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三家巷 - 11幸福的除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平常的时间过得快,动乱年头的时间过得更快。还来不及计算打了几回仗,谁上了台,谁下了台,一下子就过了四年。大人们老了,孩子们长大了。一千九百二十五年一月底,旧历除夕那天晚上,皮鞋匠区华一家人,正在吃团圆饭。他忽然感慨万端地放下酒杯,对他的老婆区杨氏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说得很简短,但是说得那么斯文,简直使举座为之惊奇。
  他说:
  “日子这个东西,简直像只老鼠。你望着它的时候,它全不动弹;可是你扭歪脸试试看,它出溜一下子就溜掉了。不是这样么,老伙计?”
  老伙计笑了。其余的人都笑了,他自己也笑了。在桌上吃饭的,除了他俩是四十左右的中年人之外,其他两个女儿、两个儿子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笑得搁下饭碗,掏出手帕来擦眼泪。大女儿区苏,今年二十岁了,是个熟练的手电筒女工,笑得很开心,但是还有点矜持。二女儿区桃,今年十八岁,在电话局里当接线生,人家都不叫她本名,只管她叫“美人儿”。拿省城话来说,就叫做“靓女”。她笑得恰合身份,既是无忧无虑的开怀大笑,又显得妩媚又温柔。第三的儿子区细,今年才十六岁,在一间印刷所里当学徒。他笑得前仰后翻,差一点儿坐不牢,摔在地上。小儿子区卓,才十一,在家里跟着学做鞋。他本来还没听懂什么意思,只是跟着大家笑。区华望着这一群儿女,又望着他的能干的老伙计,那车皮鞋面的巧手女工,就不管自己说的话是错是对,从心里面生出一种无边的乐趣。
  区华这种感慨是有所指的。他想到自己家里,也想到住在三家巷的那两个连襟,周铁家和陈万利家,不过他嘴里没说出来。当初杨家老丈人把三个女儿陆续嫁给陈家、周家和他区家的时候,也是经过了一番挑选,斤两都差不离儿的。可是大姨妈跟着大姨爹先发了,享了福了,儿女穿鞋踏袜,粉雕玉琢的一般。二姨妈跟着二姨爹,前几年光景不大顺坦,这几年做工的做工,读书识字的读书识字,也看着要发起来了。只有三姑娘嫁到南关珠光里他区家,如今还得起早睡晚,做一天吃一天,儿女们也都没有半点文墨。幸亏他的老伙计那门手艺还不错,他在这一项上还夸得上口。这样,他虽比不上他那两家连襟,也就心满意足了。
  说实在话,这四、五年的变动也真大。单说周家:周铁的头发和满嘴的络腮胡子都花白了;周金右手的大拇指叫机器给轧扁了;周榕当了小学教师;周泉中学毕了业,在家里闲住着;周炳也从小学毕了业,如今在中学念书了。照区华看来,这就好像大家都在匆匆忙忙地奔赴前程,而他自己就老是对着那钉皮鞋掌的铁砧子,一点也不动弹。说到陈家,这几年更加锦上添花,叫别人连正眼都不敢望一望:陈万利越老越结实,生意也越做越大;大小姐陈文英当了军官太太;大少爷陈文雄当了洋行打字;二小姐陈文娣当了商行会计;三小姐陈文婕、四小姐陈文婷都在大学、中学念书。要是加上何家的何守仁读大学,何守义读中学,何守礼读小学的话,区华给他们算了一下,在三家巷里面,如今就有两个大学生,八个中学生,两个小学生。三家人的孩子个个念书。不能不说文昌帝君的心有点不公正。就算周金念书不多,可他总算念过正经的学堂。区家跟他们比起来,那是“八字都没有一撇”呢。区家三代都没进过学堂,也都没开过蒙,没拜过孔夫子。如今还算区桃自己争气,有了电话局一份工,晚上抽点休班的时间,自己买了些课本、簿子,请她表弟周炳教着认识一两个字。……区华觉得日子过得快,觉得社会上确实发生了一些新的事情,就是这些了。至于社会上还发生了一些别的什么事,为什么许多人都兴高采烈地吵吵嚷嚷,刘震寰、杨希闵跟莫荣新、邓本殷有什么不同,蒋介石和陈炯明有什么差异,他就弄不大清楚,也没有心思去多管了。团年饭刚吃过,区桃换上一件浅蓝镶边秋绒短上衣,一条花布裙子,带上区细、区卓两个弟弟出门去了。周榕夹着几本小书,穿着黑呢子学生制服,从外面走进来。他最近正在帮助区苏她们组织工会,常常夹着些既不裁开、又不切边的小书来,和她谈天,又和她一道出去找她那些工友。这个晚上,周榕看来心情特别好,他向大家问过安,没有马上到区苏房间里去,却在那皮硝味儿很浓的大厅里,紧挨着区华坐下来,东拉西扯地闲聊着,区苏也陪坐在一边。区华一面抽着生切烟一面打着饱嗝,说:
  “阿榕,如今这世界,到底是好了些了,还是坏了些了?”

