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日光流年 - 第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正当午饭之时,村里有许多人在各自门口晒暖说闲,司马蓝的女人从村头走了回来。她单瘦,寡黄,走路如在风中飘着一样。有年冬天,村里人从灵隐渠上回来,遇了大风,别人在梁上至多走路踉跄,她却被风吹起来飘滚到了沟底,摔断两根肋骨。人们都疑心她的单瘦,如何能在床上擎住身高五尺八寸的村长司马蓝,可她竟为司马蓝顺顺利利生下了三个女儿:藤、葛、蔓。杜柏的爷爷杜拐子在世期间,村里的难产多得遍地牛毛,女人为生不出孩娃活活疼死,差不多每年都有,可她生藤、葛、蔓三胎,却都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十七年前,村里怀孕的女人满山满野,杜拐子接生的脚步终日在街上响个不停,可那个午时,她说我的肚子不舒服哩,从门口回到家里就生了老大藤。一年后的夏天,正割着麦子,她往麦铺儿上一躺,葛的哭声就汪洋了一个世界。再有一年,她就又把蔓生在了挑水的路上。她是挑着一担水抱着三女儿蔓的一团红肉回到家里的。她的单瘦和韧性是村里的奇迹。村人们看到一条干枯的树枝,会立马想到她脱光的身子。看到一根皮韧的绳子,也一样想到她光溜溜的身子。她走到哪里,都像竖起的一段鞭子。这个午饭时候,她趟着日色和村人们的闲语,进村的当儿,把胳膊上的一个竹篮有意地挎到了胸前。竹篮里放了许多草药,显见是刚从土里挖的,草根都还红红的艳丽,散发着新鲜的草气土气。村人们忙着吃饭,没有人发现她的飘来。她不无遗憾地立在村人们面前,说都吃饭了?藤她爹怕不行了,活不了几天啦,喝水喉咙都疼。
  砰地一下,人们把碗僵在了半空。
  “真的?”
  “坟地都看过了。”
  “你篮里挎的啥?”
  “草药。鲜生根,生地根,还有炙黄芪草。是我哥专门为他配的新药方。炙黄芪草气血双补,我跑十几里路才挖到,那死鬼对我不仁,一辈子心里都装着蓝四十,可我们杜家不能对他不义。我哥为配这药方一夜没合眼,把《黄帝内经》都翻烂了页。他快死了,他想活过四十,叫我到河头壑里挖炙黄芪草给他补气补血,我没有二话就去挖了,来回几十里,跑得我腿都断了。”
  司马蓝的女人竹翠这样流水样表白着从村头走进了村间。人们就开始停着吃饭,说司马蓝活了三十九岁,辉辉煌煌一生,死了也就死了,倒也没啥憾事。这样说着,她就在议论声中走进一条胡同。胡同里昭示着这个年月人世繁华的新砖新瓦的硫磺气息,河水样在村里流动不止。她爱闻人家新房的硫磺味。硫磺的味道使她想到她的男人司马蓝一辈子又长寿又结实,却没能像别的男人一样给她盖三间瓦屋,这最能勾起她对他的满腔仇怨。多少年来,一当仇怨在她胸中汹涌而起,她就感到身上有无尽的气力,一种发泄的惬意和急迫便会如夏天的风样吹遍她的全身。前面又有三间青砖瓦房朝她迅速迎来,从砖窑带来的黄褐的气味将熟的玉米、谷子一样朝她袭着,长长地吸了一下鼻子,像吸进了一条黄绸布条,一种不吐不快的堵塞和舒展便梗在喉咙哩。她想,男人终要死了,终于将从这个世界消失了,她也终将从一团树荫里走将出来,从一捆绳索中挣扎出来。前边娘家的杜姓和同族的司马姓,一窝蜂在十字路口的碾盘上坐着吃饭,说话声,吃喝声涛涛浪浪。她到人们面前淡下脚步,脸上浮着含了半笑的哀伤说:“知道吧,我男人喉咙疼了。”

  人们怔着,脸上都僵下一片苍茫的白色。
  “怕活不了几天啦,坟地都看了,该准备棺材了。”
  她说你们都知道,他对我不仁哩,对我一辈子都没有比对蓝四十那个破鞋好。可我不能对他不义呀,他叫我去挖炙黄芪草,我一早起床跑了几十里的路。她把竹篮换了个胳膊,把篮里的草药展览出来,说他活了三十九,高寿了,可他还想活四十五十呢。说完这些,她又踏着人们惊白痴痴的目光,轻轻快快地朝前飘过去,脚步如顺水而下的两块竹板。她没有从十字路口往司马家胡同走,而是径直沿着蓝家胡同走过去。
  有风从胡同口灌过来,初春的细丝馨香,明明亮亮在风中伸展着。蓝四十家的一群鸡,在那儿围着吃饭的四十等食儿,温甜的咕咕声把半条胡同春潮滋润地弥漫了。竹翠踢着那温暖的咕咕叫声走过去,看见了蓝四十,她脸上立马呈出半紫半红的兴奋来,好像将死的果真不是她的丈夫司马蓝,而是蓝四十家的血肉骨亲哩。她把目光掴打到蓝四十的脸上和身上,急脚快步地走上前,哐一声在她面前立下来,脱口说声喂,待蓝四十猛地抬起头,又不急不慌道:“司马蓝快死了,喉疼哩,坟地都看了,该准备棺材了。”这样说着,如在说一只鸡娃猪娃生病了,染上瘟疫了,活不了几天啦,脸上的冰凉平淡,仿佛一块水湿的布。蓝四十正坐在自家门前一段做劈柴的榆树根上吃着饭,一碗捞面,青菜黄蛋在那些丝丝连连的面条间星星点点,麻油的气息绣花线样在半空五颜六色地缠绕着。迎面的日光照在她宽敞的额门上,她似乎就是一尊在吃饭的乡菩萨,红毛衣莲花一样托着她的脸。可这一刻她脸上的亮光没有了,菩萨样的安详荡然无存了。缓缓地抬起头,她原来一脸的润红成了苍白色,碗在手里摇摇晃晃似乎要脱手掉下来。她盯着面前的杜竹翠,想说什么张张嘴,却没能说出来。

