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少年,你懂的! - 人大附中情侣毕婚族相峥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少年,你懂的!》:聊聊那些“高中小暧昧”
  文>相峥
  >作者简介
  相峥,2005年从十一学校考入人大附中,是一个不愿辜负稀里糊涂考进实验班的狗屎运、只想埋头念书的乖乖女,谁知道后来也开始了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和隔壁班男生的高中小暧昧。2008年这两只小朋友分别来到燕园与清华园,在各自的天地中奋斗又不忘给这校园恋情浇水施肥,最终在收获北清毕业证之际领取了两个金灿灿红彤彤的小本本,成为持证上岗、相亲相爱的好少年,从此开启了双飞美帝的求学之路,在加州的阳光下继续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人大附中情侣毕婚族相峥:聊聊那些“高中小暧昧”
  早年听说过三年就会有代沟的说法,作为已经踏出大学校门的人,恐怕无法准确推测现在的高中小朋友们是何种状态,这个社会中似乎有太多东西在催化成长,但当生理、认知、社会性与人格发展这几大方面都出现显著变化的青春期与这世上最为奇妙而又难以捉摸的一种情感碰撞在一起,高中时期的异性间交往就成为了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
  以上这段“免责声明”只为了表明一件事,子话题分论点纷繁复杂,不同人有不同的出发点与立场,举例说明总是可以印证相应观点,而我既然是一个幸运地将高中小暧昧转变成庄严承诺的“毕婚族”,自然不免略带偏颇地表达一下我的感受:如果你有幸经历高中小暧昧,那么请你无比珍惜。
  首先,“如果你有幸”,这话实在是因为要想经历那么一次,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到哪个地区、哪所学校,具体到哪位校长班主任、什么类型的父母,都会严重影响到你所处的环境对于高中异性情感的容忍度,更何况这种情愫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可遇而不可求的意味。在一种情况下,你认为自己遇到了让你心动的人,但是你的老师家长强烈反对,原因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怕耽误学习耽误高考,怕处理不好这种新的人际关系而受到伤害。听上去是老生常谈,但这些理由确实是绝对有理。对于前者,我赞同它并不是认同学业、高考重于一切的观念,而是坚定地认为只有让自己变得优秀,才更可能遇到靠谱的人。诚然,人无完人,学习好的也有奇葩,学习一般的也有大好人,但是高中阶段的努力学习会帮助你进入更加优秀的圈子,增加靠谱的概率。错过些错的不必可惜,因为对的人不会这么轻易被筛下去的。你可以不是沉佳宜,但你可以成为小水,可以是柯景腾。(沉佳宜、柯景腾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主角,小水是《初恋这件小事》的主角。)

  对于后者,这样的担心似乎有很多科学依据可讲。进入青春期,青少年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掌握抽象概念的能力、进行假设思维的能力以及他们对情景内在可能性的理解能力都发展得越来越精细,但是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心理能力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发展,即人们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认识,以及对自己认识的监控能力。例如随着对自己记忆能力的理解加深,他们可以更好地估计背下一段材料所需的学习时间。然而青少年新近发展出来的元认知能力使得他们更容易地想象别人正在思考着自己,认为全世界都在注意自己,这种自我中心的状态会使得青少年对权威充满了批判精神,不愿意接受批评,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而对风险毫无畏惧,并且放大自己的经历,比如一旦感情受挫可能就认为别人都没有经历过这种痛苦,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感受。所以在异性情感当中,往往会有很多不成熟的想法与行为,不仅让这段关系变得脆弱,并且遭受的困扰甚至伤害也可能比旁人想象的要大。
  总之,我想说的是,种种担心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不希望大家都那么自信地去反抗。在我的高中时代,老师们貌似就已经练就了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相当高超的信息收集和辨别能力,于是乎男生女生之间那点事儿很可能都在老师们的观察之中,而他们其实心里有数,但并不会见一个拆一个,至少我和我周围不少同学都没有被老师刻意打压,相互促进这种情况他们也会替你高兴的。不厚道地讲一句,如果你正在非常得体地处理着心动的小火苗,我想这大概不会遭到老师和家长的强烈反对。反过来,如果你真的感受到了强烈反对,那么一定是你的某些行为不妥,或者负面效果已经显著大于了积极作用,这时与其消耗更大的精力去抗争,不如乖一点,收敛一下吧。
