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三个火枪手 - 大仲马《三剑客》txt——第60章在法国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英王查理一世获悉白金汉遇刺身亡之噩耗,他首要的担心就是这个如此可怕的消息会使拉罗舍尔人的勇气大挫。据黎塞留红衣主教的“回忆录”所云,查理一世曾力图尽可能长久地向他们隐瞒此事,派人关闭了全王国一切港口,在白金汉原来准备的大队人马出发之前,严密监视不许任何战船出港,鉴于白金汉已经身亡,要由他亲驾负责军队的一举一动。
  更有甚者,查理一世还发布严令,就连任期届满的丹麦大使,以及经查理一世批准归还于联合省①的东印度公司商船,本应由荷兰常任大使送回弗莱辛格港②,现在也得滞留英国。
  --------
  ①联合省,即一五七九年的荷兰乌德勒支联邦共和国,包括荷兰的东部地区;直至一七九五年解体结束。
  ②弗莱辛格,荷兰的港口城市,位于埃斯考河西部河口。
  但是,由于他在事件发生后五小时才想到颁召此令,也就是说是在当天下午两点钟,所以已有两艘船出港起程。一条就是载着米拉迪的那艘船——我们已经知道了,她早有所料,加之看到海军战舰的桅樯上黑旗招展,这就更使她的料想坚信不疑。
  至于第二条,我们稍候再交待那上面载的是谁,又是如何出港的。
  在这期间,围困拉罗舍尔城的法国军营里倒也无新事可言,只是国王一如往常总觉百无聊赖,或许军营比其他地方更感烦闷厌倦,便决定微服出巡去圣日耳曼欢度圣路易大节,并要求红衣主教只为他配备二十名火枪手作护卫。国王的厌烦对红衣主教亦时有所染,于是他对摄政王欣然准假,后者答应于九月十五日前后返回营地。
  特雷维尔先生奉主教阁下之命,立刻整顿行装,他虽不明白个中缘由,但他深知他的朋友们想回巴黎早就心驰神往,情真意切,于是自不待言他就指定他们编队成行。
  四位青年于一刻钟后就得到通知了,因为特雷维尔先生将这好消息最先告诉了他们。达达尼昂这时真欣赏红衣主教从前对他的厚待呀,要不是他最后把他调进火枪队,这光景他的三个同伴出发了,他得被迫留在军营里。
  谁都能立马看出来,达达尼昂重返巴黎之心是迫切的,因为他知道,波那瑟太太在贝图纳修道院遇见她的死敌米拉迪一定会冒危险的。所以,前面我们早就交待过,阿拉米斯才立刻给玛丽·米松写信,这位图尔的女裁缝神通广大,以便托她向王后求情,让波那瑟太太能走出修道院,然后许她去洛林或比利时隐姓埋名。没有期盼多久,也就十天左右,阿拉米斯便收到了下面这封回信:

  亲爱的表哥,
  因您以为,贝图纳修道院空气很糟,对我们的小女佣人身体不利,我姐姐已批准她离开那里。姐姐还很高兴地开了一份获准书,现随信一并寄上,望查收。我姐姐极为喜欢那小女子,故将她暂留身边,以待日后另派用场。
  我拥抱您
  玛丽·米松
  随信寄到的获准书上这样写道:
  贝图纳修道院长收到此书,定将由我委托受我监护送进该修道院的初学修女,托付于转交此书者。
  安娜一六二八年八月十日于罗浮宫
  谁都理解,阿拉米斯和一个与王后姐妹相称的女裁缝之间竟有如此亲戚关系,怎能不使四位青年欣喜若狂;可是,阿拉米斯听了波托斯一阵粗野的玩笑之后,羞得他两三次满脸通红,他请朋友们不再重谈此事,并声言倘若有谁再向他提一个字,他就不再让他表妹充当此类事的中介人。
  此后,玛丽·米松就不再是四位火枪手之间的谈话主题了,因为他们已经如愿以偿:将波那瑟太太营救出贝图纳加尔穆罗会修道院的手令拿到了。但说真的,只要他们呆在拉罗舍尔的军营里,也就是说呆在法国的另一头,这个手令对他们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所以达达尼昂正要向特雷维尔先生去请假,坦率地告诉他此行很重要。就在这时,他和他的三位朋友同时听到了那个好消息,说国王要带二十名火枪手作护卫去巴黎,而且他们都是护卫队的成员哩。
  他们四人乐坏了,立刻打发跟班带着行李先行一步,他们于十六日清晨随后出发。
  红衣主教陪护国王陛下从絮尔日尔到莫泽,在这里,君臣二人依依情深互相道别。
  国王虽尽可能地赶路,希望于二十三日抵达巴黎,但又贪图玩赏,便不时地停下观人猎鹊,这是他早在吕伊纳就尝到的消遣乐趣,并一直保持这种偏爱之娱。每当此事发生,二十名火枪手中,有十六人亦尽兴行乐,而另外四人一直牢骚满腹。尤其是达达尼昂总感到耳朵里不断嗡嗡作响,波托斯对此是这样解释的:
  “一位非常伟大的女士曾告诉我,这就是说有人正在某个地方谈论您。”
  护卫队终于在二十三日深夜穿过巴黎;出于对特雷维尔先生的感谢,国王恩准他给部下分期放假四天,条件是享受待遇的任何人不得在公共场所抛头露面,否则将以投进巴士底狱论处。
  我们一定会想到,首批四位获假者非我们的四位朋友莫属。而且阿托斯从特雷维尔先生那里获准的是六天而不是四天,六天中又增加了两个夜,因为他们是在二十四日下午五点出发的,再加上特雷维尔先生为人圆通,又将获假日期推迟到二十五日早晨。

