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少年,你懂的! - 当“爱情”来敲中学大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当“爱情”来敲中学大门
  文>桃李情深
  一个少年从习惯接受父母等长辈的爱护、照顾、关心,到学会爱护、照顾、关心另一个异性,是心理的成熟、个体的成长。正因如此,我不愿使用“早恋”这个词来描述这种成长中经历的情感。教育不应先入为主,不应当未经分析研究就下了“早”或“否定”的评价。青春期异性情感,这样一个中性客观的描述,正好表达了我对情感的态度:合理处置,顺其自然。爱情不是洪水猛兽。
  尺度与爱情观
  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对青春期异性情感在观念上还有很大差异。比如在我的调查中,河北某校、江西某校学生告诉我,在他们那里,一旦发现两个异性中学生独处,就会被判定违反校规,通知家长,写检查甚至赶回家闭门思过。据媒体报道,河北某重点中学学生如果异性学生在一起吃饭也是不可以的。也有一些学校,只要不在公共场合有不良举动或者不被老师发现或者被发现后立刻收敛,即不会追究。我调查到的某重点校初三实验班一位女生告诉我,班里女生“脱光率”(非单身)已经达到50%,据她说普通班会更多一些。很多老师都知道哪两个人是“一对儿”,只要不过分,不在学校公开示爱,课间在一起聊聊天是没有问题的。有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二人一起在花园里踱步散心,小亭子小憩谈心,比起清华大学著名的“情人坡”毫不逊色。另了解到北京一所重点校中午经常为学生放电影,让校园情侣们一起度过午休的美好时光。此外,越来越多的学生会主动公开,不忌讳同学们的讨论。然而这样的“尺度”在我访问到一位广州考到香港大学的学生时,还是显得保守了。这位港大大一学生在北京委培时,听到我之前的叙述大呼吃惊。她所在的当地重点学校,恋爱是公开话题,老师同学都知道,“可能我们沿海省份比内陆地区更开放一些吧,本来就没什么的”。
  对于家庭层面,有不少家庭都对孩子异性交往有严格的高压线。比如我访问的北京学生中,有女生反馈说家长不允许在家里接待男同学,不准单独和男生相处,更别提高中毕业旅行出北京了。在一些成年人眼中,瞧自己孩子跟谁都像“早恋”,一惊一乍,草木皆兵。这些家长希望孩子安心学习,对成长的自然规律不屑一顾,自然会形成家庭成员间的“隔阂”。家长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学生认为家长不懂尊重自己的感情。家长觉得是爱孩子,保护孩子,学生则不以为然。家长可能理直气壮地认为:为了成绩稳定,打击压根不会有结果的感情——值!还有家长曾问我:“中学生懂得爱情吗?”
  部分家长与孩子在观念上的隔阂显而易见。对于青春期异性情感的观念冲突,最近,我以学生的角度试图走近一位观点显得比较极端的家长朋友。这位家长是北京一普通初中语文老师,她的女儿就读于北京市一所平均成绩前三的学校。她认为现在多数学生还没有将学业情感兼顾的能力,希望自己刚刚高考的女儿在大学都不要恋爱。这位妈妈举例说,女儿高中同寝室的一个女生,因为高中失恋,成绩一落千丈。另外,她作为普通初中校老师,目睹了许多孩子因为所谓“爱情”而影响正常学习,为此她感到十分后怕。“女孩儿更感性,容易过于投入,很难保护自己。”
  我对此也有所体会,能够理解这位妈妈的担心。这也基本代表了这部分家长的观点:恋爱影响学习,例子多得很,学生任务是学习,所以不要恋爱。
  另一位北京西城区某重点校家长补充说:“家长最担心孩子学习受影响,老师更多考虑班里的影响。”在升学成绩的考核要求下,此话不无道理。
  在我看来,中学异性情感与成绩的曲线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把握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能够把握住自己的成长轨迹,认识清楚情感、学习的关系和重要意义的人,或许能够收获到更多。在我的走访中,北师大的一对情侣给我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当时,女生经过选拔,凭借超群的艺术特长被北师大签约,成为极少数一本线录取的考生。男生告诉我,他得知这个消息时感到恐惧,以他的学习成绩,距离北师大还有一定距离。一模成绩跌到谷底之后,他必须要振作起来,为了自己喜欢的人,拼了。二模反弹以后,他面对两次模拟考试巨幅波动的成绩,放手一搏在一志愿填了北师大。经过不懈努力,他最终以最后一名被录取到热门的金融系专业。正如童话故事里的结尾一样,他们在一起了。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个非常美妙的故事,就是2011年北京市理科第一、第二名的高分爱情,早已传为佳话。书稿中另有一些故事,也是具备认知把握情感能力,能够处理得比较好,得到正能量的例子。有句话说:做孩子最失败的,就是既厌恶父母设计的人生,又怕走错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孩子并非有意对抗父母,但是孩子真的很想走好自己把握人生选择的路。

  收获与代价
  “想念是会呼吸的痛”
  有篇文章打动了我,经授权,节选收录在这个段落。
  毕业的雨季
  说不尽的回忆
  我以为只要很认真地喜欢
  就可以打动一个人
  却原来
