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三个火枪手 - 《三个火枪手》在线阅读——第五十七章一个古典悲剧的手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米拉迪沉默片刻,静观听她讲话的那位年轻人,随后又继续她的故事:
  “我将近有三天时间既没有吃也没有喝,忍受着难以忍受的折磨:有时候我的前额仿佛压着块块云翳,飘飘忽忽,遮蒙着我的眼睛:这是得了谵妄症的表现。
  “夜晚来临;我倍感虚弱,时有昏眩之状,而每当昏眩之时,我就感谢上帝,因为我相信我离死不远了。
  “在其中的一次昏厥期间,我曾听见门打开了;恐怖使我恢复了神智。
  “那个迫害我的人带了一个蒙面人走进屋,他本人也是蒙面的,因为我听得出他的走路声,我能辨别出魔鬼为人类的不幸附着他全身的那种不可一世的威风凛凛的神气。
  “‘喂!’他问道,‘我曾要您对我发誓,您拿定主意了?’
  “‘您不是说过吗,清教徒一言九鼎,我的那一言您也听过了,那就是在世间,我在人类的法庭上控诉您,在天上,我在上帝的法庭上控诉您!’
  “‘这样说,您是顽固到底了?’
  “‘我在正听我讲话的这个上帝面前发誓,我将让全世界证明您的罪恶,在没有找到为我复仇的人之前,我决不善罢甘休。’
  “‘您是一个婊子!’他大声咆哮道,‘您要受到婊子一样的苦刑!在您恳求的世人的眼里您是被打上烙印的婊子,让您没法向世人证明您既不是罪犯也不是疯子!’
  “随后,他对陪他来的那个人说:
  “‘刽子手,动手吧!’”
  “啊!那个人叫什么名字,那个人叫什么名字!”费尔顿大叫起来,“那个人的名字,请您告诉我!”
  “这时,我开始明白,这对我来说那是比死还要更坏的东西,但是刽子手不顾我的叫喊,无视我的抵抗,强行抓住我,将我摁倒在地板上,掐得我遍体鳞伤;我哭得透不过气来,几乎失去了知觉,我乞求上帝,但他置若罔闻;由于疼痛和耻辱,我突然惨叫一声,一块通红的烙铁,一块火烫的烙铁,那是刽子手使用的烙铁就这样烙上了我的肩膀。”
  费尔顿发出一声呼喊。
  “您瞧呀,”米拉迪说;这时她带着皇后般的尊严站了起来,“您瞧呀,费尔顿,请您看看,他是怎样别出心裁地去折磨一个冰清玉洁的少女,那个少女又是怎样成为一个恶棍的野蛮宰割的牺牲品。您要学会去认识人类的心呀,从今以后,您不要轻易地充当他们不正当的报复工具呀。”
  米拉迪动作迅疾地解开裙袍,撕开遮胸的细麻布内衣,带着满脸假怒装羞的绯红,向年轻人露出那片使她肌肤柔滑的肩膀蒙受耻辱的不可抹去的印痕。
  “可是,”费尔顿叫起来,“我看见的是朵百合花呀!”
  “那正是卑鄙者所为,”米拉迪说,“要是英国的烙印!……必须证明是哪一家法庭强加于我的,我要向大不列颠王国所有法庭提起公诉;但倘若是法国的烙印……唉!被这个国家烙上,我真要背上这个烙印了。”
  这在费尔顿看来实在太过份了。
  他面色*苍白,神态木然,他被这种骇人听闻的披露击垮了,他被这个女人的天姿国色*弄得晕眩了,这个女人带着羞耻向他自我暴露的秘密,他觉得那是一种崇高,他终于像初遁教门的基督徒跪倒在被罗马皇帝投进血淋淋的竞技场遭受群氓蹂躏的圣洁的殉教者面前那样,跪倒在米拉迪的脚下。

  烙印不见了,唯一剩下的是美貌。
  “宽恕宽恕吧!”费尔顿大声说,“哦!宽恕吧!”
