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少年天子 -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 一 ——
  小小香荷包,缨络飘飘,月白缎底上的绣图,象真景一样美:碧绿的莲叶从水中托出粉红的并蒂荷花,一对文彩绚丽的鸳鸯,在花下相依相傍。柳同春忙里偷闲,独自躲进青枫小林中,又一次拿出梦姑给他的荷包凝视着、抚摸着,心潮翻腾,不能自已。
  他没有爹娘,从小跟着柳师父学艺,长住在永平府马兰村,边练功夫边种地。
  他和梦姑青梅竹马,早已情投意合,非常要好。梦姑从来不曾用"小戏子"这样的话嘲笑他。前年圈地事发,同春受了伤,梦姑一家母女三人常来照料他这没娘的孩子。后来土地被圈的几家人实在无法生活,柳师父便把他的两个养子兼徒弟同春、同秋提前佃给了庆乐戏班,拿佃身银帮助众人渡过难关。乔梓年拚了性命,终于夺回了马兰村民地,村民们也义不容辞地帮这孤寡一家耕种出力。去年夏秋两熟丰收,马兰村的日子好过多了;同春也在京师走红,和久负盛名的刘银官、陈玉官并称"梨园三杰",一时身价百倍。
  久病的养父便要乘时为他张罗亲事,他心里早看定了幼年时的小伙伴。今年清明节,他为此专门请假回乡求亲。原以为当年同舟共济,必定一说就准,不料乔氏口紧,推说梦姑年幼,要过两年再议婚。同春心里又难过又疑惑。是梦姑的小妹妹容姑跑来,对他悄悄地透露了真情。小姑娘天真地说:"我娘别的都不嫌,就嫌你们爷儿仨都是唱戏的!"同春很不服气:不偷不抢不卖身,恁本事吃饭,比谁贱?
  他问容姑:"那,你姐的意思呢?"
  容姑蹙着小眉头,悲哀地说:"我姐眼睛都哭成红桃儿啦!……"
  她让我偷偷地给你这个包袱……"包袱里,两双青布鞋,一件红肚兜,一个香荷包。当时他落了泪,立刻把他预备的聘礼——一对碧玉镯子交容姑带给他的心上人。他不能耽搁,只得赶回京师。
  他常常想念梦姑,不时拿出信物来看。一见到信物,就象见到梦姑,总觉得心口发烫,鼻子发酸,泪水涌满眼眶。眼下,对着这小小香荷包,他又一次暗暗发誓:天荒地老,决不辜负梦姑的情意!
  "云官!云官!张老爷叫你!"背后有人在喊同春,他如梦方醒,又跌回到现实中。今天是吕之悦先生四十五岁生辰,借正阳门外浙绍乡祠诗酒宴客。同春、同秋兄弟和京师几个有名的优童都被招来侑酒。吕先生品行道德学问,都令同春佩服,应召并无怨言。可是与宴的那些文人学士,大多是些自命情种的好色之徒,歌场流连、俳优角逐的老手,见到他们,同春就心里就腻,又不敢得罪他们,怕断了自己的衣食,只得在夹缝里觅生活,不冷不热,落落寡合。这反倒提高了他的身价。
  张老爷,就是张汉,已在李振邺的帮助下,谋了个国子监监生的资格。他脸庞丰润了,服饰鲜明了,气概也洒脱了,再没有最初那种畏畏缩缩、唯唯诺诺的寒酸气了。他和李振邺、龚鼎孳围一小圆桌随意而坐,桌上摆着八珍攒盒,装了些下酒菜餚,酒壶、酒杯胡乱摆开,正兴致勃勃地议论着京师名伶的优劣。
  张汉召来同春,拉他站在身边,象出示什么古玩似的对另两人说:"请看此人,近日改演小生,真可惜人也。其实他演旦角,真正秀颖无双,娉娉婷婷,绝无浮艳之态,于儿女传情之处,演来颇为蕴藉,而台下叫好声寂然,敢不可怪!依我说,好花看在半开时,闺情之动人在意不在象。若是于红氍毹上观大体双,岂不味同嚼蜡?"大体双的典故出自七百年前五代的南汉,国君刘鋹荒婬无度,曾令宫女与人裸合,自拥波斯女旁观,名之曰"大体双"。这比喻引得李振邺哈哈大笑,龚鼎孳忍不住也笑了。