  周榕连想都不想就回答道:“自然是好得多了。”
  区华轻轻摇着脑袋说:“何以见得呢?仗还要打。捐税还要缴。柴米油盐,一分银子都不减。”周榕热心地解释道:“三姨爹,那些事可不能急,慢慢会弄好的。咱们现在要革命,要打倒那些万恶的军阀,要打倒那些侵略咱们的帝国主义。等到那个时候,日子就会好起来的。”区华说:“那倒不错,可是你们拿什么去打倒人家呢?人家可不是空着手站在那里等你们打的呀!”周榕理直气壮地说:“不错,咱们目前力量还差一些。可是俄国人会来帮助咱们的。——孙中山已经同意了。现在有一股浪潮,正在用无比的威力推着全国民众向前冲,军阀和帝国主义虽有枪炮,是再也挡不住的!三姨爹,你想想看,全国的党派都到广州来了。这些不是力量么?像我大哥,他是共产党。像我的同学李民魁,他是无政府主义派。像表姐夫张子豪和文雄表哥,他们是国民党。像同巷子住的何守仁,他是国家主义派。这些党派都是了得的家伙!”鞋匠向他摆着手说:“好了。够了。别再往下宣传了。我问你:那无政府主义派如果坐了天下,政府没有了,所有的钱粮捐税都归谁得?”周榕笑着回答道:“那不过是理想中的事儿。”区华拍着手笑道:“着呵!我就晓得那不过是你们年轻人理想中的事儿!”说完他就走开了,剩下区苏陪着她表哥谈天。看看快到十点钟,周榕露出要走的样子,区苏舍不得他走,就说:“再坐一坐有什么相干?还早着哪。横竖年三十晚了。”周榕望一望她那张白净瘦削的、纯洁无瑕的脸,也有点舍不得走。但是想起表妹陈文娣和他有约在先,还是非走不可。几分钟之后,周榕带着负咎的心情在头里走,区苏带着迷惘的神态在后面送,两家都不说话。出了珠光里,到了永汉南路,区苏站住了。她过分用力地握了握她表哥的手,说:“你说了许多话给我听。有时想起来仿佛都是对的。可有时呢,又觉着不那么对。我该怎么办?”周榕没有回答清楚,不太愉快地分别了。他没有走双门底、惠爱路回家,却走了大市街、维新路、臬司前、贤藏街折进师古巷,准备上他舅舅杨志朴家里去坐一坐。谁知走到杨家门口,却遇着他表弟杨承辉恰好从屋里走出来,说是要去找区苏上街逛去。他知道杨承辉心里很爱区苏,可是区苏却不太喜欢他,就对他说道:“老表,我忠告你一句,你对姑娘们不能像对男人们那样暴躁,那样不耐烦,那样不留余地,懂么?”杨承辉匆匆忙忙地答道:“表哥,你真是我的知己!”说完就走掉。周榕这时候也不想进杨家了,就顺着师古巷横过四牌楼,走进云台里,又从忠襄里走出陶街,尽走一些小路。在陶街碰上一群逛街卖懒的少年人,那就是区桃、区细、区卓、陈文婕、陈文婷、何守义、何守礼和他弟弟周炳八个人。他只对陈文婕问了一句:“你娣姐在家么?”陈文婕挤眉弄眼地回答了一句:“不知道,你不会自己瞧去!”也没有多说话,就走过去了。在朝天街口,他又碰见了陈文雄和他妹妹周泉,两个人手臂扣着手臂在惠爱路上走,说是要逛公园去。他十分心急地一面走,一面搔着脑袋自言自语道:“怎么,真是不夜天了呀!”