  米拉迪从他的眼睛里看到的是爱情,爱情。
  “宽恕什么呀?”她问道。
  “宽恕我也是参与迫害您的一员呀。”
  米拉迪向他伸出手。
  “多么漂亮啊!多么年轻啊!”费尔顿一面赞叹地说一面不断地吻着那只手。
  米拉迪以能使国王变成奴隶的那种目光俯视着费尔顿。
  费尔顿是个清教徒,他松开这个女人的手去吻她的脚。
  他此时已经不是爱她了,而是在崇拜她。
  当这场发作过去之后,当米拉迪似乎重又恢复其实她永远也不会失去的冷静之后,费尔顿发现那些爱情的瑰宝重新被关进贞洁的面纱,这种爱向他掩盖得如此恰到好处,只不过是为了激起他更加火热的欲|望。这时费尔顿说:
  “啊!我现在只有一件事要问您,就是那个真正刽子手的姓名,因为我知道只有一个刽子手,而另一个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
  “什么,兄弟!”米拉迪大声说,“您还需要我向您指名道姓吗?难道您还没有猜到吗?”
  “什么!”费尔顿说,“是他!……又是他!……总是他!
  ……什么!真正的罪人是……”
  “这个真正的罪人,”米拉迪说,“就是英伦三岛的破坏者,真正信徒的迫害人,糟蹋无数妇女贞洁的虐待狂,这个人反复无常,良心丧尽,他要让两个王国流尽无数的血,今天他保护新教徒,而明天又是出卖他们的背叛者……”
  “白金汉!那就是白金汉!”愤怒的费尔顿大叫道。
  米拉迪双手捂着脸,仿佛一想到这个名字她再不能忍受耻辱了。
  “白金汉,你是迫害这个天使般的女人的刽子手!”费尔顿怒吼着,“上帝啊,你怎么不用雷霆劈死他!你怎么还让他又高贵,又荣耀,又强大,而来毁掉我们大家呀!”
  “上帝对那自甘堕落的人是不管的,”米拉迪说。
  “但上帝对那些该死的家伙是要招来惩罚的!”费尔顿情绪愈发激动地说,“上帝是想在天庭审判前让人类先复仇的!”
  “所有的人都怕他,也就放过他了。”
  “哼!可我,”费尔顿说,“我不怕他,我一定不会放过他!
  ……”
  米拉迪感到她的心灵沐浴于乐不可支的快活之中。
  “可是,我的保护人,我的父亲温特勋爵怎么也参与了这一切呢?”费尔顿问道。
  “请听我说,费尔顿,”米拉迪说,“因为除了卑劣可鄙的人,总还有伟大豁达之人。我曾有过未婚夫,我爱他,他也爱着我;他和您一样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费尔顿,他也和您一样,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我找到他,向他讲了所有的经过;他很了解我,没有片刻怀疑。他是一个高贵的绅士,一个在各方面都和白金汉平起平坐的人。他什么也没有说,就身带佩剑,披上大氅,径直去了白金汉的府邸。”

  “做得对,做得对,”费尔顿说,“我很理解;但对付这种男人甩的不该是剑,而是匕首。”
  “白金汉在前一天就以大使身份被派往西班牙去了,他是去为查理一世向西班牙公主求婚的,那时查理一世还是亲王。
  我的未婚夫就回来了。
  “‘请听我说,’我的未婚夫对我说,‘那个人已经走了,所以目前他逃脱了我对他的报仇,但我们暂时该结合了,因为我们早就该这样;然后您捎话给温特勋爵,以便维系他和他妻子的荣誉。’”
  “温特勋爵!”费尔顿叫起来。
  “是呀,”米拉迪说,“温特勋爵,现在您该全明白了吧,是不是?白金汉呆在西班牙一年多没有回来。在他回国前八天,我的丈夫温特勋爵突然死了,丢下了我这个他唯一的遗产继承人。从哪来的这个晴天霹雳呢?上帝知道,也许上帝知道,可我去指责谁呢……”