  李振邺忍笑道:"这话也难说。刚才来送酒的明官,诨名水蜜桃,水团脸盎润如膏,笑容可掬,见了他没有不爱的。扮出戏来,巧笑蛮声,工于妩媚,但颇带村俗气。《背娃子》一出中演乡下妇人,神情毕肖,又娇痴谑浪,真是旦色中专结欢喜缘的冤家!一出帘则叫好声四起,多有豪客捧场,门前岂不冷落。汉兄如何解释?"张汉笑道:"这叫作野花偏艳目,村酒醉人多。民谚云:三月三,荠菜花儿上灶山。得其时罢了,未必长久。"龚鼎孳抚掌点头:"正是正是。即使观戏听歌,自有风雅村俗之分。老夫最爱莲官,浓纤合度,秀雅出群,面如芙蕖,腰似弱柳,竟象吴下女郎,决难料想他是北国男儿。观其丰采,如在粉红糅绿中忽睹牡丹一朵,艳丽夺目,使人爱玩不置……"这位老风流、老名士,津津乐道,有如吟诗作赋,一字一句念得很有滋味。
  李振邺不甘落后,笑吟吟地说:"老前辈言之有理。不过水蜜桃自有出奇之处,难道不曾风闻?""老夫不知,"龚鼎孳捻着胡须悠然自得地说:"只记得吴下金阊有一名妓,也叫水蜜桃。""这倒奇巧,真可谓两般滋味尽酕醄了,哈哈哈哈!"李振邺很为自己的调笑得意,笑嘻嘻地接着说:"京师水蜜桃,两只俏手妙绝人寰,老前辈不知吗?"龚鼎孳断然道:"决不如莲官!""老前辈敢打包票?""有何不敢!你我立时来一个樽前相比。负者罚作东道,改日请客!"李振邺拍案叫绝:"好!好!这样的风流韵事,足传千古!

  汉兄,快请仲裁!"
  宾客们闹哄哄地围过来,同声叫好。莲官和绰号水蜜桃的明官都被召到桌前,伸出自己的双手。仲裁们一个接一个,上前去又摸又捏又嗅,玩过来弄过去。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使站在一旁的同春羞得闭上了眼睛,一个接一个寒战从背上滚过,冷汗淋淋,顺着额头、脖颈一个劲儿地流。他满面通红,无地自容,恨不得钻进地里去。此时他突然明白了,在这里,没人拿他们这些戏子当男人看,没人拿他们当人看。他们是玩物,是这些名士发泄他们卑污感情的玩物!这些名士,不也这样津津有味地玩弄女人的小脚吗?……他但愿此刻眼睛瞎掉,永远不看这可羞的景象,他但愿立刻就死去,永远不蒙受这样的耻辱!
  一名仲裁的曼声宣告,硬灌进同春耳中:"明官之手,肌理腻滑,丰若有余;莲官之手,肢节秀削,柔若无骨。明官逊于莲官!"又一阵哄然叫好。喧闹中有人问龚鼎孳:"老前辈何以如此知根知底?"龚鼎孳信口吟道:"酒入情肠不自持,玉纤偷握笑侬痴。
  藕梢洁白羊脂腻,甲乙樽前各自知……"人们鼓掌呼叫,高声称赞,乱哄哄的一气。其中却冒出一个清脆而柔媚的嗓音,娇滴滴地说:"龚老前辈,我要你这诗,肯不肯给呢?……"莲官——同秋的声音!同春吃了一惊,睁眼细看,才发现今天同秋打扮得格外妖娆,脸上粉白黛绿,颊染胭脂,唇点朱红。往日的羞涩此刻象被风吹去了一般,满脸妍笑,一身媚态,那双羊羔般令人爱怜的大眼睛半睁半闭,在睫毛掩盖下闪闪发光,充满了诱惑和挑逗……这是同秋吗?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同春吓呆了,心头一阵狂跳。
  这时,出去迎客的主人吕之悦陪同客人进来了,宾客们才恢复常态,全都起身拱手相迎。自从吕之悦由他的东翁鄂硕将军正式推荐给安郡王以后,他的声望更高了。
  吕之悦性情坦荡平易,从不与人相忤。遇到能写文章的人,就一起谈文章,遇到通晓音律的人就一起谈音律,遇到善于琴棋丹青的人,就一起谈琴棋丹青。他常爱独行村落,遍游山颠水涯,碰到村翁溪曳、樵夫牧童,他也乐与谈说,周旋终日毫无倦色。
  他是钱塘人,北游数年,老婆屡次寄书劝归,都被东家一再挽留下来。当了安王的宾客后不久,妻子又来信催他,他便写诗呈安郡王:老婆书至劝归家,为数乡园乐事赊:西湖鲤鱼无锡酒,宣州栗子龙井茶,牵萝已补床头漏,扁豆犹开屋角花。
  旧布衣裳新米粥,为谁滞留在天涯?