  不多一会儿,陈文雄和周泉两个走进了第一公园。他们向左拐,在音乐亭后面不远的地方,找着那张坐得惯熟了的、绿色油漆的长椅子,两人紧挨着坐下来。这地方灯光不太亮,也不是没有灯光。他们彼此只看见对方的身影,却看不清对方的面目。——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去处了。陈文雄一只手围住周泉的斜削的、没肉的肩膀,一只手随意插在西装外衣的口袋里,感到非常幸福。周泉也不做声。她那半眯的眼睛望着那疏星点点的、黑沉沉的天空。轻微的寒气在花木之间流动着。她感觉得到坐在她身旁的男子那种混合着烟草气味的、身体上面散发出来的暖气。后来,陈文雄说:“泉,五四运动到现在,已经过去六年了。你的斗志还坚决么?打倒礼教,提倡欧化,解放个性,男女平权,你对这些还有劲头么?”周泉说:“当然。为什么不呢?”陈文雄说:“是这样:我觉得你二哥阿榕是真正要革命的,可是——”周泉抢先说:“你自己呢?你不是沙面罢工胜利声中的英雄人物么?”陈文雄说:“我自己自然也是真心真意,可是李大哥、大姐夫、何守仁他们,我看就难说。我也举不出确实的凭据。”周泉想了一想,就说:“人有时也得看环境,很难个个一样齐心。人家当了党官、军官、大学生,都是青云直上的人物,比你们这些洋行打字、小学教师,自然就不同一些。比方拿我自己来说,我又不能升学,又找不到职业,我真担心自己在社会上是不是能够保持独立平等的地位!”陈文雄说:“你怎么又傻起来了?有职业,不一定有独立平等;没职业,不一定没独立平等。在我的灵魂里,你永远是尊贵的,独立的,平等的,庄严的。”周泉嘻嘻地、满足地笑着,眼睛因为受了感动,充满了眼泪。陈文雄又说:“自然,你的生活应该有些变动。如果你想升学,我负完全的责任;如果你想组织一个幸福的新家庭我也不敢有半点异议。”周泉的心突突地跳着,低声问道:“你呢?你怎么说呢?你知道,你说一句话,比我想三天还要来得清楚。”陈文雄说:“要按我的想法,我觉着咱们应该向新的乐园跨进一步。咱们果然能够创造一个最新式的家庭的话,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革命的、大胆的行动!咱俩会更加幸福,更加热烈,更加充满人生的勇气!”说到这里,他们热烈地互相拥抱起来了。他们热烈地吻着,说着幻想的、美妙的诗句,周泉的泪水沿着发烧的脸颊淌下来……

  这时候,在三家巷陈家的楼下客厅里,完全是另外一种场面。陈文娣完全像一个成熟的少女,雍容华贵地坐在那种棉花和干草做垫子的安乐椅里,她身上那件黑色的、闪光的薄棉袍,把她脸上的愠怒和恐惧映照得更加鲜明。何守仁在她磕膝盖前面的地板上缩成一团,好像一只受伤的野兽,也分不清他是在坐着,蹲着,还是跪着。挂钟滴答滴答地响。忽然之间,何守仁从地板上跳了起来,像和敌人骂阵似地说:“你还不开腔么?你还是那样残忍么?你要把我的心撕成碎片么?你要把我的生命整个儿毁掉么?你对我连一点点怜悯也没有了么?”这种腔调完全不是平日那种矜持、老成、悠闲、永远立于不败地位,像俗语所说,“永远站在赢的一边”的大学生何守仁的腔调。他的瘦小的身体,因为暴躁而更加瘦小了。那脸上的五官,也紧紧地收缩到一块儿去了。陈文娣除了感觉到威胁和厌恶之外,丝毫感觉不到别的什么有趣的东西。她一声不响地瞪大眼睛望着那求爱的男子,她那两只手藏在衣袋中,紧紧握着拳头。幸亏在这个紧急的危险关头,周榕推门进来了。何守仁看见有人来,立刻恢复了平时那种恬淡的尊严脸孔,对陈文娣说:“祝你新年快乐幸福!”说完,弯腰深深地一鞠躬,旁若无人地走出去了……