  “哦!多么蹊跷!多么蹊跷!”费尔顿大声说。
  “我丈夫温特勋爵临死前对他兄弟什么也没有说。这个可怕的秘密直到天降雷霆在罪犯的头上炸开之前必须要瞒住所有的人。您的保护人曾痛苦地目睹他兄长和一个没有财产的姑娘成婚的。我感到从一个对继承遗产失去希望的人身上不能企盼任何支持,便来到法国,决心在那里旅居余生。但我的全部财产仍在英国;现在两国交战,交通关闭,断绝了我全部生活之源,所以我被迫重返英国,六天前我到达朴茨茅斯港。”
  “后来呢?”费尔顿问道。
  “后来呢,白金汉无疑得知我回来了,他就将这消息告诉了早已对我心怀成见的温特勋爵,他对他说,他嫂子是一个妓女,是被烙过印的婊子。我亡夫那响亮而崇高的声音已不再能保护我了。我的小叔子温特勋爵就相信了他说的一切,加之他花言巧语,他就更信以为真。他就派人抓住我,将我带到这儿来交给您看着我。后来的事您都知道了,后天他将赶走我,将我流放;后天他就把我打发到下贱的犯人堆里了。哦!诡计策划得多好啊,真行!-阴-谋是巧妙的,而我的名誉也就没有了。您看得很清楚,我必须死,费尔顿;请将那把刀子给我吧,费尔顿!”
  讲完这番话,米拉迪似乎已经精疲力竭,全身瘫软,精神颓丧,不由自主地倒进年轻军官的怀里;这位青年军官被爱情、义愤以及从未领略过的肉感弄得如醉如痴,怀着全身的激奋接住她,将她紧紧地搂在胸前,闻着那张漂亮的嘴里散逸出的气息,他全身颤抖;触到那副起伏跳动的-乳-房,他神慌意乱。
  “不,不,”青年军官说,“不,您一定要光彩纯洁地活下去,为战胜您的仇敌你也要活下去。”
  米拉迪一边用手慢慢推开他,一边吊着眼神勾引他;然而费尔顿却是死死抱着她,仿佛恳求一尊女神在恳求她。
  “啊!让我死吧!让我死吧!”她眯着眼皮语声喃喃道,“啊!与其蒙耻不如死掉;费尔顿,我的兄弟,我的朋友,我求您让我一死吧!”
  “不,”费尔顿大声嚷道,“不,您要活下去,您一定会报仇的!”

  “费尔顿,我会给我周围的一切都带来灾难的!费尔顿,抛开我吧!费尔顿,让我去死吧!”
  “那好,我们一起死!”费尔顿将自己的嘴唇紧贴着女囚的嘴唇大叫道。
  这时响了几下叩门声;这一次,米拉迪真的将费尔顿推开了。
  “您听着,”她说,“有人听见了我们的说话;有人来了!
  这可糟了,我们全完了!”
  “不会的,”费尔顿说,“那只是值岗卫兵通知我巡逻队来了。”
  “那么您快去门口自己开门吧。”
  费尔顿乖乖地顺从了;这个女人已经成了他的全部思维、全部灵魂。
  他的面前站着一位领着一队巡逻兵的中士。
  “怎么,有什么事吗?”年轻的中尉问。
  “您曾对我说过,如果我听见喊救命我就打开门,”士兵说,“可您忘记给我钥匙了;我刚才听见您在叫,又不明白您在叫什么,所以我想打开门,而门从里面反锁了,于是我就把中士叫来了。”
  “我来了,”中士说。
  费尔顿神色*迷惘,举态呆滞,茫茫然呆在那里无言以对。
  米拉迪明白,该由她挽回局面。她跑到桌前,拿起费尔顿放在上面的那把刀。
  “您有什么权利想阻挡我去死?”她说道。
  “伟大的上帝啊!”费尔顿看见她手里举着明晃晃的刀大叫道。
  就在这时,走廊里响起一阵嘲讽的大笑。
  由于大声吵闹,男爵穿着睡袍,腋下夹剑,走了过来,站在门口。
  “啊哈!”他说,“我们看到最后一幕悲剧了;您看见了吧,费尔顿,悲剧是按照我指出过的全部情节一幕一幕地上演了吧,不过您放心,不会流血的。”
  米拉迪清楚,倘若她不向费尔顿立刻显示出一个她勇敢的可怕证据,她就彻底完了。
  “您看错人了,勋爵,鲜血一定会流的,而且这鲜血可能会溅到让它流出的那些人的身上的!”