  安王看了诗非常赞赏,说吕之悦性情之恬适无人可比,天下难得,是真名士、真才子,要朝夕请教,更不肯放还了。
  适逢吕之悦四十五生辰,他的妻子又托人寄来一幅亲手绘制的故乡山水图,问他何日还乡,在文人间一时传为佳话。
  这一次安王肯不肯放他南归呢?
  吕之悦迎进的客人,虽然也和主人一样,青衣便袍、头戴风帽,但身材高大,两肩宽阔,四十以下年纪,一双眼睛亮闪闪的,气度很是轩昂。吕之悦站在他身边,就更显得文质彬彬、书生弱质了。
  宾客们都不认识这位宽肩膀的来人,从吕之悦一向具有的不卑不亢的态度上,也猜不出此人的身份。但见此人爽快地举手一拱,声音洪亮地说:"来迟一步,搅了诸位的清兴,抱歉,抱歉!"宾客们参差不齐地寒暄一番,来客便转向主人说:"笑翁,尊夫人的手笔,总要赐观的吧?"吕之悦笑道:"在隔壁小间挂着,刚刚裱糊起来。"两人相视一笑,举步走向大厅一侧。后面几个黑衣黑袍的旗人也想跟过去,来客回头制止道:"门口侍候。"吕之悦对大厅扫视一周,说:"云官,你来。"霎时间,同春象是脱去一件既肮脏又沉重的衣袍,离开那群风流名士,他觉得浑身轻松。
  这是一间精致的小花厅,完全是江南风格。长条案上摆了两盆春兰;方屏风上水墨迷离,展示着富春江秀水,子陵滩烟雨;花梨木的窗扇和挂落,镂空细雕出喜鹊闹梅的图案;紫檀木的太师椅嵌着云壑飞泉的大理石靠背;茶几古色古香,光可鉴人。一幅长卷横挂在东墙上,题为《故乡山水图》,画的是杭州西湖全景。宽肩膀的来客在图前站定,背着手仔细看了许久,赞不绝口,并笑吟道:"应怜夫婿无归信,翻画家山远寄来。可谓千古逸事啊!""你这风流倜傥的诗句,正可为之传神!"吕之悦和悦地赞道。

  "这图运笔灵妙,潇洒幽闲,直追唐六如。贤伉俪才具,真不让明诚、易安。""见笑见笑,"吕之悦一摇手:"无师无法,有渎清视了。"同春送上茶点。两人坐下,很随便地闲扯着。
  "笑翁,唐六如这六如二字,做何讲解?""据记载,是取佛家之说。我不信佛,也不懂佛经,说它不清。但是鄙人倒愿君六如。""哦?""一如深溪虎,一如大海龙,一如高柳蝉,一如巫峡猿,一如华亭鹤,一如潇湘雁。""再说一遍!"吕之悦微笑着,一字一句地重复。来客目光闪闪,精神振奋,蓦然站起,大步如风地走到窗前立定,仰望长天,宽厚的胸膛一次深深的起伏。他吐出一口长期,猛回身,向长条案一挥手,高声说:"笑翁,请留此六如宝墨!"同春早听得呆了。这是另一个境界,使他如登高山,如临旷原。吕之悦喊他一声,他才赶紧跑过去侍候文房四宝。
  吕之悦写得一笔刚柔并具、古朴大方的魏碑体。这十八个字,用浓黑的徽墨写在洁白如雪的宣纸上,苍劲有力,浑如铁铸,很有气势。宽肩膀的客人站着旁观,不住点头。写罢,吕之悦正要搁笔,来客说:"慢!笑翁的行草二书也闻名于时,何不一并赐教?"吕之悦笑笑,另拿出一张宣纸,换了一枝鸡狼毫,舔足浓墨,提笔在手,问:"写什么好,唐诗?""不!我来念,你来写。题目:咏雪。听仔细了: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万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才写了两句,吕之悦的眉毛就不住耸动,写罢,掷笔大笑。来客也笑,比笑翁之笑更爽快、更开朗,声音也更宏亮。
  吕之悦道:"想不到事隔一年有余,你还记得这么清楚!"来客笑道:"怎么能忘呢?历来都说跪谏、哭谏,唯有你来了这么个诗谏。偏偏只有你这一诗谏,令我大惭。"吕之悦说着玩笑话:"当时正逢君怒,深恐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我是既怕死,又不得不谏,无奈,才出此两全之策啊……""笑翁再这样说下去,我可要无地自容了!"来客一挥手,接着说:"事后回味愧不可当。皇上明见万里,实在是我自己糊涂,罚当其罪!圈地一事的处置,皇上确是为江山社稷着想,为大清的万世基业着想,我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笑翁,我总还当得起深明大义四个字吧?""当得,当得!"两人相视而笑,很是坦诚。