  陈文娣立刻把手伸给周榕,气喘嘘嘘地说:“榕表哥,快来!他……压迫人家!不,怎么说呢,我像是做了一个恶梦!那么可怕呵!”周榕赶快跑上前去,紧紧抓住她两只冰冷的手,用温存的眼光望着她那张椭圆形的脸,看见她左边眼皮上那个小疤还在可怜地颤动着。陈文娣借着她榕表哥的力,从安乐椅上站了起来,把他的手拉到自己的胸前,说:“你看!在这里。它跳得多么凶!”周榕右手半搂着她的肩背,左手轻轻按住她的心窝,立刻感觉到她的心扑通扑通地,果然跳得十分厉害。他说了一些安慰她的话,把她搂紧一些,用嘴唇去亲她的前额。她温柔地抬起头,半睁着那棕色的眼睛,像喝醉了似地望着他。他俩深深地接了一个吻。这时候,挂钟又滴答地走起来。远处,不知哪些人家已经稀稀疏疏地放起爆仗来了。陈文娣把脑袋藏在周榕的胸前,藏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半边脸说:“表哥,春天已经到了。咱们该怎么办呢?”周榕低声回答着:“要是你爹不反对,咱们该结婚了。”她说:“是呀。爸爸也不一定就反对到底的。你叫你妈跟我妈讲。她们是嫡亲两姊妹,好说话。”表哥诚恳地问道:“你坚持么?”这句话虽然问得老实,但在表妹听来,却有点迂腐,不得体。当下她就笑着回答道:“我不坚持?什么叫做新女性?难道我不懂得什么叫做自由么?我不爱自由么?”说着,他们两个分坐在两张安乐椅上。周榕沉醉在快乐的、勇敢的春宵里,一声不吭,只顾拿眼睛看她。陈文娣在心里自己问自己道:“你究竟是爱他,还是感激他?或者仅仅是他的举止稳重大方,博得你的好感?难道你对于何守仁,真是一点也不喜欢么?”因为对自己提出的这些问题,自己竟然回答不上来,她于是开始觉着茫茫然了……
  区桃、区细、区卓、陈文婕、陈文婷、何守义、何守礼、周炳这八个少年人一直在附近的横街窄巷里游逛卖懒,谈谈笑笑,越走越带劲儿。年纪最小的是区卓跟何守礼,一个十一岁,一个才八岁,他们一路走一路唱:“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不懒!”家家户户都敞开大门,划拳喝酒。门外贴着崭新对联,堂屋摆着拜神桌子,桌上供着鸡鸭鱼肉,香烛酒水。到处都充满香味,油味酒味,在这些温暖迷人的气味中间,又流窜着一阵阵的烟雾,一阵阵的笑语和欢声。这八个少年人快活得浑身发热,心里发痒。转来转去,转到桂香街,却碰到了另外一个年轻人。他叫李民天,是常常在三家巷走动的那李民魁的堂弟弟,和陈文婕是大学里预科的同班同学,年纪也一般大小,今年都是十九岁。他一看见陈文婕,就长长地透了一口气,站住了。大家望着他,他一面掏出手帕来擦汗,一面说:“你累得我好找!不说假话,我把每一条小巷子都找遍了!”陈文婕只是嗤嗤地、不着边际地笑。大伙儿再往前走,李民天和陈文婕慢慢落到后面;一出惠爱路,借着明亮的电灯一看,他俩连踪影儿都不见了。陈文婷噘着小小的嘴巴说:“咱们玩得多好!就是来了这么一个小无赖。咱们不等他了,走吧!”