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三幕悲剧 - 第一章巴宾顿太太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巴宾顿太太搬进了一幢小小的渔夫住宅里。这房子离海港不远。她正在等待妹妹大约六个月之后从日本归来。在妹妹到来之前,她对今后的生活还没有任何打算。这幢乡村别墅过去正好没有人住,于是她租了六个月。突然失去丈夫,使她感到慌乱,以致不得不离开了鲁茅斯。斯蒂芬-巴宾顿在鲁茅斯的彼得罗克区生活了十七年。总的来说,他们度过了十七年幸福和平静的光景。惟一的遗憾是她儿子罗宾的死。在其他的孩子中,爱德华在锡兰,罗伊德在南非,而斯蒂芬是安哥拉号轮船的三副。他们经常来信,封封热情洋溢。可是他们既不能为母亲提供一个家,也不能回来陪伴她。
  因此,玛格丽特-巴宾顿是非常孤单的……并不是她独自思索的时间大多。她在自己的教区(新来的教区牧师还没有结婚)里还是很活跃的,而且她花大量时间在别墅前一小块地上干活儿。她是一个爱花的女人,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一天下午,当她正在干活的时候,听见大门锁卡嗒一声,抬头只见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土和蛋蛋-利顿-戈尔站在门口。
  看见蛋蛋姑娘,玛格丽特并不惊讶。她知道这姑娘和她1母亲最近要回来。但是,看见查尔斯爵士使她吃了一惊。她一再听见谣传,说他已经永远离开了自己居住过的街区。从别的报纸上抄录下来的一些消息,叙述了他在法国南方的行踪。在鸦巢屋的花园里插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出售”。
  谁也不会想到查尔斯爵士回来。然而,他真的回来了。
  巴宾顿太太将凌乱的头发从冒着热汗的前额甩向身后,看见手上沾满了泥土,她显得懊悔莫及。
  “我不便握手。”她说,“我知道,我应当戴手套在园子里卜干活。有时候我先是戴着手套干的,干一阵又把它脱掉。光着手干活方便多了。”
  她把客人带进屋里。小小的客厅里坐椅沙发全是印花棉布包装,显得很舒适。有几幅相片,还有几钵菊花。
  “看见你真叫人吃惊,查尔斯爵士。我以为你永远放弃:
  了鸦巢屋哩。”
  “我以前是那样想的。”演员坦白地说,“但有时候,巴宾顿太大,我们无力摆脱命运的安排。”
  巴宾顿太大没有回答,她转身对着蛋蛋。姑娘抢先说道:
  “你瞧,巴宾顿太太,这不是一般的拜访。查尔斯爵士和我有很重要的事要向你说。只是我……不好意思来打扰你。”
  巴宾顿太大看看姑娘,又看看查尔斯爵土。她脸色发青,眉头紧锁。
  “首先,”查尔斯爵士说,“我想问问,你是否从疗养院办公处得到了任何消息?”
  巴宾顿太大点点头。

  “我知道……唉,也许我应当先说。”
  “你是指你发现的东西吗?发现的过程怎样?”
  “是的,那对你来说一定是非常痛心的。”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同情心,她的口气软了下来。
  “也许,我不像想象的那样在乎。对某些人来说,剖尸检查是非常可怕的事,但我不怕。重要的并不是死者的躯体。
  我亲爱的丈夫在地下安息,在那儿,谁也不会打扰他的安宁,不会的。重要的是有个想法使我震惊——这个想法很可怕。那就是斯蒂芬-巴宾顿不是自然死亡。这似乎不可能,完全不可能是自然死亡。”
  “我想,在你看来他必定如此。首先,我是这样看的,我们都是这样看的。”
  “你说‘首先’是什么意思,查尔斯爵士?”
  “巴宾顿大太,在你丈夫死亡的那天晚上,我就开始怀疑了。然而,像你一样,我的想法看起来不可能,因此我就放到了一边”“我也是这么想的。”蛋蛋说。
  “你也这样想吗?”巴宾顿太太奇怪地看着她。“你认为有人谋杀了斯蒂芬?”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如此强烈的疑虑,以致于两位来访者都不知道如何开始他们的询问。最后还是查尔斯爵士打开了话匣子。
  “你是知道的,巴宾顿太太,我到国外去了。当我在法国南方的时候,从报纸上看到了我的朋友巴塞罗缪-斯特兰奇几乎是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死掉了。我还收到利顿-戈尔小姐的一封信。”
  蛋蛋姑娘点点头。
  “你知道,我那天就在那儿,跟他在一起。巴宾顿太太,这完全是一样的,完全是。他喝了一点葡萄酒,脸色就变了。
  接着……接着……唉,跟上次一模一样。他两三分钟就死了”巴宾顿太太慢吞吞地摇着头。
  “我真弄不懂。斯蒂芬!还有巴塞罗缨爵士-一个善良、聪明的医生!有谁会残害他们两个人呢?一定是弄错了”“你要记住,已经证明,巴塞罗缨爵士是被毒死的。”查尔斯爵士说道。
  “那一定是个精神病患者干的。”
  查尔斯爵士继续说:
  “巴宾顿太太,我要寻根究底我要弄清真相我感到时间很紧迫。一旦深入调查的消息传开,就会惊动罪犯。长话短说吧,我在设想对你丈夫验尸的结果会是什么。我是这么想的:他也死于尼古丁中毒。第一个问题是,你或者也知道纯尼古丁的用途吧?”
  “我经常使用尼古丁溶液来喷洒玫瑰花。我可不知道,有人会认为它能毒死人。”
  “我可以想象(昨天晚上我读了这方面的资料),在两个案件中,凶手都用了这种纯生物碱。尼古丁中毒事件是很不寻常的。”