  竹翠说:“你的相好喉疼了,三朝两日就要死了哩。一辈子我男人出力流汗你享受,今儿该你去替他挖炙黄芪草,可我一早起床挖到现在才回来。”
  转眼之间,蓝四十精力竭尽了。仿佛不经意时,面前瘦黄坚韧的女人一棍打到了她头上。她把僵在半空的一碗面条倒在脚下的鸡群里,一言不发地回了家,把大门慢慢关上了。如熄了的一团火样她从竹翠面前消失了。杜竹翠盯着她关严的两扇门,拾起一块瓦片朝她家的院里扔过去,又朝面前的鸡群踢几脚,把鸡群踢得四散逃开,惊叫声落下一片,便心安理得从四十家门前绕道回家了。从那门前过去时,她没有忘记大嘴满嗓地唤一声:
  “司马蓝要死了,你蓝四十也到三十七岁啦,你两个都得死在我的前边哩。”
  竹翠胸怀着大获全胜的自豪感,凯旋一样回了家。她今年三十六岁了。三十六岁已经是三姓村人人生的尾声,可竹翠一向没有想到她有死的那一天。司马蓝倒是快死了,快死的司马蓝使她感到她昂然做人的日子来到了。回家的路上,她又扭头回望了一眼蓝四十家的院落门,那两扇黑漆剥落的大门依然关得严严实实,如兵临城下无力防御而不得不堵上的城门样。竹翠被一种莫名的胜利鼓舞着,一早出门,到午时几十里山路走下来,她丝毫没有感到饿。肚子里的兴奋如鸡鸭牛肉样使她觉得身上的气力无穷无尽了。她把额前的头发往耳后撸了撸,将胳膊弯里的草药篮子往上挎一下,脚下的路便如一匹土织的条布样朝她身后抽过去。她有些后悔没有朝蓝四十的脸上吐口痰,后悔有一脚没有踢到四十家那只芦花母鸡的身子上。往四十家扔的瓦片也嫌小了些。这些事情在她沸热的心里如失了良机,办了错事一样懊悔着,使她因丈夫将死给她带来的喜悦有几分折扣打去了。她挺着胸脯到自家门前后,无边无际的激动使她感到了汗腻腻的燥热,她把脖子下的袄扣解开来,露出脖下的一片皮肉如风干了样挂在日光里。因为她绕道从四十家门前走回来,这就不得不从弟弟鹿和虎家门前过。司马鹿和司马虎都在门口吃午饭,她到他们近前时,有意把胸脯高高挺起来,把一篮草药继续展览样摆到肚子上。“坟地看好了?”她说,“我去给你们哥哥挖炙黄芪草药了。明知道是绝症,也要把死马当成活马医,叫他能多活一天是一天。”司马虎从门槛上站将起来了。他原是坐在门槛上吃饭的。“嫂子,”司马虎说,“这几天你淘一篮麦子磨些面,给我和五哥烙一打油馍做干粮,我们要去教火院为四哥卖一次皮。”

  杜竹翠的脚步钉下了:“卖皮……干啥儿?”
  司马虎说,让四哥去县医院做手术。要碰上一次冤皮生意?,碰上一个好大夫,加上医院的新机器,不定四哥的命就有救了,就能多活一年二年了。
  篮子从竹翠的胸前往下滑了滑,骤然之间她感到腰酸腿疼了,饥肠辘辘了。她说绝症能治好?你们都有家有口,为他割皮卖肉,就是他多活了十天半月,也终是一死,那时候人财两口,还不如早死一天少受些疼罪哩。这当儿司马鹿在一旁乜斜了一眼嫂,说也许能多活一年两年哩,你多烙几个馍,你哥杜柏也和我们一道去。
  竹翠回家了。猛然之间她心里的一团旺火被虎、鹿扑灭了,脸上兴奋的红亮暗淡了,有丝丝的寒凉从脚下生出来,慢慢朝着她的身上渗。
  一进院落门,她就把手里的草药篮子扔在地上,对着上房唤:“藤、葛、蔓,你们这些该死的,该死的不死,还不快给娘的饭端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