  我只是打动了我自己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这些高考中的奇怪词汇
  总算让我有了深刻体会
  在这雨热同期的夏天
  难过的泪水
  无言的笑
  苦涩的心情
  在你的QQ心情里
  在你妈妈的微博中
  在黑夜里
  在回忆中
  我寻找着你
  学习疲惫时
  我想 有你 我要好好学
  长跑痛苦时
  我想 有你 我再坚持下
  获奖登台时
  我想 有你 我取得成就
  遭遇不公时
  我想 有你 我还有安慰
  高考数学140+
  长跑不断突破自我
  其实,你一直在我身边
  在这份并不成熟的情感中
  我获得了不小的动力
  学会为他人付出
  才能得到别人的付出
  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才配得到优秀的人
  一位大学校长说:
  做一个
  高在境界
  富有才华
  帅在洒脱的“高富帅”
  做一个
  白在行止
  富有才情
  美在心灵的“白富美”
  去努力做一个幸福的人
  爱你的时候 我很幸福
  祝你安好幸福
  我们能够感受到男孩儿对女孩儿的感情,然而很遗憾,他们最终没能走到一起。在后半部分的思考中,他提到“在这份并不成熟的情感中,获得了不小的动力”,学会了为别人付出,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诚然,“想念是会呼吸的痛”,这就是 一段真实的成长故事,这段成长必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都道是七月分手,事到临头,离情别绪乱心头
  有个说法广为流传,“毕业季,分手季”,本来是大学生用的词,现在中学也适用了。一位在北京某重点高中实验班刚毕业的女生告诉我,她班里就有三个女生在毕业那天同时分手。
  毕业即分手,让我不禁想问一句为什么。“说好的幸福呢?”
  现在南京读大学的某北京重点高中毕业生说,面对生活要现实一点。不在一个城市、不在一所大学,想维系情感的代价太大。总会遇到新的朋友,新的追求者。
  从有个人形影不离,到形影相吊,纵使有了成长的收获,总是会伤心,难过,这就是爱的代价。
  成长的代价
  安徽一个学生给我讲了现实中的《三重门》桥段。“有个男生考了很高的分数,本可以上更好的学校,但为了一个女生填我们学校。后来那女生学文,他也读文。不过呢,最后还是分了。女孩学习很不好,男孩考上一本,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婚恋节目里总有男嘉宾为某一个女生而来,有感人至深,牵手成功的,也有没被接受的。有一位男嘉宾牵手失败后,想把为心动女生写的日记送给她,嘉宾建议:“留给自己做个纪念。等你老了的时候,给你的儿孙看,你可以骄傲地对他们说,我当年也曾年少轻狂过!”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讲述的就是有关主人公追寻沉佳宜苦涩的记忆,打动了华语地区亿万观众。每个男生心里都会有个“沉佳宜”,但是有太多不是我们能掌控的因素影响着,总是事与愿违,美梦破碎。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认识爱情
  什么是爱情
  上面啰啰嗦嗦说了很多,却还没讲什么是爱情。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描述。但是想用一个标准说清它似乎并不容易。全国大学生必修课《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
  爱情的本质?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性爱把爱情与人世间的其他情感,如亲人之爱、朋友之情或同志之谊明显区别开来,使爱情成为特殊的“情爱”。

  理想赋予爱情深刻的社会内涵,是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爱情是两个人感情的交融,是爱她(他)和自爱的统一;一方对人品的期望会影响另一方对人品的追求,一方对行为的认同会影响另一方行为的标准,一方的言谈会影响另一方心声的表露。这种人格上的相互映衬,志趣上的相互认同,就形成了双方对生活的共同理想,从而使爱情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能够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智慧,升华人的品德。
  责任是对性爱和理想的升华,责任也因此成为爱情得以长久的重要保障,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古今中外,人们所赞美的爱情无不体现着恋人间为对方“忘我”的付出。这种自愿担当的责任,丰富了爱情的内涵,提升了爱情的境界。
  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爱情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们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人世间美好的爱情。性爱的吸引,使得爱情打上了情爱的烙印,并把异性间的爱情与异性间的友谊根本区别开来。理想的契合,使得爱情表现着恋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使热恋中的人们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来克服生活中的消极和颓废。责任的担当,则使得爱情不是自私地占有对方的感情,而是自觉自愿地为所挚爱的人付出感情、担当责任。