  另一种情况是,你的学校、老师、家长都非常开明,但是你苦于没有寻觅到那个他/她,或者那种微妙的感觉。我觉得这事儿最不能着急,且不说强扭的瓜不甜这种事后诸葛亮类型的评语,哪怕是在大学,在今后老大不小的适婚年龄,这个问题也得算是个千古难题。在高中阶段,就算它能带来再大的好处,这也绝对称不上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更没有必要为了让人生完整一下而去刻意找个人追一追。个人认为聪明的做法应该是趁机给自己充充电,让自己变得出色。我知道这有点像大人哄骗小孩子好好学习,但我绝对是从提高大学艳遇成功率的角度给出的建议,要知道在大学里学生们散落于校园各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日程安排,几乎没有全班天天在一起相处的可能,大多数人都是泛泛之交。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男生更容易和初次见面的女生找到共同话题,拉近和她的距离,一个有内涵有底蕴的女生才具有更长久的吸引力,不光是让人养养眼而已。

  小结一下,我无意讨论“应该不应该”这种命题,也不想对学校的育人原则和家长的教子方针指手画脚,只希望高中的小朋友们能够充分理解长辈们“老观念”中的有理之处,以随缘的态度静候丘比特的旨意。
  接下来,我一直在用“高中小暧昧”来代替爱情啊早恋啊之类的字眼,是因为我想明确地区分出高中阶段的这类情感,我认为它根本就和爱情是两回事。在我的印象里,小孩子们就爱用一些大而抽象的词汇显得自己特别有深沉范儿和看破红尘般的成熟味道。既然拼文艺根本无法说清楚这个事儿,我只好扫兴地搬出学术圈的说法。在各种派别、各式理论当中,斯腾伯格(Sternberg)的爱情三元论拥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该理论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和承诺这三种成分,而我觉得高中阶段所能包括也只该包括亲密这个成分,也就是成为被斯腾伯格标定为喜欢(Liking)的一类情感。在高中时期,异性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学习怎样与另一个个体建立亲密关系的途径,就像同伴关系可以促进自我概念的不断修正,亲密关系也起着不断打磨自己个性、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绝不仅仅是带来情绪上的或喜或忧。人不是生来就会谈恋爱的,除了正式的男女朋友之间的不断磨合、相互改变,甚至是分手之后所得的体会、在下一个人身上继续学习,那种非正式的、懵懵懂懂的喜欢便好像学前班那样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至于激情成分,生理唤起是让“非常喜欢”也不等于“爱”的重要部分,不仅是量的不同,更是质的区别。暂且抛开文化差异、社会规范、道德判断、双重标准这些相关的关键词,我只是觉得高中生连“喜欢”这件事都不一定能做好,何必着急再上一个台阶。再说到承诺,恐怕就更显得幼稚了,人生轨迹行至此处才不过十几年光阴,影响今后走向的重大分水岭还没见过几个,作为一个高中生,抱有美好的愿望就好了,否则你大概绝对低估了承诺的分量。
  最后,在“如果你有幸经历高中小暧昧”的前提下,真心希望你能够“无比珍惜”。要知道你是有多幸运,才有机会体验到青春中最最纯美的一页,毕竟这时它还没有来得及沾染上太多的杂质。在高中毕业之后,我们还会时常回到高中校园回味一下那些微小的感动,到了大学毕业之际,还都穿着学士服回高中留影。当然,这过程中的小甜蜜也会伴随着未曾经历过的小困扰,要把另一个人纳入自己的世界,这对于常常自我中心的青春期而言本就不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还要慢慢体会到男生女生之间的不同,学会沟通。但是希望你可以借机锻炼一下自我反思与调整的能力,凡事想想自己是不是还能做得更好,而不要轻易怪罪于对方,怪罪于这份或许来得有点早的缘分。

  另外,珍惜一段感情不代表要被它牵着鼻子走,或者两个人一起沉迷甚至抛弃学业,而是要学会处理好它与生活中其他重要事情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一个闺蜜的爸爸一直有句“名言”——我早恋也没耽误我考清华啊。虽然一直都说怕分心耽误学习,但是人生中的哪个阶段是只有一件事情要做的呢?工作与生活、事业和家庭,我们总要学会平衡,在高考面前试着平衡一份小小的喜欢,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比如说我们也会发发短信,但是不能以上课不听课、回家不写作业、不复习为代价来关心对方;我们也会约出来一起吃个饭,但在高中阶段仅限于期中期末之类的大考刚刚考完的时候,偶尔放松一下、调节调节;我们也时不时送给对方一点可爱小玩意儿,不过绝不会是非常贵重的礼物,或者特别需要花心思准备。平心而论,虽然大学并不比高三轻松,但确实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那时候的平衡是另一个问题,不过看看电影逛逛街的确不用再瞒着家长,制造点惊喜也更方便,为何非要早早习惯了以后的约会项目,反倒错过了高中时代一起备战高考的幸福呢?
