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邵燕祥散文集 - 人的分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前几年读黄家刚先生的《怀念与追悼》一文,乃略知已故作家、《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作者周克芹的生平。原来1958年夏,在全国范围反右派运动**已经过去之后,在四川中学生里开展起"社教"运动。周克芹是应届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按照当时政策本该统一分配工作的,然而没有,只能回家当农民。后来又听说,去年逝世的四川作家贺星寒,以及不少今天已近六十岁、当年不过十七八的四川人,都因在中学里被划为"三、四类"学生,遭到同样的命运,有的漂泊流落,更早地离开了人间。我先还以为,如我一批当时二十岁出头划的右派是50年代最年轻的牺牲,不对了。不是说中央文件规定中学里面不搞反右派、不抓右派分子吗?"社教"不是反右派呀,划"三、四类"学生也不是戴右派帽子!历来讲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嘛,讲要保护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嘛。60年代全国开展"社教"运动,不知道是否即在四川经验的基础上推而广之?60年代全国农村社教运动(又称"四清"运动)的经典文件是《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1965年1月14日下发。其中对农村干部的基本估计是:"可能有以下四种:好的,比较好的,问题多的,性质严重的。在一般情况下,前两种人是多数。"这沿袭了过去农村整党整社通常把干部和基层组织分为四类的惯例,三类干部三类队就是"问题多"的,四类干部四类队就是"性质严重"的,或叫做"烂掉了"的。无缘得见1958年四川在中学生里搞"社教"的文件,不知那"三类"学生和"四类"学生划分的标准和控制数字,但从口口相传的简称"这那生"--即"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便可知影响了千百个年轻中学生一生命运的,就是这个"这样那样问题"。从**关于矛盾的普遍性的命题出发,无时无地无事无物没有矛盾,矛盾就是问题,问题就是矛盾,然则没有一个人身上没有"这样那样问题",是不是人人都可称"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分子"?但"有这样那样问题"既然至少属于"三类",闹不好就要滑到"四类",为了策略起见,必须有所控制。"在一般情况下,前两种人是多数",就是说好的、比较好的占多数;则后两种人,亦即三四类--比较坏的和坏的是少数。但除了"一般情况"还有特殊情况呢,那就保不住从百分之一二三,到百分之五,百分之十,只要没超过百分之五十,就还算少数,还算是"在一般情况下",不必大惊小怪的。时过境迁,人人可以当事后诸葛亮。我说"事后诸葛亮"全不带一点贬义。怕就怕想当事后诸葛亮还未必当得了,或是索性不想当。而欲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回顾历史的人,不能不问:又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工作方法似乎不可谓不"科学"了,为什么结果却无补于国计民生,无助于世道人心,也不利于各种矛盾的正确处理和社会政治的真正稳定呢?把干部或学生分成一二三四类是一种分类。把专政对象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合称四类分子,后又加上右派分子合称五类分子,把这称为"黑五类",相应地把工人、农民、革命军人等等称为"红五类",又是一种分类。按:人本来是地球上生物众多纲目种属中的一类,所以叫人类。人类是可分的:性别,年龄,人种,民族,国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政治态度,党派归属等等,都可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区别。我们在长期革命岁月中,坚持突出阶级分析,据以划分敌、友,实行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阶级路线,这是顺理成章的。而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包皮括"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实践中,阶级分析往往导致"唯成分论"和阶级斗争扩大化。这好像还有哲学上的根据;记得也是从1958年掀起一阵工农学哲学的热潮,一直延续到文革前夕,传诵一时的有对"一分为二"的通俗阐释,如社会按阶级分为地主与农民,资本家与工人,……什么都可以无穷无尽地"分"下去,名之曰"分的哲学",这很符合"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的论断,以致只要有两个人,就可以有左派和右派了,这种"分的哲学"与"斗争哲学"不可分,便成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哲学基础。到了划分阶级不再严格依据经济收入,而搀杂政治态度、思想作风以至个人或团体的历史恩怨时,阶级分析已经变味;再到了以"这样那样问题"作为裁决一个个年轻人政治生命和生活出路的罪名,则不仅堕入烦琐哲学,简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草菅人命了。呜呼!所谓"这那生"成了一顶不大但也不小的政治帽子,戴在十七八岁的孩子头上,毕竟是沉重的。今天说起来,匪夷所思,视为笑谈,笑谈过后,依稀辨出帽子上沾染的几多血泪!人是可以按照不同类别加以区分的。不然就没法进行社会调查和统计。按照在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不同的利益占有状况,作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划分,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只要这种划分反映了实际的存在。但像因有"这样那样问题"而划定"三类、四类学生"这类做法,和各种阶级标签、政治帽子一起,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分类学"的产物,应该永远成为历史了,并且应由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以及人类学家从中研究出一点什么有益的东西,才不枉付出了一两代以至两三代人青春和生命的代价。1997年5月13日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研究生痞子蔡一直渴望能拥有一份真诚的爱情,但事与愿违,他与女孩的交往屡屡失败,令他颇不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痞子蔡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孩轻舞飞扬的注意,她给痞子蔡发来的E-mail中称痞子蔡是个有趣的人。痞子蔡大大感到意外,他开始好奇地关注起轻舞飞扬,并逐渐被她的聪慧所吸引。此时,阿泰却奉劝痞子蔡对网络恋情切勿沉溺过深,因为虚幻的网络不会让情感永恒持久。 [点击阅读]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2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你在高原
作者:佚名
章节:427 人气:2
摘要:《你在高原》包皮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