  “唉,上帝,”达达尼昂说;正像大家所知,他素来胸无城府,“我觉得虽说为一件很简单的小事,但我们也得摆摆谱儿:用两天时间,跑死两三匹马,小意思,我有钱,我去贝图纳,我去把王后的信送给修道院院长,我把我就要去找的亲爱的宝贝领出来,但不是去洛林,也不是去比利时,而是带回巴黎,等红衣主教返回拉罗舍尔之后,藏在这里更保险。然后,一旦战事结束返城,一半借阿拉米斯的表妹为靠山,一半考虑到我们为了她曾亲自出马,那时,我们从王后手中一定会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所以你们就呆在这里,毋需各位白白劳精费神;我和普朗歇对付如此简单的差事绰绰有余。”
  对这种主张,阿拉斯从容答道:
  “我们也一样,我们都有钱,我还没有完全喝光金刚钻剩下的钱,波托斯和阿拉米斯也没有全吃光,所以跑死四匹马就只当跑死一匹马。但请你考虑一下,达达尼昂,”他拿出一副令年轻人发颤的腔调接着说,“贝图纳是红衣主教和一个女人曾经幽会过的一座城池,那个女人到处逛,逛到哪里就招灾惹祸到哪里。如果您只和四个男人打交道,达达尼昂,我就会让你一个人去;而你却要和那个女人打交道,还是我们四个人同去为好,但愿再带上四个跟班,我们的人数就足够了。”
  “你在吓唬我,阿托斯,”达达尼昂嚷起来,“你究竟怕什么,上帝?”
  “什么都怕!”阿托斯回答说。
  达达尼昂打量着他同伴们的脸色*,和阿托斯一样,个个都神色*暗然。他们便都策马赶路,再没有多说一句话。
  二十五日晚,他们赶到了阿拉斯;达达尼昂在金齿耙客栈刚刚跳下马想去喝杯酒,这时候,从驿站大院里走出一骑人马;此人刚刚换了一匹新的坐骑,正取巴黎之路催马疾驰。他从大门骑到大街时,虽是八月时令,却狂风乍起,半掀开身披的大氅,并刮起他的帽子。行者举手按帽,就在帽子已经离开脑袋的一刹那,他急忙盖住了双眼。
  达达尼昂目不转睛地盯着此人,他突然满脸苍白,手中的酒杯落到地下。
  “您怎么啦,先生?”普朗歇问道,“唉呀!你们快来呀,先生们,我的主人不行了!”

  另三位朋友立刻跑来,可他们发现达达尼昂非但不行,而且在向他的马跑去。他们三人将他挡在门口。
  “喂,你要向什么鬼地方跑?”阿托斯厉声喝道。
  “是他!”达达尼昂喊道;他气得脸色*惨白,满额汗水,“是他!让我去追他!”
  “他是谁呀?”阿托斯问道。
  “他,就是那个家伙!”
  “什么样的家伙?”
  “那个该死的家伙,我的倒霉的灾星,我一受到什么不幸的威胁,我总是看见他:我第一次遇上那可怕的女人时,陪伴那女人的就是他;当我曾向阿托斯挑衅后要找的那个人也是他;波那瑟太太被绑架的那天早上我看见的那个人还是他!就是默恩的那家伙!我刚才看清楚了,就是他!当一阵风半吹开他的大氅时,我认出是他。”
  “鬼东西!”阿托斯若有所思地说。
  “上马,各位,上马吧;咱们一起追,一定会追上他。”
  “亲爱的,”阿拉米斯说,“请考虑一下,那个人和我们所取之道反向而去,他的坐骑是新换的马,而我们的坐骑是疲劳的马,所以说我们就是将马累死了,也是不可能追上那个家伙的。放过他吧,达达尼昂,去救那个女子要紧。”
  “喂,先生!”一个马夫追着那个陌生人大喊,“喂,先生!
  您的帽子里掉下一张纸!喂!先生!喂!”
  “这位朋友,”达达尼昂唤道,“给您半个皮阿斯特卖给我吧!”
  “说句掏心话,先生,太乐意了!给您吧!”
  马夫为他一天的外快高兴不已,乐呵呵地回到客栈大院。
  达达尼昂打开纸头。
  “说些什么?”他的朋友围着他问道。
  “只有一个字!”达达尼昂说。
  “对,”阿拉米斯说,“但这个字不是一个城市的名字就是一个村庄的名字。”
  “阿芒蒂埃尔,”波托斯念道,“阿芒蒂埃尔,我不认识这地方!”
  “这是一个她亲手所写的城市名或村名!”阿托斯大声说。
  “好啦,好啦,我们仔细留着这纸头,”达达尼昂说,“也许我最后一个比斯托尔没有白扔。上马,朋友们,上马吧!”
  于是四个伙伴跃马飞奔,踏上去贝图纳的大道。
  ------------------
或许您还会喜欢: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叶盘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地球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你右手擎着斟满琼浆的金钟,左手将其击碎。你的游乐场响彻尖刻的讥嘲。你剥夺英雄们享受高尚生活的权力。你赋于“至善”以无上价值,你不怜悯可怜虫。你在繁茂的枝叶间隐藏了无休无止的拼搏,果实里准备胜利花环。 [点击阅读]
吉檀迦利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冰心译1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在你双手的不朽的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你的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0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0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哲理散文(外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0
摘要:○威廉·赫兹里特随着年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的宝贵。确实,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没有时间重要。对待时间,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我们企图阻挡时间老人的最后的蹒跚脚步,让他在墓穴的边缘多停留片刻。不息的生命长河怎么竟会干涸?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