  同春目不转睛地望着来客,心里惊疑不定:他的英武轩昂,就是在汉人中也是不多见的;他的风流儒雅在满人中更是绝无仅有。既不似贵胄宗亲那么狂妄傲慢,又不似一般臣僚那样虚礼谦卑,他是谁?……同春摆下棋盘,二人入座对弈。同春又偷偷地仔细察看来客的一双手:大而丰厚,手背青筋暴露,但肤色柔润,指甲修得很整齐,右手拇指还套了一个翡翠扳指。连他的手也这么令人难以捉摸。
  棋子落棋盘,清脆的声音很好听。来客一面下子一面说:"笑翁执意回乡,强留不恭,只有一事请先生务必应承。国家初创,百废待兴,朝廷求贤若渴。先生巨眼识人,荐贤之任,请不要再推托了。京师朝中虽有大臣荐举,但贤才多流落山野间。笑翁性爱山水,一举两得,岂不甚好?""那么,复命之后?""礼送先生南归钱塘。""一言为定?""一言为定!"同春一把扯住伸手下子的吕之悦的衫袖,对棋盘东南角匆匆一指。这一子若落在别处,那一角就没救了。吕之悦忙回手连出子突围,终于化险为夷。来客惊异地注视着同春,那闪闪发亮的眼睛看得同春侷促不安。
  "这个小幺儿忠心为主,倒有几分眼光。"吕之悦淡淡一笑:"在他们那行,难得有他这么干净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日后的路正难走呢!""那么,此人当是梨园三杰中的云官了?果然名不虚传。"来客目不转睛地看着同春,微微点头。
  吕之悦将来客送出浙绍乡祠时,云官又被宾客们拉住了,他们要为优伶赠联。伶童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娇媚百出,如能得到一位名士的赠联高挂楹间,他们的身价将大大提高。
  云官被第一个推出。
  那位满面皱纹的老名士摇头晃脑,眯着眼瞦定同春,抑扬顿挫地念道:"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李振邺连连摆手,大声道:"不妥!不妥!"张汉接着说:"云官无媚容无俗态,有翩翩佳公子之风,在梨园如匡庐独秀,岂能用这等脂粉文字!"那名士不服:"你来一联无脂粉气的如何?"张汉不慌不忙地高吟:"有铁石梅花意思,得美人香草风流。"众人拍案叫好。同春心头一热,不免看了张汉几眼。张汉微微一笑,对他点点头。同春竟生出一种知己之感。

  莲官站在席间,袅袅娜娜,粉面含春,不时向龚鼎孳飞媚眼。龚鼎孳如饮醇酒,闭目品味,慢慢吟出一联赞语:"子夜清歌,宝儿憨态;汉官杨柳,秋水芙蓉。"莲官弯腰左敛,象戏台上扮小旦时那样轻俏地向这位老前辈致谢。冷不防李振邺哈哈大笑,别有意味地对莲官使个眼色,调侃地说,"莲官,我赠你一个别号:十全。""谢李大人!"莲官喜不自胜。十全,不就是十全十美吗?
  李振邺醉迷迷地挨近莲官,把手搭在他的肩头,乜斜着眼,笑道:"以十全之名,我赠你一幅绝妙好联:十分如我意,全不怕人听!"猥亵的含意太露骨了,宾客们哄堂大笑。有人笑得喘不过气,便连声咳嗽。同春的脸"刷"地红了,心头火烧火燎,象被人抽了一鞭子。他愤怒地望着同秋——莲官,却见他只露出一点儿尴尬和羞怯,很快便自如地同着众人一道笑了,笑得娇滴滴的,还作态地扭了扭身子。
  又有伶童走入席间接受赠联,同春无心再听,大步走到同秋身边,压住火气低声说:"跟我来。"同秋这回真红了脸,咬住嘴唇,低头跟着同春乖乖地来到门外廊下。两人面对面站着,同春眼里冒火,同秋却望定地面,紧紧抿住搽得通红的嘴唇。
  他俩同是柳师父的养子和徒弟,同春大不到一岁,两人一同学艺,一同佃进班子,感情一直不错。同春拿出师兄的身份,劈头就问:"爹给咱们定的规矩,你忘了?"同秋不作声。
  "老实讲清楚,不然,别怪我无情!"同春瞪起了眼睛。
  恐惧、羞怯,夹杂着耻辱,同秋嘤嘤哭泣,慢慢跪下,低声说:"昨天,到李府唱曲,他把我留下。后来,他就把我……"他的声音消失在呜咽中。同春直跳起来,挥手重重掴了同秋一耳光,骂道:"你这个没家教的下流东西!"他恨李振邺荒婬无耻,败坏了他柳门的规矩;他更恨同秋没出息,叫人作弄了,还对他媚笑!
