱!”
  八戒:“师傅,别跟他废嗑,让我先把这里给耙了再说!”
  厂长:“你敢!来人哪!把这几个闹事的痞子撵出去!”
  一声令下,小工们抄起舀子舀起阴沟水泼向我们,我们避之不及,只好落荒而逃……
  后记
  被做臭干子的赶出来以后,大家心里又臭又窝囊。师傅带我们去当地官衙举报,没想到狗官却包皮庇他们说这是特有的商业配方,称我们妄图扰乱地方工商业次序,硬是打发了我们。
  师傅逐派大师兄和我上天庭告御状。我和大师兄到了天庭,正好赶上王母老巴桑过寿。王母一无聊了就搞个生日过过,这次依然是大摆宴席,邀请四方神仙共同腐败。
  大堂上,王母满面红光,端着酒杯对大家说:“哀家今日三十岁生日,高朋满座,承蒙众仙家厚爱……来,来,来,喝了这杯再说吧……”还唱起来了。
  大师兄呸了一口,说:“五百年前就说自己三十岁,腚皮真厚!脸上褶子都能夹死苍蝇了。”
  王母接着说:“今年啊,园子里的蟠桃欠收,所以啊,哀家一改往年过寿吃蟠桃的传统,今天让各位尝尝我在人间新近发现的一种美食……来人呐,上臭干子!”
  哇唏哩!我和大师兄差点没摔倒!大师兄跳上前台,声正辞严地说:“不能吃!”
  王母看见猴哥吓了一跳,旋即稳住说:“猴皮精,怎么又是你!?上次过寿你偷吃我蟠桃,搅翻我宴席,摧毁我心灵……难道这次你又想来偷吃我臭干子?伤害我again?”
  我慌忙上去解释:“娘娘莫怪,我和大师兄此次来正是为了状告下届有些做臭干子的不讲卫生,用阴沟水泡臭干子!”
  没想到王母老巴桑说:“就为这事啊,用阴沟水泡臭干子……吃习惯了就好了……哪,还有用泔水油做的水煮鱼、用敌敌喂泡的豆牙和火腿、用福尔马林泡的水发货、用工业染料做的粉丝……这么说吧,只有没做出来的,没有我们没吃过的!那个cctv的《每周质量报告》不能看,看了啥也没法吃了。你们回去吧,这事不归我们管,也没法管。”
  大师兄:“靠!吃了臭粑粑还这么无怨无悔,这个老劈叉还真是够豁达!师弟,我们走!”
  就这样,我们又被打发了。从此我们的行李多了一个坛子,里面泡的是我做的臭干子,另外猴哥还别出心裁地泡了些臭桃子、臭西瓜什么的……

  长治2年4月2日
  后背痒痒大家都是怎么解决的啊?
  师傅后背一痒痒就让我给他挠。为什么不让猴哥给他挠呢?那是因为曾经发生过‘挠后背惨案’!让猴哥挠后背好比犁地,能犁得血乎拉拉的!到现在师傅后背上还有一道道抓痕,像火车道。
  其实挺不愿给师傅挠后背的,每次看到他爽得龇牙咧嘴的,我就感到很恶心!可到了冬天就不同了,冬天他一叫我挠,我就乐意得屁极!把冰凉的手伸进他暖和的后背里……哇!好惬意。我晤完了手掌再晤手背,不晤个十分钟绝不开挠。看他被冰得龇牙咧嘴的,我就感到很开心。
  猴哥无时不刻都在挠痒痒,且痒痒无处不在。这也就造就了他天生的挠痒痒神功。他的手可以伸到身体的任何部位!后背痒痒更是小揩丝。有一次我看到他把手从裤档下面伸过去,然后挠后脖梗!赞!瑜伽的鼻祖诞生!
  二师兄皮糙肉粗,挠痒当然要用利器……现在大家知道为何八戒要选钉耙当武器了吧!把钉耙放倒,然后人在上面蹭,可舒服了。白龙马经常借来使。
  我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后背痒痒就自己挠,够不到的地方就找个东西蹭,并且蹭出了经验。最常见的就是蹭树。树到处都是,但是什么样的树适合也是有讲究的。树干弯曲,表皮粗糙且没有树胶的树蹭上去比较爽。而那种树枝上带刺的灌木丛和仙人掌最好不要去蹭。
  另外,走在街上,最常见的果皮箱也是蹭痒的好工具。特别是那种蘑菇型的,蹭起来别提多销魂啦。
  在没有树又没有果皮箱的情况下,后背痒痒了怎么办呢?别急,找个楼梯一样可以蹭!楼梯的形状和搓板相似,蹭起来挺不错。但是蹭楼梯一定要在人少的地方,姿势太硌应容易吓到人。你可以这样:大叫一声“我好晕啊!”然后顺势跌到在楼梯上,后背朝下紧贴楼梯,往下秃噜……神不知鬼不觉完成一次蹭痒。
  如果街上既没有树和果皮箱又没有楼梯,后背痒痒了又该如何呢?这也难不倒我,马路牙子是终极蹭痒武器!假如哪天你在街上看到一个人在马路牙子上做仰卧起坐,甭问,一定是我!
  ××××××××××××××××××××××××××××××××
  贵友商场广播:“顾客朋友们请注意,现在广播一条寻人启事。有哪位顾客丢失了老公一对儿,请速到广播室认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舒婷的诗
作者:佚名
章节:106 人气:2
摘要:那一夜我仿佛只有八岁我不知道我的任性要求着什么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引我走向沙滩在那里温柔的风抚摸着毛边的月晕潮有节奏地沉没在黑暗里发红的烟头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你嘲弄地用手指捺灭那躲闪的火星突然你背转身掩饰地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海怎么啦什么也看不见你瞧我们走到了边缘那么恢复起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回到冰冷的底座上献给时代和历史以你全部石头般沉重的信念把属于你自己的忧伤交给我带回远远的南方让海鸥和归帆你的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2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节:序(1)序【一】送给亲爱的小茧结束之后写在开始之前是个爱做梦的人幼儿园的时候梦见日本鬼子成群结队的翻过我们家大院的大铁门在深夜放火抢夺小学时候梦见天空忽然暗下来然后远处天边刹那出现耀眼的火焰天好像打开了一样然后看到宇宙星系以及异常绚丽的极光尽管那时我还不清楚极光是个什么东西似乎第三次看罗马假日的那个晚上梦见我和大臣们站在罗马宫殿里众多记者围住我们有个记者问我吃过那么多蔬菜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然 [点击阅读]
韩寒《零下一度》
作者:韩寒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我1982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以后一向的无拘无束。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小学的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那时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