  真正的爱情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人的自然和社会的双重需要,并通过生活而获得充实的意义。
  “你说过牵了手就算约定,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
  除了毕业分手,还有不少分手起因是学习。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学习而在临升入高三时选择分手,当然这里不排除有家庭等因素干预。一个大一女生想起当初分手时的理由:“到了高三,该好好学习,拼一把了。”北京某重点学校高一单身女生在回答我如何看待中学情感问题时,表达了不影响学习就可以的态度。我追问:“没谈过你怎么知道会不会影响学习呢?如果经历感情后,发现影响学习了,怎么办?”她的回答很果断:“那就分了。”
  听着这两个回答,我感受到同龄学生中,女生显得更为成熟,把握情感能力也较强。一位刚刚经历高中毕业分手的北京某重点高中文科实验班女生对我这样表达她分手后的感受:“分手了。我每天都有固定的两个时段会想起他:早起醒来和睡觉前。其他时间过着正常的生活。”
  然而我不免有些疑问,他们说的是爱情吗?对照标准,有一些似乎真的如张韶涵一首歌中唱道的:“你说过牵了手就算约定,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这是一种对爱情的部分模仿。
  现在看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保持异性关系是为了寻找一种依附于对方的关心,并把自己的关心寄托给对方的状态。独生子女更加剧了这种同龄人异性之间的情感需求。爱情标准里的“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愿望在一部分人心目中并不强烈,“该努力学习”、“影响学习了”、“要毕业了”等这些时候,这种情感基础就不存在了。
  但是这样的关系——我称之为“爱的雏形”,如果经营得好,是有可能会变成爱情一直走到婚姻的。从学生时期最终走下来的童话般爱情故事,总是时不时地让我们把对爱情的怀疑丢下,选择相信爱情。
  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同学因为攀比,因为寂寞而去和他人“暧昧”,最终也不会得到幸福。这一类人往往容易成为“恋爱影响学习”的主力军,实则不是恋爱,是排解寂寞。
  某婚恋节目中一位嘉宾说过:“维持我们之间的爱的最好的方式是成为真正的自己,好好地成长,建立起深沉的自尊。”
  保护自己
  最近我得知北京某学校两个高二学生在学校组织远足期间发生了些事情,后来女生怀孕,事发后二人双双被退学。据说,女生还是实验班的同学。我听了以后感到非常遗憾。无论是劝退还是自己退学,对个人和家庭的打击无疑是惨重的。坦率地说,高中这三年,我没有接触到规范的性教育课程或讲座,这里有教育的缺失。我们学习了许多能帮我们得分的知识,却连自己身体的知识都不懂,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性教育刻不容缓
  据2012年《广东省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研究报告》调查显示,有64.6%的中学生表示接受过性教育,有35.4%的中学生表示从未接受过性教育,有48.67%的中学生批评目前的性教育“太保守”。中学生最为了解的三个性知识词汇是:“接吻”、“恋爱”和“月经”。“胎儿在哪里成长”的问题中,有72.79%的中学生选择的答案是“子宫”,回答错误和不知道的人数占到了27.21%。性知识来源中,朋友是中学生最早了解性知识的主要来源,家人仅占11.02%,其中父亲所占比例最低,为1.54%,母亲为7.83%。10.69%的中学生在情色网页上获取性知识,2.94%的中学生在黄色影碟上获取性知识,2.07%的中学生通过色情读物获取。调查结果显示,30.65%的中学生认可在双方愿意情况下的婚前性行为,其中有2.23%的女生和3.35%的男生发生过性交行为,大多数的中学生没有发生过性交行为。发生过性关系的,只有3.76%的学生采用避孕套,没有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的学生达14.51%。

  桃李情深专访《坦坦的性 坦坦的教育》作者,北师大实验中学生物教师兼职心理教师、青少年性教育专家张超老师。