  还是那句话,我认为一份好的情感要能给双方带来正能量,大家都珍惜对方,可以为了彼此而成为更好的自己,即使两个人没能走到最后,这也会是留给彼此的一份珍贵礼物。
  与学习经验的分享不同,我们的好方法可以被别人照搬过来试一试,但是我们都不能代替别人成长,好多事情还真是必须要自己去经历一遍才行,事后可能发现,“原来有人已经这么提醒过了啊”。尽管如此,师姐还是觉得这些话值得一说,就当让我体会一把过来人的感觉吧。
  如果说高中小暧昧是青春难以平复的壮烈膨胀,那么我衷心地祝福每份被珍惜着的美好感情可以拥有最安稳的着陆。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他与月光为邻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卷他从心上来第1章他的来意淡薄的日光,照亮了山脊。绿意葱茏的树林,折射出大片碎金般的光泽。一座寺庙静静矗立在山巅,俯瞰着不远处的城市。寺门是暗黄色的,石板路老旧而干净,院子里还种了些花草。时间尚早,一眼望去,清净无人。谢槿知穿着薄薄的春装外套,黑色长裤下是双运动鞋,一路走上来十分轻快。她掏十块钱买了张门票,跨进寺门。抬头就见层迭洁白的阶梯,以及上方的大雄宝殿。她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3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只有医生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编辑推荐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上市之前,网络上已聚集了超高人气和口碑!六百本试读本发出后,更受到各界知名人士大量的赞誉!“哪怕你是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如果你阅读的是惊涛骇浪,读完后也请放慢呼吸……你要知道一些只有医生知道的……--冯唐(作家)作为一名求知欲“过度”的妈妈, [点击阅读]
寂寞高手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股市并非深不可测并非无所适从而是有内在规律的懂得其内在规律的人才能“有的放矢”集资和锁筹功能(一)这个功能在沪市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国家认为股市只不过是一种泡沫经济,而其又在二级市场中失去了集资功能,那么还有生存的必要吗?既然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坚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在经历过磨合后必将逐步走向辉煌。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学习巴菲特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你付出的是价格,你得到的是价值。——巴菲特今天我们来讲一位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金庸在小说中说:在江湖上,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我在这里要说:在股市上,平生不识巴菲特,就称高手也枉然。即使是世界首富比尔R26;盖茨,对巴菲特也非常敬佩。比尔R26;盖茨说:巴菲特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影响有多大呢?2006年比尔R26;盖茨被巴菲特吓得浑身发抖。 [点击阅读]
水煮三国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3
摘要:第一章创业时代的七堂必修课第一课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话说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通俗地说来,无论富家儿郎或寒门子弟,无论市井小民或工商巨贾,每个人都在用他自己的理念决定、进入他的生存状态,并且把他的生存状态解释为成功、失败或者命运。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点击阅读]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