  费尔顿大叫一声向她冲去;然而已为时太晚,米拉迪已经将刀插进身体了。但我们应该趁机插一句,那把刀幸巧碰上铁片胸衣撑,那年代,所有女人都有这种胸衣撑——就像男人的护胸甲保护胸前部,那把刀刺破裙子时滑下去,斜着扎进了肌肉和肋骨间。
  霎时间,米拉迪的裙子也渗出了许多血。
  米拉迪仰面倒下去,仿佛昏死过去。
  费尔顿拔出刀。
  “您看见了,勋爵,”他神情-阴-郁地说,“这就是我看守下的女人,可她自杀了!”
  “放心吧,费尔顿,”温特勋爵说,“她没有死,魔鬼是不会如此容易死掉的,放心吧,您到我房里等着我。”
  “但,勋爵……”
  “去吧,我命令您。”
  听到他的上司这句命令,费尔顿服从了;但在出门时,他将那把刀藏在自己怀里了。
  而温特勋爵呢,他只是叫来了侍候米拉迪的女佣;当她到来时,他将仍处于昏迷不醒的女囚交给了她,让她一个人陪着她。
  不过尽管他满腹疑团,但伤势毕竟是严重的,他立刻派了一个人策马去找医生了。
  ------------------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日本的黑雾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松本清张是日本当代着名的小说家,一九〇九年生于福冈县小仓市。高小毕业后,曾在电机厂、石版印刷厂做过工,生活艰苦。自一九三八年起,先后在朝日新闻社九州岛分社、西部总社、东京总社任职,同时练习写作。一九五〇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西乡钞票》,借明治初期西乡隆盛领导的西乡军滥发军票造成的混乱状况来影射战后初期日本通货膨胀、钞票贬值的时局。一九五二年,以《〈小仓日记〉传》获芥川奖,从此登上文坛。 [点击阅读]
包法利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荐语:未满十八岁请在家长指导下阅读本书。版本较好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价廉物美,仅10元一本,现在最便宜最没有人看的恐怕就是这些名著了。【小说】--引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终因此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点击阅读]
十字军骑士
作者:佚名
章节:103 人气:2
摘要:——《十字军骑士》亨利克·显克维奇是我国读者熟悉的波兰著名作家。他的历史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和短篇小说集早已介绍到我国来了。《十字军骑士》是作者另一部重要的历史长篇小说,这次介绍给我国读者,将使我国读者对这位作家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亨利克·显克维奇一八四六年五月四日生于波兰一个地主家庭。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波兰农民的生活,对于农民的艰苦劳动、悲惨生活有所反映。 [点击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佚名
章节:94 人气:2
摘要:献给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四节)第一部第一卷一个家庭的历史第一节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 [点击阅读]
舞舞舞
作者:佚名
章节:117 人气:2
摘要:林少华一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流列岛。出版社为他出了专集,杂志出了专号,书店设了专柜,每出一本书,销量少则10万,多则上百万册。其中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上下册销出700余万册(1996年统计)。日本人口为我国的十分之一,就是说此书几乎每15人便拥有一册。以纯文学类小说而言,这绝对不是普通数字。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2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堂吉诃德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2
摘要:【一】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现实主义的描写在中占主导地位.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 [点击阅读]
复活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点击阅读]
五十度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7 人气:2
摘要:E L James is a TV executive, wife, and mother of two, based in West London. Since early childhood, she dreamt of writing stories that readers would fall in love with, but put those dreams on hold to focus on her family and her career. She finally plucked up the courage to put pen to paper with her first novel, Fifty Shades of Grey. [点击阅读]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2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