走到惠爱路,折向东,他们朝着清风桥那个方向走去。马路上灯光辉煌,人行道上行人非常拥挤,他们这个队伍时常被人冲散。有一次,区桃站在一家商店的玻璃柜前面,只顾望着那里的货物出神。那货柜可以说是一个国际商品展览会,除了中国货以外,哪一个国家的货物都有。周炳站在她后面,催了几次,她只是不走。陈文婷和区细、区卓、何守义、何守礼几个人,在人群中挤撞了半天,一看,连周炳和区桃都不见了,她就心中不忿地顿着脚说:“连周炳这混账东西都开了小差了。眼看咱们这懒是卖不成的了。咱们散了吧!”区细奉承她说:“为什么呢,婷表姐?咱们玩咱们的不好!”陈文婷傲慢地摇着头说:“哪来的闲工夫跟你玩?我不想玩了!”说罢,他们就散了伙。区细、区卓两个向东走去,陈文婷、何守义、何守礼朝西门那边回家……

  周炳和区桃两个人离开了货柜,其余的人都找不见了。周炳正在暗中着急,忽然看见区桃那张杏仁脸上,浮起两个浅浅的笑窝,十分迷人。他知道她是使了金蝉褪壳之计,就笑着说:“阿桃,你倒聪明。”区桃拿那双细长的眼睛灵活地扫了他一眼,说:“学生还能比先生更聪明么?”凭着这迅速的、闪电似的一瞥,周炳看清楚了她的细长的眉毛:弯弯的,短短的,稀稀疏疏的,笼罩着无限的柔情和好意。周炳感到舒服,就更加靠拢一些,低声问道:“咱俩现在该怎么办才好?”区桃被他吸引着,也更靠近他一步,简短回答道:“表弟,随你。”到哪里去还没有定论,他们只顾信步往前走,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不说话,也不分南北东西。在区桃的眼睛里,也没有马路,也没有灯光,也没有人群,只有周炳那张宽大强壮的脸,那对喷射出光辉和热力的圆眼睛,那只自信而粗野的高鼻子,这几样东西配合得又俊,又美,又四称,又得人爱,又都坚硬得和石头造成的一般。走了一程,周炳提议道:“咱们逛花市去。”区桃说了一个字:“好。”这真是没话找话说。他俩哪里像是去逛花市呢?花市在西关,他俩如今正朝着大东门走去。又走了一程,两旁的电灯逐渐稀少了,区桃就提醒周炳道:“表弟,你看,咱们敢情把方向闹错了。”周炳挥动着他的葵扇般的大手说:“没有的事。走这边更好!”实际上,他们从大东门拐出东堤,沿着珠江堤岸走到西堤,又从那里拐进西关。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就把这广州城绕着走了一圈。到了花市,那里灯光灿烂,人山人海。桃花、吊钟、水仙、蜡梅、菊花、剑兰、山茶、芍药,十几条街道的两旁都摆满了。人们只能一个挨着一个走,笑语喧声,非常热闹。周炳看见人多,怕挤坏了区桃,就想拿手搂住她的腰。没想到区桃十分乖巧,她用手把周炳的手背轻轻打了一下,嘴里像相思鸟低声唱着似地说道:“你坏!”又扭回头对他用天生的、特殊的魅力露龄一笑,就往前跑,一眨眼就像一只野兔钻进稻田里去似的,跑得无影无踪了。在这乱哄哄、人头汹涌的花市里,这大个子周炳显得十分笨拙,他自己也知道,要想钻进人缝当中去追赶区桃,可不是一桩轻便的事儿。他努力向前赶,出了满头大汗。撞了人,赔不是;掉了鞋,拔不起。——闹了多少笑话,可哪有半点影儿!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