  性教育很特殊,他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完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更多的知识用搜索引擎一搜就可以,重要的是有灵魂的教育。“现在人们对性教育观念扭曲,包括主管教育的人问我说现在谈性教育是不是太新,我说你们是不是把性教育理解得太龌龊了?”关于健康教育或者说性教育,内容并非单一到“性”,实际上青春期教育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性教育本身是以性为基本平台,进行的社会、心理和道德教育。青春期是性发育到成熟的关键时期,性教育是不能回避的,而且必须以它作为一个契机,解释青春期孩子的现实问题,才能切中要害。与青春期有关的生理知识,包括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生理特征、成熟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性征,从而解决家长对生理、性的认识问题,认识准确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根本。在我看来性教育就像我们聊天一样,没有什么深奥的。
  一年多以前北京市曾经发过人手一本的性教育读本,对此张超老师表示:“那本书我看了,但是没发给学生们,当时全卖破烂了。因为那跟教育没关系,那叫宣传册。连生理教育都算不上。哟,卖了4、5块钱呢!”老师幽默地说。“教育是有目的性的。到青春期这段,从12岁到18岁,我认为应该按季度,每3个月给不同的内容。”性教育的气氛很重要,在男生课堂讲座上,张超老师坚决不允许女老师在现场。“你可以看录像,但是决不能在现场,否则就不是实际教育,是教唆。”此外,性教育要把学生的关注点集中过来。“在一次讲座中,主题是‘爷们儿&血性’,也许旁人觉得与性教育没关系,但是这就是性教育。学生看了题目会觉得,有点儿意思。40分钟,大家聊的很痛快,是聊,不是教。你说有什么可教的!知识层面的百度或Google一下,完了。什么叫教育,多接触更多人的观点。”性教育的内涵,传达的不是肮脏,不是龌龊,更不是知识,传达的是理念,传达的是精神。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对人的教育。教育是很实在的,有针对性的。泛泛而谈的讲理论,无意义。这就是当前性教育难以做好的原因。
  美在心灵
  如今青少年的着装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的影响。在校服限定之时,一些学生喜欢在鞋上下工夫。某中学年级组长对学生说得好:我不希望任何一个我的学生搞攀比,别在周六(提高班,可不穿校服)时候就朝“薄、露、透”发展,女孩子,你们不应该成为玩物、展品。
  女孩儿的美在气质、素养、心灵。
  所有理性的人都厌恶为了排解寂寞而调情的人,无论是哪种感情都要真实。一位高三女生说:“有品位的姑娘都不会喜欢华而不实的东西。比如排遣寂寞的风花雪月。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莫要乱调戏。真诚的人即使被拒绝,姑娘也不会讨厌你。”
  结语
  写到这里,我的心里可以说是五味杂陈。那对退学的重点校高中生一直让我感到痛心。他们试图对照爱情的标准去模仿爱情,却忽略了一点:每个人在一定的人生阶段应该做这个阶段应该做的事。对于青春期阶段,获得的或许是纯真的异性情感,而并非是真正完整的爱情,也可以是爱情的雏形。爱情这个词汇很神圣,在一个主职学生的孩子身上是承担不起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关心与被关心,获得一份纯真情感的权利。
  当“爱情”来敲中学大门时,有的人在回避,有的人在禁止,有的人在热恋,有的人在彷徨。这个专题希望给读者展示不同角度的观点,和一些对爱情的思考。总的来说,对于中学异性情感,不需要谈“情”色变,不鼓励交往过密,不支持一杆打死,不希望因爱生恨。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
再穷也要去旅行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所向往和羡慕的。很多人曾告诉过我:我也很想像你那样背着背包到处去体验生活,看看这个世界;只可惜,我没有你的胆量和毅力,再说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放不下的包袱,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那些女生该懂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最近有句话很流行,二十岁的女孩是奢侈品,二十五岁的女孩是打折品,三十岁的女人是半价处理品。也有人说,二十岁的女孩是公主,二十五岁的女孩是女仆,三十岁的女人呢?那对不起,是女奴。嘿,我却要说,我不要做公主,也不要做女仆,也永远不会去当女奴,不管我多少岁,我都是我,我都是女王。有男人说,我觉得你很好,只是你不需要我。怎么会呢?我很需要你啊。不,你什么都能自己搞定,你根本不需要男朋友。 [点击阅读]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第1章为什么再怎么整理都整理不好?1.1.从此摆脱“不会整理”的恶梦每当我介绍自己的工作:“我在开课教人怎么整理东西。”大部分人都会睁大眼睛,惊讶地说:“这样也算工作喔?”接下来就问:“整理东西还需要学喔?”的确,从“厨艺课”到“瑜加课”,甚至偶尔还会看到“打禅课”,学习才艺蔚为风潮,导致现在学习才艺这件事似乎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市面上却几乎没有出现所谓的“整理课”。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