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惹我你就死定了 - 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件事之后,不觉间三天过去了,真是度日如年啊,该死的,这几天我的生活有多么的悲惨啊。呜呜…市里也不能去T_T…去学校也只是坐爸爸的Bongo车(译注:起亚汽车公司生产的一种面包车车型),但是…人这种动物本来就在时间面前最无力的,不管受到什么刺激,时间一长,不是忘却了=_=就是不自觉地在脑海中稀释掉了,正如你们所知=_=我也是人啊,虽然“李介止事件”给了我较大的冲击,但在流逝的时间面前就不值一提了。呵呵-.,-…我那可怜的被吓坏的胆子也已经完全康复了=_=…终于,在二〇〇二年八月的今天!!!我,闵夏媛,重新复活了!!!!
  “啊,真是太好了!”
  我和秀允翘了六节课,一起嗖嗖地爬到了楼顶,躺在热乎乎的楼面上,喝着牛奶,嘻嘻,这才叫做“真正的幸福”啊。
  “夏媛,你怎么天天喝那个呀^o^香蕉味的牛奶那么好喝吗?”
  “嗯…要多好喝有多好喝。”
  “我小的时候啊,一直以为给奶牛喂巧克力,就能出巧克力牛奶呢^o^”
  “哈!>_<我也是。”

  “…^o^可能小时侯都这么天真吧,”
  “才不是呢,你猜涵范那小子怎么说?”
  “‘有病吧-_-照这么说喂奶牛洗过抹布的水,就能挤出抹布味牛奶;让奶牛喝婴儿润肤露,就能出润肤露牛奶了?’就这么反驳你,一点儿童心都没有的家伙。不过有比他还气人的呢,居然问‘老师~*-_-*奶牛每天都吃青草,怎么不出青草牛奶呀?’,呵呵,真是又好笑又好玩儿,我笑的像个傻瓜似的,一点也没预感到即将到来的大风暴。
  那天傍晚七点多,乐不可支了一整天的我,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手-_-…不对是亲脚=_=前去市里找我那酒鬼弟弟回家。
  “哇!!市里!!市里~~可爱的市里…”
  真是久违了的市里啊!啦啦啦啦~(-_-)啦啦啦啦啦~~~我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市中心一家叫做“高涨”的酒吧(“高涨”是一家很有名的允许青少年入场的酒吧)呵呵~现在我什么也不怕~~李介止这小子??小样儿~叫他出来呀!出来试试…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_-…我现在已经进来了-_-…我还在笑,不过已经和刚才的笑不同了。

  “哈…-_-…哈哈…”
  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怎样一副令人震惊=_=的情景啊…涵范这个小兔羔子=_=^正和我惟恐避之不及的李介止一伙凑在一起喝酒吹牛呢…
  穿着尚高校服的那些眼熟的家伙,还有中间那个叫做李介止的家伙=_=…我这不是自投罗网嘛=_=溜吧,快点儿,趁他们没认出我,,赶紧溜吧,,我一心想在李介止他们认出我之前快点溜走,不料-_-…猛地…
  “干吗?闵夏媛,你…来这里干吗,又想让我洗碗吗??妈咪让你来抓我回去对不对?还是让我洗衣服啊?”
  涵范这兔崽子…到底还是看到了我,一把就拽住了我的胳膊T_T
  “呃…呃……我不是你的姐姐…”
  -.,-一下子尚高那些家伙的视线就集中到了我身上,我真想找块豆腐撞死T_T好像身体悬浮了一样。
  “哦>_<…谁呀?涵范是你认识的学姐吗?”
  是第二次见面的黄毛儿-_-…咦咦咦咦????很意外地他居然没认出我来。不但如此,更让我吃惊的是,其他的家伙也都没有认出我来-_-…-_-看来我的长相真是够普通。(李介止这家伙压根就没往这边瞧)

  “嘿,涵放~到底是谁啊?”
  才不是涵放呢,是涵范,黄毛儿这小子是不是舌头短一截啊?
  “是我姐姐,亲姐姐。”
  “嗯??>_<真的??不可能吧~长得一点儿都不像啊,你姐姐真奇怪啊~>_<鼻孔一张一合的~~”
  这死孩崽子…
  “>_<呵呵…鼻孔少女~鼻孔少女!!!”
  -.,-闭嘴吧,黄毛儿…
  “都有什么东西带孔字了~~>_<>_<耳朵孔,瞳孔…鼻孔儿…”
  黄毛儿!!!!你给我等着…改天=_=…我一定要用锥子把你鼻孔扎烂,以解我心头之恨!!!!呜呜,真是悲惨的生活T_T…
  “T_T…我先走了,你要早点回家哦…”
  我怀着复杂的心情-_-…正准备离开(老实说,我还真怀疑谁都没认出我来,)
  “…等一下…”
  “o_o”
  “你……”
  “o_o!!!!!!”
  “我是不是在哪儿见过你?…”
或许您还会喜欢: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