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闪灵 - 第二部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 第22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大家不明所以。
  女孩突然像发了狂一样扑过来,扑向驾车的凯普。
  嘴里绝望地喊叫着:“你们走错路了……”
  几个人慌忙拦住她,但是不知是绝望还是惊恐,女孩力气大得出奇,几个人好不容易才把她推回到座位上。
  女孩无力地哭泣:“你们不能让我再回那里去……”
  凯普有些不胜其烦,他踩住了刹车。
  车窗外,荒原路畔,一株孤零零的大树……女孩反复地说着同样的一句话:“不要让我再回到那里……”
  大家忍不住问:“回去哪里?”
  女孩俯身哭倒在自己的膝上,嘴里喃喃地说着:“他是坏蛋……十足的恶人……”
  女孩弯下腰,她的大腿内侧,血迹斑斑,令几个人不忍卒睹,他们不忍猜测女孩经历过什么,但是女孩接下来的动作却让大家吃惊,她居然从大腿内侧拿出了一枝枪……她抚枪哭着喃喃自语:“你们都会死的……”
  大家吃惊地看着女孩,凯普着急的制止她:“把枪放下……放下……”
  但是女孩似乎已经绝望到了极点,在大家一时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状态下,她突然把枪含到嘴里,扣动了扳机……女孩的头和车后挡风玻璃同时出现了一个大洞。
  女孩就这样在他们面前死去了。
  几个人被惊吓,惶恐地尖叫,之后就是纷纷逃出车去。
  车外,他们狂呕不止。
  车内,射击之后的一缕轻烟自女孩口中缓缓而出。
  艾琳和佩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刺激,她们哭泣,尖叫不止。
  夏日午后的阳光正在蔓延开来,平时这在德州的旷野上是很美的景致,但在今天,他们无心欣赏,在这棵孤零零的树下,似乎有一种不可逃避的厄运正向他们接近,接近……男孩们懊恼自己的不顺之旅,他们相互指责,抱怨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他们身上,而且,最令人懊恼的是车中的尸体,大家似乎一下子都没有了主意。
  无奈之下,凯普建议报警,遭到了摩根强烈的反对。他们的难言之隐是车内尚有他们藏匿的大麻,那是他们通往新生活的一线希望。
  凯普终于做出决定,他将车中的纸羊远远地抛向了旷野……这样做是需要勇气的,但是此时这是他们惟一的选择。

  凯普走向躲在一边的艾琳,抱歉地跟艾琳解释关于大麻的事情,但是,他的辩解似乎没有得到艾琳的谅解,尽管凯普说,这样做是为了他们的将来,为了他们的新生活……佩柏则在车边发誓说:“我不会再上那辆车了……”
  汽车驶过,公路上烟尘不绝。
  车内,无奈的几个人继续上车赶路。此时大家的情绪已经跟下午时判若两样,而且,此时的目的也有所改变,他们不能无忧无虑地继续奔向达拉斯了,下面该做的是报案,跟警局联系。
  佩柏不断地用空气清新剂清除车内的味道,女孩的尸体仍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血迹和脑浆仍旧在汩汩而出……安迪似乎已经被刚才的经历弄得有些神经质,他盯着女孩的尸体,喋喋不休地说着自己的感受:“我想我们的脑子也和她是一样的,有点像烤宽面条,还有点像……”
  但是他后面的话被大家的眼神制止,他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过分,安静下来。
  一时间大家都缄默了。
  车行到一个加油站,凯普停车。他们希望在这里可以找得到电话,然后报警。
  加油站内杂货店里一个白发苍苍,看起来有些凶蛮的老太太点燃一根烟,在窗帘后静静地注视着他们的到来。她喃喃地说:“要倒霉了!”
  两个女孩离开去厕所,三个男孩走近加油站里的杂货店,请一直观察他们的老太太为自杀案件报案。老太太抽着烟,见怪不怪地评论:“外面的世界真是疯狂。”
  杂货店内,成堆的被屠宰的猪、牛以及它们的内脏在陈列出售,但是大概因为此地荒凉,少有买主,鲜肉已经变腐,成了苍蝇们的美食。
  老太太麻木地收了他们10美分,开始帮他们拨打报警电话。
  屋外,女孩去厕所受阻,厕所居然匪夷所思地上了锁,好在艾琳对这种事很是内行,她用随身的小刀,开始撬铁锁。这个举动使艾琳看起来有些不寻常,但是面对眼前的窘状,佩柏无心评论什么。锁被撬开了,但是,里面秽不可入,她们只好放弃。
  杂货铺内,老太太在讲电话,她对着电话说:“总共有六个人,包皮括死掉的那个……太可怕了!”老太太拿下听筒,问几个年轻人:“你们是在哪里发现她的?”