  这一巴掌把同秋打急了,也把他的羞怯和耻辱打掉了。他捂着脸挺身站起,抗声分辩:"怪我吗?怪我吗?咱们不就吃的这碗饭吗?人家设堂子、赚大钱,住的神仙洞府,吃的山珍海味,穿的绫罗绸缎,车来轿去,逍遥自在,不就靠的这一手?人人都这样,咱们硬撑着讲干净,谁信你?""咱们凭本事吃饭,自重自爱,就得出污泥而不染!"同春跺着脚,几乎喊起来。
  同秋含泪的眼睛里透出一道冷光。今天这场谈话他早已想过了,也想透了。他要走另一条路。他抹去泪水,平静地说:"不染,不染,说来容易。去年一年,你在梨园红得发紫,可算是凭本事吃饭。一年下来,不就只挣了一副碧玉镯子吗?……人往高处走,我不愿意象你那样窝囊一辈子。要想干净就别当戏子。命里注定干这一行,就说不得干净!谁让咱们不投生到公侯府宅、书香门第呢!……"同春愣住了。要想清白也这么难!梦姑的娘不肯应承这婚事,有什么可怪?单是戏子这名称就足够玷污梦姑的了!……"
  同春用双手蒙住脸,身上不由得起了一阵寒战。等他重新抬起头,同秋不知何时已悄悄走开了。他跳起来,发疯似地冲向大门,去寻找送客的吕之悦。他猛地跪倒在老先生跟前,呜咽着说:"吕先生,你救救我吧!"吕之悦吃了一惊:"你这是怎么啦?""这日子我实在过不下去,我要脱籍,哪怕回乡种田!"吕之悦点头叹道:"我早对诸人讲过,你外相虽美,但眉目间英气太重,终非此道中人。不过你是名优,脱籍身价怕不下千金。你可有此财力?老朽客居京华,筹措千金也不是易事。再有,脱籍之后,你果真能下田耕作吗?多半还得给人当书僮家仆,仍然为奴,何苦多此一举?""吕先生,我决意回乡耕读一世,决不再入梨园!"同春回答得斩钉截铁。
  "也好……难得你能如此自爱自重,理当相助。"吕之悦沉吟着,下意识地回头朝大门看了一眼:"要是他肯说句话就好了。""谁?""方才跟我对弈的那位客人。"吕之悦微微一笑。
  "那位先生好大气概!他是谁?"
  吕之悦从容不迫地答道:"安郡王。"
  "啊?"同春大吃一惊,不觉打了个冷战。
或许您还会喜欢: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舒婷的诗
作者:佚名
章节:106 人气:2
摘要:那一夜我仿佛只有八岁我不知道我的任性要求着什么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引我走向沙滩在那里温柔的风抚摸着毛边的月晕潮有节奏地沉没在黑暗里发红的烟头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你嘲弄地用手指捺灭那躲闪的火星突然你背转身掩饰地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海怎么啦什么也看不见你瞧我们走到了边缘那么恢复起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回到冰冷的底座上献给时代和历史以你全部石头般沉重的信念把属于你自己的忧伤交给我带回远远的南方让海鸥和归帆你的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2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节:序(1)序【一】送给亲爱的小茧结束之后写在开始之前是个爱做梦的人幼儿园的时候梦见日本鬼子成群结队的翻过我们家大院的大铁门在深夜放火抢夺小学时候梦见天空忽然暗下来然后远处天边刹那出现耀眼的火焰天好像打开了一样然后看到宇宙星系以及异常绚丽的极光尽管那时我还不清楚极光是个什么东西似乎第三次看罗马假日的那个晚上梦见我和大臣们站在罗马宫殿里众多记者围住我们有个记者问我吃过那么多蔬菜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然 [点击阅读]
韩寒《零下一度》
作者:韩寒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我1982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以后一向的无拘无束。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小学的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那时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