  巴宾顿大大摇了摇头。
  “我根本不懂尼古丁中毒的知识,只知道烟痛很大的吸烟者会因为它得病。”
  “你丈夫吸烟吗”“是的。”
  “现在请告诉我,巴宾顿太太,有人竟要除掉你的丈夫,你表示万分惊讶。这是不是意味着,就你所知,他没有任何仇敌?”
  “我肯定他不会有仇敌。大家都很喜欢他。有时候,人们试图骗他。”她含着眼泪笑了一笑说,“你知道,他上了年纪,不喜欢革新,但是,每个人都喜欢他。你不可能讨厌他的,查尔斯爵士。”
  “巴宾顿太太,我认为你的丈夫不会留下很多钱,是吗?”
  “没有。几乎一无所有。斯蒂芬不善积蓄。他花钱大多。
  我过去常责备他这事儿。”
  “我想他不会从谁那儿继承什么遗产吧?他不会是什么财产的继承人吧?”
  “哦,不。斯蒂芬亲戚不多。他有个姐姐,嫁给一位卢森堡的牧师。他们生活拈据。他所有的叔、伯、舅舅还有姑姑、姨妈全都死了”“那么,这似乎说明,没有人会从巴宾顿的死谋取钱财,对吗?”
  “是的,确实如此。”
  “让我们重新谈一谈他有没有仇敌的问题。你说,你丈夫没有仇敌,但他年轻时可能会有吧。”
  巴宾顿大大显得疑惑不解。
  “应当说,这非常不可能。斯蒂芬与世无争,人缘很好。”
  “我不想危言耸听。”查尔斯爵士神经质地咳了两声。
  “呃……这样说吧,他跟你谈恋爱的时候,在你周围有没有失恋的求婚者?”
  巴宾顿大大的眼睛愉快地闪动了一下。
  “斯蒂芬是我父亲的助理牧师。自从我从学校回到家以后,他是我遇见的第一个小伙子,我爱上了他,他也爱我。我们恋爱了四年。后来他在肯特郡定居了,我们就结婚了。查尔斯爵士,我们的恋爱故事很简单,但我们都很幸福。”
  查尔斯爵士点了点头。巴宾顿大太简朴端庄的气质很有魅力。
  蛋蛋姑娘承担起询问者的角色。
  “巴宾顿太太,那天晚上在查尔斯爵士家吃饭之前,你丈夫曾经见过客人中的哪一位吗?”
  巴宾顿太太看起来有点儿纳闷。
  “这个,有你和你母亲,还有小曼德斯。”
  “对。还有其他人吗?”
  “五年前,在伦敦的一次演出中,我们两人都会见过安吉拉-萨克利夫。斯蒂芬和我一想到就要会见她,心里非常激动”“在这以前,你们确实没见过她吗”“没有。我们那时从来没有见过任何演员——不管男演员还是女演员,直到查尔斯爵士搬来这儿住。”巴宾顿太太补充道,“那真叫人激动。我想查尔斯爵士不会知道这对我们有多重要,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奇遇。”

  “你那时还没有见过船长和戴克斯太太吗?”
  “是那个小个子男人和那位衣着时髦的女人吗”“是的。”
  “宴会前我没见过他们,也没有见过另外那个女人——
  就是写剧本的那一位。可怜的女人,我想她相当孤僻”“你肯定过去从未见过那些客人吗?”
  “非常肯定,就是没见过。我也肯定斯蒂芬同样没有见过他们。你知道,无论做什么,我们都在一起”“巴宾顿先生没有跟你说过什么吗?一点儿也没说吗?”
  蛋蛋姑娘毫不放松,继续问道,“他没有提到过你们就要会见的人,见面时也没谈论他们吗?”
  “在宴会以前一句也没有说过。他只是盼望那个美好的夜晚早点儿到来。当我们到那儿的时候……唉,没有过多久……”她的脸突然抽搐了一下。
  查尔斯爵士赶紧插话说:
  “你一定要谅解我们这样来烦扰你。但是,你瞧,要是我们努力,我们一定能发现点什么。这次毫无道理的凶杀,一定有什么原因。”
  “我明白。”巴宾顿太大说,“如果这是一次谋杀,那一定有什么原因……但是我不懂,也想象不出究竟会是什么原因”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查尔斯爵士说:
  “你能给我们一个你丈夫生平的简介吗?”
  巴宾顿太大对日期的记忆特别好。查尔斯爵士记录的结果是这样的:
  “斯蒂芬-巴宾顿,生于一八六八年德文郡伊斯灵顿市,曾在圣-保罗中学和牛津大学就读,一八九一年担任霍克斯顿教区执事,一八九二年获得牧师职位;一八九四一——八九九年,任萨里郡伊斯灵顿市牧师弗农-洛里默的助理;一八九九年与玛格丽特-洛里默结婚,在肯特郡吉灵市定居,一九一六年迁至鲁茅斯市彼得罗克区。”
  “我们办案时能派上用场。”查尔斯爵土说,“在我看来,巴宾顿先生担任吉灵市圣-玛丽教区代理主教的经历,是我们最需要了解的情况。他早期的生活跟那晚到我家的那些客人距离大远。”
  巴宾顿太太全身战栗起来。
  “真的认为……他们当中有一个人……?”
  “我不知道该怎么想。”查尔斯爵士说,“巴塞罗缪发现了什么,或者是猜中了什么,于是他以同样的方式被杀,他们中有五个人……”“有七个人。”蛋蛋说。
  “他们中有七个人两次到场。其中有一个必定有罪”“这是为什么?”巴宾顿太太哭起来,“为什么?杀害斯蒂芬的那个人到底有什么动机?”
  查尔斯爵士说道:“这正是我们要弄清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