  凯普显然已经失去了耐心,他告诉老太太:“夫人,我们已经告诉过你,在离这里向西约10分钟的路程。“老太太向着电话重复了他的话,之后挂断电话。
  凯普向老太太询问,警长何时会到,老太太回答:“警长说他已经去了老克劳弗磨坊。”
  “您说什么?”凯普似乎没能明白老太太的话,他坚持再问。
  老太太不耐烦地回答:“老克劳弗磨坊。他想问你们是不是介意过去做个笔录。”
  凯普终于生气了,他态度蛮横地告诉老太太:“他妈的,我们当然介意!”
  摩根也忍不住搭话:“请问这个鬼地方是不是没隔多久就会有女孩子拿枪崩掉自己的头?”
  老太太显然有些生气,她冷冷地看着几个情绪激动的年轻人,气氛有些僵持。
  凯普不得不重新试着跟老太太沟通:“请问,警长为什么不能来这里?”
  老太太一字一顿地回答:“警长说,他来这里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
  凯普气愤地说:“可是车后座有个死了的女孩,我们可不想开着车在镇上晃!”
  老太太失去色泽的蓝眼睛里露出冷酷和不屑,她冷漠地警告凯普:“年轻人,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三个人懊恼地走出杂货铺。
  凯普为艾琳打开车门,艾琳无奈地看着凯普,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赶快回家。”
  凯普安慰她说:“好的。我们办完这些事情就回去。”
  车子驶走。
  老太太仍在窗帘后静静地注视他们离去的方向,他们真的听话地往老克劳弗磨坊方向去了。老太太久经世故的面孔上,有那么一丝不被人察觉的冷酷一闪即逝。
  通往老克劳弗磨坊的路似乎很漫长,而且荒凉,所经之地,处处灌木丛生,奇幻的树影交错在车内,女孩的尸体显得更加可怖。
  他们终于到了那个名为老克劳弗的磨坊,一幢外面看起来有些阴森可怖的白色房子。废弃的风车在吱吱呀呀发出声音,像是人在无奈绝望地呻吟。
  磨坊门口,几个人下车,大声呼唤:“有人吗?”
  然而无人应答,只有远出的怪鸟发出凌厉的鸣叫。
  凯普猜测:“看起来,警长不在。”
  摩根向大家建议:“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尸体留下,然后赶快离开。”

  凯普不置可否,他觉得应该大家投票表决一下。
  然而一直有自己主见的艾琳却不同意这样做。妇人之仁让她觉得不应该就这样把尸体留在这里,她反问摩根:“如果我把你的尸体留在这里,你会高兴吗?”
  摩根反唇相讥:“没有人叫她在我们的车上,然后把自己的头轰掉,那是我们的车。”
  结果摩根和安迪都赞成把尸体留下。
  刚刚一对如胶似漆地爱侣佩柏和安迪此时也有了分歧。
  摩根游说凯普:“只需要一票,我们就可以离开这里了。凯普,拜托……”
  凯普看向艾琳,下个决定似乎对他来说并不难,但是在艾琳的注视下,他犹豫了……他只好试着说服艾琳:“宝贝,反正人都已经死了,我想,就算丢下她也没有什么关系。”
  艾琳坚持着:“但是对我有关系。那女孩的父母说不定还在什么地方等着她回去呢……不要,不要把她像垃圾一样丢在路旁!”
  看起来投票失败了。
  几个人开始在磨坊周围寻找,希望能看到警长来到的迹象。
  然而,越深入磨坊,他们越觉得不对劲儿,这里像是有人在居住,因为到处都留有人为的痕迹:墙上贴着记事的纸片,各种造型的布娃娃玩偶被钉在墙上……凯普怀疑:“这看起来不像是警长临时办公的地方,或许,这里不是老克劳弗磨坊……”
  大家一时间没了主张,坐下想安静地想想办法……就在此时,大家背后突然有一个身影,一闪即逝,尽管如此,大家还是警觉地发现了。
  佩柏惊问:“那是什么?”
  几个人都说看到有东西在动,但是倔强的艾琳突然甩开大家,向里面走去。
  她认为他们只是想动摇她的想法,是把她吓走的把戏。连凯普在内,谁也没能拉住冲动的艾琳。
  磨坊内部,阴森可怖,巨大的废弃磨轮已经年久失修,偌大的空间被各种钢筋机车占满。
  艾琳走在机轮上,脚下“隆隆”作响。艾琳观察周围,一片静谧,并没有大家所说的有什么东西,她愈加大了胆子,慢慢地向里面走去……等在门外的几个人在等待艾琳自己回来,但是片刻,他们突然听到了艾琳的尖叫和呼唤凯普的声音。
或许您还会喜欢: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请你帮我杀了她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你知道吗,大夫,你并不是我回来以后看过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我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家庭医生就给我推荐了一位。那人可不怎么样,他假装不知道我是谁,这也太假了——你要不知道我是谁,除非你又聋又瞎。每次我走在路上,转个身,似乎都会有拿着照相机的白痴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跳出来。但在这一切倒霉事情发生之前呢?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温哥华岛,更不用说克莱顿瀑布区了。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魔戒第一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天下精灵铸三戒,地底矮人得七戒,寿定凡人持九戒,魔多妖境暗影伏,闇王坐拥至尊戒。至尊戒,驭众戒;至尊戒,寻众戒,魔戒至尊引众戒,禁锢众戒黑暗中,魔多妖境暗影伏。※※※当袋底洞的比尔博·巴金斯先生宣布不久后会为自己一百一十一岁大寿举行盛大宴会时,哈比屯的居民都兴奋的议论纷纷。比尔博不但非常富有,更是个特立独行的奇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